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詢問了許多系上學長姐的意見與推薦後,我得知若要準備統研的話,大碩的師資是數一數二的,尤其是統計學的張翔老師和數理統計的李昱老師。
大碩提供面授和雲端上課的選擇,並且擁有專業的教材。此外,專員也非常親切,熱心地回答我許多問題,讓我對這個補習班有了更多信心。
共有六關,每關由一位老師主考,每關五分鐘。
面試內容包括:相關性檢定(類別對類別、類別對連續、連續對連續)、雙重期望值定理與變異數分解定理、MGF定義與性質、哪些分配具有可加性、資料中的變數類別(如名義、順序型等),還有一關是應用情境題,主要詢問有關分配和機率的問題。
分為兩關,每關六分鐘。
面試內容包括:什麼是多重共線性及其影響、什麼時候需要檢定、估算母體平均值的邊際誤差是什麼,邊際誤差受哪些因素影響,以及中央極限定理。
進入面試後,桌上會有兩個題目。
面試內容包括:MME是什麼,與MLE相比有哪些優缺點;用圖解釋為何Var(E(Y|X))小於等於Var(Y);後來還詢問是否有特定想跟哪位老師合作、是否報考其他學校、最想進哪間學校等問題。
和往年一樣,會從14個題組中隨機抽取一題,抽完後可以開始講解並在白板上書寫,儘量寫得完整,教授會根據你的解答提出一些延伸問題。
由於課程採用雲端方式上課,結果發現自己的自制力不足,本來計劃在暑假期間將所有課程看完,但最終到12月才勉強完成。考古題也一直沒來得及做,模擬考的成績更是屢屢下滑。儘管進度相當落後,完全未達預期,我還是選擇相信自己,堅持到最後。
不管準備得如何,對自己有信心真的最為重要!雖然當時已經透過推甄上了成大,但我還是決定離開這個舒適圈,再給自己一次挑戰的機會。經過這次考研,我獲得了更多寶貴的收穫,也感謝一路上幫助過我的所有人!
初識李昱老師時,得知他是成大統計碩博班的學長,便特別有親切感。談起李昱老師的教學,「認真」二字或許無法完整形容他的特質。他在課堂上解說仔細流暢,更難能可貴的是能將複雜的理論轉化為直觀的概念,讓學生一聽就懂,使原本艱深的數理統計變得平易近人。
課後,李昱老師不斷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如考古題等。他編寫的教材更是精心設計,理論與例題相輔相成,搭配詳實的註解與圖表輔助,讓學習內容更加完整透徹。
最令我感動的是李昱老師對待每位學生的用心。每當透過訊息詢問問題,總能迅速獲得詳盡的回覆。即使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也總是耐心地反覆解釋。不僅是課業上的疑難,在面對考研、面試的壓力,或是學校選擇的困擾時,李昱老師都會給予鼓勵與建議,為我提供莫大的支持與安全感。特別是在準備推甄時,他提供了許多建設性的建議,使我順利推甄上成大統研所。
李昱老師不僅專業更充滿溫度,可以說是我遇過最優秀的補習班老師,無人能出其右!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統計學
|
郭明慶老師
|
|
統計學
|
張翔老師
|
|
數理/統計學
|
李昱老師
|
|
微積分
|
梁修老師
|
|
統計所
|
全修課程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因為許多朋友和學長姐對TKB的評價非常正面。他們對補習班的教學品質、學習氛圍以及師資給予高度肯定。這些推薦讓我對TKB補習班產生興趣,也對這間補習班有了更多了解。在朋友的建議下,我進一步探索TKB的特色,並對這裡的教學環境產生了濃厚興趣。
TKB補習班的教學進度與學校同步。這對我而言非常重要,因為我希望補習班的課程能夠與學校內容相輔相成,幫助我更好地應對學校的考試和作業。TKB能夠緊貼學校的進度,讓我感到安心,也更加信任他們的專業性與教學水準。
再者,TKB擁有優秀的師資團隊。老師們教學清晰、耐心解答難題,不僅注重知識傳授,也鼓勵學生培養學習興趣與思考能力。在TKB上課的過程中,我能夠深刻感受到老師們的教學熱忱與專業,這讓我對學習更具信心。
微積分一定要先讀,接著才是基礎統計學、機率論、數理統計和線性代數。
