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原住民族三等考試_國文
首頁
>
線上測驗
>
公職考試
> 105 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原住民族三等考試_國文
年度
年度
105
104
102
102
101
101
×
Close
注意 !
請選擇題數。
模擬測驗
順序排列
隨機排列
- 選擇題數 -
5 題
10 題
全部 (10 題)
1.
作文:(60 分)
《管子.權修》說:「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 如樹人。」樹穀、樹木、樹人實為民生國計的重大課題,時至今日,更與環境保護、 社會永續發展密不可分。請以「樹穀、樹木、樹人」為題,作文一篇,闡論其旨, 並申己見。
題型:申論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1.
《論語》記載子張問行,孔子回答︰「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意即 言語忠誠信實,行為敦厚莊敬,縱使到了文化、體制不同的國家,也是行得通的。 時至今日,孔子的話仍允稱不刊之論。請以「言忠信,行篤敬」為題,作文一篇, 申論其義。(60 分)
題型:申論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2.
公文:(20 分)
試擬行政院致教育部函:為提升學生就業能力與國際移動力,大專校院海外專業實 習業已推行多年,為確實掌握施行績效,了解跨國專業實習的機會與困境,請提報 近三年海外專業實習之成果報告,分項敘述,具體說明,並研擬後續推動之規畫。
題型:申論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3.
下列那一個成語的使用,最為恰當?
(A)
《賽德克巴萊》獲得的諸項大獎,真是「名至實歸」
(B)
他平日為人非常謙恭有禮,遇到長輩,更是「畢恭畢敬」
(C)
精彩紛呈、場場爆滿的全國武術比賽,今天暫時「煙消雲散」
(D)
這個犯罪集團雖然餘黨暫時銷聲匿跡,可是不知何時又會「東山再起」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4.
高適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 一年。」下列各選項所寫的時間點何者與本詩相同?
(A)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B)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C)
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
(D)
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5.
在現代世界裡,為了達到「透明」和「一致」這樣的目標,我們越來越常用標 準的規則取代個人的判斷。判斷力不再是決定一個人能不能被僱用,或規定該 多嚴格的條件。反正規則就是規則,無論情況為何,全體適用。表面看來很公 平,卻捨棄了一個好的決定不可或缺的一環—個人的判斷。這跟亞里斯多德所 說的「實踐的智慧」的淪喪有關。下列歷史事件或政策,何者犯了「實踐智慧 淪喪」的錯誤?
(A)
時局艱難,亟須圖自強之策。當講求時務,周諮博訪,廣集眾長,毋膠執 成規
(B)
成規未可墨守,而新法亦須斟酌行之。若不研求主司臨事經驗,必至窒礙 難行
(C)
今日之黃河,有防無治,當此河底未能疏濬之時,有司莫敢諮之有道,惟 仍守舊規,以隄束水,河身日形淤墊
(D)
今洪水特至,河勢略變,須更籌辦法,臣等就商河臣,詢之耆舊,議定即 勘估興工,隨時調度,不敢拘泥成規,往返遷延,致誤事機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6.
孔子說「乘桴浮於海」,意謂感慨自己不見用於當世,而生隱逸出世之想。此 一意象的運用,屢為後世文學作品所效法,下列沒有慨歎不遇而思歸隱的選 項是:
(A)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B)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C)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
(D)
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7.
「我注意到在復健室裡出入的人,多已培養出同病相憐甚至□□□□的情感, 排排坐的同時,很自然便會和旁座的人□□□□病情並互報偏方。我在接受復 健的第一天,便被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婦告知維骨力的重要,當然也同時被迫收 聽她從五十歲至今的身體及精神變化并及冗長的復健史。她滔滔傾訴,完全無 視於我痛苦的齜牙咧嘴。相對於這種亢奮型的病患,接受頸牽引的人的表情便 顯得猥瑣,似乎有些見不得人,要不是□□□□,就是露出尷尬的表情駭笑著。 輪到我的時候,我總想著古人□□□□的堅苦卓絕,假設天將降大任於本人, 所以,正勞其筋骨,沒什麼好害羞的!」根據上文,請選出依序最適合填入空 格中的詞語是:
(A)
相濡以沫/相互切磋/閉目養神/懸梁刺股
(B)
同仇敵愾/相互切磋/故作姿態/聞雞起舞
(C)
同仇敵愾/相互較勁/閉目養神/聞雞起舞
(D)
相濡以沫/相互較勁/故作姿態/懸梁刺股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8.
《晉書》〈羊祜傳〉記載: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 倦。嘗慨然歎息,顧謂從事中郎鄒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 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後有知,魂 魄猶應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聞令望,必與此山俱傳。 至若湛輩,乃當如公言耳。」……祜寢疾,……尋卒,時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 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淚沾鬚鬢,皆為冰焉。南州人征市日聞祜喪,莫不號慟, 罷市,巷哭者聲相接。吳守邊將士亦為之泣。其仁德所感如此。……襄陽百姓 於峴山祜平生遊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飧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 為「墮淚碑」。根據文字,「墮淚碑」引發的感慨何者為是?
