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想考研究所的時候,考慮了很多家的補習班,會選擇大碩是因為大碩多年來的榜單都非常的亮眼。
光是2019年大碩研究所,錄取頂大資工所總錄取率就超過80%,而歷年來也很多學生都是考上台清交成政及中子輩等知名學校。
而且許多都是榜首、榜眼,錄取率相當的高,此外也看了網路上很多人分享自己的考試及推甄的經驗。
只要上大碩,努力認真上課,你也可以考上很好的學校。再加上我們系上每年都會有許多學長姊要考研究所。
而榜單出來時學校也都會張貼在公布欄上,其中,跟我一個很好的學姐,他也是因為上了大碩,而考上了政大資管所。
也是因為他的分享,我才選擇了劉逸老師及丁棋老師,大碩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升學跳板。
我是大三下才決定要考研究所,所以準備的時間相對其他人比較緊迫,而我主要是上線上課程,所以時間比較彈性。
可以一次上很多堂課,藉此來跟上其他人的進度。而我認為考試準備的要領,就是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
如果是抱持著散漫的態度,是不會考上的,老師說的重點都一定要銘記在心,而老師出的題目一定要寫,如果不寫的話就沒有經驗。
除此之外,要督促自己,要認真的去釐清自己想考研究所的目的是什麼,才可以更全心全意地去準備,不然會半途而廢。
最重要的是要做熟歷屆試題以及多看時事新聞去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因為資管系的題目會隨著時間而不同,可能現在比較紅的是雲端大數據此類型就考得比較多。
或是現在區塊鏈比較紅,就考得比較多,所以要多吸收資訊相關的新知識。
雖然我是推甄上的,但是也是要非常感謝丁棋老師,他給了我們很多推甄書審的意見,覺得丁棋老師真的是一個很棒的老師。
有點後悔沒有上丁棋老師的書審班,不然一定能讓我的成績更加亮眼。
因為哥哥是念頂大的研究所,所以我也想向哥哥一樣,而且我在原本的學校五專+二技共念了7年。
所以我想要藉由念研究所,去和更多不同的教授及同學交流,來增強自己的思考能力及實力。國中畢業後就進入台中科大念資訊管理科。
而二技也繼續唸台中科大的資訊應用專班,所以對資訊是相當有興趣的,所以才決定要繼續考資訊相關的研究所。
在學校也都非常認真念書,讓自己都保持在前三名,所以推甄才更有機會。
我考試準備的時間相較於其他人並不長,但我只要有空堂就會看線上課程,假日也會看許多堂,才讓我更有機會追上其他人的腳步。
只要認真花時間,把題目都做熟、老師上的內容都理解,我相信大家都可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所。
A:VR相對於影片更加的身歷其境,而且會讓人覺得真的去到那個地方一樣,因為戴上VR頭盔,彷彿就是你親眼看到的畫面,所以有許多課程都利用VR帶學生去到自己一般不可能去到的地方,例如:去非洲大草原看獅子或是去南極看企鵝,VR能夠更加地吸引學生去學習。
除此之外,VR有更多的互動性,而很多例子都證明了VR比看影片有更大的成效及影響力,例如:修車廠的技師,相對於看影片,使用VR可以讓他們更快上手。
A:畢業專題叫做「藥癮醫療示範中心個案管理資訊系統」,是和業界合作開發的,是一個可以提供醫生、個管師追蹤戒治個案的狀態。
其中主要的功能包括個案管理、轉介、資源查詢及一些相關活動的紀錄,以往的戒治追蹤並無法讓資訊即時流通。
