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薦熱血的周易老師
因為在學的成績不是很好,我自我評估我推甄上的機會不大,於是在補習班講座後,毅然決然的投入考試的懷抱。而會選擇大碩的原因,是因為在學長間的風評是比較好的,而且我試聽後也認為老師們的教法是很適合我,於是就決定加入大碩了。順利考取研究所也證明我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首先感謝劉強老師從夏季班到題庫班,兩次扎實的從頭學起,奠定了我的基本功。而題庫班後段開始檢討題目,讓我更熟悉考試的技巧。最重要的是經過老師課堂上的細心教導,我花在電子學這科的時間大約只占20%,卻能獲得非常好的成績。
電磁學的李長綱老師,跟著他的上課步驟走就對了! 正課班的時數比另一家補習班少了一半但卻沒有絲毫的遺漏。重點是老師的題庫班,各種題型分門別類,並且有分難度讓我們依照自己的能力去挑戰,不浪費時間在過於技巧的題目。對於考生這是最重要的,因為時間是很寶貴的。
工程數學的周易老師,老師的筆記就是寶典,雖然上課要連抄三小時的筆記手有點痠,不過只要養成上課後複習筆記的習慣,你不需要其他資料,你就可以輕鬆的讀完這一科目了,且老師在線性代數用圖像讓我們理解線性代數其中含意,更讓我獲益良多。且老師會給我們line 方便我們問他問題。有一次我讀到忘了時間,半夜問老師問題,結果老師馬上回我,真的是一位很認真的好老師。
考科準備技巧
基本上考台聯大是一科都不能放的,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妥善的分配時間,並在不足的科目加強訓練。最好能在固定的時間讀固定的書,養成規律,這樣才不會分佈不平均。
如果能從暑假開始能一天讀個十小時左右,你到考前一個月的時候可能對各個科目都滾瓜爛熟了,所以你不用擔心時間不夠,你只需要擔心你是否有這個毅力去撐過這段時期,撐過去,研究所就是你的囊中物了。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我是考台聯大系統的,台聯大的電子學出的題目都是基本題的延伸,只要小心作答,依照著劉強老師的解題思路去解,就能輕鬆拿下高分。
電磁學的部分著重在下冊,上冊今年只有考一題五分的題目。下冊中傳輸線以及波導的部分是最為重要的,必須多花點心力去準備。而這邊剛好是李長綱老師花費最多心力教我們的地方,所以只要跟著老師的步調走,就能有不錯的成績了
工數C卷今年的線代較少可以直覺寫出答案的題目,必須要觀念夠並搭配計算才能寫出,而微分方程則是考驗你的計算能力,考題不難,各章節都有出一點,你算的越快能拿的分數也就越多,所以熟練很重要。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檢視自己 該補的還是要補
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為自己在校成績不夠好,所以很清楚知道自己無法推甄,但是很確定自己想要走資訊工程這條路,於是就決定選擇補習,因為有聽說過大碩的師資不錯,然後身邊的同學也都在報名研究所,於是就決定跟同學一起報名,並且開始上課,一開始選擇先開作業系統,邊上學校的必修先上補習班的課,在上過洪逸老師的課之後更確定自己應該要補習,因為補習班上的方式比較考試導向,也注重建立整個觀念架構,讓我學習起來不會感覺東缺一塊西缺一塊!
資料結構跟作業系統我都是上洪逸老師的課,老師上課的方式十分幽默風趣,而且在每章的最開頭都會先講述章節大綱,建立起那一章的主要架構,讓我在學習的時候十分有系統,也較能融入上課內容,尤其時作業系統,其實這科非常的雜,但是老師卻有辦法理出一個脈絡,利用舉例的方式讓我更了解OS運作的原理,讓我省去了非常多自己摸索的時間。
離散數學跟線性代數都是屬於數學部分,黃子嘉老師在建構離散數學的觀念時常常都用循循善誘的方式,我認為數學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原理,而老師都不會讓我們死背,而是理解之後自然而然就記起來了,周易老師的方式就不太一樣,是屬於不斷舉例以及題目,而且老師的題目庫十分龐大,在上課時其實只要認真就能網羅大部分的題目!
