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光電所_ 郭O安
1-1理工研究所 / 光電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光電所_ 郭O安

原學校

  • 元智大學光電系

考取學校

  • 台灣大學光電所
 

選對補習班先成功一半

非常謝謝三位老師用心良苦的教導我們,由於大學時期非常混,因此許多科目都是補習時從零開始,但最後在老師們的教導下,學到了非常多,以及考試用的到的技巧,而且老師們人都很好,都很願意回答問題幫助學生, 最後謝謝老師們幫助我考上我的第一志願,不然我從來也沒想過自己能跟台大沾上邊。

當初選擇大碩的理由是因為當時聽到大碩有許多有名的老師,個人認為選老師是很重要的,而我們學長姐也有許多人在大碩補習,考得也很好,他們也都十分推薦來大碩補習。大碩除了面授外,也有數位學堂的部分,所以如果上課有沒聽懂或沒聽清楚的地方,都可以回去數位學堂在重聽一次,對學生來說很有幫助。而大碩的校園負責人桂青跟郁芬人也都非常好,當初我原本想要放棄的時候,也是因為他們找我聊,了解我的迷惘以及無助,後來我決定還是考考看好了,在這短時間也非常感謝他們的支持,才能讓我考到自己理想的學校。


考科準備技巧

一、大三~暑假前:
這段期間壓力還沒有那麼大,我當時就是跟著補習的進度,老師教到哪,當天回家我就把老師教過的地方複習一遍,強烈建議如果有時間的話,最好是在當天就複習完,或是三天以內複習完,這樣印象會比較深刻,而且複習的效率會快非常多。複習完一個章節時,最好是能蓋上課本,把整個章節的脈絡從頭想一遍,印象會非常深刻,並且邊讀時就邊作筆記,筆記能在考前發揮極大的作用,所以筆記一定要做。這段期間最好是能多著重在工程數學上,因為其他兩科比較多背得地方,而工程數學只需要將題目算熟練,因此我個人認為暑假前能將工數準備好,之後準備其他兩科會輕鬆很多。

二、暑假:
暑假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時期,就算之前大三沒有認真準備,暑假只要開始認真讀,也都還來的及,甚至還有同學是9月才開始讀,也考得相當好,但暑假最重要的是能把各科基礎打穩,以便面對之後的題庫班,如果暑假時沒有把基礎打穩,上題庫班時會辛苦很多,只要把握上面複習的原則,最慢在三天內讀完,勤作筆記,讀完一章節能從頭想一遍,經過一個暑假後,一定會成長很多,對各科也會都有一定的戰力。而我自己是幾乎每天都到光電系的系圖裡面讀,也有些人選擇在自己家或圖書館,基本上是看自己喜好,但我強烈建議在系圖讀,系圖能有許多同學一起督促,還能互相討論和問問題,絕對比自己在家想破頭來的有效率,讀累了也能去打個球,或是多詢問學長姊一些關於準備考試的建議,會有許多幫助。

三、題庫班:
開始上題庫班後,距離考試的日子就將近了,題庫班每次上課都會帶許多題目,相對回家複習的題目也會更多,壓力也就更大,但這期間最重要的就是撐下去,題庫班我只有上李長綱老師以及郝龍老師的,電磁題庫班必上,沒上的話大概也不用去考了,題庫班能讓你練習到每種題型,而且會非常熟練,但題庫班題目很多,因此就從第一類型的題目去做,做完在做二跟三,還有時間的話再繼續做第二遍第三遍,老師的抓題也非常準,因此老師不會考的就不用理他,相信老師就對了。近物題庫班郝龍老師會從去年的考題往回做,因此會知道光電所近物考題的方向,就知道哪些是常考哪些是不會考,準備起來會輕鬆許多,近物算是比較好準備的科目,背的部分比較多,我個人是有準備筆記本將要背的公式跟重要的觀念都記下來,將觀念都搞懂跟公式都背的很熟後,基本上這科是很穩的。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研究所考試內容非常多,因此準備研究所主要都是準備自己想考的校系,了解各單元在各校占的比重,才能得到最有效率準備方法。因此我就從台大光電跟清大工科來說:

【電磁學】
台大主要都是考下冊電磁波的部分,尤其平面波是每個學校都超愛考的章節,因此觀念一定都要弄懂,李長綱老師在題庫班主要都會著重在下冊,所以不需要擔心,下冊絕對會是最強的地方,清大就會考到許多上冊靜電靜磁的部分,因此可以依照個人志願去做取捨。

【近代物理】
台大今年的近物有幾題偏難,但郝龍老師都教過,因此近物平時可以讀一些比較偏物研的題目,不一定要只看光電類的題目,另外台大光電的近物會考電子學而且不難,如果有準備的話能比別人多拿很多分,如果真的沒時間準備就送他吧,不會影響太大。而清大的近物超愛出考古題,有報清大工科的話狂刷考古題就對了,絕對讓你笑著走出考場。

【工程數學】
工數這科我非常不拿手,我只有把握基本的ode,laplace,fourier,如果能多準備pde 跟級數解會比較穩,另外台大工數有50 趴是線性代數,線代要把基本觀念都弄清楚,不會的話問周易老師,老師都會很有耐心的解釋,清大工科的工數會考複變,然後ODE 跟LAPLACE 考非常多,這些一定都要把握住。

【英文】
最後就是台大英文,這科一定要過門檻,不然其他的就白費了,台大英文就難在第一大題全部都是超級難的單字,這大題只能多拜拜,所以後面的克漏字跟閱讀才是重點,題目不多所以慢慢看一定看得完,只要慢慢看然後看懂,其實後面題目不難。我自己準備是只有寫過2 回考古而已,不過最好是能每天讀一篇英文文章是最好的。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電信工程所_ 林O盛
1-1理工研究所 / 電信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電信工程所_ 林O盛

原學校

  • 元智大學資管系

考取學校

  • 台灣大學電信工程所
 

半年的快速衝刺

1. 工程數學
感謝周易老師在微分方程以及線性代數的幫忙,工數算是我最弱的一科,但老師的板書非常適合讓沒有底子的人在最快的速度掌握數學的解題技巧,也非常謝謝老師提供line 的服務隨時幫我解決疑惑。

2. 電子學
在二升三的暑假我上過林昀老師的課,老師的書非常非常的厚,量超級多,但非常扎實,感謝老師在這一年為我打下的基礎。讓我隔年在做電子學的衝刺時毫無阻礙真的非常感謝老師在電子學對我的幫助。

3. 電磁學
感謝李長綱老師,雖然我只有上題庫班,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我得到最大量的收穫,而且也是因為題庫班給予我的大量題目使得這科變成我在考前最安心的一科。


考科準備技巧

一、3 月~暑假前:
這段時期大碩會安排上周易老師的微分方程,這時候由於離考試很遠,沒什麼壓力,所以這段時間我也沒在唸書,但建議一天還是至少花個一兩個小時算算題目,因為這科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練習,也是個人覺得這是CP 值最高的!而且在這段時間把微方複習完會降低很多在暑假的負擔。

二、暑假期間:
這段時間會上超級多的課,每天日復一日的補習實在很累,所以在各科的進度方面更不能拖延,最少不能隔週,筆記要自己抄或是借人家的來印都無所謂,全看自己狀況,個人覺得是自己抄比較好,但邊抄就要邊想不要像機器人一樣不知道自己在抄什麼,如果抄筆記已經影響到你學習那就建議拿別人的來印,有不懂的地方盡量問老師,能越快把當前的問題解決掉越好,這段時間應該算是最難熬的,但撐過會很不一樣。

三、暑假~題庫班前:
這段時間就是自己的時間了,進度如何自己覺得ok 就好不要受他人影響,建議正課班的內容先複習一到兩次比較好,針對弱科要花比較多時間,強項的話如果覺得觀念可以了,不妨做做題目,做什麼無所謂,無論是補習班講義或是各學校考古題都行,先建立第一次的手感,寫過的題目要留下來方便之後複習,錯的或是弄不懂的可以先問看看同學,真的不會就在題庫班時問老師,這段時間算是中期了,很多人會在這時萌生放棄的念頭,但往前看看自己的暑假,由於滿滿的補習,你玩得也不盡興,我想既然都投入了就堅持到最後吧!!