(A)
襄陽百姓之所以墮淚是因為憑弔古蹟,徒增傷感
(B)
鄒湛認為襄陽人會遺忘墮淚碑所記載羊祜的政績
(C)
襄陽人透過碑刻文字懷念羊祜的仁德而因此墮淚
(D)
文旨寄託亭臺樓榭,不可留連,徒然作楚囚對泣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9.
①此處風光常綺麗 ②人如松柏歲長新 ③室有芝蘭春自永 ④誰言花事已 闌珊 以上四句為兩副對聯,依據一般對聯的形式及用途,下列敘述正確的選 項是:
(A)
①④為一副花店聯,④為上聯,①為下聯;②③為一副賀壽聯,②為上聯, ③為下
(B)
①④為一副花店聯,①為上聯,④為下聯;②③為一副賀壽聯,③為上聯, ②為下聯
(C)
①③為一副花店聯,①為上聯,③為下聯;②④為一副賀壽聯,②為上聯, ④為下聯
(D)
①③為一副花店聯,③為上聯,①為下聯;②④為一副賀壽聯,④為上聯, ②為下聯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10.
「臺灣縣治(在今臺南)之海常吼。自七鯤身(今臺南安平附近的內海沙洲) 北至鹿耳門(今臺南安南區內海的出海口)、南至打鼓港(今高雄港)止,小 吼似擊花腔鼓,點點作撒豆聲,乍近乍遠,若斷若續,臨流聽之,有成連鼓琴 之致;大吼如萬馬奔突,如眾鼓齊鳴,如三峽崩流,如千鼎共沸,厥聲遠聞, 累數日夜罔有閒(間)歇,驚濤湓涌,舟莫敢近(按海自嘉義以上不吼,惟臺 灣下至鳳山則吼,俗呼曰「做湧」;驚濤迅發,舟觸之,沸擊迫岸輒碎。春冬 不吼,惟四月廿六日起,海氣一發,微雨幾潑,輒吼。四、五月之吼,鳳山最 甚;六、七月之吼,臺灣最甚。其地氣由南而北。七月廿六後謂之「埔占湧」, 漸輕;至中秋則不吼也。蓋夏令地氣蒸熱,自下而升,猶煮飯之滾於鍋底然)。」 (節引《臺灣志略》卷 1) 根據上文,下列各選項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A)
文中海吼有由北往南愈南愈甚的趨勢
(B)
作者認為此類海吼與南臺灣夏季氣溫升高有關
(C)
文中海吼約從農曆四月下旬到中秋為止,持續三個多月之久
(D)
作者形容臺南附近的海吼,小吼細碎動聽多變化,大吼聲勢驚人,可致船難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11.
精神生活的自然基礎是好奇心,而簡單的好奇心在動物中也可見到。智力需要 警覺的好奇心,但它必定屬於某一類。鄉下人天黑後總愛透過窗帘向鄰舍窺 測,這種好奇心沒有很高的價值。對於流言蜚語的普遍興趣不是為了求知慾所 驅使,而是源於不良的動機—沒有人議論他人的隱德,只會議論他人的隱惡。 因此私下的議論大都不真實,但又無人留意去澄清。議論鄰人的罪惡會使我們 產生快感,所以我們不會去細查證據。正當的好奇心源於真正的求知慾。被帶 到一個陌生房間裡的貓也許會去嗅嗅每個角落和每件家具,這就是正當而純樸 的好奇心。當平時鎖著的抽屜或櫥櫃打開給孩子們看時,他們會表現出極大的 興趣,這也是正當的好奇心。動物、機器、雷雨,以及各種手工勞動都能引起 兒童的好奇心,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能使最有理智的成年人感到慚愧。隨著年齡 的增長,這種衝動不斷減弱,終至對一切生疏的事物一概厭煩,毫無認識的慾 望。到了這一階段,人們就會說,國家每下愈況,「一切都不是我年輕時的樣 子了」。其實和當年不一樣的是說話者的好奇心。也許可以說,好奇心一死, 活躍的智力也就終止了。有關好奇心的看法,下列何者非本文之意?
(A)
議論他人私德,甚至隱善揚惡的作法,是沒有意義的好奇心
(B)
孩童對於外在世界感到好奇,正能引發他們努力學習的動機
(C)
貓在陌生房間嗅聞角落和家具,動機是對知識的渴望與探求
(D)
隨年齡增長,成年人好奇心減弱,也降低了他對學習的熱情與追尋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12.
根據上文,符合文章旨意的敘述是:
(A)
滿足人們所有的好奇心,是促進個人智識增長的原動力
(B)
人們內心潛藏的求知慾,經常轉化成外在好奇心的表現
(C)
人們對於鄰人秘密的窺探,是好奇心的表現,毋需非議
(D)
好奇能殺死一隻貓,所以應避免孩童擴張無謂的好奇心
題型:單選題
難易度:尚未記錄
看解答
購買題庫後,可使用那些功能?
可觀看題目詳解,並提供模擬測驗!(免費會員無法觀看研究所試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