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資工的得分關鍵
我是資訊工程本科系的應屆考生,但是我之前在本科課程不是說很用功,而且學校期中考考的方式跟研究所考試不太一樣,因此對於考科,基本上都幾乎要重新學習,而且我自己很不想要面臨當兵或延畢重考的問題,所以選擇去補習。當時要選擇補習班的時候,我周遭的同學幾乎都去大碩,而且聽說黃子嘉老師教的很不錯,所以和一群同學一起團報,有優惠比較划算。
首先想先感謝黃子嘉老師,原本大學的時候,線性代數和離散數學一直是我最頭痛的科目,以前在學校修課的時候,都沒弄懂上課內容,考試也只是勉強通過,所以才想說要補習加強數學的部分,而且,在資工系的考科裡面,數學的部分,尤其是線性代數,往往是得分的關鍵,而且數學自己讀是很沒有效率的,也很難讀懂,有些難題若沒有適當的技巧,真的非常複雜。艱深複雜的數學經過黃子嘉老師的教學,變得淺顯易懂,在上過一輪之後就可以大致都理解,只要再複習一次,練習題目,就可以準備好數學的部分,所以黃子嘉老師的課對我幫助很大。
再來是林立宇老師的演算法課程,演算法是一個需要很多時間去理解的學問,所以因此很多人就放棄這科來應考,但是也就會少了一些分數,經過林立宇老師的教學,在課堂上經過他講解一輪,就可以節省很多自己學習的時間。
考科準備技巧
我是看課程影片的,因為我比較晚開始看,所以當時急著想要把課程看完,沒有同時複習,我覺得應該要跟著影片進度,上課的時候要先理解一遍,回去再整理一遍,這樣一輪下來就有不錯的基礎了。以資工的考科來說,我認為要先念數學,因為數學需要多次理解,可能第一次看不是很懂,第二次突然就懂了,做題目也是一樣,所以數學要及早準備,最後才是背科,像是作業系統之類的科目。
以我為例,我是補六科,我先每科看過一輪影片,自己在差不多讀過兩輪,最後再做考古題。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定要留時間來寫考古題,尤其是自己要考的學校,因為每個學校考的方式都差很多,多練習考古題才能將自己之前讀的知識轉換成分數。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就以台清交成資工系的題目來說,清大成大的題目偏簡單,幾乎都是手寫,而交大的比較難,軟體或硬體部分,有時候手寫有時候選擇題,如果是選擇題,就會出的偏難而且題目很多,而且也考的很細,所以如果要練習題目的話,我覺得交大的題目很適合拿來練習,可以訓練寫題目的速度,還有檢視自己不會或不熟練的地方。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吊車尾也能鹹魚翻身
我在學校成績不甚好,大概就是大家口中所說的吊車尾那種,因為我自己很懶惰,但是大學的東西如果想要自己念,就必須要花費龐大的時間和精神去自己做重點摘要、筆記整理等等,我認為在短短的半年要做這麼龐大的工程是幾乎不可能的,尤其有些不同組別所要考的科目更多更難,想要自己整理一套自己的參考書更是天方夜譚,於是我選擇了TKB,一方面有課程進度的壓力,我比較不會讓自己怠惰,因為趕進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另外,筆記和重點整理方面都是老師已經整理好了,而且經過一屆屆的改善和優化,基本上以趨於完美,再加上老師對每年的考題和方向規則都有所研究,不一樣的學校或組別需要布一樣的資源,老師都會幫忙整理,這樣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念起來也可以事半功倍。
考科準備技巧
上課認真聽、作筆記,重點是一定要聽懂,不然回家自己在看會很辛苦,另外就是老師有特別註明某些學校或科系愛考的東西,如果是自己的目標,就要格外注意。如果不是上面授課程,是上TKB 的話,自己要定一個學習計畫,在幾月到幾月念甚麼科目,幾月開始複習等等,但是也要有一段彈性空間,因為計畫總是會有變化,所以也要定一個死線,最好在12 月底之前可以把所有課程唸完一遍,然後1 月到考試前就可以做比較充分的複習。另外就是,題目多做,碰過越多的題目,考試就越不會慌張。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清大其實只看備審資料和英文成績也沒有面試,備審資料就能丟的東西都塞進去,越厚越好,英文大概連高中學測的程度都不到,輕鬆考就好,基本上我同學有去考的都正取了。