四、題庫班~考試前:
這段時間當然就是最後衝刺了,老師會把平常來不及說的或是當時的你沒辦法吸收的全部交給你,包括解題技巧、題目分類,完完整整的傳授給你,此時的你如果在之前的時間沒有足夠的基礎是沒辦法處裡這些大量的負擔的,相對的你要是有好好的維持一貫的進度,這個階段一定對於你有相當大的幫助!其實這段時間就是在檢驗你之前的努力,當你發現考古題寫起來很順,比對去年的錄取分數也都有達標,那你離上榜的時間也不遠了。

【電磁學】
這科我可以給的建議比較少,因為我只有補題庫班,而我本身在物理類科一直都比較擅長,所以電磁我在準備方面都是順遂的,我覺得這科要好首先要有好的悟性,這是可以透過練習加強的,當你發現你不再因為一個算式卡很久,也覺得答案會長這樣是理所當然的事,你就成功一半了,唯一讓我困擾的是當要用數學表示物理現象時,我常常寫不出來,所以還是建議工數的部份一定要有相當的基礎你才有能力駕馭這科。

我是從10 月中才開始念電磁的,所以題庫班我到11 月底才開始上,之前沒去的部份用數位補帶,老師的題庫班有一套自己的講義,我認為是寶典,你甚至可以不做考古題也要把他給的講義算完而且要三遍,題庫量非常非常的多,如果覺得無法全部吸收可以選擇性的放掉一些地方,速度方面我是今天上完隔天早上加下午就看完,但老師給的時間有足足兩天,所以建議分析自己的強項弱項做最有效的時間分配。

【電子學】
這科算是我準備最久的一科了,也是我最有興趣的,打從前年的暑假跟隨林昀老師的腳步,到去年上另外一位老師的課,這科占了我所有科目70%的時間不誇張,我認真準備的也只有這科,這科我可以給的建議就比較多了,首先要學好這科你在學校一定要有相當的電路底子,不需要太強,但一定不能爛,我還是首推林昀老師的書,,但不建議應屆考生就是了,一來量實在太大,二來很多也不會考,不過我認為他的書為我帶來極大的樂趣,這科跟其他科不一樣。他不是理論科學,他是應用科學,每個電路都有他的設計理念,要學好電子學不光是要會算,懂這些觀念才是最重要的!念完林昀的書真的給我滿滿的收穫。

然而,上榜對所有人來說當然是首要條件我也不例外,於是我在第二年選擇了另外一位老師,老師上課的量大概是林昀老師的四分之一而已,其內容都是精華,充斥著各單元的解題技巧,筆記一定要自己抄做得越美越好,我上述的重要觀念,老師都是用口頭敘述,所以千萬不要分神,不過老師上課幽默風趣、講笑話的功力堪稱一絕,幾乎無法讓人分心,以上兩位老師都很好,我也都很欣賞,建議學弟妹可以評估自己的時間及狀況做最好的選擇。

【工數】
正課班結束認真上,回家記得複習,數學這種科目多練就是你的,我覺得不太需要什麼天份,記得一定要用手去算不要用想的去算。

a. 工數(向量)(複變):
向量這單元台大不會考,但其他學校都會考,不過我有準備電磁學,所以可以考慮用電磁的方法去解,但因為不是用正規的工數方法解,所以要自己練出一套方法處理,我是沒很著重這一部份,因為只想著第一志願不考,完全沒念(複變),其他學校考了就送,有失才有得,我是這樣想的。

b. 工數(矩陣):
這單元考出來的部分用線性代數就可以解了。

【線性代數】
這就幾乎是為了台大而準備的了,由於本身空間觀念不錯,比起計算我花更多時間在思考他的觀念,我認為觀念通了剩下的就是簡單的加減乘除,小心即可。不過,這科令人頭痛的還有證明題,但第一志願不會這樣考,所以當然就不考慮這部份了,其他學校考了一樣送分。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交大電物乙】
考好玩的,考完工數就知道沒望了,落榜。
 電子---電子考上冊居多
 電磁---爆難,看過最難的
 工數---考的都是我沒準備的,無法給建議

