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關務人員三等考試_國文
首頁
>
線上測驗
>
公職考試>關務特考>機械工程(三等)
> 104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關務人員三等考試_國文
年度
年度
105
104
103
×
Close
注意 !
請選擇題數。
模擬測驗
順序排列
隨機排列
- 選擇題數 -
5 題
10 題
全部 (10 題)
1.
關口可以是具體,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形下,也可以是形上的。關口是追求夢想或帶來夢魘的異境;關口也是介於善與惡、合法與非法之際的特殊空間。光明與自由在此連線,利益與人性在此衝撞。請以「關口」為題,作文一篇,述其思索所得。(60 分)
題型:申論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2.
桃園國際機場為臺灣國際航班起降的門戶,截至 103 年底,國際客運量排名居全球第 11 位。有鑒於「世界地球村,疫病無國界」,而旅客在旅途中,會有 20~70%出現健康與疾病傳染癥候,請試擬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函直轄市及各縣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配合辦理檢疫、防疫措施,派員參加「104年度導遊、領隊旅遊醫學教育訓練課程」,並檢附該署修正發布之「港埠檢疫規則」,以收宣導之效。(20 分)
題型:申論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3.
「終其一身/我的心/四處尋找著比喻:/『了解我......最起碼,試著,』/譬如地下掘出的龜甲/你可以如卜者/讀著我的心的裂縫/或著吃了它/如藥癒著你的病。」(〈龜甲〉)下列選項,何者較貼近這首詩的意旨?
(A)
凸顯現代人生活處境的艱難
(B)
道出知音尋索的困難與期望
(C)
展現年輕時有理想與堅持,卻在現實生命中逐漸失去活力
(D)
藉著超自然方式,期望對未來有所掌握,反映出人性對未知的憂慮與不安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4.
下列敘述,符合作者觀點的選項是:
十八世紀的旅遊只侷限於歐洲菁英階段,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鐵路、汽車的發明把勞工帶進了休閒市場。到了二十世紀晚期,最不常度假的反而是發明旅遊的貴族們。貪得無饜的大老闆們,活在無限慾望的生產時代,權力的飢渴與瞠目結舌的財富追尋聯手起來,剝奪了當代貴族的休旅人權。他們沒得片刻休息,只能把旅行還給十八世紀時完全看不上眼的非菁英階級。(〈旅行是一首詩〉)
(A)
歷經一百多年的爭取,勞工終於享有平等的休閒旅遊人權
(B)
當代勞工因擁有較多休閒時間,所以成為旅遊的主要族群
(C)
大老闆為追逐財富而放棄旅遊,也剝奪員工們的旅遊時間
(D)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代,旅遊業卻因人們生活忙碌而沒落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5.
《柔性權力》一書提到:「權力的運用其實還有另一條間接路線;亦即某個國家若得以在國際政治中獲致其所欲結果的話,也可能是由於其他國家願意追隨它,欽慕其價值觀,學習其發展歷程,或渴望達到與其相同之繁榮與開放程度的緣故。」「柔性權力」一詞後轉為「軟實力」概念,並於今日廣泛使用,先秦諸子言論中何者與之最為接近?
(A)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B)
刑生力,力生強,強生威,威生惠,惠生於力(《商君書.去強》)
(C)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老子.第五十七章》)
(D)
察國之所以治者何也?國君唯能壹同國之義,是以國治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墨子.尚同》)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6.
現在生命教育最迫切的是給年輕人生命的理想。人生的目的在於實現心中的理想,若是心中無理想,人生自然無目的,醉生夢死當然就成為生活的態度了。要實踐生命教育必須從實做中去求體驗,沒有體驗不會有感動,沒有感動就不會有學習。(《理直氣平:勇於改變才會進步》)
下列選項何者不符本文意旨?
(A)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B)
立志不真,故用功未免間斷,須從本原上徹底理會
(C)
學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實
(D)
為學先須立志。志既立,然後學問可次第著力。立志不定,終不濟事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7.