考科準備技巧
其實只要好好安排自己的補習進度,並且認真上課抄筆記,做到上完課都能複習甚至寫題目來回憶,其實前置準備就十分足夠了!至於到了前三四個月就是開始上題庫班的時候,上題庫班之前如果能自己先把題目做過,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上課能更專注於自己寫題目時不會的部分,並且在老師講解夠加強觀念,若能把題庫班的題目都練完,其實準備已經十分充足了!但是在考前兩個月還是建議開始寫重點學校的考古題,我認為最有用的考古題就是交通大學的題目,因為他比較全面性,也不會考比較偏的題目,只要掌握住交通大學的題目,其實代表你的觀念都已經建構的蠻完全的!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台灣大學的題目基本上應該算是最偏的,尤其是計系的部分,很容易跟自己念的東西都不太一樣也不知道如何應用,但是資演跟數學就好掌握很多,所以台灣大學可能決勝點在數學的部分!交通大學的題目都比較中規中矩,題目雖然很活但是只要有念透講義跟筆記,都很好掌握!清華大學就比較不一定,每年的難易度比較不一致。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推薦周易 & 郝龍老師
大學時期的物理相關科目一直都是靠自學,當時使用的參考書其實挑選了許久,最後選擇的便是郝龍老師與周易老師的著作,也因此當我決定要報考研究所時,便優先決定了這兩位老師。因為自己只有半年的準備時間,為了能更方便安排自己的時間而選了數位課程,不能直接和老師面對面討論的問題也可以透過向櫃台詢問老師的聯絡方式而得以解決,時間上也更方便。
首先要感謝郝龍老師。在學校時修的是量子物理,雖然課程深度夠,但同時也讓大家的程度上下限相差極大。當初修課成績分別是一:B+/二:A+,後來漸入佳境但是基礎部分其實學得並不紮實。老師的課程很好的彌補了這點,前三分之二的部分方法簡單卻內容深刻,加上藍色的書本題題都是精選題,堅持下來之後,我覺得幫助很大。
再來要感謝周易老師。雖然課程難度跟學校的內容相比略顯不足,但也只是在講義提供的題目上方面,觀念上,老師其實教得非常深入,把工數分成微分方程及線性代數兩大部分,反覆研究之後,這樣確實對於統整自身的數學能力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考科準備技巧
準備物研所,要有至少兩個科目有相當的實力,其實這件事很多人在準備時多多少少都曾打聽到,但是其實所謂的「兩科」一定只能是近物跟工數,畢竟普物是基礎科目,準備得再怎麼好最多也只是比別人多出十幾二十分,完全不能保證能夠「一定」正取,以下分享半年的準備方式。
【近代物理】
首先原文書是一定要準備的,我是以Gasiorowicz 的書為主,Griffith以及Beiser 的著作為輔。為什麼原文書一定要準備?因為其實考試的出題思路與各校的習慣,都跟各校選用的參考書籍有絕對的關係,並且多閱讀幾本,更能幫助自己在同一個理論中,找到自己較容易理解的一種觀點。另外老師的上課筆記能多推導幾次是比較好的,畢竟老師的課程雖然很深,但是大部分時候,使用的方法其實都是用最簡單的數學、最直接的物理想法去剖析一個個理論。最後,老師的藍色書本其實只是精解,有餘力的話最好能夠從頭到尾自己寫出一份詳解,幫助自己釐清近代物理的所有細節是很有用的。
【工程數學】