考古題能早做就早做,越早開始越好,不要擔心太早寫會忘記,答案是不會。為什麼?因為寫題目寫到忘記,其實是在練習手感。
如果能搭配原文書學習,效果會更好。我非常後悔太晚才開始看Rosen那本經典原文書,裡面有很多例題,而且這些例題經常出現在考試中,都是經典題目。
線性代數方面,我認為證明題是我最大的瓶頸,主要是我看原文書太少,導致基數考得不穩定。如果可以的話,一定要多看原文書,這絕對有助於提升成績。
至於微積分,我建議可以再搭配劉明昌的微積分教材來學習。梁修的題目雖然基礎扎實,且都是經典題目,但如果能再多參考其他書籍,效果會更好。
總之,考研究所心態一定要擺正,不要相信「落榜+365」這種消極的說法。相信自己能成功,反而更容易上榜,心態也會比較穩定。
考研究所就是一場硬仗,要有拼到底的決心。如果在準備過程中分手或和朋友吵架,也要懂得自私一點,因為朋友不會永遠陪著你,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我認為應該先讀微積分,接著再讀郭明慶的統計學、機率論和數理統計,最後再讀線性代數。線性代數除了要掌握基本觀念之外,還必須熟練證明題,證明題非常重要,不能只是看過就算了。當時我只是用眼睛看,沒有實際動手思考,導致在最後衝刺階段感到有些無力和挫折。
我發現,有時候會過於執著於某道題目的解法,反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觀念。其實,有些考卷的設計只是為了測驗學生的潛力,因此題目會稍作變化。遇到過於刁鑽或計算過於繁瑣的題目,放棄也沒關係。
針對藍皮書中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私訊老師,這樣學習效率會提升許多,進步也更快。
在學習的過程中,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我的讀書習慣是透過不斷討論來學習。由於我是一個非常外向、充滿好奇心的學生,面對問題時總是想要找到正確答案。然而,這或許也是我的一個缺點——我經常不停地問問題,缺乏獨立思考的空間,花費大量時間尋找答案,而不是沉澱下來思考解法的過程。這確實是一種時間上的浪費。
不過,因為郭明慶老師提供私訊問問題的機會,讓我節省了許多時間,可以更快速地找到正確答案。雖然我常常問一些簡單或基礎的問題,但郭明慶老師依然非常有耐心地解答。或許是因為他已經見過許多像我這樣的學生——過於渴求答案,卻缺乏獨立思考,最終把時間浪費在一些沒有太大意義的地方。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統計學
|
郭明慶老師
|
|
統計學
|
張翔老師
|
|
數理/統計學
|
李昱老師
|
|
微積分
|
梁修老師
|
|
統計所
|
全修課程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因為系上的學長姐們無論是考財金所、工工所、統研所,甚至跨考資工所的,幾乎都是補這間。正如張翔老師上課時常說的:「摧枯拉朽的榜單,其實就說明了一切。」
當初在面授、數位以及雲端課程之間猶豫了一陣子,最後還是為了方便選擇了雲端。雖然價格稍微高一些,但方便性真的讓人覺得物超所值,而且幾乎不會有卡頓的情況發生。
各科基本上就是要跟著老師的進度走,越早開始準備越好。我自己就是個血淋淋的反面例子。如果自制力不夠,真的建議選面授班,把它當作國中會考衝刺班一樣對待才行。
面試方面,我考完筆試後覺得應該要重考了,所以完全沒有提前準備備審資料。一階放榜後隔天才開始準備,真的非常趕。兩間學校距離資料繳交和面試時間都不到一週。因此建議無論如何都要提前準備面試資料,避免臨時抱佛腳。
統計學程的面試由三位教授進行,兩個黑臉、一個白臉。面試流程是先進行五分鐘自我介紹,接著問我最常用什麼程式、寫過多少行程式碼,以及印象深刻的套件。之後開始問專題內容,途中要求我用英文介紹專題,這題直接讓我當機,完全沒料到會有這個問題。最後問我想選哪個研究領域。面試分數大約70到80分,應該就是被英文介紹那題拉低了不少。
