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資工所_顏O東
1-1理工研究所 / 資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資工所_顏O東

原學校

  • 清華大學科管院學士班

考取學校

  • 交通大學資財所
 

四大名師全方位補強

由於我自己本身上課相當的容易分心,而在自己試聽後發現,看影片的方式能夠讓我更加的專注,而且可以調整速度,並且可以自由的安排上課時間,這讓我能夠很快的補完課,剩餘的時間便能夠進行大量的題目練習。

首先要感謝黃子嘉老師,老師厲害的地方在於能夠用很輕鬆的方式來教學,使我也覺得數學並不可怕,反而以很輕鬆愉悅的心態來面對。再加上老師上課會不斷的重複重要的觀念,上課時跟著老師的思緒多走幾遍,許多觀念便能在不知不覺中深刻的領悟了。

接下來要感謝洪逸老師,老師的筆記可說是去蕪存菁,讓我省下許多讀原文書的時間,並且老師的筆記相當的有結構以及系統化,許多地方會相互呼應,只要多讀幾次,整個考試範圍的內容其實就已經了然於心。

接著要感謝張凡老師,張凡老師會相當嚴謹且仔細的把每一個章節都講得清清楚楚,由於我是非本科系,對於硬體方面的專業知識較為不足,也害怕會不會聽不懂,很感謝老師從最基礎開始講起,使得非本科系的我也能夠跟上腳步。

最後要感謝林立宇老師,在上老師的課之前,演算法對我來說就是個半放棄的科目,因為演算法的考題相當靈活,但是在上完老師的課後,會了解到其實考試的演算法題型就那幾種,只是包裝成不同的樣貌,如何對題目進行拆解,並用自己熟悉的方法來達到題目要求,這是這堂課給我最大的收穫。


考科準備技巧

考資工所最大的難度便是在於範圍太大了,六科如茫茫大海,不知該從何讀起。因此我選擇用補習的方式來節省我摸索的時間,而老師所整理的上課內容其實就已經涵蓋了大部分的考試內容,只要好好的跟著上課的進度,就一定能夠考上不錯的學校。而在讀法方面我個人是讀了三遍,第一次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讀得相當的仔細以及透徹,每一個部分都要親自的去思考,絕對不能夠躁進,雖然這樣子第一次讀得相當緩慢,但只要有夠深厚的基礎,之後複習起來會非常快速。而第二遍時,會著重在於將自己不熟的地方再好好讀懂,加強自己不足的部分。第三遍時便開始刷大量的題目,做考古題尤其最為重要。做考古題時要針對自己想要考的學校去做加強,每間學校都有不同的風格,也有不同的必考題型,有些冷門的題目老師上課來不及提到的自己也會在這時加以補強。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清大:
數學+資演:考得比較簡單,清大數學必考生成函數解遞迴,在考完離開考場時聽到很多人都忘記了,沒有用生成函數去解,因此一定要特別留心。資結方面筆記有熟讀的話應該能夠拿個九成沒問題,演算法NP 問題也是必考,而且考得相當容易,但很多人放掉沒讀,所以若是拿下來便能夠和其他人差十幾分。
硬體:今年清大的硬體有別以往,考得相當靈活,有考到iOS 以及Androidkernel 方面的名詞解釋,這部份算比較新的,因此之後也要特別留意。

交大:
數學:今年的數學我認為蠻難的,很多連題目都看不太懂,所以忘得差不多了,有印象的是有考到矩陣解馬可夫的部分。
資演:今年交大的資演也是較為平易近人,交大常考KMP,演算法比較特別的是有考到quick sort 時間複雜度的證明,也有考到bipartite graph 的部分。
硬體:交大的硬體就是張凡老師的題庫班講義用力K 再加上考古題就能夠對付了,但要注意的是張凡老師有時會和交大的正確答案不一樣,這部分就要再自己去考量以及判斷了。

