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碩,帶我『成功』考上。
我會選擇大碩除了師資外,再來就是基隆學堂的熱情了。他們在我還沒開始補習前,除了問我補習的意願外還分析考科和師資選擇讓我能安心的補習。在我補習時,如果一個禮拜都沒去上課的話,他們就會打電話來關心我怎麼了,總是很關心我的課程進度。如果我對考試有甚麼疑問,他們都會迅速聯絡總部詢問,讓我毫無後顧之憂。 除了關心課業外,他們下課也會和我聊聊天,從吃的到玩的都能聊,大家就像朋友般感覺不到隔閡,讓我除了來基隆學堂上課外,也能稍微放鬆心情一下。我很感謝基隆學堂讓我享受到豐富資源,而我也以非常好的成績完成我的研究所考試夢。
升大三暑假我先補電子學,當時因為離考試還久所以比較混,雖然完整聽完但對電子學只有粗略概念。大三上我開始補工程數學,當時打算先認真聽課和抄筆記就好,但如果我當時能回家稍作複習的話,升大四的暑假就會比較輕鬆一點了。大三下我重聽了一遍電子學,這學期開始感覺到考試的壓力,除了專心上課外,回家都會把進度複習一遍,遇到不會的也會問老師問題,我在這學期把電子學讀得非常扎實。
暑假我除了重上了工數外,也開始補第三科電磁學。工數因為已經做過筆記,所以每堂課都能專心聽課、寫題目,回家我盡量把橘本題目做到跟上老師進度,盡量在暑期課程把能問的問題都問,把工數手感練起來。電磁學筆記不多,但每次上課的量都非常大,所以上完課回家一定要複習,最好每次都能默寫一次該堂的公式,讓自己對每個公式都有感覺,我還自己做了一本公式本,不但能幫助我加深印象,考前也能快速瀏覽,最後只要跟著李長剛老師腳步走,基礎觀念都能穩扎穩打。暑假每周除了三天上課外,我電子、工數、電磁各讀一天,剩下一天我會出去打球或健身,除了認真讀書外,休閒活動也是非常重要的。
9、10月是非常關鍵的時期,要趁這兩個月把三科都複習一次,我和朋友每天從早上10點讀到晚上10點,這時期戰友非常重要,大家互相鼓勵、督促一起拚過剩下半年才不會中途放棄。到了題庫班開課,電子學我已經爐火純青了,只要跟著劉承老師腳步走,將細節讀熟,我認為這樣就非常夠了。工程數學我認為就盡量做題庫,周易老師上課有提到的再多複習一次,若能超過老師進度會更好,代表你對工數的熟悉程度已經非常良好,我微方每本題庫都只先做個6成,剩下留著考前一個月練手感,而線代因為幾乎都選擇題,若是之前的課程都有認真,那每本題庫大約2天就能寫完,再來就是重複把錯的題目複習,讓線代觀念更加強化。電磁學題庫班老師在電磁波方面教了非常多,內容也是充滿大量題目,因為電磁學本身量就大,我曾經一度想放棄電磁學,但每次老師在課堂上總是對我們信心喊話,也不斷補充新講義,讓我決定撐下去,雖然最後有些難題我還是不太熟悉,但基本題都能確實把握住,這也是我上榜的一大關鍵。
我在1月開始做考古題,我發現考試其實沒有想像中難,一份考卷大約有7成都是基本題,而剩下3成都是老師教過的技巧題。電子學不用說,我認為能撐到現在,想拿100分只要細心一點都不是問題。我在寫工程數學時,偶爾會卡住不知道如何下筆,這時候我會把題庫剩下的題目做一下,讓我在不熟的章節練手感。電磁學大約只有30分的技巧題,但重要的是把握那70分的基本題,這也是老師不斷強調的,要把握拿得到的分數,只要能穩穩拿下幾乎就沒對手了。
我認為戰友是非常需要的,互相吐苦水、互相激勵,這半年就是在比誰撐得久,沒放棄的人就是能上榜的人,所以心態調整好,偶爾放鬆一下,四大就不遠了。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台科電子丙:考電磁學,大約70分以上就必正取。面試2分鐘自我介紹,問一些專題和成績問題而已。
台科電子乙二:面試2分鐘自我介紹,問一些專題和電子學問題。
中山電波:有一半都是考古題,但我在找教授時有提到考古題的事,所以明年就不好說了。
中央電波:都很簡單,細心就能榜首了。
成大光電:三科都出蠻基本的,但不能用計算機,改考卷又嚴格,所以算式盡量精確一點。