身為統研落榜的例子,我只能分享一下台大兩間的考試情況。統計學程部分只考統計學和英文。今年的統計學明顯比歷屆難,我當下有些題目完全不知如何下手,考到了迴歸和概似函數,最後一題還涉及共變異數與向量,直接放空。但最後算是低空飛過,進入二階。英文不計分,但有一階的門檻標準。單字難度爆炸,其他部分還算可以接受。
健拓所的統計學考了大量的 ANOVA 和迴歸、最大概似函數以及報表判讀。我迴歸和最大概似函數準備不足,直接崩潰。基數部分則相對簡單,考卷上15題只卡了一題,但自己有點緊張,沒寫完之外,該拿的分數也有些漏掉。英文部分計分,佔比60%,難度比統計學程簡單,但單字依然不容易。時隔3年再碰英文,差距真的很明顯。最後算是中規中矩地進入二階。
健拓所的面試由四位教授組成,呈現ㄇ字型座位,由李文宗教授負責提問。流程是先用1分鐘進行自我介紹,接著問我 Lasso 迴歸的原理、除了二次迴歸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變數之間的非線性問題,以及是否讀過英文期刊。
羅吉斯迴歸的部分,講到一半就被打斷,直接問如何估計參數。最後有位女教授稱讚我表現不錯,不確定是在扮白臉還是拉學生。面試分數95分,這分數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總之算是幸運撈到一個機會。
因為大一、大二太混了,大一上學期修系上號稱最容易過的統計學(一),結果還是被當,微積分(一)也沒過,只拿了11學分。這導致後來修機率論時,還得重修微積分(一)。最後顧好了微積分(一),卻沒顧好機率論,擋修了接下來的數統(一)和數統(二)。總結來說,就是我太混了,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別人到了大三上就把系上的重點必修修完了,而我直到大三下才第一次修到數統(一),偏偏老師換成了系上的「大刀」。加上我覺得即使畢業了,也不知道自己能找到什麼工作,還不如考個研究所,累積實力的同時把數統(一)穩穩拿下。於是,我決定報考統研所並補習。
這段準備過程對我來說算是滿漫長的,也是我大學四年中最認真的一段時間(可能只是因為其他時間太混了)。我個人認為,如果沒有足夠的自制力,建議報面授班,跟著老師一步一腳印學習,一定會比我強很多。讀書之餘,放鬆的方式最好選擇運動,不要像我一樣打電腦,搞得心理和身體都不健康。
雖然最後清大、成大、政大有考數統的學校我都落榜了哈哈,但我還是想感謝李昱老師。李昱老師不僅在課業上提供幫助,在後續選擇報考學校,以及台大一階通過後的面試準備上,也都給予我很多鼓勵、安慰和建議,真的帶給我很大的支持和安全感,讓我順利正取台大健康數據拓析統計研究所。
此外,李昱老師上課時會補充許多故事和解題秘訣,這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對我應付學校數統考試以及研究所考試都有很大幫助。最後真的很感謝李昱老師,讓我對機率論和數統有了全新的認知。只要跟著老師的步伐,其實沒有那麼可怕,也一掃我之前機率論被當兩次的陰影。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統計學
|
郭明慶老師
|
|
統計學
|
張翔老師
|
|
數理/統計學
|
李昱老師
|
|
微積分
|
梁修老師
|
|
統計所
|
全修課程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在決定跨考統研所後,我在網路上蒐集了大量資料,發現大家推薦的翔蛇、郭sir和黃子嘉老師都在TKB。這讓我在升大三的暑假就決定報名課程。
諮詢專員時,他們講解得非常清楚且耐心,詳細說明了課程時數、學堂使用方式,並針對跨考給予老師選擇的建議。報名繳費後,他們也迅速將各位老師的群組和社團資源連結發給我,讓我能快速跟上課程進度,不用擔心因為沒上實體課而落後。
前面章節與機率、數統內容幾乎相同,建議可以從後半部的假說檢定開始!雖然清大、交大的統研所偏理論,較少考商統,但四大天王分配與假說檢定的考試機率很高。因此,對於分配的期望值、變異數以及各種轉換等,一定要非常熟悉!