交大的題目相對於台大,非常簡單,只要平常基本觀念都懂,有做過一些基本題目和小變化題目,考試的時候細心一點,時間也還算充足,交大非常好考。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跟著老師走就對了
首先要感謝潘奕老師,光潘奕老師就包辦我的2 科有機無機,如果只單純讀原文書常常會遇到東西太雜的問題,不知道讀了會不會考,又或是擔心東西太多到底有沒有讀進去,而且有機最重要的就是各個人名反應的應用與機構,很容易搞混,後來按著老師的影片慢慢讀,會發現照著老師的步驟走,所有的有機反應好像都是互相有關係的,當然不時也有一些比較的問題,或是上課提及在哪一章有教過類似的反應,整體來講確實會讓人有一連貫的感覺,無機的話其實在學校所學到的都只有基本的觀念,且無機範圍太廣學校教授基本上都上不完,如果要自己讀確實會感到滿無所適從的,老師在這方面都會有延伸問題考驗大家的想法,並提供一些整理的表讓大家讀起來也較輕鬆,最重要的我覺得是私底下也可以透過FB 詢問老師問題,老師只要有時間都會回答。
再來是張北城老師,在聽老師的物化影片時不知道為什麼都不會有硬要灌輸你概念的壓力,就順順的讀導證或是一些觀念就會在腦子裡浮現,且老師在課堂上的講題速度不會太快也不會太慢,是可以讓人邊抄筆記又可以聽懂的速度,細節觀念也講得十分清楚。
考科準備技巧
基本上讀過老師上課的筆記大部份考題基本上都能夠解決,不過這僅限於真的要讀通讀熟,老師所整理的筆記已經算是整個化學的精華,既然葵花寶典都已經拿在手上要怎麼運用就是要看個人,就我來說,至少把老師的筆記讀過3 遍,導證、機構也都默寫過,當然老師提供的題目也都要寫,確實在寫的過程中會有越來越懂得趨勢,所以能不能考上其實取決於自己願不願意付出相對應的努力,如果不是天資聰穎,就花更多時間把老師講過的概念搞懂,我相信要考取理想的研究所並不是難事。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考試期間我覺得最累的應該就是從早考到晚的疲勞轟炸,像是台聯大從早上10點考到下午5 點,且考試都是2 科一起考,僅有100 分鐘可以寫,其實相當的趕,若是對於一些觀念不是很確定很可能就會拖到時間,此時若能把潘奕老師的筆記讀通我想就不太會有這方面的問題,而今年台聯大無機部分比較多應用方面的問題,這就要靠平時的累積多寫,並把一些該拿的分數都拿到,而考成大時一開始的物化就嚇到很多人直接放棄下面的科目都不考,不過仔細把考題想想,這些觀念張北城老師上課都有講過,多轉個彎答案其實就顯而易見了,非選題的話就是能寫則寫,老師上課講過的觀念也真的出現,所以考試時最怕的就是自己太緊張忘光光,放寬心自然讀過的概念就會慢慢想起,考試也會變得不想像中那麼難。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統計 找統計學老師老師就對了
首先要感謝的是統計學老師老師,統計學老師老師雖然外表看起來粗曠豪邁,但其實個性就像媽媽一樣,會不厭其煩的重複同樣的口訣和證明,而且老師會從最基礎的地方開始講起,速度也很慢,不用怕會跟不上,上課時也非常幽默,常常用一些好笑有趣的故事來幫助我們記憶,讓我很容易就可以理解;除了學科的東西,老師也會告訴我們一些其他學長姊的經驗或現況,有時還會講講世界現勢,上老師的課不只可以學好統計,還可以多增加國際視野,老師不只關心我們的成績和學習狀況,更關心我們的未來。
另外要感謝的是李鈞老師,雖然我是考OR 組,但因為生管讓我在考交大時拉高了不少分數,老師會分析各所學校喜歡考的範圍,這對考OR 組的人來說非常省時省力,很快就可以抓到重點,也因為如此讓我可以如願考上交大。
最後要感謝的是李昊老師,老師把繁雜的OR 直接簡略精要的寫成重點整理,不論是公式或是計算,非常清晰明瞭,一看就能懂,再搭配老師的講解,很快就能融會貫通,也在理解上省了不少時間。
其實一開始我對選擇補習班毫無頭緒,甚至不確定自己要不要補習,但後來上網查了許多資訊,也問了很多學長姐的經驗,最終選擇了這裡。會選擇TKB 的原因是因為打聽到統計學老師老師統計教的很棒,詼諧幽默的上課方式讓我很喜歡,系上很多學長姐也都是統計學老師老師的學生,也都考上了理想中的研究所,所以最後選擇在TKB 補習。
