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健康保險下,道德危險(Moral Hazard)如何產生?(10 分)又被保
險人部分負擔制度可能如何影響醫療利用行為?
為使有限的資源較有效率地配置,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常
被使用。請說明成本效益分析的主要內涵(16 分),並指出三種常用的評
估準則。
政府支出規模隨所得增加而擴大的現象,在財政學稱為:
捕蠅紙效果(Flypaper Effect)
華格納法則(Wagner's Law)
巴累托準則(Pareto Criterion)
蘭姆西法則(Ramsey Rule)
就地方政府所扮演的功能而言,傳統財政聯邦主義(Fiscal Federalism)認為
何者最適當?
促進資源配置的效率
增進所得分配的公平
維持總體經濟的穩定
管制自然環境的利用
對於地方公共財的決定,Charles Tiebout 曾提出那一理論:
財政賸餘理論
外溢效果理論
租稅輸出理論
用腳投票理論
根據現行財政收支劃分法之規定,我國的稅課劃分為:
國稅、直轄市稅
國稅、直轄市及縣(市)稅
國稅、縣市稅、鄉鎮市稅
國稅、直轄市及縣(市)稅、鄉鎮及縣轄市稅
理論上,若要使公司所得稅與股東個人所得稅達到兩稅完全合一(Full
Integration)而無重複課稅的情況,則應採取:
股東股利所得免稅法
公司股利支出扣除法
股東階段的設算扣抵法
合夥法
對已實現之資本利得課稅,但對未實現之資本利得卻免稅,而使得投資人
之資產出售意願下降的現象稱為:
閉鎖效果
資本化效果
重置效果
位移效果
下列何者並非用以衡量課稅對消費者福利影響的指標?
消費者剩餘的變動
補償變量(Compensating Variation)
對等變量(Equivalent Variation)
價格變量(Price Variation)
使公共財的提供產生搭便車(Free-riding)問題的原因是:
公共財在生產上的外部性
公共財在消費上完全不具有敵對性
公共財在價格上完全不具有排他性
公共財在生產上呈現遞增規模報酬
依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里斯(Mirrlees)教授的研究,在最適非線型所得
稅制下,對最高所得者所課徵的邊際稅率應為:
百分之五十
百分之二十五
百分之十五
零
哈伯格(A.C. Harberger)根據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的結果認為,若公司部門為
資本密集的產業,則課徵公司所得稅會由何者負擔相對較重的稅負:
公司部門的資本主
經濟體系內所有的資本主
公司部門的勞動者
非公司部門的勞動者
假定參加國民年金計畫的受雇者在工作期間同時賺取薪資與利息所得,則
其退休後的所得淨替代率(Net Replacement Rate)應等於:
每月年金給付金額相對於退休前每月稅前薪資所得總額之比率
每月年金給付金額相對於退休前每月稅後薪資所得淨額之比率
每月年金給付金額相對於退休前每月稅前所得總額之比率
每月年金給付金額相對於退休前每月稅後所得總額之比率
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無法達到巴累托最適境界(Pareto Optimum)的原因之
一是:
財貨消費上的互補性
財貨價格上的排他性
財貨消費上的外部性
財貨生產上的替代性
用以評估公共投資計畫的法則中,內部報酬率法則所稱之內部報酬率是指:
使該公共投資計畫之各期淨效益折現值總和大於零的市場利率
使該公共投資計畫之各期淨效益折現值總和等於零的社會折現率
使該公共投資計畫之各期淨效益折現值總和大於零的社會折現率
使該公共投資計畫之各期淨效益折現值總和等於零的市場利率
當財貨與要素市場失靈時,公共投資計畫的社會成本應以何者為衡量依
據?
該公共投資計畫的市場價格
該公共投資計畫的影子價格
該公共投資計畫的貨幣價格
該公共投資計畫的要素雇用價格
在直接民主的體制下,導致多數決之矛盾(The Paradox of Majority Voting)
的原因是:
選民對票決之議案具有多峰偏好
選民對票決之議案具有單峰偏好
選民之間進行選票互助(Logrolling)
個別選民對票決議案的偏好不具一致性
關於純公共財的生產與提供方式,下列何者正確?
必定是由政府所生產與提供
必定是由政府所生產,但可由民間提供
必定是由民間生產,而由政府提供
民間或政府皆可生產與提供
Niskanen 認為在民主政治體制下,政府規模擴張的原因是:
官僚追求預算規模極大
官僚相互競爭
官僚與政客的勾結
官僚追求社會利益最大
依據林達爾(Lindhal)的公共財提供模型,個別消費者所面對的公共財租稅
價格應等於:
最後一單位公共財提供量所帶給個別消費者的邊際利益
平均每單位公共財提供量所帶給個別消費者的利益
平均每單位公共財提供量的成本
平均每人的公共財提供成本
根據Samuelson 的公共財理論,決定最適公共財提供量的條件是:
最後一單位公共財提供量帶給每一消費者邊際利益都相等
最後一單位公共財提供量帶給所有消費者的邊際利益總和等於其邊際
成本
最後一單位公共財提供量帶給每一消費者的邊際利益都等於其邊際成
本
公共財提供總量帶給社會的利益總和等於其總成本
若經濟體系內的資源配置達到巴累托最適境界(Pareto Optimum),則:
仍可經由資源的重新配置使某些人受益而不損及其他人之福利
無法經由資源的重新配置使某些人受益而不損及其他人之福利
仍可經由資源的重新配置而使所有人的福利都增加
社會福利也必定達到極大
公共選擇之集體決策的不可能定理(The Impossibility Theorem)是由誰所提
出:
Kenneth Arrow
James M. Buchanan
Gordon Tullock
Richard A. Musgrave
使廠商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之外部成本內在化的方式不包括:
對廠商的產出從量課徵皮古稅
有廠商與外部成本的受害者參與自願性協商
建立污染權買賣市場
對廠商之產量管制
經濟學者寇斯(Coase)所提的外部性內在化理論,在何時無法成立?
涉及外部性的成員人數不多
外部性的財產權歸屬無法確立
無法兼顧所得的分配的公平性
進行外部性補償之協商的成本太低
可觀看題目詳解,並提供模擬測驗!(免費會員無法觀看研究所試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