台大:
數學:台大去年以及今年的線代趨勢都是越考越後面了,許多後半段黃子嘉老師沒有特別強調的部分都考了出來,如虛反矩陣、雙線性,不過也還好,因為大部分的考生都是補同樣的,所以大家都不會寫。但之後可能要特別去留意這部分,因為只要一題就能夠和其他人拉開相當大的差距。
資演:今年台大的資演第一大題就是計算時間複雜度,看似簡單但如果平時沒有好好熟練,考試也很容易慌張,而演算法的部分考了LCS 的程式碼挖空填寫,演算法設計的題目除了設計之外還必須證明是最佳解,重點是「有倒扣」,在考試時我沒有看到就直接寫了,也還好可能讓自己矇對,成績不算太差,其實台大的演算法只要林立宇老師上課的內容有自己好好的消化吸收,再加上多去思考題目,練習能夠看穿題目的本質,便能夠挑對應的方法來解,這也是讓我正取台大最重要的一科。
硬體:台大的硬體一直以來都是相當靈活,因此補習班的內容絕對不能只是死背而已,必須經常的去思考背後的原理以及個別的優缺點,如此一來在寫台大的題目才能夠「掰」的出東西來。

成大:
成大的題目一般都比台清交容易一些,只要台清交的題目熟練,成大再針對一些冷門的題型研究便能夠拿到不錯的分數。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交大工管所_賴O宇
1-1理工研究所 / 工程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交大工管所_賴O宇

原學校

  • 交通大學運管系

考取學校

  • 交通大學工管所
 

跟著統計學老師老師 統計一把罩

原本想說考科都是大學修過的課,自己準備就好啦。後來才發現事情沒有那麼單純,尤其是統計這個科目,有許多公式推導都是大學時期沒遇過的,自己又不是特別有毅力的人所以常看到睡著。於是就開始四處打聽補習班的消息,其中試聽統計學老師老師的課堂時讓我發現這老師上課怎麼那麼活潑生動,聽了老師的課後讓我對統計學徹底改觀,老師的耐性搭配詳盡的解說,讓自己可以很快就建立扎實的基礎,不只對考試,對往後研究所也很有幫助。

首先我想感謝統計學老師老師,研究所考試的統計真的跟自己在大學學得差異很大,多虧老師在統計前半段琢磨很多,讓我不用擔心自己在後半段跟不上老師進度,尤其是每次證明的觀念老師都會再三導給我們看,甚至還有口訣,真的對我有很大的幫助。統計我認為是兩個考科中較簡單準備的科目(不是只輕鬆準備就好,而是你有認真準備成績不會虧待你),題庫班再跟著老師上課的進度去複習,我認為讀起來效果事半功倍。

最後我要感謝李昊老師,剛剛有提到統計較OR 容易準備,主要是因為OR 題型較廣,因此觀念與基礎格外重要,李昊老師的上課架構很有邏輯、講義排版也很整齊,讓我在複習的時候可以很快速清楚的了解各章節的重點與觀念。


考科準備技巧

整體來說我覺得可以把讀書進度分為暑假、大四上、一月過後,暑假本身沒有花太多時間讀書,平常乖乖上課,老師上完課後要盡快複習增加記憶,然後我覺得重點是要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往後的體力才是重點。大四上學期開始練習題目,統計練習老師給的題目就足夠,OR 我覺得可以直接練習考古題,不會的觀念就馬上問老師,自己當初沒有這樣做,後來才發現OR 多是在考觀念而準備錯方向。前面兩個時期我自己並沒有給自己太大壓力,有空就準備,平常還是有自己的休閒娛樂,因為了解自己讀書並不是那麼有耐力,直到一月後才開始乖乖閉門衝刺,把目標學校的考古題掃個五年。

工工我認為跟財經企管的比起來考取機會大很多,所以並不用暑假便開始拼命K書,懂得分配自己的體力才是考試輸贏的關鍵。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以統計來說考最多的不外乎貝氏統計、區間估計還有點估計的特性,另外無母數的部分也考蠻多,只要考前兩個禮拜把無母數公式背起來,都是送分題。OR 今年在非線性規劃的觀念題考蠻多,台清交成中就有兩間有考,還有等候理論與馬可夫鍊也是考試重點。