中央電機丙
第一天考的,算是練筆,但意外順手,各科覺得沒什麼要注意的,很像學校的期中期末,只是範圍很大。

成大電機甲
 工數---向量複變沒念,只拿ODE 分數
 電磁---考古題很重要,我看到幾乎跟去年一模一樣的題目
 電子---考很難,範圍整冊,而且改超嚴,會寫就多寫一點,盡量不要讓它有機會扣你分。

台大電信甲
最難熬的一天,準備那麼久就是為了這天,考卷發下來就面對吧!
 工數---當天第一堂,非常緊張,不過看到坐我旁邊考護理所的正妹有放鬆一下(希望她也有上)用最快的速度把會的寫完再檢查,微方比較花時間先寫,線代就盡量多舉一些範例,這科是我最擔心的,本身弱項而且是多選,一個選項錯了就掰了,其實認真來說,台大的工數比起其他學校是簡單的,不過要下相當的功夫。
 電磁---強項,我要靠這科上榜,沒有理由考爛,這是我考電磁前的心情,李長綱老師給我的幫助完完全全展現在這張考卷上,看到考卷第一眼就消除了我早上考工數的陰霾,埋頭專注於自己的題本上,寫完心裡是無比的爽。
 電子---難!全國最難,每年都如此,在看似整張考卷都不會的情況下,就只能在自己有可能拿到分的地方多寫一點了!林昀老師那堆厚重的書就在這些地方幫到我了,台大的電子學很注重觀念,我拿的分也幾乎都在這邊,解題技巧反而在台大這關沒什麼用。



 

延伸閱讀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應用力學所_ 林O穎
1-1理工研究所 / 應用力學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應用力學所_ 林O穎

原學校

  • 元智大學機械工程系

考取學校

  • 台灣大學應用力學所
 

名師加持讓我得心應手

感謝程逸老師幫我們打得工數基礎,讓我們讀起來相當上手,就像地基一般讓我們了解工數裡眾多單元的解法以及如何分別,讓我在讀第二次時也可以讀得相當扎實!特別感謝從外地來教我們材料力學的張皓老師,張皓老師的力學可以說是相當的好上手且靈活!有別於一般老師讓你算一堆題目來找手感,張皓老師是把你的觀念基礎打好,讓你寫幾題相關的題目便可以得心應手!就算是公式較多的材力,老師也會讓你背得有系統!所以對於背公式相當棘手的我,材力反而是我讀起來最有把握的一科!

感謝祝裕老師非常用心的教導我們靜力,在上課之餘也會對我們這些考生心理輔導!讓我們在考前的腳步走得更穩重!老師的靜力也是由觀念講起,所以也是相當的好上手


考科準備技巧

我在大三升大四前,便把動力學與工程數學先聽完一遍,因為這兩個科目可以說是考科裡比較硬的兩科,所以先聽一遍打好基礎,聽第二遍時就可以十分的上手,例如我聽第二次動力學時,前面運動學課程的印象都十分的深刻,以至於後面上力動學時也比較好上手!工數則是跟著老師的步驟走,最好講義每題都寫過!材力也是老師教到哪,那個禮拜就把講義裡的題目寫到哪!一方面印象較深刻另一方面老師上課時回答得出來也比較有信心!

靜力學雖說是東西較少!但是往往考卷中出一到兩題,你會寫的話就可以拉很多分數!因為往往很多人會忽略靜力學!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工數對於我們機械系來說基本上是全部都要讀!但是在最後寫考古的階段可以注意你要考的系所往年考的範圍,因為每個所考的工數範圍都不太一定ex.成大醫工沒考過PDE,所以這一定要自己注意,別在最後浪費太多時間在沒有要考的章節,當然一開始基本上是全部讀過一遍!

工程力學我覺得是機械系的重點!因為工程數學的章節較多且複雜!所以對於工數苦手的人,力學的部分一定要拿下高分來補工數的不足!動力學的題目很活!講義裡的題目基本上都要算過兩遍!上考場時才不會慌,其實考試的題目不會比講義難,只是要把題目練熟上考場時才不會腦袋空白!