台聯大:電子今年比較難,但分析一下電路其實都還好。工數c我認為頗難,基本題把握大約只有35-40分,就盡量吧。電磁給分滿大方,不管會不會都盡量寫,雖然出了10分光學來保學生,但其他題都是老師教過的。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感謝TKB的老師們 帶我成功上榜
感謝工程數學-張衡老師,老師上課觀念解釋得非常透徹,上課可以不斷重複聽到老師提醒,即便到了下個章節,還是會不斷提醒重複的重要觀念,並會以符號標示重要程度,好方便我們讀書時間上的分配,非常用心。
感謝近代物理-郝龍老師,老師上課有獨特的一套教法,是經過許多調整過後的方法,內容非常完善,吸收之後會有非常好的效果。老師上課著重於觀念的理解,會不斷銜接前面的東西,內容豐富,非常受用。
感謝普通物理-郝龍老師,老師教導普物方法比較不同於近物,普物大多觀念在學校已經接收,老師較多著墨於延伸題目的研究,從題目帶出觀念,非常扎實。
考科準備技巧
【工程數學】
認為是最值得投資的科目,主要分三階段。
第一階段:內容接收與學習:上數位課程每次上完都會進行複習動作,並把老師上課的題目再算一遍,把觀念弄得非常熟。
第二階段:題目訓練:老師上課筆記內容非常多,先完整讀完一遍筆記,之後開始寫老師發的題目本,訓練題目量,由於題型會些微不一樣,我會搭配著筆記念,把老師上課觀念融會貫通運用到題目上,這樣就已經很有實力了。
第三階段:最後衝刺:在寫各校考古題之前,我會把筆記從頭再念一遍,再把各校考古題拿來自我模擬考,適應各校出題模式。
【近代物理】
其次重要的一個科目,這門科目絕對不能輸人,不管考取光電類還物理類兩系所,重點章節不太一樣,將物理類與光電類分開討論。
物理類:物理類較多推導,老師上課筆記務必要推導一遍,且重要推導要非常熟練,出題方向非常廣所有章節都可以考,相對於光電所題目較難,觀念要非常清楚。
光電類:上課筆記可以不用推,至少流程要完整看過,公式要熟記且要會用,題目相較於物理類簡單許多,重點多落在前兩章節,但第三章比重不少,這章往往決定勝負。
【普通物理】
認為是最好準備的科目,由於大一接觸許多學習起來非常快速,我認為只要好好跟著老師的腳步,持續做題目,不斷複習就能有不錯成績。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今年106 年相較於前五年(101-105) ,我覺得今年難易度中偏難一點,因為出題模式和方向都變不少,但如果熟悉這題型,難易度就會變成中偏簡單。建議還是把觀念建立好,即便模式改變依舊能夠發揮實力。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統計學老師老師 真心推薦
在此推薦統計學老師老師,統計學老師老師是一位願意花時間在每一個學生身上的老師,不管你是程度差還是程度好的學生,進入這個班保證都能讓你的統計能力迅速提升,我認為不論是統計學還是任何科目,最重要的都是將基礎打得紮實,基礎就彷彿一座大樓的地基,打得越巨大穩固,未來才能蓋得越高。老師在正課時會不斷的重複統計學的基礎觀念,但這並不代表他教得內容不夠深,與之相反的他是為了教得更深,才會不斷的在前期強調基礎觀念。而統計學老師老師也是一位非常熱心的老師,無論有什麼問題他都願意私下教學生,這也讓學生們能自由的配合自己的速度去安排進度,也許有些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好,就能先寫一些較深的題目,不會再去問老師,也許有些學生速度比較慢,也能從一些非常基本的題型去慢慢學習,不會的問題都可以問老師,老師都會十分熱意幫同學解答,且老師其實也非常關心每位學生的狀況,所以在這個班能獲得的資源並非只有上課內容,老師也會盡其所能的從旁協助,這就是我推薦統計學老師老師的原因之一。
考科準備技巧
我的讀書流程大約分為四個階段,3 月到7 月,7 月到9 月,9 月到10 月,10 月到考試。