考科準備技巧
準備過程中花最多時間的科目是統計,統計的範圍很大而且有連貫性,如果前面基礎沒打穩的話後面會很難懂,所以暑假上統計學老師老師正課班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跟著老師的進度走,小考也盡量要考,才能知道自己寫的東西到底對不對。統計的有些證明和計算很難懂,但不要怕,不懂就跟同學討論或去問老師,公式千萬不要死背,因為統計很多公式長得很像,如果用死背的一定會亂掉,基本上統計只要好好地跟著老師步調走的話可以準備得很好。
準備時間第二多的是OR,OR 說真的可以考很難也可以考很簡單,主要是要把公式理解好,不要死背,最好都能夠證的出來或是理解由來,而OR 雖然公式沒有統計多,但題目變化可以很大,所以一定要多做題目,考古也要寫的很熟。
最後是生管,如果考工工所OR 組有要考交大的,那生管絕對不能放掉,就算考前一個月,甚至是兩個禮拜,都要拿李鈞老師的書出來稍微看看,再搭配考古題去做,儘管你只有看兩三章,也許就能拿個10 分20 分回來。
總的來說,準備三科時間的比例約為6:3:1,過程中我也有每天讀點英文文章增加讀題速度和單字量,如果英文不好的人要注意,不然有可能錯失上好學校的機會。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台大考的英文難度滿高的且又佔50%,如果英文好的人應該可以拉高不少分數,今年考的統計題目不少,基本上沒有能夠停頓的時間,只能一直瘋狂寫下去,所以平常解題的速度也要兼顧,OR 考了一些變化型的公式,如果公式死背的人可能會看不懂。
清大統計我自己覺得比往年難了一些,平常證明要做的很熟,不然會慌了手腳,OR 意外的比之前簡單,英文的部分好好細心的讀完的話應該過門檻都不是問題。
交大統計今年考的特別簡單,公式有記好每章節都有準備好的話,拿滿分的機率非常高,OR 則和往年出題難度差不多,有許多建模的題目,英文題目描述也很長,要克服緊張好好耐心地看完,生管和以往考的題目非常像,可以多做考古題。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周易老師 讓工數不再困難
感謝周易老師,透過詳細的講解讓我學會完整理解課程、內容充實,對於考試可以簡單應付,透過講解再帶多樣式的題型,如此可以直接學會觀念並實際應用,對於題型的掌握、公式的利用能力大大提升,多種題型都會在上課中帶出,讓學生回去複習時、或是練習題目,是真的再複習,而不是加強或是學習新的東西。雖然聽課程時東西很多,筆記需要一直抄,上課要十分認真,手也必須勤奮,但這樣努力後,回家透過周易老師的筆記複習可以大大增強讀書的效率,在此感謝周易老師讓我在工數這塊迎刃而解。
考科準備技巧
節奏 :
這方面大家可以問問櫃台或是學長姊可以給你很多的建議,但是切記,因人而異,要多打聽打到自己適合的,不要問他們是如何考到的,那種籠統的話題,而是要直接切入重點的詢問,像是:1.若再考一次的話,你會加強哪些地方 2.哪個環節是讓你搶到最多分的等等。
觀念 :
上課時要認真聽講、認真抄,自己親手寫過的記憶清楚,而老師都會重觀念講起,此部分不能鬆懈,遇到比較複雜沒見過的問題等等,就是拚大家的觀念,好的觀念才可以把題目分類,找到對的解題方式。
練習 :
考研的東西很廣,很多,不可能完完全全準備得到,所以不要想說全部讀完再考,而是要有時間就邊讀邊寫,一邊學會,錯誤中學習很重要。
心態 :
隨著考試的名額越來越少,心態很重要,不能被他人影響,記得自己的夢想和初衷,找一群戰友一起讀書,互相打氣,堅持到最後就會是你的了。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清大動機除了考科外,也越來越重視在校成績,所以補習不單單只是為了研究所,而是一起加強學校的平時考,備審大家都很高分,而錄取成績大約是備審成績再加一點點學科成績而已,所以比起考試,注意自己的在校成績也是很重要的,大家都知道,一次考試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學歷,但是僅僅一次的考試不足以決定一個人的實力,所以我在大二的時候就決定補TKB,一同加強自己的在校成績。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好讀書會,不辦嗎?
