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高等考試技師考試_環境規劃與管理
首頁
>
線上測驗
>
公職考試>技師>環境工程技師
> 106年高等考試技師考試_環境規劃與管理
年度
年度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1.
利用「再生水」已成為各國永續水資源發展的重要趨勢。國內於2015 年頒布「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除明定下水道系統放流水使用許可管理,亦規定水源供應短缺地區應使用一定比例再生水,以落實「以供定需」的水資源管理政策,透過再生水利用,提高國內整體供水可靠度,開放民間投資開發、帶動產業及水資源永續發展。傳統廢(污)水處理體系(例如供污水下水道系統、污水處理廠使用的水資源回收中心),為集中收集並處理工廠或生活等所產生之廢(污)水,經妥善處理後,再予以合法放流至附近承受水體,而其工程規劃設計,須依照工程有效期限與計畫目標年,且需對工程內容及其日後維運管理空間與方法進行佈署,以便達成工程規劃目標。
(一) 依據「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再生水係指經處理後可再利用之水,而該條例依其處理水源不同,主要可分為那兩種系統?其範疇內容分別為何?請說明之。(10 分)
(二) 如何將再生水利用思維整合於廢(污)水處理體系之規劃設計作業中,請就廢(污)水處理體系於擘劃其廢(污)水收集、場址、處理方式、放流、維運管理等子系統時,應考量之規劃設計內容,分別說明並申論之。(15 分)
題型:申論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2.
各國針對「有害空氣污染物(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HAPs)」管制,多訂定特別法規(或規範),或於空氣污染防制法規中明列並納管。而對於 HAPs 污染源之管制歷程,大多最先執行固定污染源之污染排放管制,且對新設及既存污染源採取不同的管制要求。採行空氣污染控制技術水準來管制HAPs,係考慮每種污染物的減量程度,以及能源、環境、經濟與其他成本的消耗,利用生產控制或其他既存方法、系統與技術,界定各種不同污染源的排放上限,以達成HAPs 排放減量,降低其對環境及人體健康危害之目的。而一般採行空氣污染控制技術水準之政策工具,大致上可分為LAER (Lowest Achievable Emission Rate)、RACT (Reasonable Available Control Technology) 、BACT (Best Available Control Technology) 、MACT (Maximum Achievable Control Technology)、GACT (Generally Available Control Technology)、T-BACT(Toxic-BACT)等等。
(一) 請就LAER、RACT、BACT 等三種空氣污染控制政策工具之實用特性以及適用對象(或時機),進行比較並申論之。(15 分)
(二)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2016 年公告修正「固定污染源最佳可行控制技術」,即現階段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第6 條第4 項及第8 條第3 項所規定應採用之最佳可行控制技術(BACT)係包含那些技術?請說明之。(10 分)
題型:申論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3.
某地方性環保公共工程預計需要施工期為六年,可考慮甲、乙兩種替代方案,其相關現金流量及計算參數資料,如下表。若假設本公共工程案最低吸引報酬率MARR (Minimum Attractive Rate of Return)為每年10%,其中甲方案需於第五及第六年以每年12,000(千元)租用特定機具來繼續施工,且該租用機具之年運轉維護費為每年18,000(千元)。
請依據上述條件,評估該環保公共工程之最佳替代方案為何?並敘明理由。(25 分)
題型:申論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4.
專案(Project)係指為完成某一項任務,所需要執行的一系列相關作業(或活動)。而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PM)係為規劃、指揮、控制相關資源(例如人力、金錢、設備等),以符合專案在技術、成本及時間等方面的要求,進而順利完成專案。其中,PERT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以及CPM (Critical Path Method),已普遍及合併應用於PM 領域中(簡稱PERT/CPM),作為基於成本與時間考量,尋找出最佳均衡點的一種管理科學方法。
某垃圾資源回收或焚化廠,擬擴充其營運量能(Capacity),專案管理人歸納該專案之相關作業(或活動)及其時間條件,如下表1。請依據PERT/CPM 方法論進行專案排程,繪製該專案之AOA (Activity on Arc/Arrow)網路圖,並依照下圖說明,同時於所繪製AOA 網路圖事件節點(Event Nodes)上,標示其ET (Earliest Time)、LT (Latest Time),再依據各事件節點之ST (Slack Time),決定該專案之要徑(CP, Critical Path)。此外,請再依據PERT 三參數預估法原則,以及應用下表1 及下表2,評估該專案可於25 天內完成的機率為何?並敘明理由。(25 分)
題型:申論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購買題庫後,可使用那些功能?
可觀看題目詳解,並提供模擬測驗!(免費會員無法觀看研究所試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