最初的古典機率與商統前半部分相似,建議專注練習機率題目即可,因為難度較高。機率中最重要的是極限分配,一定要會證明,並清楚每個分配的收斂條件,理解什麼是強收斂,以及推導過程是單箭頭還是雙箭頭。大多數學校將數統與機率一起考,因此機率的基礎一定要扎實,才能順利應對數統題目!
剛接觸數統時可能會覺得困難,可以先慢慢跟著老師的算式與步驟學習,久而久之就會發現解題流程其實相當固定。只要多練習題目培養手感,掌握常考的MLE、UMVUE、檢定力函數等,就不會有太大問題。建議考前整理一份類似的解題筆記,有助於回憶與複習。
微積分是上述三科的基礎,包括計算複雜的機率、期望值、動差母函數等,微積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建議一開始就從微積分課程著手!熟悉微積分能顯著提升之後解題的準確度與速度。
在練習考古題時會發現,特徵值、特徵向量、對角化以及投影幾乎是每間學校必考的重點。只要掌握常見題型,並在考前維持解題手感,相信基礎數學這科不會拿到太低的分數。
因為跨考的關係,我沒有認識一起考統研所的同學可以互相激勵,一開始讀書常常感到沒有動力。所以我很推薦大家,如果沒有戰友,也可以去圖書館或讀書咖啡廳之類的地方。看到身邊的人都在認真讀書或工作,自己也會不敢太放鬆休息。
看影片或寫題目時遇到問題,除了傳訊息詢問老師,還可以在社團發文討論,這樣能蒐集到不同的解法和思路。有時候吃飯或通勤時,我也會瀏覽社團的題目,在腦中思考解法。這種方式不僅能幫助自己複習,還能發現自己的弱點,特別是在考前更是有效!
郭sir 上課非常有效率,從第一堂課就開始講解題目與解題關鍵,不浪費任何時間。為了能全神貫注聽課,加上郭sir 會補充許多課本上沒有的題目,我選擇雲端課程,這樣可以隨時暫停釐清觀念並抄寫筆記。備考期間很感謝他經常透過訊息解答我的問題,還免費開設加強班講解歷屆頂大的經典考題。即使為了上課搭高鐵當天來回,我也覺得非常值得!
翔蛇上課總是活潑輕鬆,還發明了一些讓我到考場都能朗朗上口的口訣!他也很用心規劃每次的小考與模擬考,幫助我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並看到自己的進步。最感謝的是在準備二階時,翔蛇社團裡的學長姐分享了歷屆口試題目,而李昱老師也非常有耐心地幫我修改口試答案,讓我更有自信參加面試,最終帶回了不錯的成績!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統計學
|
郭明慶老師
|
|
統計學
|
張翔老師
|
|
數理/統計學
|
李昱老師
|
|
微積分
|
梁修老師
|
|
統計所
|
全修課程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初次接觸時,專員積極為我安排試聽課程。加上大碩擁有豐富的師資陣容,讓我順利找到最適合自己學習風格的各科老師。
由於我另有打工,在報名題庫班時,專員也貼心地協助安排座位。之後若遇到任何課程相關問題,負責人總是能迅速處理,讓我感受到極為周到的服務。
我主要報考兩個目標: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健統所)及農藝系生物統計組。以下分享我的準備心得:
我遇到的問題多偏重個人經歷而非專業知識。如果有專題研究或相關經驗,建議熟悉每個細節以備詢問。
我在大學主修生物相關科系,但隨著時間推移,發現自己對生物的熱忱逐漸轉向數學領域。特別是修習系上的生物統計學後,更加堅定了這個發展方向。經過深思熟慮,我毅然決定重返校園,專心準備研究所考試。
真正開始準備是從暑假起,總計約 7 個月。除了數理統計學外,其他三科我都採用雲端課程學習。一開始很擔心自制力不足,無法如期完成課程進度。待課程結束開始複習時,更是遭遇重重挫折,許多內容都彷彿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考研這段歷程就像一趟未知的旅程,難關接踵而來。無數個夜晚,我都在擔憂這幾個月的努力是否會付諸東流,也常因懷疑自己的決定而輾轉難眠。然而,經歷這一切後,我慶幸當初選擇堅持下去的自己。
身為生物科系背景的學生,我之前從未接觸過數理統計學。然而,李昱老師淺顯易懂的教學方式,特別適合像我這樣的領域轉換者。老師常運用生活中的直覺例子,幫助我們理解定理背後的深層意義。
作為跨科系的考生,每當我遇到困惑,老師總能提供具體建議,例如指導我如何安排單元學習順序,以及針對不同系所的考試重點給予指引。在正課和題庫班結束後,老師和助教們仍持續解答我在練習考古題時遇到的問題。