在考試的一年半前,自己的考慮了很久,在系上排名第48 名的我推甄應該是沒有希望了,如果是自己一個人準備研究所的話,看以前的成績就知道我學的並不充實,在這個時候大碩請了系上學長姐來跟我們談他們的考試經驗,才發現原來考上的學長姐只要有補習的,百分之百都是來自大碩!於是學長姐演講完的過沒幾天,我就馬上報名了,第一次去大碩補習時,領了教材,才發現自己真的該為自己的未來努力了,從正課班開始後,不管是統計還是OR,這兩個科目的課本,真的不誇張,我每本都念了十遍以上,而且在教室中會發現,大家真的都很認真,好多人的課本講義的標籤都是貼了一整排,然後下課朋友之間也會互相討論題目,我很喜歡大家這樣的風氣,在這樣的環境下念書感到相當有幹勁,老師也鼓勵我們跟朋友組成讀書會,大家可以互相督促彼此,在我們讀書會中的四個人有三個上了清大、一個去了成大,可見讀書會真的超級有用!
首先我最感謝的是統計學老師老師,老師真的是從最基本的地方開始教,就算原本對統計完全毫無頭緒的人,只要跟著老師一定也可以學會的,因為老師在最基礎的地基打得非常非常的穩,基本的觀念一講再講,講到你只要想到這個觀念,一連串的老師的”碎碎念”就開始在腦中徘徊,但在講比較困難的題目時,老師也能夠講解的非常清楚,只要仔細的跟著老師學完一遍統計,我想不只在考試,對工工所未來用到統計的幫助也相當多,而且老師都會在上課提前很久來讓我們問問題,而且就算問的問題很基本,老師也會很有耐心的幫我們解答(除非老師上課真的一直講一直講你還沒在聽就太不應該了)我想老師對每位同學的用心,在這些小細節上完全可以感受的出來。
再來我要感謝的是李昊老師,雖然第一次聽老師的課覺得有點跟不上,但第二次我先回家預習了之後再去上課,發現老師真的是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在教我們,而且老師教的方法也是我之前所沒有想過的快速的方法,遇到很多問題都可以輕鬆的解決,再加上題庫班中考古題的訓練,老師一題一題仔細的教想法跟作法,這樣對考試來說已經超級足夠了。
考科準備技巧
除了原本的課程,統計學老師老師的題庫班真是推薦到不能再推薦,在上完了正課後,統計這個科目我想是需要用海量的題目來訓練的,所以雖然統計學老師老師一個禮拜只要求我們寫70 題,我自己一個禮拜都會盡量寫到125 題(一天25 題),然後再用一個另外一本筆記本將錯誤的題目訂正下來,我想題庫班的用意,是用許多題目讓我們能檢視自己還有哪些地方是不足的,將他們整理起來並寫熟練,等於有一本自己的弱點集,只要在考試前看懂,那就等於統計這科你就是沒有弱點的!然後再來是李昊老師的題庫班,我想考古題的訓練真的是OR 不可或缺的,因為OR 這個科目比較繁瑣,每題所需要的時間遠比統計來的長許多,所以這個科目我是把老師的正課講義看熟,然後考古題做五遍,熟悉每個學校大致的出題方向,我想這樣就差不多了。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清大的統計題目是算比較簡單的,但他會用沒有看過的方式出題,所以只要仔細的看懂題目,在這科上就可以拿到不錯的分數,而OR 在我們這年出的超級簡單,只要有看過正課講義一定可以拿到高分,但在清大的OR 在去年出的超級困難,平均只有二三十,所以清大的OR 出題方式可能是要看當年老師的方向。成大統計的題目相對清大起來出的較難,而且他有一個題型是在工工所中幾乎只有他會考的,但統計學老師老師在題庫班時有一堂課會另外替有要考成大工資管的人加課,這堂課一定要去!在今年的成大統計裡,這個題型就占了整整25 分!而成大OR 的部分算是出的比較中規中矩,只要有寫考古題有算正課講義基本上都可以拿到還不錯的分數的。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補化工 找林隆