也無法控管個案是否確實有去機構參與活動或是治療,故我們這個系統除了讓資料可以即時流通外,還可以了解個案的所有狀況。
遇到了許多的困難,專題總共為期一年,而我前半年是負責後端程式和資料庫的撰寫及維護,後半年則是負責整個專案的時程管理及系統測試。
在撰寫後端功能時遇到了許多問題,譬如 Token Refresh的問題,一直解決不了,後來是不斷上網找資料及跟同學一起討論,才找到了一個簡單又可行的方案。
在後半年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因為組員有些要打工又要實習,故在前半年進度落後很多,到我接手之後我就努力的了解各組員的狀況。
並每週追蹤進度,他們有問題時也會盡全力和負責的學姊一同討論,再告訴他們對方的需求,到後來進度是有跟上的,還有許多充裕的時間可以做畫面的美化及 bug的修復。
A:修過多媒體整合系統、人機介面設計。多媒體整合系統是運用Unreal engine來製作遊戲。
而人機介面設計,在課程中學到了3d建模,還有創客需要的一些知識,在期末老師希望我們運用 aser的雲教授加上 3d列印,做出一個能使用的物品。
因為對於外系課程也有相當大的興趣,覺得要多瞭解外系在學甚麼,所以就修了視覺心理學。
在課程瞭解到眼球的構造、神經、功能,還有色彩視覺如何有關注意力的表現等等,知道這些後再去做一些設計,都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感受。
所以我覺得這門課相當重要,雖然大部分的人會覺得枯燥乏味,但我覺得其中的知識非常奧妙。
A:其實我覺得老子的哲理非常深奧,經歷過很多事情的人可能會更加了解老子想傳遞的價值,其中我最喜歡的哲理是「物極必反」。
事情到了一個極限就會變成他的反面,譬如說,如果一個家長管教過於嚴格,到最後孩子只會變得更加叛逆,我非常認同這個看法,而這也是我在老子中最能夠了解的道理。
在選擇補習班時,看了很多的評論,也問了之前有考研究所的學長姐。
他們都非常推薦大碩,所以最後決定選擇大碩補習班,因為決定要考研究所的時間比較晚,所以我選擇上線上課程。
因為想要考的是資訊管理科系相關的研究所,所以在深思熟慮後選擇了劉逸老師的計算機概論及丁棋老師的管理資訊系統。
而且在學校對我來說,計算機概論是一門相對枯燥乏味的課程,而且我也覺得很難。
有很多地方都難以理解,但劉逸老師非常幽默風趣,讓我也有動力繼續上下去,課本上的內容,例如:優先權排班演算法、Deadlock、記憶體管理…等等
其中我一開始覺得特別難的是排班演算法及Deadlock中的四個原理及死結的種類,原本都不是很懂,但老師都花很多時間去講解。
譬如在講解Deadlock和Starvation的差別時,用人來做比喻來舉很多例子,講的生動活潑。
除了更生活化外,也讓我們更容易地去理解和記憶,除了上課本的內容外還會講解一些歷屆的題目,讓原本腦袋打結的我,突然好像解開了。
除此之外,劉逸老師也會分享一些他人生的經歷,也是上課的時候我才知道他是我的學長,而且他也考上了很棒的大學。
所以也讓我覺得我也可以考上很好的學校,有時候也會分享一些他的看法,讓我可以思考我未來到底想要的是什麼,真的非常感謝老師。
讓我相信我自己也可以,讓我更有動力去準備研究所,如果沒有劉逸老師的那些話打醒我,可能我還在原地踏步、可能我早就放棄了。
丁棋老師上課的時候相較於劉逸老師比較嚴肅一點,但我相信他也是為了我們好,丁棋老師講解的管理資訊系統真的非常的詳細。