材力的部份則是一直寫題目就對了!算完一遍再把比較難的地方再算一遍!ex.梁的變形曲線!一定要把各個公式倒背如流!不能搞混!

靜力則是穩穩地跟上老師的腳步,把特殊的公式背熟ex.皮帶公式 等等,往往考題不會變化太多,因為會的人已經很少了。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交大電子工程所_ 林O宏
1-1理工研究所 / 電子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交大電子工程所_ 林O宏

原學校

  • 中央大學電機系

考取學校

  • 交通大學電子工程所
 

狂推三大名師

劉強老師一定是首推,亦師亦友的存在,我始終忘不了他的那些立志名言,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啊!!!撐到最後的就是贏家。而每次詢問問題,老師都會很親切的用line 親口解說!可以親耳聽到世界類比大師的講解一生就值了。總之老師不會只教你課本的東西,他本身是業界的高手高手高高手,以業界的方面來思考電子學的話可以省時更省力!

周易老師的手速快如閃電,而且也是回答問題不藏招的好老師。曾經聽他說他一天可以在line 上回答150 個問題,這是何等愛好數學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啊。有甚麼問題一定可以問他的放心。

張凡老師的耐心絕對是天下第一的,等你上過他的課就知道了。就算你課堂睡著沒聽到他說甚麼,或者是忘記了,你去問他他還是會重頭講一次給你聽。且他的題庫班真的太屌了,系統整合再來觀念一一擊破,各個細節都有抓到。讓你考試不只贏人,還贏很多人。


考科準備技巧

【電子學】
電子學的重點就是台聯所考的部分,這部分劉強老師教得很細心且仔細。一定要弄熟。而獵殺電子學講義中的題目全部寫過後其實你的實力就已經是很頂尖的了。而至於後面的下冊的話,我是沒有寫獵殺電子學,而是聽著老師的課並且把smith 中的有圖片的題目算過幾次。因為後面的東西不太會有變化,考試都是相同的概念,只是計算會複雜許多,概念通了後面其實就通了。

【計算機組織】
這門課我完全跟著張凡老師的腳步,老師教的平易近人,真的讓人很容易懂了。而張凡老師的題庫班是一定要報的。因為老師會幫你每章節統整出一整張表,且會把考古題放置題庫頒講義中。會發現原來以前教得很難的東西,是有架構有系統可以一起念的。念計算機組織時絕對不能一章一章慢慢念,因為計組是一個整合的東西。你遲早要把它整合起來的。且考古題的排序也非常的有用,每一個細節都有講到。

【工數&線代】
老師的一句話深深影響著我。”如果你這樣解的話,就是糟蹋了數學”。
常常在某些題目他會舉一些很蠢的解法,然後用這句話來告訴我們。數學終究回歸理解和邏輯,公式盡量少用,盡量發現數學的奧妙。考古題一定要做該校考古題,例如你想考台聯,則台聯的考古題一定要寫過2~3次,但不能連續做。題目的觀念絕對不是錯過一次,看過一次答案就會的了。而是當下次在看到同樣題目時你可以解出來才算是你真的會。至於為何要寫該校的考古題,因為每個學校的考古題其實方向都蠻固定的。出法也一樣。簡單來說就是早點習慣作戰模式。

動力來源每個人都不一樣,找到自己的動力來源是最真實的。但是阻力來源大家可能都相同吧。在題庫班時期,想像著以後就算考上了找教授的場景,好教授都會找光了,自己成績又爛沒有實績被教授問到電的飛高高,就算找到雷教授可能要四五年才能畢業,我的未來就算考上了四大還是黑暗的,為何我還要念書。而且這時候又是你零散知識的架構化的開始。你會發現你的腦袋裝了越來越多知識,感覺裝不完一樣。深怕自己考試的時候根本沒讀完。我還曾經失眠一整個禮拜都在想這件事情呢。而這時初衷跟朋友就很重要了,最重要的一句話,反正你頭都洗一半了,等你考完再來煩惱這些吧!