大家都知道,補化工所選TKB 林隆老師就對了。基本上沒有補的學生就已經落後一大截了,人稱化工如來佛真的不是叫假的。首先,在數位學堂上課時間很彈性,學生可以依據進度自由調調整,甚至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一聽再聽。再來,每天到TKB報到已經成了習慣,可督促考生認真學習,所以自然而然,榜單和成效不言而喻。如果大家可以買到其他家出的化工所詳解,就知道其他家的詳解漏洞百出,甚至我們這屆的同學都覺得,其他家的化工所老師去考化工所根本沒辦法上榜啊!所以,補大碩已經成了上榜的不二法門。
感謝林隆老師,才能讓化工所考試念起來輕鬆許多。林隆老師上課幽默風趣,就算坐上兩堂課,還是能保持很好的精神繼續奮鬥。首先是單操輸送,老師將所有學校的化工所考古題型整理得相當清楚,並將方法跟算式一一列出,讓學生十分容易上手,在課後複習時沈下許多的時間。再來是化動化熱,念化工系的學生都知道,化工熱力學就算普化、物化、化熱都上過相同的內容,還是難以理解消化。林隆老師將熱力學的觀念解釋的十分平易近人,讓每個定律的推導與觀念都像生活中的常識一樣,讀起來沒有壓力更充滿樂趣。
考科準備技巧
首先是單操輸送,考清大的學生一定要準備好Bird 跟Mcabee 來當字典補充,林隆老師的講義一定要好好做完熟讀。再來行有餘力務必要將兩本原文書當聖經在K。考生大概都知道清大考試的題目相當多,甚至近年來都會有像閱讀測驗一樣超長的英文題目。考試時若沒有準備好肯定相當慌張匆忙。建議考生作熟考古題,讀原文書培養英文閱讀的速度,考試將迎刃而解。
再來是化動化熱,如果考清大的同學要準備Fogler 和Smith;考台大的同學更要準備好Sandler 及Levenspiel。基本上研究所考試就從這幾本在出。化熱要的觀念與推導要當成喝水一樣,並融會貫通。化動基本上作熟基本題與搞懂一些技巧就可以了。當然網路上很多人只念林隆老師沒念原文書的。不過我們同學三位台清重榜的,甚至是台大榜首也這麼念的,所以我想,念原文書搭配林隆效果一定會更棒,吸收更好。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考台大的同學要多準備一科工數,所以考試人數不像清大那麼多。所以基本上,建議同學要早早先確定要不要念工數。台大考試只要工數考好,錄取機率將大大提升。小弟就是工數太爛所以只有備取第4 的份啊(哭)。清大一定要讀原文書,但近年來必修科目老師換血,未來出題方向會愈來愈偏且不好抓。教授出題會以自己的研究內容來包裝,舉例來說,某教授做人工血管,今年考試就出了血管內的流體輸送現象。所以,如果行有餘力的話,和戰友分享了解一下必修課出題老師的研究內容,說不定也會有意外的收穫。最後,成大化工所考的都是學校筆記或段考題,若想考成大的同學可以向該校學生借筆記來念,一定大有收穫。最後,祝所有考生錄取心目中理想的學校囉。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張翔老師把統計變有趣了
選擇大碩的原因原本是因為學長姊都在大碩,都獲得了很不錯的成績,且歷年來的榜單都很亮眼。最一開始到中壢大碩,和我的負責人洪主任洽談的時候,覺得她非常的親切,提供我很多資訊讓我參考、選擇,雖然之後都去新竹班,沒有再去過中壢班,但她讓我對大碩留下了一個很好的印象。在新竹大碩,櫃檯人員也非常熱心,有任何問題都會努力幫忙。大碩的環境和風氣也很完善,在整個課程到準備考試的期間,我幾乎天天都會去大碩補習班報到,感受同學們都在努力的氣氛,砥礪自己。
推薦張翔老師的統計學。老師上課的風格幽默風趣,數小時的課程沐浴在老師的春風化雨中絲毫不覺得疲累;老師善於直覺式的記憶以及簡單有趣的口訣,在暑期輕鬆地跟課的過程裡,不知不覺就已經記住很多重要的定理。張翔老師的著作也是上課教材的《提綱挈領學統計》被稱作統計學聖經,其中的內容對於準備研究所考試已是非常全面;還有同是老師的著作《統計學700 題》也收錄了近乎所有的題型。除了正課班,張翔老師的統計學題庫班也教授了許多解題的技巧和思考的方法。每一次上完張翔老師的課,都有獲得滿滿收穫的感覺,也非常期待下一次上課!