首先ODE(一階、高階、級數解)、Laplace、Fourier、PDE 這四個部分最好能做的題目都做,不要去找詳解,盡量都從老師上課的筆記及觀念出發,一題題去研究微分方程的解題思路,千萬不要只是研究詳解,這樣和背公式其實是一樣意思的,當你上考場時你會發現,在解題的過程會有很多不確定、漏寫的部分,這些都是主要被扣分的原因。再來是工數的後半部,方法和前半部差不多,但是只需要找出各校的物理所、光電所、電子所等相關的題目做即可,畢竟不同於微方的廣泛使用,線代在各個領域著重的部分都有所差別,時間不足的話不用強求。最後是複變的部分,這部分的練習最好把它當成一個新學的科目面對它,原因一是因為是高等數學的根本之一,二是因為它其實整合微方的各種方法有很大的用處,三是因為它是物研所必考的一部分,在學習的時候如果碰上瓶頸的話,建議回去翻一下微積分作為參考,會有幫助的。
【普通物理】
這科其實很雜,時間上的投資報酬率低,如果本身物理能力不錯的話,建議先去研究一下國外所謂的「Mind Map」的筆記方式,作為普科這科的統整思路我覺得幫助很大,題目不需要做多,環繞著原文書各章節的範例做為出發點即可。
【考古題】
考古題其實是很重要的資源,千萬千萬不要急著寫考古題,畢竟考古題只有第一次寫時才有價值,留在一月左右時較好。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交大電物:
每年的方向其實不太一樣,工數普物可能難可簡單,近物的著重方向也不一樣,多方準備是唯一的方法。建議多關注一下業界的熱門項目。
台聯大:
中規中矩的考試,什麼都考,而且鑑別度很高,不需要特別研究考試方向,念得難度夠深入是最有效的方式。
成大物研:
很喜歡考各科的證明,應用方面的考法很少見,準備上來說目標單一但是難度稍微高了一點
清大計科:
只需要兩份資料,一是清大數學系程守慶老師或是高淑蓉老師的上課筆記,二是清大數學系的例年期中考題。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張翔老師 改變了我的學習模式
大二下的時候,系學會安排補了大碩後考上工工所的學長姐回來分享考試經驗,在他們的強力推薦下,我開始思考是否要展開補習人生,經過多次詢問學長姊的意見以及自己在網路上對各個考研補習班的評價分析之後,再加上自己也以繼續升學為目標,於是我最後選擇了大碩。
對我來說,補大碩的最大收穫就是上了張翔老師的課!在補習之前,我一直都覺得統計要背的公式很多、東西很雜,很多定理都只是死背起來,因此念書時常常興致缺缺,但去年暑假上了張翔老師的面授課後,從此改變了我學習統計的方式與態度。老師教的內容很多而且有條理,公式、定理都會清楚地證明由來絕對不是念一念帶過而已,並教我們技巧性的”背”公式,讓我在統計的學習上省了不少時間,此外,老師非常幽默風趣,上課不無聊又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我很喜歡上老師的課,雖然之後因為時間因素沒有再繼續補題庫班了,但每次寄信問老師問題,老師都會完整地幫我解答,真的很謝謝張翔老師!
考科準備技巧
我認為只要有補習,考試要領幾乎都能掌握住,這就是去補習跟自己念的最大差別,補習班老師有著多年的教學經驗,考試重點他們一定比我們還清楚,甚至還能做考前猜題,幫我們省下很多時間,讀書時能聚焦在重點的部分,效率也比較高。
在準備統計時,真的是要聽張翔老師說的那句話”提綱念個四、五遍也不為過。基本觀念一定要先徹底地搞清楚,每個公式、定理都要知道怎麼來的而且要知道怎麼用,提綱的題目也都是最基礎的,每一題都要會。此外,每唸完一個章節的提綱可以試著自己畫出心智圖,將一整個章節的架構陳現出來,幫助自己在之後複習的時候用,看到關鍵字能想到哪些定理,能夠讀通、讀熟。掌握住觀念後再來寫七百題,寫起來才會比較順手,基本上我是要求自己一、二顆星的題目都要搞懂,三顆星如果看了解答還是不會就放棄了,寫題目的時候絕對不能用看答案的,要能夠自己想出來、寫下來,這樣才是你真正會這題。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每個學校考試的方向不太相同,清大今年統計這一科我覺得比較難,證明題的部分較多,還有會倒扣的選擇題(題目滿活的),OR 相較之下就簡單多了,有讀有高分!