不要心存僥倖,覺得某些單元不考就完全放棄。就算你真的完完全全不知道他在幹嘛,你至少要把握他的基本題。你可以適度的放手,但是不能完全鬆手。有時候就是因為這題就讓你錯失一個20分。劉強老師上課有說過兩句話:”成功不是跑得快,而是行的穩”、”撐到最後一秒的才是贏家”。這兩句話在研究所考試真的很有用,我在考試的途中看到了一堆人在最後12-2 月的最終階段檔不住壓力和誘惑放棄了考試。雖然形式上是有在念書,但是心靈上已經是行屍走肉了。所以我也要奉勸各位一句話,越到最後越是關鍵,把外面別人的娛樂跟快活都當成假的!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這個部分要自己去寫考古題做確認,我只能說中山工數難! 但是是難在你看不懂題目。成大電子決勝點在下冊,台聯計組全考,要全念,不然像今年一樣改個題型就全部死光光。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交大光電所_ 何O如
1-1理工研究所 / 光電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交大光電所_ 何O如

原學校

  • 中央大學光電系

考取學校

  • 交通大學光電所
 

題庫班的效果非常大

太多太多了,真的很感謝當初選擇大碩,如果沒有補習絕對考不上。感謝李長綱老師、郝龍老師、周易老師,讓我終於把這些科目學好並體會到其中的奧妙。各科的共通準備方式不外乎定時定量的複習與練習,重要的是心理不可有所抗拒,讀起來才能效率倍增,並且要有強烈的意志與必上的決心,不要放棄。建議有個讀書團相互砥礪,這是最不會讓自己怠惰的方式,如果是喜歡自己讀的人,身旁也一定要有個能陪你度過這段非常時期的人,親朋好友在心靈上支柱的效果遠比你能想像的大。

我每科題庫班都有上,題庫班的好處就是能幫你統整和抓題,有問題也有人可以問,但同時也可能壓縮自己念書的時間,在暑假結束時可自行斟酌各科準備的狀況以及自己的讀書習慣,再決定報名的科目。強烈建議李長綱老師的題庫班一定要上,會在各題型的準備上有如神助;而近物常考考古題所以考古題一定要會,可上題庫班讓老師帶著你破題;工數和線代的題庫班會給你非常多題本附詳解,就不用再自己找了。


考科準備技巧

考光電所要準備四個考科,有些要考英文的就五科了,其實相當吃重,其中工數內容龐大又繁雜,需要長時間的大量題目經驗累積,建議工數正課班可以在大二時就開始上,並每天算個幾題,這樣日後負擔會減輕很多。其他科目的正課班都可以到升大四的暑假再跟著補習班的安排上課,各科能面授就面授,絕對比去數位學堂效果好。

【工數】
筆記超級多,體力好抄寫快能自己抄當然最好,也可以選擇買學長姊的筆記讓自己課堂的時間能聽課,我比較建議後者,上課能聽懂回去複習就事半功倍。這一科一定要每天至少算個幾題保持手感,否則很快就忘光了,工數比較特別就是要下苦功,這一科強就能贏過很多人了。

線代
筆記多,此科較重觀念,觀念清楚就能一通百通,周易老師線代教得好,要聽課。

近物
筆記多,板書字較小,不要坐太斜的位置會看不到,老師教得很詳細很清楚,上課聽懂複習就很輕鬆。

電磁
幾乎沒筆記,每堂課都要非常專心,李長綱老師就是個信仰,跟著他走絕對沒錯。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各校出題方向可自行從題庫中歸納出來。如果要考的學校無法當天來回,那報名簡章一出來就要趕快找考試前一晚住的地方了,否則便宜的、比較近的很快就會被訂光。多報名幾所學校,讓自己在考主要目標學校前可以練練手感以及檢討需要改進的地方。

大多學校之考題已公開網路,只有南交大的題目要到新竹交大的圖書館印。交大很多所碩考都要看備審資料,不需太擔心自己在校成績很難看,就算被二一過之後有努力趕上也還是有可能備審很高,資料的準備可以問甄試生。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光電所_ 朱O
1-1理工研究所 / 光電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光電所_ 朱O

