教材明細
項次 |
教材明細 |
1. |
講義(第六回) |
2. |
講義(第七回) |
3. |
講義(第八回) |
4. |
講義(第九回) |
5. |
講義(第十回) |
6. |
第四回補充 |
7. |
Y1 |
8. |
Y2 |
9. |
基礎課程1 |
10. |
補充教材 |
11. |
講義(第一回) |
12. |
基礎課程2 |
13. |
講義(第二回) |
14. |
講義(第三回) |
15. |
講義(第四回) |
16. |
講義(第五回) |
準備方法
1. 重點觀念釐清
準備會計學時,原則上只要把每個章節的觀念都釐清。再透過大量考題熟悉概念,基本上就可以順利取得高分。
2. 考題練習+完整課程
透過歷屆試題扎實訓練,打穩會計基礎,老師上課傳授解題秘笈,就能提升考試競爭力並且順利上榜。
3. 跟著曉寧老師一步一腳印,安心進考場
跟著TKB和曉寧老師安排的課程以及複習進度,就能安心應考並取得好成績!
一般來說,考試難易度會分成以下三種類型:
基本題型/
中等題型/
困難題型/
我們在考試時最重要的,是努力把握住基本題型與中等題型即可。
而不是花費大量時間,在異常困難題型上。
準備會計學時,拿到考卷先將題目全部看過一輪,並從有把握的題目開始著手。
當基本題與中等題都確定做完後,再去挑戰困難的題型。
至於要如何在 120 分鐘的考試時間,完成25題選擇題、4 題申論題,就要仰賴解題速度。
如何提升考試的速度?重點就是勤練考古題。
在平常吸收大量的考古題,在實際應考時解題就能更順手。
趨勢分析
難度變高
過往考題通常都以「初級會計」為主軸。
但從近幾年的考題可發現,有些題目已經出現「中級會計」的內容。
例如中級會計學的「金融商品」、「生物資產」、「顧客忠誠度」、「融資型租賃」等內容,都曾被納入申論題中。
參考用書
曉寧老師編,會計學概要第一~十回
專業會計教材,深入淺出的學習資源。
教學特色
引導式教學,快速掌握命題重點
教學首重「先理解後記憶」,善於運用圖表連結核心觀念與精華內容,學習事半功倍、見樹亦見林。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採「規則-觀念-釋例-解題技巧」環環相扣教學法。
近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採「規則-觀念-釋例-解題技巧」環環相扣教學法。
同時,輔以會計時事增添學習興趣,活化會計又同時具備堅強應考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