交大的統計今年也很仁慈,考的都是基本題型沒什麼變化,只要不粗心90 分以上都不是問題,至於OR 就沒那麼容易了,考了兩題要自己建模,還有簡答題說明敘述的對或錯。台大的統計今年跟以往很不一樣,考了二十五題的填空題,題目很活、很數學,OR 的話則超級難,幾乎大家都不太會寫,應該只有少數神人拿到分。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感謝學長姐們的推薦
在大三上的時候許多同學都開始準備考研究所,而我經過學長姊的推薦後來到了大碩,聽說這裡師資優良,榜單每年都很豐富,並且可以先試聽看看各個老師,選擇適合自己老師。各科內容都蠻豐富扎實的,不只觀念教得清楚,而且該要會的解題技巧都講得相當巧妙,解題技巧更是能夠考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議想要考研究所的人都可以來這裡。
感謝黃子嘉老師,上課風趣,講話幽默,觀念教得清楚,影片裡也會督促學生回去複習,不論是線性代數或離散數學,如果上課都有聽懂弄懂,可以打好很深的基礎,寫起題目便會輕鬆許多,課堂中時不時的冷笑話更讓課程不會枯燥乏味。
感謝洪逸老師,上課輕鬆,把困難的東西舉成很簡單、很生活化的例子,就為了能讓我們更明瞭這些觀念的意思,課堂中也會舉很多例題讓我們練習,回去複習就看這些練習題,也會分析哪些章節比較重要,讓我們更好準備。
感謝張凡老師,上課觀念講完後會一步一步帶我們大量的歷屆相關試題,較難的部分也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複習,較常搞混或是不懂的地方老師也會特別提出來講,老師人也很好,熱心幫助同學解決問題。
考科準備技巧
數學部分上課完回家後都會複習一遍當天所教得內容,離散線代都先寫單數習題有時間再把剩下寫完,尤其重要的是不要太過鑽研很難的題目,把簡單、中等難度的題目穩穩拿下就好。
資結是較好準備的一科,時間複雜度、遞迴、排序、前中後序、TREE、HEAP、HASH…都要熟練,其實不會花太多時間,考題比較偏向操作題,演算法就多看多讀吧,基本的演算法像是有無負邊的最短路徑、MST 一定要會。
硬體方面我比較弱,計組老師上課講的題目最後都要弄懂並且熟練,也許要花不少時間,也有很多東西要記要了解要會算,很多地方容易忘記要一直反反覆覆翻回去看,但是讀了你就贏過其他人了,其中算法不能死背,一定要去理解為什麼是這樣算的,不然題目一變化分數也就沒了。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寫考古題時建議從交大開始寫,題目難度適中,通常不會有太多艱深刁難的題目,很適合拿來練經驗值,加上題目多,也可以順便訓練自己的解題速度,在解題的時間上要分配好,不要在同一題鑽研太久,遇到太難的題目就先跳過,在寫第一遍時把基本題拿下,再把不會的題目弄懂,每寫完一年份的考古題都會覺得有學到東西,觀念更加清晰,之後複習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才會快。
台大考古題題目不多,資演部分演算法出的蠻活的會考變化題,多想多思考,資結則要熟悉各種時間、空間複雜度;離散線代這兩科就要好好搶分,只要熟讀分數不會難拿;硬體部分我認為需要長時間的準備,一時半會很難把分數拉高,我也只有看過沒有認真寫。清大計系計科也差不多就是分基本題跟幾題難題,但今年計系難度似乎提高不少,大部分的人都寫不太順手,其實只要基本題都拿下大概就十拿九穩了。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喚醒遺失的記憶(?)