首先是3 月到7 月,此時我讀書的時間非常的短,幾乎是每天只碰不到三個小時,配合老師每週的進度去讀,其實是非常輕鬆的,也能在七月時順利把基礎學過一遍。
再來到了7 月,也就是暑假的來臨,這時候的我就開始會跑學校圖書館了,我認為暑假很長,一開始可以先算算距離暑假結束總共有幾天,再好好的把進度排進這些天數裡面,然後在剛開始的時候必須好好的掌握自己讀書的節奏,而不是整天窩在圖書館苦讀,這樣只會造成反效果。此時我的節奏就是在該讀書的時候就盡全力的讀,該休息的時候也盡全力的休息,然後每天一定要把自己排定的進度完成,一感受到強烈的倦怠感,就立刻收書包回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暑期班會把進度全部重新走過一遍,此時我開始勤做筆記,並且配合自己的節奏在暑假結束時將基礎讀得非常紮實。
然後來到了9 月到10 月的這個階段,對我來說先前的兩個階段都只是在招兵買馬而已,到了9 月到10 月則是統整自己所學的龐大知識,此時李昊老師每週會來台中上一次面授,我才開始讀OR,但我建議考生們最好在暑假剛開始時就開始讀,因為我開始準備OR 的時間真的算是非常的晚也非常的短,也因此我9 到10 月幾乎整個月都在讀OR。
最後到了10 月到考前的這個階段,此時題庫班差不多開始了,題庫班開課到考前可以說是最關鍵的時刻,統計學老師老師這時會派每週約80 題的題目給我們,在這之前我已經先將統計的基礎打得非常穩,OR 也已經讀過一輪,所以這段時間我幾乎都只是在不斷的做題目而已,然後到考前一個月開始做考古題,但在做考古題的同時,也不能中斷題目的練習,就這樣一路到了考試前三天,此時我開始讓自己放鬆、調整作息,接著就上考場迎戰。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今年台大統計學的題目雖然不難,但範圍非常廣而且也很活,OR 則是偏難,主要能掌握的就是KKT 條件。
而清大的統計則是考得非常觀念,也改得很嚴謹,OR 則是偏易,雖然容易掌握,但每個重要的章節幾乎都有考。
交大統計考得非常簡單,OR 個人認為偏難,因為建模的題目非常多,由於我沒有準備生管,所以落榜。
成大統計不能帶計算機,最好是考前先練習如何用普通計算機解決變異數分析與線性迴歸的題目,今年成大統計與其說是在考統計,倒不如說像是在考計算機的熟練度,還有成大非常愛考LogisticRegression,OR 的題目也偏容易,其中也有參雜著一些統計的證明題。
台科統計與OR 多做考古題就能抓到趨勢。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不要有藉口阻止自己變好
大一大二時一直在玩樂,後來成大畢業的表哥跟我說,讀理工科的一定要有台/清/交/成的背景,這樣進一間好公司會比較容易,於是我就毅然決然的想升學,想為自己的未來負一點責任,於是在找補習班就在大碩與另一間兩家在考慮。那時學長在大碩補,也推薦我到大碩,學長告訴我工數程度不好可以放心交給張衡老師,他非常有耐心也非常認真教學,後來也看到學長在大碩表現得都很亮眼;我也上網爬文,找了許多相關資料,而1 年後的成果也證明我的選擇沒有錯。
工數非常感謝張衡老師,在學校學工數時,我都用死背的方式,根本不知道在學什麼導致很害怕工數;還好有張衡老師,觀念上他會教的鉅細靡遺,程度再怎麼差的學生,只要有心,工數交給張衡老師一定聽得懂,不管是最基本的積分技巧,還是一些常錯的計算小細節,他都不厭其繁的一直強調重要性,強調到我都覺得煩了,但在抱怨老師囉嗦當中,我竟然永遠忘不了那些公式的口絕跟技巧。