有想考交大工工的同學歡迎去交大管理二館5F 影印室找阿姨印王志軒教授的生產管理考古題,自己認為非常有用,CP 值很高。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高分子所_黃O庭
1-1理工研究所 / 化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高分子所_黃O庭

原學校

  • 清華大學化工系

考取學校

  • 台灣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所
 

謝謝林隆老師 把化工變得有趣

當初決定考研究所便聽說系上決定考研的學長姊大部分都是選擇大碩補習班,而一直以來的榜單也都還不錯,加上林隆老師的教學方式詼諧,讓上課不會無聊,並且也會補充許多清大台大成大近年來的考古題,可以更了解考試趨勢。另外選擇大碩補習班其中有一點原因也是怕自己唸唸不來,也會怕說自己在圖書館或是宿舍會怠惰,到了一個大家都在努力的環境裡,也比較容易自我警惕。系上決定考研究所的同學便一起團報,考研究所這條路走起來滿辛苦,但途中如果有同學們互相砥礪,也會比較能夠堅持下去。

非常感謝林隆老師,他以幽默的帶課方式讓我在補帶的時候可以用一個比較輕鬆的態度來上單操輸送和化動化熱的課程,而他由簡單的觀念帶到艱深的題目裡,讓我不需要記太多的公式就可以應付各種題目,當然也有些例外的題目必須稍微記一下他的算法推導,而林隆老師也會在上課的時候點出哪些題目是容易誤解的,哪些題目用一般的想法是會有差錯的。再來林隆老師也會教到一些觀念是學校沒有提到的,因此我能彙整學校和補習班的教學內容而對這兩個科目有更全面的了解。


考科準備技巧

補習時我會將老師上課抄在黑板上的東西抄在自己的筆記本裡,這時候所作的筆記盡量要詳細一點,以便日後複習的時候可以很快的理解,有些當下沒有聽懂的或是較艱深的觀念我會用便利貼把它標註起來,之後就只要再重讀這部分就可以。而在大碩全部的課程都結束後,我會重做一次講義上的習題與考古題,同時搭配原文書把觀念弄清楚,這時會再將自己覺得重要的觀念以及自己的解題技巧記錄下來,這樣考前複習就可以只看這時所作的筆記,比較精簡又可以快速上手。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台大高分子所的單操輸送考試和台大化工所的是一樣的試卷,屬於比較活的題目,在準備時把觀念弄懂最重要,台大不太考考古,每年大方向出題是輸送居多,單操只會出一至兩題,所以要把流力、熱傳、質傳的觀念弄得很清楚,這樣在寫單操輸送的考卷時就會很吃香。而高分子所的考科物化比較不同於化工所的化動化熱,但是考試難度不高,因此在準備時只要將化動化熱的大觀念讀熟,同時要把物化的題目寫過一遍(這個部分比重滿高)就可以應付物化這個考科。英文難易度偏難,但由於只佔50%,因此在準備時不需要太把心力放在英文身上,把握單操輸送和物化即可以有好的表現。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高分子所_陳O慧
1-1理工研究所 / 化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高分子所_陳O慧

原學校

  • 清華大學化工系

考取學校

  • 台灣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所
 

化工彌勒佛保佑你順利解題

大三時候開始,學校課業突然變得特別繁重,大三正好是化工系主科的開始。因此發現並沒有很多時間可以去自己慢慢研讀,選擇補習或許是較有效率的做法。讓補習班老師去幫我做整理,引導我對於這四大主科有一定水準的程度。而當時我們系上同學相揪團報,加上大碩化工系的老師–林隆老師根本是活招牌,十個考試生根本有九個都是林隆老師的學生,實力自然不容質疑。