在製作教材方面也非常的認真嚴謹,管理資訊系統是一們要背很多專有名詞及內容,還要看很多資訊相關的時事新聞的科目。
而且考試又要背那麼多的內容,所以很擔心會不會背了後面就忘了前面,但是丁棋老師教我們很多的方式。
例如連想法、類比法,也告訴我們盡量不要死背,死背的話很容易因為考試緊張就會忘的一乾二淨,所以老師要我們去了解某個專有名詞的意義。
要學會抓關鍵字,因為老師說考試只要有寫出關鍵字,其他的部分用自己的想法寫出來,也會是對的,讓我在這方面進步很多。
老師也說其實考試也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了解題目,要了解教授出這個題目是要問我們什麼,才可以回答出對的答案。
如果文不對題,基本上就得不到什麼分數,所以做歷屆試題的時候,老師都會問學生們覺得這個題目是在問什麼,然後我們會怎麼樣回答。
最後再告訴大家真正的題意,不但訓練了我們反應的速度,也讓我們腦袋可以不停地思考。
而上課時丁棋老師也會要我們畫重點還有作筆記,有時候課後也會有作業,雖然我不是面授的學生,但我也是會照著做,讓我也有不少寫題目的經驗。
而老師對於歷屆的題目都有去做很仔細的一些分析及研究,了解各個學校歷屆出題的方向及教授出題的方式,來推論未來會出現什麼形式的題目。
丁棋老師真的是一個很認真負責的老師,還會要同學組讀書會,鼓勵我們多思考、多和別人交流,也許別人會有你從沒有過的想法。
雖然我沒有和面授的同學組成讀書會,但是在題目上我也是會和學校的同學討論,想了解他們對某個題目或某篇新聞報導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
而面授的同學很多也是像我一樣準備考試又準備甄試,丁棋老師也很認真的幫助甄試的同學看書審資料。
然後有時候也會讓同學練習面試,雖然我並不在現場,但是老師上課時也顧慮到線上課程的學生有說線上課程的學生也可以去看他的FB上的一些資訊。
還有真的有問題的話可以寄信給他,他會給我們一些建議,也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我對於書審比較有把握了。
真的非常感謝丁棋老師無私的奉獻,他希望我們來補習都要達到自己的目標,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學校。
他真的付出很多時間在我們這些學生上面,他上課會記住每一個學生的名字,讓大家有被重視的感覺,上丁棋老師的課真的受益良多,非常推薦!
他們不但分享了他們上課的經驗,也詳細的說明了老師的教學方式及優點。
才讓我下定決心要選擇劉逸及丁棋兩位老師,也是因為學長姊的推薦,才讓我有了這麼大的進步。
再來真的非常的感謝劉逸老師及丁棋老師,不管在課業上或是人生的道路上,都提供了我們很多他們的看法及有什麼方法,不但可以學習到專業知識。
也可以學習到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對於未來都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未來也有機會成為一名老師。
所以希望能像劉逸老師一樣幽默風趣,也希望能像丁棋老師一樣認真負責為學生解惑,他們不只在言教上,身教上也給了我很大的影響。
讓我知道做為一名老師該有的樣子,做為一名偉大老師該有的形象是什麼樣子。
推甄情報局|粉絲專頁 | 推甄情報局|官方帳號 |
---|---|
![]() 按讚接收最新考試資訊!
|
![]() 加Line好友詢問相關資訊!