在求學過程中,我第一次看到老師這麼認真用心教學,認真度比學生還認真,上他的課看到滿滿的感動,老師這麼用心,我更不能鬆懈。考研究所需要的是堅持,是一場馬拉松,唯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會有甜美的果實;而張衡老師也會透過許多學長姊的經歷,來鼓勵我們,讓我不會感到鬆懈,而是要更加的努力;學工數不能用看的,而要親自動手算,當然自己算會卡很多問題,問老師題目時,張衡老師總扮演著朋友的角色,再怎麼簡單的問題他都有耐心的回答。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張衡老師的練習題本,一整本厚厚的,裡面只有題目,下面就是空白逼我們自己動手去練習題目,激發我們對工數的感覺,也因為親自練習滿滿的題目,上考場時遇到沒看過的新穎題目,也可以迎刃而解,非常感謝張衡老師。
最後送學弟妹一句話:「不要有藉口阻止自己變好。」
考科準備技巧
先訂下自己的目標,然後訂下每一個科目的短期目標,今天要讀甚麼,這禮拜必須完成甚麼,在暑假前把全部念完一次,不要有藉口阻止自己變好,不要說自己私立學校或是在校成績不好,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不要得過且過,不會的觀念題目一定要問老師,把不會的題目或者是重點都寫成一本小筆記本,隨時都可以翻閱。
考古題很重要,可以知道學校出題方向,有些是必考題,從考古題中都可以看的出來。
筆記要親手抄,筆記我整理了三次,整本幾乎都背起來了,只要有不太懂的題型,立刻想到筆記的哪一頁,翻出來就懂了。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台聯大:工數重觀念,證明題
成大: 與考古題較相近,好掌握方向,基本題要把握
交大:與考古題相近,有時會出前幾年一模一樣的題目
中山:工數不難,用專業科目決勝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跟著學長來TKB 是最正確的選擇
大二下學期開始就有要考研究所的想法,開始去蒐集資料找補習班詢問,首先TKB 讓我選擇的原因,就是有強大的師資陣容 ,因此前來大碩的櫃檯詢問,櫃檯人員非常專業的告訴我資訊 ,於是就先試聽張衡老師的工程數學,老師的工程數學教法非常仔細,ODE、傅立葉口訣讓人想忘也忘不了,電子學的老師也非常的優秀,上課的內容也非常適合之前完全沒有碰過電子學的學生一步步的公式推導讓我受益良多解題觀念也很清楚,電磁學只要跟著老師步調走就可以穩穩的拿高分,大碩的師資都是頂尖等級的,只要進去不打混摸魚,你一定可以考取你想的學校。
1. 感謝張衡老師讓我思路清楚
從正課開始老師就保持細心的態度不會讓學生聽不懂,也會講解每題的解題步驟讓我考試思路清楚不會題目一改就不會了,也有口訣讓我們比較好記在考場中想忘都不會忘呢!
2. 李長綱老師讓我電磁學突飛猛進
老師上課從不說廢話,一心教導學生考試的秘訣,也會衡量考試的時間來決定要不要教太難的題目,口訣也是忘不了讓電磁學這門科目變得輕鬆簡單,跟著老師走一定沒問題。
3. 電子學拿高分沒問題
老師從上課一路保持幽默態度,每個電子電路都會去講怎麼來的怎麼推導怎麼出題的,老師真的很強很多招式讓我受益良多猜題的準確也是沒話說,讓人佩服大師兩個字一點也不誇張。
考科準備技巧
一周七天我分成223 來讀工數、電子學、電磁學,三年級就把這三科全部聽完並且做完習題,三升四的暑假就先把老師正課在全部算過一次並解明白題目再算甚麼。之後等開學只要跟著題庫班上課回家複習並把老師交代的作業寫完,不會的再去問老師,在考前一個月開始算考古題大約抓五年內的就可以了。工數讀法就是一直算題目下筆的感覺很重要,考前一定要再複習一次。電子學跟著老師的重點上再看歷屆考古題去猜大概會出甚麼。電磁學只要跟著老師不脫隊的話一定是高分的那群。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中央大學的電子學是不能用計算機的,所以可以的話先試試看用手算過才比較好下手,工數跟電磁都比較簡單只要跟著老師的進度都不會太難。
成功大學電通的電磁波只考下冊所以要是要考這家只要讀下冊就好了,工數比較多是傅立葉的部分所以一定要把這章讀熟,電子則是上下冊都有所以要準備的多一點不過老師給的題本就很夠了。