我是應屆畢業的本科生。本來相對於外系生應該有更多優勢的我,由於在校期間並沒有非常認真的學習,且許多東西大一大二就已經修完,導致許多科目內容早就已經忘記。對於資工系來說,研究所逐漸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也因此,我在決定要考試的那一刻起就決定前往TKB 把已經忘掉的內容重新彌補回來。在課程的選取上,我選擇數位學習課程讓我可以自由的調配自己的時間。對於應屆生來說,課業終究是最重要的,因此能自由選擇上課時間就顯得十分重要。調整好自己的步調、配合補習時間,能夠更有效的將過去所學的知識做一次有效率的統整,再搭配上老師們整理出的題目、參考書,讓讀書效率事半功倍。
考科準備技巧
資工所的每一科考試要領都不盡相同,但是大碩的老師群們都十分用心的幫忙整理出考試的必備要領。從準備時間來看,建議也不需要過早開始(如大二等)。太早讀容易怠惰且也容易忘記,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步調找出適合的時間點,持之以恆就會有效果。從準備方式來說,每個人喜歡、擅長的科目可能都有所不同。但是整體上來說,數學類比較需要經常練習、硬體(計組+OS)比較需要理解(死背很容易忘,且讀起來會很煩躁)、軟體(資結+演算法)則比較依賴記憶。
數學方面,黃子嘉老師真的是教學的一把手,哪怕老師已經陪上帝去玩數學了,我依然十分感謝他帶給我的幫助。
【線性代數】
有系統的整理、詳細的分析、完善的結構分類讓我能「連貫」整體的觀念。把整體觀念讀懂是讀線代最重要的地方,而黃子嘉老師連貫的觀念講解、大量的重點考題示範都讓我受益匪淺。
【離散數學】
章與章之間極少關聯,但是老師針對每章重點的詳盡分析和考題整理依然是帶給我極大的幫助。
洪逸老師在資結與OS 上有很高的造詣。聽他上課能帶來極為清晰、有脈絡的概念。
【資料結構】
將許多重點完整展現其原理且親自追蹤一遍,十分有助於幫助記憶。
【作業系統】
分門別類整理,更傾向於告訴我們「Why」而非死背硬記。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每個人因為喜歡跟擅長的科目有所不同而可能會有不同的感覺,另外部分學校的考試也有各自側重的部分,特定學校可能會特別愛考某些部分內容是其他學校很少出的,遇到這種狀況可能就必須要考生自行衡量讀書內容的重心。
以資工系來說,數學(離散+線代)由於不涉及專業知識,對於跨系考生來說相對好掌控,而對於本科生來說也是比較能穩定得分的科目。軟體(資結+演算法)比較兩極,有興趣的人或許會很高分,其他人可能就要有系統的整理和記憶。演算法內容較艱深,且有時各校考的比例不高,視情況讀即可。硬體(計組+OS)內容極多,且各校考題難度落差非常大。一般來說盡可能有脈絡的讀懂整體才有比較高的機會拿到高分。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周易:公式如藥,盡量少用
我非常感謝工數的周易老師,老師第一堂課說”公式如藥,盡量少用”,把我以前對於工數的理解都打亂了,畢竟以前都只知道背公式,到相同型式的就代入就對了。周易老師非常注重理解,只要通了在怎麼難的題目都不用怕,特別是在ODE 跟PDE的地方,只要經過老師講解後再理解一遍,題型怎麼變都難不倒我。還有教物理冶金跟冶金熱力的楊慧德老師,以前看書的時後都只知道死背,從來看不懂裡面的脈絡,但是自從經過老師的指點後,彷彿被任督二脈一般,寫起題目都行雲流水般的順暢。
那個時候是大碩來學校系上辦講座,聽了學長姐考上之後的感想,感覺大碩是一個不錯的補習選擇,因為要是我自己讀的話,一定會很混,滑手機看電腦樣樣來,但是假如是聽別人教,而不是自己看的話,比較能靜下來聽,所以在想說要考研究所的那一刻起,就決定要補習了,而經過學長姊的分享,我才選擇了大碩來準備我的研究所考試。
考科準備技巧
因為我是決定把準備的心力都集中在清大材料所,然而清大材料所是所有材料系裡面考的科目最多的,因為除了基本的材料導論以及材料熱力學,還外加了普通物理、普通化學和工程數學,比起其他大部分學校只考材料導論和材料熱力學,整整多了三個科目。而清大的話,普通物理和普通化學要好好把握,因為算是最好拿分的科目了,而且再加上我原本就是指考上清大的,所以其實這部分也沒有花我很多時間在準備。
而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工程數學了,雖然其他學校都沒考,所以大部分來考清大材料所的都不會準備工數,但是其實準備工數是最賺的,因為理工測驗二是材料熱力學和工程數學一起考,但是只有100 分鐘可以寫,所以工程數學不會出太難,只要有好好準備都可以拿個70、80 分,而材料熱力學,只要有好好聽老師上課,在寫完題目本,就沒問題了。
最後的材料導論,我個人讀了8 遍到10 遍,才把全部該記該了解的東西搞清楚。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呈上述所說,理工測驗一的普通物理和普通化學的難度不高,能拿高分最容易,而理工測驗二的話,只要上課有好好上,題目好好做,要拿高分也不難,最後理工測驗三,就是材料導論,是全部裡面最難拿分的科目,因為動不動就倒扣,所以考出來的成績都不太高。畢竟考清大材料所,只要總分有300 分就能正取,而三科加起來有600 分,要是理工測驗一能拿個150 分的話,剩下兩科加起來只要拿150 就可以上了,而理工測驗二也不難,所以只要有好好準備,要考上其實不難。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絕對推薦歐大亮老師
首先要感謝三科老師在這一年對我的拉拔跟幫助!