|
TKB他們不論是提供的資源還是師資其實都相當完善與資深,舉當初在應考前的幾個禮拜為例。
雖然我已經大部分的課程都完成了,但沒有經過真的模擬的情況下,我們還是容易會有緊張與陌生的感覺。
而TKB擇提供了兩次模擬的面試機會,讓我多了兩次檢討自己不足的時機與準備方向。
因此我認為對於臨場反應與準備方向不足的同學,可以好好考慮TKB這裡所提供的資源。
這裡我將其拆解成三個部分做回應,首先在準備考試時須要有個總體時間規劃,包含自己學校的課業、專題以及推甄準備……等主要事項。
目的是要看自己可利用的時間是哪些,這樣能讓自己兼顧各項的運作,以及每次口試前該完成的事項。
再來是敢於發問與抓重點,雖然口試不過是幾個小時就結束的環節,但背後你所應付出的努力是當你決定好要走上研究所這條路就開始了。
在這七次的口試課程裡,取決於如何捕捉重點將其濃縮進備省中。
這點若有經過甄戰的培訓後,會非常清楚整體一貫的脈絡,老師的經驗也足夠豐富到能從你輕視的地方找出考點,使得你在寫備省的同時也能進入口試的環節。
第三點,也是最長遠的一點:擅於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寫備省的同時,我也在回顧這四年來所做的種種事項。
人生的每段時期都存在一個目的,如何規劃和完成,將構成一套屬於自己的系統性思維,成為工程背景的人。
我們擅長設計與分析以及利用手邊的資源處理自己未知的領域,倘若大家不排斥以上情況,那恭喜你們也適合來唸工程相關的科系。
再決定考研的時候,就要了解自己是否真的適合走這條路以及設想將來目標。
我認為撰寫報考動機的主要概念就是要明確且誠懇,也要有相應的正名來輔佐,大一下的結束是我決定考研究所的開始。
主因是我認為大學所提供的資源與知識,只是掌握一項專業的入門而已,在研究所裡,更多的是憑藉自己找資料、統整、設計、報告與思考的過程。
成績雖重要,但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卻能走得更遠,在課餘時間,我會參與matlab、labveiw等研習課程。
主要補足自己善用工具解決的能力。最後,在放榜的結果後,我也很意外地能正取兩所不同大學的系所。
準備研究所的時間不多,但如果我們決心已定,努力能終成正果,若有任何不順利的地方,我也感謝這些考驗以及TKB所提供的幫忙,繼續踏上未來的道路。
林禾老師給我的感覺是親和力很強的老師,包含在書審、學校選擇、模擬面試時的溝通,我們都不會有太多隔閡。
老師傳達的話我也能明確吸收並能成為我在寫書審時的動力。
此外老師對統整與分析問題的功夫下的很深,在短時間內老師就能依我個人的志願進行破解。
從書審的大綱引導入手而至教授在意的小細節,整體淺顯易懂,又不失精彩特色,使得我在寫書審從開始至結束都有個明確方向。
另外老師的專長與我目標的研究所又有相似之處,因此在專業科目上,我也能有所補足,以致我在總體的備考實力上能平均分配,不會有太大的缺漏。
所以我推薦林禾老師作為在未來準備推甄的選擇。
推甄情報局|粉絲專頁 | 推甄情報局|官方帳號 |
---|---|
![]() 按讚接收最新考試資訊!
|
![]() 加Line好友詢問相關資訊!
|
因為TKB在線上補課系統方面做得相當完善。對我而言,上網路課程經常分心。
因此一個重複複習,並且切換上課速度的系統十分重要,能幫助我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想了解的內容。
許多對我而言較難的章節,在上完後也變得得心應手。
對我而言,今年機械所甲組的面試主要聚焦在流體力學以及熱傳學的問題較多。
首先,在第一關的時候,因為我本身有座熱流相關的專題,這個部份我覺得很重要的點在於老師會花不少問題在問你的專題上。
因此,對專業學科的提問就會相對減少,舉例而言,跟我一起接受面試的同學還有被問到工程數學的問題,而我則沒有。
第二關對我來說較為困難,因為事前準備的時候,儘管有猜到會被問到流體力學,在回答的時候還是不夠自信。
但老師問關於Navior-Stoke equation的時候也沒有問太深,因此我覺得掌握基本概念是最重要的。
航太甲組的面試重點主要是在熱力學以及熱傳學,第一題是關於熵增定理的問題,題目相當生活化,因此還是側重在於對基本概念是否足夠了解。
接著也又被問到熱傳到的三個途徑,以及個別對應的公式、各項的意義。
因此,基本的公式記憶也相當重要。接著,我還要被問到對於熱力學以及熱傳學兩門科目之間的關係是甚麼,這題對我而言很困難。
,一開始,因為自己在大學時對許多科目學的一知半解,因此在家人的支持下來報名補習班,想要利用最後的這段時間。
把之前應該準備好的知識給一一備齊。一路走來,這條路相當辛苦,但並不孤單。
雖然我主要是利用雲端學堂來上課,但經常看到老師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就會想到雖然辛苦。
但此時此刻仍有群人挑燈夜戰,為了自己的未來,為了進入頂尖的研究所而奮鬥著努力著。
因此我不能輕易放棄,既然下定決心了,就要走到最後,因此,很感謝補習班的老師給予我協助。
因為一直以來對數學學習有很多障礙,尤其是記憶公式的部分,經常花了很多時間還是記不住。
例如拉普拉斯、傅立葉的公式,但在老師的教學後得到很大的改善。
首先,老師會先用很清楚,而且淺顯易懂的方式來介紹內容,雖然第一次聽得時候經常恍神,而落掉不少東西。
但好在老師會不斷重複內容,經過幾次的重複,這些定理或基本概念我大致都能清楚其來龍去脈。
接著,老師會開始介紹關於公式該如何記憶,以及不少例題來補充如何使用這些。
推甄情報局|粉絲專頁 | 推甄情報局|官方帳號 |
---|---|
![]() 按讚接收最新考試資訊!
