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關務人員三等考試_國文
首頁
>
線上測驗
>
公職考試>關務特考>機械工程(三等)
> 105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關務人員三等考試_國文
年度
年度
105
104
103
×
Close
注意 !
請選擇題數。
模擬測驗
順序排列
隨機排列
- 選擇題數 -
5 題
10 題
全部 (10 題)
1.
今日社會不是缺乏資訊,而是資訊多到氾濫的地步,電視、網路、報章雜誌、大眾傳媒上充滿了各種資訊、意見,對同一事件的看法往往南轅北轍,相互衝突對立,令人莫衷一是。小自個人保健養生、購物旅遊,工作與婚姻,大至社會新聞、國家政策,甚至國際事務,都有千百人表示不同意見,提出不同方法。因而也造成不少人以社會導師、意見領袖自居,企圖影響或指導人們。須知社會多元固然可取,但紊亂不明、真偽難辨、難有共識,也造成社會的普遍亂象。面對這樣資訊爆炸、意見紛雜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審慎思考、清楚分辨一切,才不至於輕易盲從、隨波逐流?請以「慎思與明辨的人生」為題,作文一篇加以闡述,並舉例說明現今社會的亂象,同時說明應如何面對。
題型:申論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2.
情境敘述:
一、查交通部、內政部會同訂定之「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81 條規定略以,行車分向線之劃設,路面寬度應在 6 公尺以上之路段,但寬度在 5 公尺以上不及 6 公尺,全年平均每日交通量在 400 輛以上之路段,亦得劃設。
二、假設桃園市八德區公正里玫瑰社區前之康樂街,近來車輛激增,但因路面不寬,未劃設行車分向線,造成交通混亂,影響社區住戶安全,該社區管理委員會爰於民國 105 年 1 月 12 日以玫管字第 0123 號申請書,向桃園市政府交通局申請在康樂街劃設行車分向線。交通局於 105 年 2 至3 月間會同八德區公所、當地陳里長及鄰近甲、乙兩社區管理委員會共同進行 3 次實地會勘,經測量結果,該路段路面寬度雖僅 5.6 公尺,惟全年平均每日交通量達 475 輛以上,符合「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規定,並訂於 105 年 4 月底前完成劃設。
問題:
請依上開情境敘述,試擬桃園市政府交通局函,以最速件答復玫瑰社區管理委員會,並副知各相關會勘單位及人員。
題型:申論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3.
下列各組「」中的詞義相同的選項是:
(A)
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B)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臺北市「交通」便捷,生活機能完善
(C)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寶玉聽這話內有「文章」,不覺吃了一驚
(D)
諸將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語者,立斬/這件事與事實頗有「出入」,最好再查證一番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4.
1南山獻頌-賀人壽誕 2鳳凰于飛-賀人創業 3名山事業-賀出版業
4鴻圖大展-賀人結婚 5妙選東床-賀人嫁女 6鶯遷喬木-賀教育界。
以上題辭正確者有:
(A)
126
(B)
135
(C)
356
(D)
456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5.
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關於這首詩,下列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
這首詩具有含蓄的風格
(B)
詩中的人物是一位富家女子
(C)
詩中用月之玲瓏反襯人之幽怨
(D)
詩中人物經歷了立階、脫襪、下簾、望月四個動作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6.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箇事、一成消瘦。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這是一首詠歎臘梅的詞作
(B)
「骨體清英雅秀」是形容梅樹姿態婀娜多變
(C)
「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言梅花凋落,花絮紛飛,葉已成蔭,令人斷腸
(D)
「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言東風吹拂,消解愁思,使得如蛾眉深鎖的柳條得以舒展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7.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張養浩〈山坡羊‧驪山懷古〉)下列那一個選項的語意與上文之意旨全無相關?
(A)
好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B)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C)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D)
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8.