歐大亮老師對於我這一年的幫助不單單是讓我不討厭工程數學甚至是讓我喜歡它,在我開始補習前我的工程數學一到工程數學四每一次的期中考從來沒有超過20 分,雖然最後都勉強活下來60 分低空飛過,但是事實上我完完全全沒有在這段時間建立起任何的工程數學基礎,後來陰錯陽差開始補習,聽了歐大亮老師的話乖乖地聽了基礎工數,雖然在聽帶子的時候都覺得很浪費時間,想要趕快聽一聽回家打遊戲,但是沒想到這幾堂的課程會成為我考上台大的基礎,所以老師算是我的大恩師。
詹森老師他在正課期間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會用一套沿用了大約快10 年的教法把所有自動控制的觀念在短短兩個月間幫你建立起來,如果是想拚頂尖研究所的同學千萬不要錯過老師開授的題庫班,在題庫班期間老師會變得比較嚴格一些,如果你把沒有認真思考過的題目就直接拿去問老師,一定會被老師嘴,但是也是因為這樣會讓我再問題目前先往很多個方向去做思考,對於我在考台大自控時有不少的幫助。
電子學老師有著一套他對題目獨特的敏銳度,老師大部分的解題方法真的很猛,電子學算是我在補習前最畏懼的一塊,因為我的電子學曾經被當過,而且是在我認真念過後被老師狠狠的當掉,所以我一直覺得我是一個電子學白癡,但在補習後跟著老師的腳步觀念一步一步建立起來,其實整個課程走過一遍而且都有完全跟上老師進度回家乖乖複習的話,就足以應付一般學校的考題了,但是題庫班會提供你更多的題目還有更細節的觀念,這些觀念在考場上的幫助非常的大,所以不論是哪一科我都非常建議要上題庫。
考科準備技巧
準備研究所的這段時間非常漫長,大多數人像我們1 年,也有一些比較早準備的可能會到1 年半甚至兩年這麼久,那這段時間你首要的工作就是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來念書,畢竟要自己一個人一天從早上9 點念到晚上12 點真的是有點空虛,找群人吃飯也可以嘴砲打遊戲放鬆一下。
我算是暑假一開始就決定好要考台大了,而你要考台大你的條件就是你一定要比所有人還要強,但是這是你的目標,你不能因為這樣就抱持著心態說:阿其他人都比我弱,我不會的他們應該也不會。 如果你抱持著這樣的心態你只會讓自己永遠不會進步,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老師這就是找很多人一起念書的用意!