考科準備技巧
在補習的時候千萬不要缺課,即使有事也要找時間補課,因為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觀念和技巧很多都不是靠自己苦讀就能獲得,且所有的內容透過老師的講解,絕對能比自己讀還有效率。如果確定真的要補習,建議趁早開始,從大一或大二就報名上課,可以多跟隨幾次老師的正課班,第一遍可以打下基礎、解開許多迷惑;第二遍就能對內容有全面的了解;甚至第三遍就能把所有內容融會貫通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考前再搭配大量的題庫練習解題的感覺和老師題庫班的解題技巧增加速度,在考場上絕對能泰然面對所有難題。
除了補習班和授課老師能給的,自己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畢竟到頭來書還是得要自己唸,嚴格的時間管理和安排自己的讀書計畫都是準備考試必須具備的技能。最後是考試前的準備:個人精神、身體狀況,應考資訊和文具手錶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行百里半九十,若在最後一刻功虧一簣豈不是非常可惜。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我這次只考了台、清、交的工工所。
台大的統計題目非常多有20 題填空題且所有的觀念幾乎都被應用,必須要對所有的題型和觀念非常熟悉才能在限時內寫完;作業研究則是考了五大題,但是很艱澀的證明題,在以往的考古題裡不曾見過這種考法。
清大的統計題目不多,證明題也不難,都沒有考超過張翔老師上課內容的範圍,只要把教材讀熟,都能考到好成績。比較難的是題組題,在限時下把英文的題目讀懂然後選出正確的答案可能容易出錯。作業研究則是非常簡單,都考基本觀念。
交大今年的統計非常簡單,完全沒變化也沒陷阱。作業研究相對就比較難許多,但都是透過基本觀念變化出來的題型,是可以把握的。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潘奕老師就是神!
我是一位大一曾經被二一過的學生,所以在大三那年想說那個時間點我本來就應該要考試,就提早先報名了TKB。才剛開始聽課就知道自己有多麼不足,我完全不打算去想之前上課時候有多混,好在有學長姐推薦我來,並且介紹我關於潘奕老師有機無機方面的專業才讓我能在這兩個科目中看見希望,重新燃起對學習的興趣,以及激起那許久不見的好奇心,或許當初會稍微猶豫一下畢竟是一筆不少的錢,但是現在看來倒是蠻值得的呢!
潘奕老師很神,他整理下來的東西涵蓋Huheey/Atkin/Miessler 各家版本的優點,我看過曾經有心得文說「他是拿一千分的準備去考一百分的題目」,越複習筆記和寫考古題就會越同意這點;不管題目怎麼變, 核心思想都脫離不了他所教學的內容,端看你有沒有辦法活用。
老師上的非常有系統,有機他強調是把基本觀念練習的非常熟練,按部就班,等基本觀念熟悉之後我們對有機反應也不用趨於死背,反而是可以慢條斯理的把反應機構畫出來,光譜則是擺在最後,聽他的課算是一種享受,但是課程中會抄筆記抄到手軟,而我認為最後自己還是要統整,而且他的上課筆記"一定要抄"課本只是"參考用" 你也可以把課本當工具書,資料非常多有興趣也可以學得更深,至於課本題目很多都是原文試題,我覺得不會寫也不要太沮喪,先把基本題型熟練,再寫歷屆試題, 最後再練習比較難的原文試題,有機算是比較好準備的一科,各位不用太害怕!無機的話,一樣上起無機課也非常有系統,先強調一些量化觀念例如:薛丁格方程式氫原子模型、週期表等等,再來到群論,老師的資料一樣非常詳細,點群最後也可以到秒殺的地步,固態和酸鹼觀念也非常清楚,我個人覺得教最好的一章是配位化學,這章老師以做學問的態度來迎接考試的難題 ,讓人非常欣賞!
考科準備技巧
有人說無機太多太雜,那是因為硬要用一個過度概括的概念意圖去串連無機這門科目所致。無機之所以雜,是因為他要考量的東西太多;立體效應/電子效應的競爭、不同環境與相下產生作用力的要素不同,只能靠習慣去考慮同一物質在不同考量下產生的變化。要去質疑你的筆記,不要想說在補習班筆記寫了什麼你就背什麼;人是可能會犯錯的,寫下來的筆記也是,我在今年複習筆記的時候就在自己筆記上面抓出五六個明顯的錯誤。每一個公式的推導要嚴謹的去重新寫一遍,這樣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而不是硬背如果不糾正錯誤的地方花了一堆時間重新整理筆記/講義,也只是花了大把精力把錯的東西背起來而已。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老實說一開始蠻沒自信,其實我本身並不是成績特好,但經歷這一年的訓練之後,觀念都是相當清楚的,然後在經過補習後,接著再慢慢往想要報考學校的出題方向去準備,幾乎每個學校的考試風格都不太一樣,所以多去寫是會非常有幫助的,還可能出一模一樣的,像是今年台大化學分析就出了非常多的考古題,所以千萬要留一定的時間來準備考古題!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