閱讀下文,選出符合寶玉言論的選項:
代儒往前揭了一篇,指給寶玉。寶玉看是「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寶玉覺得這一章卻有些刺心,便陪笑道:「這句話沒有什麼講頭。」代儒道:「胡說!譬如場中出了這個題目,也說沒有做頭麼?」寶玉不得已,講道:「是聖人看見人不肯好德,見了色,便好的了不得。殊不想德是性中本有的東西,人偏都不肯好他。至於那個色呢,雖也是從先天中帶來,無人不好的。但是德乃天理,色是人欲,人那裡肯把天理好的像人欲似的?孔子雖是嘆息的話,又是望人回轉來的意思。並且見得人就有好德的,好得終是浮淺,直要像色一樣的好起來,那才是真好呢。(《紅樓夢》第 82 回)
(A)
八股文的作者常扭曲孔子原意,又辯稱孔子之言難懂
(B)
孔子的想法,有些頗為浮淺,作文時不得不稍做調整
(C)
人欲是人們為惡的根源,應透過道德實踐來消滅人欲
(D)
人性中原有向善的本質,只是人們未致力於實踐擴充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9.
有了「頓挫」,那是人生最佳成長特效藥,從輕狂少年的狂妄與輕浮,蛻變成一位謙卑、有包容力的強者。中間多了許多獨立思考的東西,也多了陰陽圓缺的完整思維,像是對峙的棋局,當人們多了全盤瞭解,落下棋子的時候,思考自然多些層次,也更明白自己的極限,進退有節。下列那個選項最能涵括本段引文主旨?
(A)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B)
會有「頓挫」,那是因為有高度,也才會有風,有雨
(C)
世局如棋局千變萬化,能有足夠的歷練,就可以高處著眼
(D)
春風好,但需懂得它有時暗藏凶險;冬風寒,有時卻是暗香浮動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10.
景公有馬,其圉人殺之,公怒,援戈將自擊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請為君數之,令知其罪而殺之。」公曰:「諾。」晏子舉戈而臨之,曰:「汝為吾君養馬而殺之,而罪當死;汝使吾君以馬之故殺圉人,而罪又當死;汝使吾君以馬故殺人,聞於四鄰諸侯,汝罪又當死。」公曰:「夫子釋之!夫子釋之!勿傷吾仁也。」
本文主旨是:
(A)
晏子挺身為景公執法
(B)
圉人對景公懷恨所以殺馬
(C)
景公雖然愛馬,但更重視令名
(D)
雖貴為一國之君,景公仍受制於輿論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11.
大海咬掉土地的聲音,從來沒有驚嚇過那些炒作土地的財團或管理國土的官員,他們不斷在海岸建造自以為是的海堤,代表人類無知而混亂的欲望;事實證明,那些摻雜著欲望和私心的所謂「人定勝天」的工程,在過去往往不堪一擊。他們迷信科技,但卻忘了背後的種種慾念可以掌控科技,甚至扭曲科技;於是科技在臺灣變得粗暴而無知;科技本身沒有錯,但科技之上還有更重要的人文精神;人的精神可以盲目造出昂貴而無用的水泥建物抵擋大自然,人的精神也可以巧妙地運用自然本身的律則閃避自然的災厄,那也是科技而且成本低廉,畢竟適當保留海岸濕地並不需要花費多少錢;懂得運用濕地沼澤柔軟天生的緩衝力量保護海岸,才是智慧的科技;他們的粗暴源自於不願傾聽濕地沼澤應付海潮侵蝕的巨大力量,他們一直聽不見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
文中所述人類對於科技的利用,與下列何者最為接近?
(A)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B)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C)
與時俱進,不役於物
(D)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12.
根據上文內容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科技應不斷追求日新月異,以因應多變的環境
(B)
大自然蘊含無窮的寶藏,人類應懂得取法自然
(C)
想要迴避自然的災害,必須善用自然本身規律
(D)
提倡人文精神,可以降低人類無知混亂的欲望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購買題庫後,可使用那些功能?
可觀看題目詳解,並提供模擬測驗!(免費會員無法觀看研究所試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