|
![]() 加Line好友詢問相關資訊!
|
主要因為補習班提供系統性的教學計畫,有資深教師可以提供指導。
這樣的環境不僅能補足備審資料的不足,還能針對我的需求制定針對性的學習計劃。
此外,補習班提供的彈性時間安排也符合我的學習節奏,能更有效率地進行學習,如期完成備審資料。
在準備推甄的過程中,成功的關鍵在於充分理解審核項目並展現自我的獨特優勢。
首先,深入了解所申請的領域,包括最新的研究動態和學科,以展現自身對專業的熱忱。
藉由閱讀相關文獻和參與相關研究項目,強化自我的專業基礎,並在審核中展現深厚的學科知識。
其次,突顯研究經驗和學術成就,並清晰呈現曾參與的研究專案、發表的論文,以及其他相關經歷。
此外,需要特別強調在這些經驗中所獲得的洞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顯示本身的研究潛力。
在推甄的準備過程中,建議進行模擬面試,以提升自信並磨練回答問題的能力。重點強調動機、未來研究方向以及對該領域的承諾。
展現對學術追求的熱情和目標,使自己說出的話更具說服力。
另外,檢視個人陳述和推薦信,確保它們具有一致性並清晰地反映您的學術背景、成就和未來期望。精簡且有力的表達能力將有助於引起面試官的注意。
最後,保持良好的溝通與合作能力。在面試中,展現與他人合作的經驗,這對於研究環境中的協同作業至關重要。透過具體案例強調溝通技巧、領導力和協作精神。
在這次推甄的心路歷程中,我深刻體會到進研究所的困難。
起初,我面對審查的壓力和不確定性感到不安,但這也促使我更加努力地投入準備。
透過深入研究領域相關文獻,我不僅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也激發了對學術研究的熱情。
在模擬面試中,我學會了如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研究動機和未來方向,並將學術背景與審查要求緊密結合。
這過程中的挑戰讓我不斷檢視自己的強項和待提升之處,促使我更全面地成長。
心靈的起伏與堅持的付出讓我更加明確自己的學術目標,也更深刻體會到學術路上的成就來自於不斷努力和不懈追求。
這次推甄的成果讓我看見自己的努力,也成為我成長的重要里程碑,且這段歷程對我的學術生涯有著深遠的啟發。
雖然老師的教學方式是以線上授課,但這不影響做備審的進度,且總是在有問題時協助我。
您的專業指導和寶貴建議使我的備審資料更加完善。
且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以及透過老師自身的經歷,我學到了許多寫作、表達跟到研究所需要注意的技巧,也提高了自己的學術水平。
感謝您給予我充分的支持,讓我克服了許多困難。我將珍惜這段寶貴的學習經驗,並將所學應用於未來的研究中,希望有機會能親自見到老師。
再次感謝您無私的奉獻和悉心的指導。
推甄情報局|粉絲專頁 | 推甄情報局|官方帳號 |
---|---|
![]() 按讚接收最新考試資訊!