林隆老師,號稱化工界的彌勒佛,林隆老師上課的內容很紮實,題目量也很多,上課講解也很清楚,基本概念可以很穩固,基本概念有了才能去解那些難題,像是化熱這種有很多比較多抽象的東西,但是林隆老師在推導公式的過程中都非常清楚,在帶題目的時候,每一步也都很清楚,不會偷懶跳步驟,有邏輯的去思考。上課筆記也很多,很清晰有條理,這樣可以使我們很容易可以跟上腳步,實力越來越堅強。

另外老師也有很多口訣,遇到題目的時候要怎麼破題很關鍵。因為有時候方向錯了就都錯了,有些題目看完了還是不知道要怎麼下手,老師的口訣就很好派上用場。而林隆老師上課的內容會囊括很多本原文書一起參考,這對於跨校去準備是很必須的,因為每個學校用的原文書不一樣,方向自然也不同。


考科準備技巧

基本上盡量快點把補習的影片看完,然後瘋狂的做林隆老師講義內的題目,我自己喜歡自己在另外做筆記的人,所以我會另外寫一份我自己比較容易混淆的、容易出錯的筆記,去幫助記憶。將林隆老師的筆記念熟題目做熟之後,應該快點多寫考古題,早點抓清楚各校考的方向,尤其是單操,各校的方向差異頗大,另外要多寫幾本重要的原文書的例題,多看多寫,很多題目其實都是原文書題目改良,如果寫過解過在考場上遇到也自然比較不會害怕,比較不容易緊張。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我主要針對高分子所做討論,高分子所今年的考題有蠻大的變動,我是選考物化配單操輸送,往年大家都建議考工數(因為通常簡單又分數高)但有準備工數就直接拼化工所啦,或是化學系會選有機(背多分的科目)比起單操輸送通常較難。然而今年有機似乎變得蠻難的(從PTT 心得文得知),而單操輸送我覺得還好,沒有特別難。而物化往年都是選擇題配上幾題手寫,今年改成10 題都是手寫題,就代表更難應付了,不過我準備物化時基本上就是讀林隆老師的物化加上學校的原文書混參著讀,蠻多都是熱力學的題目,以化熱就可以應付,不過也有一些是純物化的部分,就要額外準備。

另外今年多了二階段面試,因為很多考試生都沒有專題,我個人是拿程序控制的報告去報(我們做的還不錯!),但是因為只有3分鐘要講5頁,因此也只是輕易帶過,表示我們真的有做這件事情,而且幹的不錯,大多重心還是在於未來的規劃,以及投考動機!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數學所_李O洲
1-1理工研究所 / 數學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數學所_李O洲

原學校

  • 交通大學應數系

考取學校

  • 台灣大學數學所
 

感謝兩位數學名師的加持

從大一到大三,我的排名在系上總是屬於中後半段的一位,本來也不打算繼續考研,直接出社會工作,但經過一個暑假的思考,以及系上的教授鼓勵後,於大四上開學時,我決定要去報考碩士班。不過當我確定要報考的時候,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加上要考的科目要在短期之內自習讀完,實在太難,因此透過同學和學長姐的推薦下,就來報名了大碩的數位課程,好讓我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好準備。

首先,我要感謝周易老師,其實工程數學是一門範圍非常大的科目,但這卻又是應用數學系、數學系與數學建模所的重點科目,雖然剛開始上老師的課會有點吃力,不過透過老師細心的講解,以及不時穿插必考題型的作答技巧,漸漸地我發現微分方程、線性代數都越讀越上手,且越來越駕輕就手。

再來,我也想感謝李杰老師,高等微積分,是一門號稱大學數學系裡最難的科目,不少人也曾敗倒在它之下,當然我也不例外,所以我對這門科目其實是非常感到恐懼的,但老師卻為它注入了一股活力,使它變得有趣,更讓我慢慢能駕馭高等微積分,這門不簡單的科目。


考科準備技巧

選擇大碩的數位課程後,除了要非常有恆心的到數位學堂報到之外,還必須定時複習課程,不停的練習習題,自己的努力和決心始終是最重要的,畢竟師傅引進門,修行看個人,若自己不努力,總是習慣一日捕魚,三日曬網,會失敗也是預料之中的事。