至於各科的準備,我覺得自己會有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所以就不赘述,不過可以給大家一個方向就是,除非你時間真的不夠不然不論是哪一科的基本觀念都不能放,高手過招往往都是在一些細節,想成為可以叱吒在各榜單上的榜單獵人就要從小地方就比人家多一些分數,往往正取備取就只差0.幾分。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如果你是電類且以四大為目標的同學,那我很推薦報考中興來當作練筆,雖然寫完你會挫折到懷疑你生下來幹嘛,但是他會是一個很好的分水嶺,你可以很明確的知道你什麼東西沒有準備齊全,至於中央我覺得可考可不考,他的題目就很單純是考細心程度,你細心你就正取。
再來台大跟台聯大的部分,我覺得這是一個必須要謹慎考慮的選擇,因為除了通訊組以外其他組別這兩間幾乎都會強碰,而台大的準備範圍又是出了名的誇張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範圍,以自控來說曾經考過飛機姿態控制、衛星姿態控制,這些東西你沒準備偏偏又考出來就等著進去掛網40 分鐘後交卷,不過這幾年都蠻固定的啦!都是考一題100 分的設計題,我跟另外2 位正取台大的同學我們都是篤定他今年會再出一次、也很幸運的被我們猜對了,如果猜錯大概就沒辦法在這裡發心得文了吧。
成大的話因為今年很過分的出了20 分的向量,所以對於沒準備向量的我們來說看到考卷就知道這張滿分80,但是既然他有出過你還不念那就是你得不對,所以明年要考試的學弟妹建議要念一下向量,不能在向我們一樣抱著僥倖的心態放推向量了。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三大名師,專業科目無死角
這在裡要感謝歐大亮老師在工數方面的教導。在沒來上課補習之前,我對於工數的印象,就只是不斷地背公式,能讓工數這個課目不會被當掉,但在經過老師一年的細心教導,我從老師的課程裡的知道,工數不單單只是一個數學的計算方法,每一個式子都有他自己所含有的物理意義,都是我們在各個專業科目中,最基本的運算工具,並且感謝老師花了那麼多的時間為我們找到各種速解的方法,讓我們能在學習和考試上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張皓老師的動力學是我大學以來上過最有趣的課,風趣的上課模式,以及只運用最基本的力學原理來解決任何的題目的手法,都讓我在這堂課上學了很多。想想大一時對我來來說如噩夢般的動力學,在經過老師一年的訓練,當時的問題對現在的我來說完全是輕而易舉的,所以感謝張皓老師這一年細心的教導。
詹森老師的自動控制教的真的很好,對於每個題目及各個章節的觀念都講得非常詳細,讓每個同學都可以跟上老師的進度,並且會在課程中不斷地複習前面所上過的觀念,讓我們可以不斷地將自動控制的各章不同的觀念做一個完好的連結,讓整個自動控制學起來相當輕鬆。
考科準備技巧
【工程數學】
上課要認真聽課,並且要跟上老師的進度,因為工數內容太多了,所以老師講課的速度會有點快,所以要認真聽。而且也因為內容太多,所以時常會有唸完後面的章節,前面的章節就忘掉的現象, 這時候就要不斷地複習,而在最後題庫班的時候會有大量的題目讓你更加熟習各個章節的內容,所以我覺得題庫班的作用真的很大,一定要上。
【動力學】
要清楚的理解各個章節的重點,並且要會觀察題目的敘述,從中找出運動學條件,再配合力動學的應用,那麼在動力學上就沒有任何問題了。所以必須要熟讀各個力學的觀念,並且要知道怎麼運用和何時可以運用,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觀念非常清楚,那麼其實動力學真的不難,都是用老師教過最基本的原理來解任何題目,所以動力學最重要的就是觀念的理解。
【自動控制】
要熟讀各個章節的內容和觀念,因為自動控制是有連貫性的,前面的章節教的東西和後面章節教的東西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必須要先理解各個章節,最後自己要將這些觀念連結在一起,那麼自動控制其實就不會到想像中的那麼難了。
最後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一點就是要對自己有信心,如果你上課都有認真聽,並且都有回家後好好地複習,那麼你一定就是眾多考生中站在金字塔頂端的那一群人,別看考試報考人數那麼多就因此害怕了,你要相信自己就是前面那會錄取的幾個人,那麼成功真的就離你不遠了。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今年台大機械考試的題目跟往年來說有稍稍的不同工程數學算是中規中矩的,除了第一題考到了基礎工數的觀念應用外,其實題目跟往年來說沒甚麼太大的差別,其中ODE、偏微分接近都是每年必考題動力學今年少了故事情節的描述,但卻考到了更多基本觀念的運用,以及題目數量有點多寫不完的情況。所以基本觀念的熟悉和選擇題目是相當重要的自動控制今年改變了考試的方向,沒有設計題和計算題的出現,反而主要在於對自動控制原理及一些觀念上的文字敘述,佔了有一半的分數,如此改變題目的方向讓我們知道,自動控制各個章節的觀念必須要相當的熟悉和理解。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