|
![]() 加Line好友詢問相關資訊!
|
上課地點距離逢甲大學近,之前學長姐也在此補習。
我的負責人林峻賢也很熱情的協助我們解決大小事,就算非義務內的事,他也會盡量地幫忙解決,不會放任我們自生自滅。
讓我們就算碰到不會的事情,也能迅速獲得解答或協助!
例如:請解釋奧圖循環的過程、熱力平衡、力平衡、飛機最重要的四個力、邊界層理論等。
想要了解你對此領域的基本觀念是否熟悉。
一進去就需要簡短報告自己的專題,教授會從中詢問問題,確認你對於自己的專題是否熟悉,或是你對這個領域的熟悉程度。
例如:
未來想朝哪個產業走?有看過系網頁上老師們的研究嗎?想找哪一位教授指導?研究計畫想要做哪一個方面的?
那你對這個方面多了解?你要如何去做這個研究計畫?你最擅長哪一個科目?...等。
比較屬於想了解你這個人的想法,以及方向的明確度。
專題也可能會被詢問,但因為與我同組的同學早上先面試了,所以教授對於這部分沒有過度的詢問。
綜合以上兩間學校的口試,要盡量去回答,就算錯了,也還有改正的機會,若甚麼都不回答,可能會被誤認為不懂。
我就讀逢甲大學航太與系統工程學系,在大三的寒假,思考了未來的工作走向,決定要繼續進修研究所。
因為時間很緊迫,而且推甄只剩下一個學期,在校成績系排名是15名,大約在13%的名次,未必能推上第一志願──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所以選擇考試和推甄兩邊併行。當推甄的時候,很感謝林禾老師給予很多的幫忙,讓我能夠有頭緒的準備面試題目。
也感謝有大碩的講義,能讓我在短時間內迅速的理解很多原理,面對面試教授的提問也能從容不迫地回答,幸好最後有備取上成功大學。
因為是補習班,所以上課時間都很長,常常要在上了一整天學校的課後,再繼續高強度的工程數學課程。
幸好張衡老師教學風格幽默,偶爾穿插一些小故事,或好笑的事情,提振我們的精神,讓我在上課的時候不會睡著。
也在老師的教課當中知悉了很多好記的口訣,才不用硬背很多個公式,也獲取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小撇步,讓自己在計算的時候能夠更迅速的得出答案。
林禾老師的課程雖然是整天的,但老師總是不遺餘力的讓大家能了解其中概要,真正的理解原理。
而不是用公式去死背,讓知識更能活用在各個題型。在準備推甄的時候,老師也給予很多的幫助以及建議,不管是備審資料或是口試題目,扎扎實實幫助了我許多。
推甄情報局|粉絲專頁 | 推甄情報局|官方帳號 |
---|---|
![]() 按讚接收最新考試資訊!
|
![]() 加Line好友詢問相關資訊!