除此之外,我覺得必須要把自己報考系所的考古全都看過、練習過一遍,而且千萬不要一遇到不會的題目就馬上尋求答案,必須要先花一兩天甚至更多天試著去想如何解出題目,若真的解不出來再去尋求大碩的老師、學長姐或是朋友同學協助。

最後,我認為還必須自己規劃一個考前讀書計畫,並養成規律的作息,唯有如此下定決心、持之以恆,再加上大碩的輔助,那麼,進入台灣五大名校就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在經過這次考試以及面試之後,我發現其實數學系、應用數學系以及數學建模所,出題的方向其實是非常難預測的,以交大數學建模所為例,今年微積分題型就有別與以往,出的比較偏分析,而清大應數和台大數學的線性代數,就考的比以往更活,滿偏重他的幾何意義,還有台大的微分方程,更是考一些從來沒看過、沒遇到過相似題型的微分方程式,所以只把校方釋出的考古題都搞懂好像有點不太夠,最重要的還是要融會貫通,這樣不管題目怎麼變,或是遇到再難的題目,至少都還會寫出大概的架構、正確的解題方向。

最後比較特別的是交大數學建模所,還需要一次面試,而數學建模所的面試,教授可能會問一些微積分或線性代數的基本觀念,但大部分還是針對備審資料題問,因此需要準備交大建模所面試的同學,只要抱著平常心去應答教授們的問題即可。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交大資工所_鄧O述
1-1理工研究所 / 資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交大資工所_鄧O述

原學校

  • 交通大學電物系

考取學校

  • 交通大學資工所
 

跟TKB的題庫班相恨見晚

兩年半前決定要考資工所,這六科是從來沒念過的,由於第一志願是交大資工所,所以以他公布的課本為主開始讀起,並輔以線上公開課(OCW)。第一次囫圇吞棗半年就去考,分數很好笑。第二年再念熟些,再去考,分數Double,差八分進備取。第三次我開始勤算題目,並針對前兩年的試題尋找正確解答,但是身邊沒有任何同學,老師等資源,關門在家光靠上網也遍尋不到答案,到了12 月初,驚覺這樣下去不行,很多考題的精隨跟眉角都無法掌握,既然演練的參考書都是TKB 出版的,就去詢問了TKB,發現題庫班正適合我,且只剩下三個月不到,當下就報名了。

感謝洪逸老師 :
他的資結題庫有大量的題目,有的會寫出答案(含步驟),沒寫出的就是他上課會講的,每次講到交大前兩年的我就特別期待,然後在 " 哦,原來是這樣 !" 中開心的完成,我未進TKB 前的疑問通通滿足,連帶也融會了之前所讀入的訊息。作業系統更是要謝謝老師的幫忙,這一科又多又雜,新的科技內容與舊的歷史演進均要掌握,自己念時很多讀不懂的,不論上網查還是翻圖書館的書都找不到答案,洪逸老師理論與實務經驗俱足,上完題庫班我的許多困惑已除。(可以預想其平日班應該更是豐沛)

感謝林緯老師
在離散與線代這兩科可真幫了我大忙,感覺哪一科都是繁雜與沉重的,老師居然可以濃縮在一本一公分厚的教材內,含各章的大綱,與該種觀念的各種題型,我很驚喜老師的編排方式,將科目先摺疊再展開。他解釋數學定理很幽默,上著上著常有一些好笑的橋段,讓我笑完後也懂了也記下了。老師對考題的掌握蠻精準的,那些學校超愛考甚麼,基本上我考完後發現真實度很高。