台聯大的考試方向都屬於小題目居多,三科都很重要不能放棄哪一科不然分數會差很多,一定要練很熟悉才能快速解題只要把握這點應該就沒大問題了。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5位名師幫我ㄧ次搞定
首先真的非常非常感謝大碩的5位老師,沒有你們,榜上肯定沒有我。
黃子嘉老師:
黃子嘉老師可以說是我從小到大看過的所有數學老師教學最出色的。因為他教數學的方式非常的靈活,無論是離散還是線代,如果你上課時可以很認真地吸收所有他講得觀念,數學這2 科可以說是一點背的感覺都沒有,剩下只要多做題目練習即可。所以上數位班的同學,若時數充足的話,絕對要將不熟的部分聽第2次,每次聽絕對都會聽到一些新的想法跟觀念。另外,雖然我極力推薦這位跟神一樣的老師,不過如果不是報考資工系的同學,線性代數的部分是否要選擇黃子嘉老師就是看個人了,因為黃子嘉老師的線代教材幾乎可以說是為資工所準備的,因為資工所的線代考型較簡單,因此黃子嘉老師會在觀念跟較基本的題型著墨許多,若是報考資工所的同學會覺得輕鬆許多,因為跟其他老師的教材量比較來會比較少,也比較有時間準備其他科,但如果是數研所或是統研所的同學,黃子嘉老師的教法可能未必適合,因為像是Jordan Form 這種基本上資工不會考的地方,黃子嘉老師可能帶個幾題就會跳下一章了。
張凡老師:
張凡老師的教學熱誠連隔著螢幕都可以感受到。我覺得最厲害的是張凡老師的教材,只要把那2 本讀到超級熟,題目寫完,基本上所有學校的計組都可以超高,如果那2 本書沒提到的,全省大概都不太會寫,這教材就是這麼猛,我甚至計組都沒抄筆記,一方面是因為數位班的畫面抄老師的筆記挺困難的,二方面也是因為我發現補充在教材上就非常足夠了。另外,老師教得非常的仔細,重複的觀念,不論難易度都會一提再提,這對一個基礎沒很好的同學真的非常重要,不過正因為老師教得仔細又教的多,所以他的講話速度其實蠻快的,我猜上面授班應該會蠻辛苦的,所以我又要推薦數位班了。
洪逸老師:
我只能說他的筆記真的頗猛,哈哈。
雖然老師在第一堂課就有說os 一定要搭配恐龍本複習,不過因為我os 的準備時間比較後面,在時間不足且重心我打算放在數學跟計組的情況下,所以我os 的準備完全沒碰恐龍本,基本上只有把洪逸老師的習題寫完(而且一堆題目都看不太懂答案),然後將洪逸老師的筆記詳讀個5、6 遍左右就上考場了,從結果來看,除了台大的os外,其他學校的os 基本上成績都挺不錯的,不過每年情況不同,所以時間如果允許的話,還是一定要去讀恐龍本。
劉逸老師:
師出於洪逸老師,筆記當然也是猛。
因為只有這科我是上面授班,也是因為這樣我才發現面授班真的挺不適合我的。雖然老師上課講解也是蠻清楚的,但因為第一次上面授班導致我幾乎都忙於抄筆記,而無法專心聽講,因此可能無法評論太多。不過老師人是真的很好,私底下去問他問題都會很認真的講解,不要以為這是理所當然,我當初去問計組的另一個老師時還被噴的一蹋糊塗。
林立宇老師:
師出於黃子嘉老師,當然也是教的非常好囉!
老師教演算法的方式,基本上就跟黃子嘉老師上離散線代的方式一樣,因此若數學上黃子嘉老師的話,就強烈建議演算法上林立宇老師的,因為就不會有教法不適應的問題。不過演算法可以說是6 科中最難的,且也會用到離散、資結等科目的觀念。像我一開始上課的時候,因為面授班都還沒開課(當時還沒想要全轉數位),想說先聽演算法,結果我還抱怨林立宇老師講得好難懂,所以當時只聽一堂課就先換課聽了,後來將另外5 科都準備完的時候,再回來聽演算法,發現真的教的蠻好的哈哈,甚至有些資結我不清楚的部分,反而是靠上演算法時弄懂,所以是我誤會老師了。
考科準備技巧
我的準備方式跟習慣應該算蠻特別的,因此當作參考就好,分幾個重點說明:
1. 我6科除了資結都是選擇數位班,再給我選一次我資結也會上數位班。原因是面授班的上課時間,一天可能就要上8 個小時,但我的集中力實在沒那麼好,且若上課時還要抄筆記的話,會導致沒時間吸收。而數位班的學習時間自由,上課時如遇到不懂或較難的地方,也可暫停或者重聽一次。這我覺得非常重要,因為我到考試後期時偶爾還是會回去複習,而每次都能聽到一些新的想法或觀念是之前沒有注意到的。
2. 因為我實在不是一天能唸十幾個小時的人,而且假日早上也從來沒爬起來讀書過。因此我選擇將考試準備期延長,大約準備期是1 年。因此若是像我毅力不夠堅強或是在學校都在混的,建議是可以早點準備,這樣每天也不用讀太久書,進度上應該也是ok 的。像我前半年基本上就是補習加複習上課內容,所以扣掉補習時間一天大概看3 個小時左右的書而已,後半年則大概是6~8 個小時。
3. 科目準備的順序方面,基本上是數學類=>計組、OS=>資結、演算。但如果是志在台大的人,演算法絕對要提早準備,光是演算法一科,準備三個月也不為過。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這邊說一下各校考題的風格難易度:
台大:
台大的決勝點個人認為是演算法,只要能在演算法拿到一半的分數,基本上應該就可以說是穩了。數學的部分則至少要拿70 左右才比較ok。計組跟os 應該全台分數落差不會太大,除了少數榜首級的人物之外。
清大:
就個人而言,我覺得往年都是計科難度大於計系(106 除外,本人很不幸的碰到史上最扯的計系),且計科數學部分比重有下降的趨勢,因此考清大數學其實不用太強,哈哈。另外計科很容易寫不完,像我往年幾乎都將演算難題跳過,但時間也所剩無幾,正式上場也沒寫完。計系的部分我認為申論的部分很重,因此觀念清楚非常的重要,就算題目看不懂也要從學過的部分下去掰,像我今年計系確定的分數可能只有20 分左右但實際的成績卻有2.5 倍之多。
交大:
三科幾乎都是題海戰術,決勝點我認為是數學,且每年難度浮動算大。因此考交大時,數學真的要非常的熟練,必須至少要能在1 分鐘內看出是否值得動筆去算,否則鐵定寫不完。像我後期忽略線代,只剩觀念超強,導致在考場時無法在有限時間內想出最佳解法,因此交大就掰了。
成大:
考題個人認為可以說是4 大中最簡單的,且題目量也非常少。因此完全不會有寫不完的問題。但成大很容易考一些超冷門的問題,像是os 往年必考一題linux(但今年也沒考)。所以撇除一些真的很冷門的題目外,剩下得題目絕對不容許粗心(題目少,所以一題可能就要15~20 分)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謝謝高銘老師 對您的感謝難以言表
去年成績出來便決定要重考,但因為家中經濟不佳,便決定一邊工作一邊重考。十月開始每天下班後就去圖書館讀書,十二月中時在趕架設網站,便停滯了一個月無法讀書,約莫一月中開始瘋狂寫考古。這段日非常苦,工作與讀書雙面夾擊,常常哭完後繼續寫程式,工作完成才能讀書,常常想放棄的時候都會想到去年高銘老師對我說:「我看你可以上交大喔!」,就覺得今年不能再失敗繼續咬牙。
對高銘老師特別感謝,老師的教學無疑是第一,不僅上課非常認真,講解也非常仔細,講解的題目量與題型都非常足夠,更重要的是老師對學生的鼓勵,老師常說:「要翻身!要翻身!」,彷彿把我們當成他的孩子一般鼓舞著我們向上;而黃子嘉老師不僅上課幽默,觀念更講解的極好;林緯老師則是解題與講解細心,由黃子嘉老師建構觀念後再與林緯老師一同解題可事半功倍;洪逸老師上課筆記鉅細靡遺,案例亦十分巧妙,能將複雜的觀念帶入有趣的範例中,讓人一下就了解並印象深刻,而我永遠記得老師說他喜歡交大的校訓:「崇實篤行」,也常強調不可輕忽OS 的觀念,在工作時是必要可避免錯誤觀念鬧了笑話;劉逸老師上課活潑生動,雖然年輕但在觀念的講解卻十分厲害,能讓複雜的邏輯圖像化、讓難懂的架構變的好記,老師也常常以自身經歷鼓勵我們,年輕人要努力讓自己往上爬。因為是一邊工作一邊讀書,準備時並沒有時間再去聽課,僅能讀去年上課的筆記,但老師的筆記都簡明扼要,複習時很快就能抓到要領,也能想起每位老師在上課時對我們的鼓勵,讓人更有前進的動力!