|
成大航太是所有航太系中最頂尖的,報名的人數也相當多,在網路上的討論區也很明顯,大部分的考生都是有補習的。
所以很現實的是,如果你不補習,起跑點就輸別人一大截。
報名前上網查了滿多資料,整理出來考上的人幾乎壓倒性的推薦大碩,因此我趁著畢業後的空檔趕快到補習班報名,盡早開始準備。
我全部的課程都是上視訊課,一來有些正課班已經開課,二來方便自己掌握進度,在準備考試的期間 TKB 的工作人員也常給予像是時數、考古題等等的協助,也很關心我們的學習進度與碰到的問題,真的很謝謝她。
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中實在是會讓人心力交瘁,一來是有交件時間壓力,二來是還得踹模教授可能會如何從你的備審中問出一些關鍵性的問題。
再者因為我有在準備真是期間順便準備考試,所以還要再抽空出來複習上課的內容。
不過也好在我當初有上考試的課程,在面試時只要考到工程數學或是流體力學的內容我都能迅速地答出教授所要的答案。
在課程中老師也會提到一些有關口試在這個單元可能會問到的問題,所以熟讀老師筆記後就能在口試發揮得很好。
但我自己還有把一些流力的原文課本下載到平板,放在床前,因為課本真的很無聊所以一下就可以睡著了。
目的是熟悉課本裡敘述的語句和名詞的使用,因為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從課本直接找出來的。
有些定理的英文也要特別記熟,我在面試時分成兩間,其中一間是全英文面試,此時英文定理如果唸不出來就會十分尷尬,基本上整場面試就泡湯了。
所以熟記定理的英文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還有,如果真的不會不要裝懂,因為這樣只會被電得更慘,如果沒有採到以上地雷準備充分的話,基本上面試是十分得心應手的。
今年由於武漢肺炎的關係導致航空產業不太招募新鮮人,於是我毅然決然選擇了考研究所這條路。
雖然隔了一年才考試,許多東西都忘得差不多了,但在大碩老師們的帶領下使我一步步走入正軌,工程數學一直以來我都學得不錯。
只不過在歐大亮老師的教導下有了更迅速的解法,這讓受益良多,而流體力學則是讓我建立了很多以前沒有學到的觀念,讓我在甄試上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考研這條路雖然辛苦,但可以培養出你許多的人格特質,專注力、學習力、耐心等等,都能使你在讀研究所時更加輕鬆
所以讀到迷惘時相信自己,這一切都不是白下功夫的,在未來你就知道了。
在大學時流力成績並不好,由於學校老師教學的方式較難了解,所以也很難在流力這個科目上有所突破,所以簡單來說在準備推甄時算是從零開始。
不過我相信能在五個月內將大學兩年的流力內容念完。在面試時雖然不會考出與考試一樣複雜的計算,但還是有問到許多基本的觀念。
除了自己的努力,各科老師更是功不可沒。 數學方面,歐大亮老師教學結構十分清楚,循序漸進,在觀念的講解上絲毫不馬虎。
也教導我們一個觀念,上課的重點是要聽懂,而不是瘋狂作筆記,所以在我們的教科書上都已將所有的算式和重點都打好了。
使我們無須花多餘的時間抄寫大量的筆記,在學習上有著更顯著的效果。
而流力的林禾老師除了細節講解細膩外,也告訴我們哪些東西一定要背,哪些東西只需理解。
讓我們在準備上輕鬆許多,教學上節奏感和結構性都非常好,能在短短幾堂課帶出法許多觀念,對想短時間準備好考試的考生真的很有很大的幫助。
推甄情報局|粉絲專頁 | 推甄情報局|官方帳號 |
---|---|
![]() 按讚接收最新考試資訊!
|
![]() 加Line好友詢問相關資訊!