雖然我是獨自備考的跨考生,但有了老師和助教的鼎力相助,讓我不再感到孤單,備考路上始終有人相伴。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統計學
|
郭明慶老師
|
|
數理/統計學
|
李昱老師
|
|
微積分
|
梁修老師
|
|
統計所
|
全修課程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因為網路評價極佳,課程排名優異,加上師資陣容堅強。初次諮詢時,專員態度親切且積極回應我的問題。
其次,網路上的推薦也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為我考慮報考統計相關研究所,透過Google搜尋,我發現不少人推崇郭明慶老師和張翔老師,而他們正好在大碩授課。基於這些理由,我選擇了大碩作為我的學習平台。
台大統計所考試主要分為三個科目:
我傾向於建立紮實的基礎,深入理解概念。若有重要定理或定義需證明,我會試著理解,甚至自行嘗試不同的證明方法。雖然此讀書方法與科目無太大關聯,但我對各科皆如此學習。
口試名單會在考試前一週公布,請務必上網確認是否入圍。口試現場有四位教授,主要由一位教授提問。流程包括:
由於問題常涉及個人經歷,建議考前務必熟記自己履歷內容,做好充分準備再參加面試。
我的報考動機源於對統計領域的熱忱。在大學期間修習統計學課程時,透過了解統計原理而產生濃厚興趣。儘管非統計本科背景,我希望能在研究所階段深入鑽研,為未來在此領域發展奠定基礎。
由於已經投入職場,我需要在工作之餘準備考試,只能利用下班後和週末時間苦讀。去年 10 月雖然申請推甄未能進入面試階段,但很幸運地在考試入學時,以優異的筆試及口試成績,順利取得入學資格。
非常感謝郭老師細心且扎實的教學。雖然我是線上課程的學生,但每當遇到觀念不清或題目困惑時,老師都能透過網路即時給予指點,讓我豁然開朗。
此外,老師提供的社群平台和學習資源,對準備考試助益良多。無論是模擬考還是考古題的分享,都幫助我有效檢視自己的學習成果。
最後,因為加入老師的 Facebook 好友,時常能看到老師分享的心得感悟和勉勵文章,這些都成為我紓解壓力的良方,給予我持續努力的動力。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統計學
|
郭明慶老師
|
|
微積分
|
梁修老師
|
|
統計所
|
全修課程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選擇大碩的原因不僅在於其考取商管學院的亮眼榜單,還因為我的許多學長姊在這裡接受補習後成功升入優秀的學府。
此外,每當我遭遇問題時,詢問校園負責人,她的回覆速度總是非常快。
這段時間充滿挑戰,因為我需要應對機器學習等複雜課程。由於時間相對有限,我努力每週至少參加一堂微積分課,以及張翔老師的面授統計學課程。
我選擇留在台南讀書,因為我容易受到外部干擾,回到台北家裡學習不是很適合我。在暑假期間,我保持規律的學習時間,通常早上10點左右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11點左右。
在7月的前半段,我主要複習微積分和線性代數,因為這些基礎知識對於考試非常關鍵。然而,到了8月,我發現自己進度有點緩慢,因此每天都至少上一堂機率和數統課程。
對於線上課程,我經常在老師解答問題之前嘗試自己解答,儘管答案幾乎都不正確,但這有助於我檢驗自己的思維過程。我認為可以更有效率地排定每天學習的不同科目,以更好地吸收知識。
這學期的課程較少,因為我需要集中精力備考。我的學習方式類似於暑假,每天都有固定的學習時間。在10月初,我完成了全部的課程,開始複習重要的知識點,將其記錄在筆記本中。
我知道考試時可能無法攜帶課本,因此筆記成了我重要的學習工具,可以幫助我回想關鍵知識。
這是刷題的階段。我每天早上寫基礎數學的模擬考題,並瀏覽近幾年的統計和數統考題。在這個階段,不需過於擔心分數,未解對的題目要多次複習。此外,調整生活作息至考試前的模式也很重要,以確保在考場上狀態最佳。
儘管面臨考試,我還是回家過年,並保持每天寫一次基礎數學模擬考題的習慣,其他書籍基本不再碰,讓自己休息以備發揮最佳實力。
雖然我是成大本科系的學生,但我的學業表現大約在系上的前50%,這樣的成績難以通過推甄進入研究所。我一開始猶豫是否該考研究所,然而,我深思熟慮後發現,除了增加就業機會外,我認為目前本科學到的知識遠不足夠。