考科準備技巧

其實準備要領不外乎是將科目內容念懂念熟,這部分許多學長姐均有分享,這裡我想說TKB 題庫班在我備考時所扮演的角色。我是帶著一堆不解的疑問來上課的,而且也有考場經驗,所以在TKB 聽課時,相對主動。很多部分在老師講到時,我心中會彈出 "這是我要聽的" 的訊號,因為飢餓過,所以吸收起來特別快速。兩個月內要聽完六科,平均每科都超過十堂,每堂200 分鐘,我最少每天聽一堂,有時一天聽到三堂。像洪逸老師的科目,我都先在家算完他課本上沒有答案的題目,上課時就以對答案的心情處理,因為自己答起來沒有很順手的題目,總是希望考前能再做一遍,考前兩個月而已了,必須如此加速流程。我當然很後悔沒有更早參加題庫班,如此準備起來會更優雅,不像現在這樣狼狽。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對於許多學校答題是以選擇題的型態,相信我,選擇題真的沒有比較簡單,尤其5 個選項內有一兩個模稜兩可的就會讓在考場上的你很揪心。考過兩次,我決定加強數學科目,因為數學科目手寫題居多,答得出來就是你的,答出80%也有很高的機率得到80%的分數。所以我很感謝林緯老師,基本上我是將他的線代大綱"背起來",常常訓練自己能否默寫出來,用這種方式來強化自己線代觀念的爛熟,老師整理得很輕巧,(若是一大本你背背看)但是內容也沒有少到,與黃子嘉老師的課本內容都有對到,所以我覺得蠻強的。

其他科目就是熟練再熟練,然後上考場就交給命運。像104 年交大的資結與演算,出選擇題,基本上就像達姆彈一樣,一個題號內炸出三小題,然後三個題號全對才給分,很恐怖,所以加強自己對手寫題的掌握度,是比較能不受命運主宰的。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資工所_翁O
1-1理工研究所 / 資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資工所_翁O

原學校

  • 交通大學資工系

考取學校

  • 台灣大學資工所
 

數學之神 黃子嘉老師

首先最重要,特別感謝的是黃子嘉老師,數學兩科都是上黃子嘉老師的課程,因為這兩科在大學期間屬於比較早期且偏難的科目,在確定要考研究所的時候,已經都沒什麼印象了,黃子嘉老師對於線代跟離散的內容非常的精通,在課堂上的觀念十分的清晰,有條有理的帶你進入數學的世界,不管是有沒有基礎的人,上黃子嘉老師的課都能從0 到100,這也讓數學成為我研究所上版的重要關鍵。

而高銘老師、洪逸老師、張凡老師、林立宇老師在課程教導上也非常專業,都教的可以讓人一聽就明白,而筆記或課本的部分也編排十分良好,回去自己念的時候都會有更進一步的體悟,搭配上課跟課堂筆記都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讓你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增加了許多的知識。


考科準備技巧

資工所的考試,說難不難,但是東西真的是很多,要全部看完一遍得要花上不少的時間,所以進度的規劃非常的重要,在這邊可以大致說說我的準備模式,我從考試約半年前開始準備,7~9 月的時候就是一直在補習班上課,盡量能在開學前把大部分的課上完,這一段時間念書不是重點,重點是每天去上課的時候,要確實的聽懂課程的內容,有聽懂以後才有辦法自己念,10~12 月的期間,因為還有課要上,就慢慢培養進圖書館的習慣,有空的時候就進圖書館念點書,慢慢把待在圖書館的時間拉長,這段時間要再確實的複習第二遍(第一遍是上課的時候) ,另外TKB 所準備的模擬考我建議要去考,去考的時候練習的是考試的感覺,以及這段時間進度的掌控,有時候你認為你念懂了,其實一到考場,卻都差一點而寫不出來,模擬考就是檢視讀書漏洞的最好辦法,到寒假左右,就幾乎每天待在圖書館,寫考古題,藉由寫題目的方式來加強自己的實力,並了解到那些章節是重點,對症下藥,準備考試很辛苦,建議最好一定要有戰友一起互相扶持鼓勵,討論題目。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考了四大的資工所後,我認為台大的題目出題最活,交大的最廣,清大適中,成大偏簡單,在寫交大的考古題時,會發現題目非常的多,而且幾乎是每個章節都會有考到,交大就是要考認真的學生,所以幾乎不會有偷懶只念特定章節就可以上榜的,準備交大的同時就可以順便應付清成的題目,然後資工所數學考試是關鍵,軟體硬體大家考起來都不會差太多,在這邊想要上榜的話,把數學分數穩穩拿下或衝高,就可以輕鬆彌補其他地方的失誤或差運,至於有人說台大的硬體不要念,我是覺得就算不念至少也要寫看看考古題,不然到考場上第一次遇到這種題目絕對會措手不及,然後寫不完。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化工所_葉O霖
1-1理工研究所 / 化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化工所_葉O霖