當初決定要考研究所時,學長姊都推薦大碩,其師資在資工是最強的,便與同學一起報名。後來承辦人Peggy 也非常熱心提供許多考古與幫助,真的很感謝。
考科準備技巧
因為工作的關係,準備的時間其實非常少,加上是下班後繼續讀書所以專注度與精神可能都不是最佳狀態,故好好安排進度與把握時間是必要的,再針對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準備方式,離散和線代都是需要時間培養手感的,能每天寫就要每天寫,尤其離散單元非常多也多樣化,把握重點常考的單元如:遞迴與圖論,圖論常考的證明更要熟記;線代需要時間建構觀念,觀念建立成功後解題並非難事,若是沒有時間準備的人至少要讀完內積空間,不可以完全放掉;OS 與資結較可以速成,尤其是OS 多背多分,常考的證明與定義就是課本上那幾個,把握住便可拿到基本分,而資結要多動手畫,因觀念雖然簡單但畫了才會知道盲點,避免不小心丟分;雖然資工的計組較電機簡單,但畫電路去trace 才會了解前因後果,不可以僅用背的,必須理解,融會貫通後投資報酬率極高;很多朋友放掉演算法,其實非常可惜,考題理解後極好拿分,除了與資結重複的時間複雜度與部分演算法外,至少了解一些其他演算法的流程與步驟,可以再多拿一些基本分。
寫考古非常重要,因為我準備的時間非常短,所以讀完一次建立觀念後就開始狂寫,不僅是培養手感更能了解各校出題的方向與難易度,但是網路上找不到某些學校的解答,所以非常推薦上題庫班,題庫班以歷屆講解觀念,除了觀念建立的快之外,更能知道別人找不到解答的題目該如何解題,拯救了許多不該被放棄的題目,畢竟寫完考古如果沒對到正確答案並且訂正錯誤,即失去寫考古的效用。一起讀書的人也非常重要,有同伴一起讀書能互相切磋,一起奮發向上避免偷懶,一起討論題目訂正錯誤的觀念,更重要的是一起考上好學校以後,大家還能共續友誼,如果沒同伴就必須靠自己的意志力,除非有強大毅力者否則很難完成,去年我就是因為一個人準備得太辛苦,後繼無力僅考上中央。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1. 台大資工:計組及OS 考古出名的難,網路上與題庫班也極少有解答,並不建議寫考古;反而數學是搶分的關鍵,歷年的數學難度皆不強,必須把握基本題型;資結的難易不定,但證明與演算法的推倒必考。
2. 台大電機丙:題目偏易且多考考古,數學的題型長年不變;但資結雖然簡單但倒扣非常嚴重,所以不要亂猜;計組多基本題,端看各年初提倒扣的狀態,若是計組正常出題則決勝科多為資結,且歷年多考選擇且題數少,我覺得是有點靠運氣的科系。
3. 交大資工:考題最有鑑別度,所以考古非常值得投資,因為各科的各單元幾乎都會出題,並不會偏重某些部分或是科目,我認為完全是考實力。
4. 清大資工:因為沒考線代,沒時間準備線代的人或許可以賭賭,但相對演算法就不可以放掉,加上歷年題目都是手寫題,必須練習將答案完整表達。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有林隆老師在 化工不是問題
選擇TKB 有很多好處,最大的一個當然就是時間自由,以前我總是以為補習就是另一個學校,如果沒上到課就很麻煩,但是TKB 就完全沒這個困擾,可以依照自己的進度來排,甚至你可以替自己做好規劃。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學長的推薦,前幾屆的學長們都考得很好,換到自己要考試時其實蠻恐慌的,不過學長們都一致推薦TKB 才讓我們很快就做出決定了,還有大碩有林隆老師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老師教學成果好不在話下,更好的是上課有趣把艱澀的原文書變成很簡單的觀念,讓我們都能可以快速了解講義的內容,而且老師在心理層面也給我們很大的鼓勵,在最後衝刺階段,真的幫助很大。
化工考的科目雖然兩科,不過裡面所要讀的書實在太多了,因此你的基礎就要打好,很感謝林隆老師一直很有耐心的教,一直重複解說一些觀念,久了基礎真的就打很穩,知識慢慢堆疊上去,就不會垮了。而去補習就是要快速學習,林隆老師的觀念整理或是一些做法想法,都整理得很有條例,最重要的是很精簡,讀到後面時,不用太多的筆記就能抓到考試的重點,久而久之,就能融會貫通,也很感謝老師,不管是什麼公式,一定會證明給我們看,真的讓我很佩服,老師不只教我們考試,也教會我們讀書的方法,更增強我們思考能力。