當我剛開始準備考試時,面對看似無法窮盡的考試範圍,我感到焦慮且有些後悔自己的選擇。然而,我堅持下來,這段時間的努力逐漸見效。
在考試準備過程中,我認為取得平衡是關鍵。偶爾放鬆一下,看看電影或擺脫學業的壓力幾天都是可以接受的。此外,有一群朋友在旁邊一起學習,互相鼓勵和監督,這也是我能夠堅持下去的原因。
我的機率、數統和題庫班的老師都是李昱老師。儘管我知道許多人選擇上郭明慶老師的課程,因為他的學生往往在前幾志願學校的名單上,但在上李昱老師的課後,我發現他非常擅長用直觀的例子解釋題目和定理。
這對於我這種不太喜歡看一堆數學符號的人來說非常適合。此外,李老師在課堂上時不時會講一些幽默的笑話,這樣能保持學生的專注力。
一開始,我曾擔心是否能練習足夠多的題目,但實際上,老師精心挑選了每個題目。雖然題目可能永遠無法全部完成,但他強調我們只需專注在某些特定類型的題目上,這樣大部分的問題都是能夠應對的。李老師的這種教學方法讓我覺得更有信心應對考試。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機率與數統
|
李昱老師
|
|
統計學
|
張翔老師
|
|
微積分
|
梁修老師
|
|
統計所
|
全修課程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當然有多重原因,但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就是地點的方便性。學校附近設有多家學習機構,不必長途跋涉即可上課。
其次,網路上的推薦也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為我考慮報考統計相關研究所,透過Google搜尋,我發現不少人推崇郭明慶老師和張翔老師,而他們正好在大碩授課。基於這些理由,我選擇了大碩作為我的學習平台。
基礎不牢,難以應對考題。穩固基礎能力,深入理解概念,挑戰定理證明,方法適用於各科。
雖然我最終考上成大,推甄時也曾考慮中央統計,結果是中央正8。這兩個考試的共通之處在於必須穩固基礎能力。如果基礎不牢,面對考題就難以有所建樹,與其如此,不如將報名費省下或投入慈善。
我傾向於建立紮實的基礎,深入理解概念。若有重要定理或定義需證明,我會試著理解,甚至自行嘗試不同的證明方法。雖然此讀書方法與科目無太大關聯,但我對各科皆如此學習。
由於準備時間有限,我參加了題庫班,主要著重閱讀該班提供的內容,未刻意刷歷屆試題。然而,因我專注於概念與證明的學習,題庫班的題目數量對我而言已足夠。
今年成大和政大的數理統計考試都相對較難,考後不少人表達了不滿。至於考試內容的偏重,似乎沒有明顯的特定方向,整體難易度普遍。
我的主要動力來自於對於數學系畢業後就業前景的疑慮。因此,我充滿決心必須爭取進入研究所,以獲得更多的學術背景,增加未來找工作的競爭力。
同時,台灣的學歷競爭相當激烈,許多人都擁有大學學位甚至碩士學位,所以我深知若不獲得碩士學位,將難以在職場上有所建樹,甚至連參與競爭的資格都會受限。
對於未來的學弟妹,我有幾點建議。首先,前三年的成績與課程至關重要,務必把握好這段時間,這不論是對推甄還是考試皆有助益。
其次,多涉獵一些與自己所就讀科系相關的研究所課程,即使與本科無直接關聯,也能擴展視野。總之,多修習不同課程將有助於更明確地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
主要在於微積分和線性代數對我來說主要是複習範疇,但在機率、數統以及統計學方面我確實學到了新的知識。
老師提供的講義和課堂內容都相當詳盡,儘管單獨閱讀講義時可能有一些困難,但整體結構上並無太大問題。
由於老師在課堂上會完整地講解所有內容,這不僅對應研究所考試有幫助,同時也對於數學系相關課程中所需的證明等內容有很大幫助。
甚至在一些非機率、數統和統計方面,但有相關性的知識,老師也會在課堂中介紹。老師在相關知識儲備方面展現了相當高的水準。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統計學
|
郭明慶老師
|
|
微積分
|
梁修老師
|
|
統計所
|
全修課程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
當時選擇TKB的原因是因為無法上實體課,但是後來發現上雲端課程有其優點及缺點。
雲端的優點是可以複習較生疏的單元,缺點則是需要較高自制力。建議同學可以評估自身狀況。
但是對於我來說,能夠在腦袋清楚的時候學習知識效益才會是最高!