原學校

  • 清華大學化工系

考取學校

  • 台灣大學化工所
 

投資在自己身上是值得的

因為當初看到考上的學長們全部都選TKB 所以也跟著選了,當初也很猶豫要不要考研究所,畢竟當時大二的自己功課一蹋糊塗不知道學校在幹嘛,每本書讀起來都跟天書一天,覺得幹嘛考研究所很累耶,後來也是看同學都說決定要考而且得知化工有沒有讀研究所以後薪資待遇差很多後也決定報名了,雖然大碩的報名費真的蠻貴的,但是那時候想說等考上後應該還是可以撈一些回來再加上以後研究所的薪水跟畢業後找的工作,投資四萬多塊再自己身上應該還算值得。

感謝周易老師的認真教學,雖然說化工所的工數算蠻簡單的,但是範圍很大很雜,周易老師能清楚地給我觀念,讓我不用被什麼公式就可以考試,雖然老師上課的難度比較屬於電機機械等較難的範圍,但是大概只要懂老師的七成左右回去再練習一下題目,應付台大化工的工數絕對不成問題,另外老師真的很認真地解學生的問題,有時候半夜傳問題給老師老師也很快就回,給我幫助很大。至於化工專業科目的話我想大家應該也都選林隆老師吧,林隆老師上課把最基礎的觀念從原完書中整理帶給大家,讓我可以了解這些專業科目到底在幹嘛,而且老師上課非常辛辣好笑讓人不易打瞌睡,不知不覺就上完很多堂課了。


考科準備技巧

我的準備方法其實是以原文書加考古題為主,補習班講義為輔。先從補習班講義及上課中建立基礎觀念於知識背景並練習一些題目後就大約有六七成的熟悉度,在去看各科對應的原文書後會更加明瞭,因為教授都是從原文書中翻一翻就出題,所以看原文書得到的收穫通常會很大,而考古題可以知道各校的出題放像跟概念,寫過考古題後再翻閱原文書去檢討可以更清楚知道自己的盲點所在。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這次我考了四間學校台大 、清大、成大跟中興,準備方向應該是七成在台大,三成在清大。台大的出題難易度而言是算偏容易的,工數主要都是基本題只是題目比較多需要熟練,單操輸送的話輸送部分要掌握好,基本題一定要會,今年有多考了一些Von Karman ,immiscible fluid 等林隆老師較少講的,所以要搭配原文書Bird 會比較好,至於化動化熱算容易的,其中是非題觀念須非常清楚,因為答錯會倒扣。清大而言難度就比較難,題目數量也多的浮誇,不要奢望會寫完,考清大的考試技巧比較多,要學會配速寫題目,挑題目寫,該放棄則放棄,選擇題能猜就猜反正不倒扣,比較特別的是清大的化動化熱都會考一些物化的東西,雖然台大不考物化了,不過目標在清大的人建議相圖及reaction cordinate 等地方要掌握好。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資工所_黃O軒
1-1理工研究所 / 資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資工所_黃O軒

原學校

  • 交通大學資工系

考取學校

  • 台灣大學資工所
 

歪打正著的上榜之路

當初報名TKB 其實只是想說看同學都有報,想說報個心安的。報名之後發現TKB 的教材整理得真的是超乎我想像好得太多了,讓我瞬間找到準備的方向。光是這個教材就值得這個報名費來報名了。師資部分,也都是各大領域的頂尖老師開班授課,如果你覺得之前學校修的這些課沒有好好認真上或是忘得差不多了,TKB 絕對是重生的最好選擇。