考科準備技巧
每個人目標不一樣,確定自己目標很重要,當確認目標後,讀書可以分三個階段。
一、大概暑假時,把課全部上過一遍,像我就是之前很混,所以整個暑假都關在補習班,一定上的完,上完可以去放鬆一下。
二、9~12 月就是複習讀書,把上過的內容好好複習一遍,不過不太可能讀過一遍就全部記住,我大概讀2~3 遍。
三、大概12 月中,可以開始寫考古題,我建議是一年一年寫,然後一定要計時,這很重要,真正考試時才能適應,不然會手忙腳亂,然後有問題一定要找同學討論,我覺得這階段同學互相幫忙很多,或許討論的答案不一定正確,但是討論更能檢視自己是不是有理解也可以把自己不熟的部分再複習一遍。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像我就是想考成大,而成大特點就是化動跟化熱是分開考,因此成大化動是偏難的,因此準備起來會比較辛苦,化熱就是觀念會比較活,然後成大很愛讓大家tryand-errod 因此平常要多練習。
清大的部分,最重要的就是時間掌握跟選題的重要性,清大題目都10 頁,很難把整份考卷寫完,因此選題很重要,可以多練他的考古題。
台大的部分,工數是基本,一定要考高,化動化熱基本上不難,但是要細心,單操通常會有基本題跟後面很難的題目,基本題一定要掌握,難的題目就盡量把自己想法寫出來。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跟著學長來TKB 是最正確的選擇
大一時期太混,後面的成績拉不上去,不能夠推甄,所以決定考研究所。學長們在TKB補習都獲得了好成績,所以就去試聽歐大亮老師和張皓老師的課,也覺得還滿適合我的,就決定報名了!
感謝歐大亮老師的教導,老師上課非常認真,中堂下課和放學都會讓學生問問題,總是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在工數這科絕對是首選,而且老師能讓0基礎的同學學好工數,但同學們還是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工數範圍大又廣,但老師能把所有東西串聯起來,讓同學能夠融會貫通。
感謝張皓老師,力學真的很罩,能夠以幽默的教課方式引領同學,而上老師的課能夠很輕鬆的準備,只要把老師給的BMW 寫好寫滿就可以上戰場了,動材兩科也是在我的考科裡面花的時間很少,但是回報卻是非常多的!這也讓我有多餘的時間能夠多準備工數。
考科準備技巧
依自己的狀況安排讀書計畫,我個人是每一科每天都會唸到,暑假這段期間是打底的黃金時期,雖然補習時間很多,其實讀書的時間不太夠,但要盡量跟上千萬不要缺課或想說跟不上就放棄,暑假期間歐大亮老師都有安排考試,能考都要盡量考,雖然像我一開始都考不好10 分20 分真的不要太過氣餒。然後建議在開學後兩周內最好看完第一遍,看第二遍的時候不會的地方要加強,會的地方要重複複習,因為很容易忘記,而我的習慣是每天三科都會唸到,維持每一科的手感。
在11 月中念完兩遍所有的科目開始大量寫題目寫考古題,用題目來大量的練習,時間寫法都需要非常大量的練習,工數部分,我不會挑科系寫,像今年考的題目跟往年非常的不同,所以今年在工數這方面就表現還不錯。至於動力跟材力,老師會把去年的考古帶過一遍,老師會教如何寫考卷,這是我覺得很重要的地方,首先你要先判斷題型,解題步驟,像我在考試的時候我都是照老師的步驟下去寫,基本上不太會被扣到分數,答案對就是全拿不太會被挑瑕疵。考試前就好好養好生活規律和起床時間,考試時就以愉悅心情去面對,畢竟自己讀那麼久,終於可以實現自己在這段時間的努力了。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台大應力所今年的動力跟工數和往年不太一樣,所以只鑽研考古題的人可能就沒什麼用,而材力就是上榜的關鍵基本上就是不能錯要全拿!
成大工科的材力跟動力跟往年差不多,工數都出平常不太會看到的題目,但四題只要拿到三題就可以輕鬆正取了。
交大機械今年的工程力學偏簡單,算式跟計算都不算複雜,但工數也是考滿多平常不會考的,所以工力穩住,工數不要爆就能正取了。
清大動機考的中規中矩,工力拿4.5 題,英文拿70 分就能正取了,但我的工程力學只拿了4 題多一點所以只有備取。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