一個城,即使在人類思想的源頭上重要如雅典,仍因為它留下來的戲劇作品和劇場而更偉大;即使在民主體制的形成上重要如倫敦,仍因為它有莎士比亞而加倍榮耀。當然長安城若沒有了斗酒詩百篇的李白,若沒有過霓裳羽衣舞低楊柳的樓台,便只不過是個朝代興替的城池。(〈期待一個城市〉)下列選項對本段文意的闡述,何者錯誤?
(A)
每一座城市都應有自己的藝術與文化風氣
(B)
一座城市的歷史與經濟力,是使其成為世界性城市的原因
(C)
一座城市能因豐富的藝文活動,產生源源不絕的精神活力
(D)
雅典、倫敦、長安等歷史名城,皆因詩歌、舞蹈、戲劇增添了光彩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8.
《荀子.不苟》:「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正義直指,舉人之過,非毀疵也;言己之光美,擬於舜禹,參於天地,非夸誕也;與時屈伸,柔從若蒲葦,非懾怯也;剛強猛毅,靡所不信,非驕暴也;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詩》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以義屈信變應故也。」下列敘述,何者最能說明本文主旨?
(A)
君子秉持中道褒貶他人,既不阿諛也不詆毀
(B)
君子出入行事謹守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之道
(C)
君子以舜禹為師,自期俯仰天地間屈伸自如
(D)
君子以義變通應事,故無時無刻皆能得其宜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9.
孔、孟皇皇於一時,而師法於千萬世;韓氏之文,沒而不見者二百年,而後大施於今。此又非特好惡之所上下,蓋其久而愈明,不可磨滅,雖蔽於暫而終耀于無窮者,其道當然也。(歐陽修〈記舊本韓文後〉)根據上文,作者認為:
(A)
哲理、主張之流行與否,取決於時代風氣與世俗的好惡
(B)
所有哲思與理論,流行之前總會遭遇挫折,暫時被掩蓋
(C)
韓愈文章之所以能大行於世,乃因其本身的深厚而雄博
(D)
孔、孟之道所以能為千萬世所師法,乃是因漢代獨尊儒術的關係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10.
昔者彌子瑕有寵於衛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彌子瑕母病,人聞夜往告彌子,彌子瑕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忘其刖罪。」異日,與君遊於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啗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彌子瑕色衰愛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啗我以餘桃。」故彌子瑕之行未變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後獲罪者,愛憎之變也。(《韓非子.說難》)
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
伴君如伴虎,彌子瑕不知謹言慎行,所以最終獲罪
(B)
彌子瑕愈發恃寵而驕、仗勢欺人,令衛君忍無可忍
(C)
彌子瑕愈發目中無人,得罪衛君左右臣子,衛君無法再袒護他
(D)
衛君對彌子瑕態度的轉變,在於其色衰愛弛,衛君愛憎已不同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11.
韓非子藉彌子瑕事,欲說明何種觀點?
(A)
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
(B)
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C)
有下人之色,將枉於法;枉於法,則免於相
(D)
有愛於主則智當而加親,有憎於主則智不當見罪而加疏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12.
下列文句中的成語使用,完全正確的是:
(A)
我與好朋友們「三人成虎」,在比賽中克服種種困難,「不疾不徐」贏得最終勝利
(B)
陳主任自就職以來,在處事方面往往「削足適履」,不免令人產生「兔死狗烹」之感
(C)
王大明在家中「尸位素餐」,經過多年努力準備考試,終於「夙願以償」,進入公務機關服務
(D)
張教授以媚俗觀點詮釋《論語》,在媒體上大出鋒頭。論者認為這種作法,跟孔子「謙抑自持」的風範「大相逕庭」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購買題庫後,可使用那些功能?
可觀看題目詳解,並提供模擬測驗!(免費會員無法觀看研究所試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