因為之前大一大二有點混,學校教授上的東西幾乎都忘的一乾二淨,直到上了TKB 的課程後才重新讓我搞懂這些東西,特別想要感謝張凡老師,原本計算機組織一直是我的罩門,覺得東西又多又雜,加上自己本身只要一碰到稍微硬體的東西就會很煩躁,直到經過張凡老師深入淺出的教導後,才讓我重新認識了這門科目,最重要的是老師上課的方法一連串的觀念下來,到後面常常都會覺得:不是本來就該這樣嗎? 真的很感謝張凡老師,真的是我這輩子看過教得最好的老師了。


考科準備技巧

TKB 教材全部弄懂後(每一頁都要熟),別急著看網路上的心得去K 原文書,除非你英文底子非常好,不然原文書念起來進度很慢,而且容易看完一整本後不知道重點在哪。

將TKB 教材弄得很熟之後請盡早開始寫考古題,尤其清交這兩間,至少各寫個10 年,寫完一定要對答案,網路上都有網友提供參考的答案,雖然有些不好找但一定要找到。台大方面考古題最後有時間再去做,成大考古題自己本身沒有去寫。把這些考古題完全弄懂後,最後的一段時間針對自己寫考古題時哪裡最不熟去進行補洞,可以去看各個學校該科的投影片(本人考前有將交大各科上課投影片看過,受益匪淺),最後就是平常念書請養成做筆記的良好習慣,不會的請抄進筆記本不要覺得浪費時間,有抄在筆記本裡面的才是你的。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整體來說清交8成範圍 TKB 教材幾乎完全命中,清大較簡單,交大偏向地毯式考法,所以課內題型,比誰有用功乖乖啃書本就會上,建議以這兩間為目標的同學TKB 教材所有內容一定要全部弄熟。

要考四大的同學請以交大為目標,因為交大最具有指標性,考題中等,幾乎每一題都是你該會的。

台大方面考型較難,數學方面基本上觀念沒融會貫通是考不了高分的,清交數學可能還會有你平常坐過的相似題型,但台大數學考型很活。計算機系統那張基本上是台大展現王者風範的一張,平常累積實力越強的人自然拿到較高的分數。

成大方面沒特殊想法,以交大為目標,清交會上成大就會上。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36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熱門學員心得

HOT
1台電雇員心得〡103年考取台電雇員配電線路維護南區_林O健 2國營聯招心得〡104年考取國營電油水聯招_企管_陳O鏡 3外交特考心得〡103年考取外交特考三等英文組_王O 4高考三等心得〡103年考取高考三等國際文教行政組(選試英文)榜首_白O文 5普考心得〡104年考取普考一般行政組_陳O如 6財稅行政心得〡103年考取高普考雙榜心得_游O雨 7中華電信招考心得〡考取中華電信業務第二類_企業客戶組_廖O君 8多益心得〡考取藍色證書_劉O銘_多益分數785分 9關務特考心得〡103年考取關務特考三等電機工程組_林O楠 10高普考心得〡103年考取高考三等機械工程組_林O嘉 11關務特考心得〡103年考取關務特考三等機械工程組_沈O信 12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4年考取台大化學所(榜首)_葉O新 13高考三等心得〡103年考取高考三等電子工程組_葉O妤 14高考三等心得〡104年考取高考三等新聞行政_楊O璽(榜首) 15銀行招考心得〡考取華南銀行櫃檯人員_鄭O鴻 16地方特考心得〡103年考取地方特考四等環保行政組(榜首)_吳O維 17高考三等心得〡103年考取高考三等環境工程組_周O瑋 18高考技師心得〡105年考取高考環境工程技師(榜首)_周O辰 19研究所推甄心得〡105年考取政大企管所_林O愉 20高普考心得〡103年考取高普考電信工程組(榜眼)(榜首)_李O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