提綱挈領學統計/運籌帷幄學財管,重複的讀是致勝的關鍵,如老師所說基本的觀念都讀通讀熟其實就贏過一半的人了,比較困難的題目其實大家都不會,考驗的也是基本觀念的延伸。
考研需要長時間的讀書,所以我認為從暑假開始是最佳時機。 如果開始得太早,可能會無法持續下去,後續讀書的動力也會減退。
準備統計學的時候著重在提綱的熟悉程度,提綱的觀念必須要熟悉,並且提綱內部習題我都算過至少3遍。
其實考場上8成的題目都從這邊出來,真的好好掌握提綱,上榜的機率會大大增加。
準備財務管理的時候也著重在運籌的熟悉程度,但是我覺得與提綱不同的地方在於財務管理中有許多需要計算熟悉的地方,
所以單單著重在運籌還是不太夠,可以搭配張翔老師給的習題本練習,加深財務管理的觀念。
我認為重複複習你覺得讀過的觀念是十分重要!常遇到的情況是,明明已經讀過的觀念,兩週之後再複習,竟然會這麼地生疏。
這時候我推薦一個小方法,在當天早上要展開一天學習過程期間,認真回想昨天你讀過的所有觀念。
如果可以很清楚地說出來,表示有讀懂;不清楚的話,再回去複習一次。重複地這麼做,一定會有好的成效!
準備考試的階段,我覺得是把自己的腦袋維持清晰思路十分重要!
一開始準備的時候,我試著喝咖啡來提升早上專注程度,但我其實是喝咖啡晚上會睡不著的體質,早上喝咖啡換來的是晚上的失眠,因此在第一個月,其實我的學習效果不佳!把戒掉咖啡後,才恢復正常!
清晰的頭腦比起埋頭苦讀重要得多,適時的放鬆也是必須的,千萬不要逼自己太緊導致有壞的結果,吃飽飯後給自己一點時間去散散步,或者給自己一點時間安排運動,其實都是不錯的選擇!
1. 築夢的過程,才是夢想的價值,永遠不要把抵達看得比尋找重要
2. 也許你不是不夠努力,只是努力的不夠久
張翔老師真的是把統計學與財管學都用簡單的方式教授,本來看似複雜的符號,最後在老師精彩的講解及直覺式思考的情況下,許多看似困難的想法,最終都變得沒那麼困難。
從老師這邊學到的不僅是學科上的專業,還有如何面對困境的勇氣。謝謝老師讓考生燃起求學的慾望,讓本來生硬的學科內容,變成一種對於自己的挑戰。
課名 | 師資 | 試聽 |
---|---|---|
統計學
|
張翔老師
|
|
財務管理
|
張翔老師
|
|
經濟學
|
楊莉老師
|
|
工管所
|
全修課程
|
|
如果你在 TKB 的課程列表中,找不到你想試聽的課程,請不要擔心。
你可以利用下方的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將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或是為你安排試聽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協助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因此,你的需求和意見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無論你的問題或需求為何,我們都會盡全力來協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