|
助教服務:
校園負責人:
櫃檯人員:
我大學的背景是輔仁大學 生命科學系,因為在就讀大學期間,額外修過智慧財產權的課程,對它深感興趣,所以研究所才會報考智財相關的系所。
我的考科分成:第一階段的書審和第二階段的口試(口試又再細分為筆試-科技英文+面試) *科技英文是只有北科才有的考科。
第一階段的書審:
我是根據大碩給予的教材,一步一步去製作我的書審。
第二階段的口試:
口試當天會先考科技英文的筆試,筆試完之後,才會進入到面試的部份。
因為我報名的組別是甲組,甲組是以背景為理工領域的同學優先。
那麼的考題,自然也會以平常看到的單字為主。
出題教授找了幾篇paper,有的是物理、有的是化學等等。並且考題都是圍繞在paper裡的內容,所以如果平常有在閱讀paper的習慣,我覺得都不用太擔心。
首先面試的第一個環節是自我介紹,再來才會是教授們的提問。
自我介紹
因為我在大學就讀期間,有額外修過學校開設的智慧財產權相關選修課程,並且利用禮拜六的時間參加智慧財產培訓學院開設的課程。
經過這樣的學習之後,讓我深感興趣,想再多深入研究,並且將來想從事專利師的工作,所以才會選擇報考與智財相關的研究所。
我是輔仁大學 生命科學系的應屆畢業生。
大約是從暑假開課之後,一路準備到隔年二月份、三月份的研究所面試結束為止,大概九個多月左右。
趙敏老師的教學風格
教學優點
對我最有幫助的地方
如果你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當初在決定報考研究所時,當下有多間補習班猶豫中,經過多方比對後,最終選擇了大碩,主要是基於以下幾點:
以下是遇到的面試題目跟大家分享
政大的面試比起其他學校要更加重視你的報考動機與臨場反應能力。
不會像其他學校一直問你的研究計畫跟自傳,因為那些東西是你早有準備的。
他們希望看到的是最真實的考生反應,所以臨場反應尤為重要,經過我自身經歷,大約可以整理出以下四點:
我在系上的成績絕對不算優異,甚至只有中間程度;這次報名政治大學的推甄,也純粹是因緣際會下所為之。
在系排名只有中間的劣勢下,我努力強化自身知識,而能夠為我加分的研究計畫與自傳,我也是煞費苦心,為了藏拙於巧,我將自身科際整合優勢最大化,試圖打動主考官。
而在面試上,我則是大多將由臨場反應,畢竟面試是個千變萬化的考題,根本難以猜想,與其杞人憂天,不如活在當下,做好最健全的心理準備,及是面對主考官在困難的問題,也是迎刃而解。
在所有課程中,李達仁老師的課程可以說是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雖然講的是硬知識。
但老師依舊用他幽默的教學方法、有深度的談吐,帶我們在課堂中將所有知識深入淺出。
並且老師也非一味將知識灌輸給我們,而是穿插實例,讓我們能夠對概念更加清晰的了解,而非囫圇吞棗。
而老師除了傳授專業知識外,也將自己體悟的考試技巧、解題方法一併授予我們。
讓我在面對考試時也是無往不利,而這些都是屬於軟實力的部分,將來就算是離開了課堂,這些知識依舊會協助我們的成長。
對於個人申請的審查資料與面試準備沒有方向,在學校老師的推薦下選擇高雄甄戰。
櫃台人員很有耐心,在洽詢時會協助分析不同升學管道的利弊。
選擇校系志願時,也會尊重學生的意願,不會強迫,給人很專業的感覺!
以下是遇到的面試題目跟大家分享
繁星落榜後,原本打算直接去考分科測驗,因為個人覺得準備書審資料以及面試是很繁瑣的事情。
但在甄戰櫃台人員的分析下,我決定選擇嘗試個人申請, 並且相信甄戰在這方面的專業。
雖然在過程中還是會擔心最後的結果不盡人意,但受到老師以及甄戰的鼓勵,我也慢慢重拾信心。
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內,盡力將所學運用在書審以及面試上。
後來的兩次模擬面試,也讓我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在面試前努力改善。
最後也如願以償錄取政大法律以及台大政治。
老師的上課方式不死板,很像是在聊天,但上課內容不會因此很空泛,反而很豐富。
可以感受到老師的專業度,一節課下來可以收穫很多新知識。
比如,老師會提點很多我從來沒注意到的資訊或是時事,對面試的準備很有助益。
在書審及面試準備上,老師會給予準備方向,但仍然會透過與學生交流。
讓學生自行思考,找出最符合學生個人想法的方式與回答,不是填鴨式教育!
除此之外,老師在每次上課前都會預先準備好要講的內容。
十分盡職,並且在課堂結束後,如果學生在準備審查資料或面試上遇到問題,老師也都會仔細回答。
如果你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