原學校

  • 元智大學光電工程系

考取學校

  • 清華大學光電所
 

打造基礎 從無到有

1. 工程數學
感謝周易老師,周易老師的微分方程以及線性代數,採用最穩最基礎的教法,一步一步用板書證明,寫得相當的詳細,對於大學前三年都在耍廢,工數基礎薄弱的我也能理解。最重要的就是周易老師的課後免費line 服務,線性代數的很多不懂觀念都是利用line 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謝謝周易老師,讚嘆周易老師。

2. 近代物理
在感謝郝龍老師之前,想先謝謝學長的筆記。感謝郝龍老師,上課把近代物理所有的觀念都講得相當的詳細,加上學長的筆記,上課的時候只需要認真聽郝龍老師的所有觀念,回家還有郝龍老師的藍皮書可以看,觀念題目都一次通,舒服。謝謝郝龍老師,讚嘆郝龍老師。

3. 電磁學
感謝長綱老師,這份感謝難以用文字去形容,我大學電磁上下都被當,電磁對每個學生來說就是一場惡夢,但長綱老師極神用暑假極短的時間,教會所有基礎不好的學生,同時都變成長綱老師的信徒,感謝長綱老師,讚嘆長綱老師。


考科準備技巧

一、3 月~暑假前:
這段時期大碩會安排上周易老師的微分方程,這時候壓力不會很大,慢慢跟著周易老師上,同時回家都要複習,然後把橘色本子的題目練一下,每天一個小時兩個小時負擔不會很重,微分方程最重要的就是練習的量,在這個時候把基礎打好,不然暑假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去看微分方程,基礎打好,題目也練過,到後面才會得心應手。

二、暑假期間:
這段時間會上超級多的課,極度建議可以和學長借筆記來印,或是已經聽過一輪的學弟可以用自己的筆記。因為這段時間課太密集,如果抄筆記的話,很容易分心,導致觀念會聽不懂或是落後進度,惡性循環下,你可能就變成砲灰。這段時間最重要的就是絕對絕對不能翹課,再來就是上課一定要認真不能滑手機。平均一個禮拜會有大約6~7 段課,除了上課之外回去複習就更為重要,因為每次上課的量都很大,如果你在下次上課前沒有複習完上次的進度,那就一定很慘很慘,積少成多又準備當砲灰了。另外,正課班很多都會開在下午跟晚上兩段課,早上可以休息,不用去複習,睡飽最重要,下午晚上認真聽cp 值才最高,精神不濟的去上課,你就只能寫一個慘字了。

三、暑假後~題庫班前:
這段時間可以把正課班的所有東西都在複習一次,因為我沒有補微分方程的題庫班,只能提供電磁近物線代的題庫班心得,電磁題庫會從後面開始上,務必一定要很熟,題庫班你只能看著長綱老師的腳步去追,他不會再慢下來等你,所以你一定很熟很熟,不然去題庫班也是浪費時間。近物題庫班部分,因為近物考題的出法其實都差不多,近物只需要基礎夠,可以利用題庫班去看到底會考哪些,然後把那些題目練熟,其實就差不多了。光電所很多都不會考,如果學弟認識我可以私訊我,我會告訴你那些不會考,可以不用看。線代題庫班的部分,周易老師會在這部份上很多觀念的部份考題,只在第一志願(台聯台大)才會考線代觀念的部分,所以一定要拿到這部分的分數。

四、題庫班~考試前:
這個時候慢慢接觸一些考古題,然後多多少少對未來考試會有一些概念,穩扎穩扎慢慢走下去,基礎讀了就忘是一定的,再回去讀幾次就熟了,記得多練習題目,讓腦袋習慣那些思考的方式,不知不覺就上了,爽!

【電磁學】
這科目不用抄筆記,認真上課即可,集中精神上課即可,位置劃前面一點,除了注意力可以更集中之外,還可以跟老師聊天。正課班每次記得要複習進度,該練的題目要練真的要用手去下去寫,寫出來的才是自己的。題庫班的量會很大,壓力會很大,回去的量相當多,不論怎樣一定要把題庫的量在下次上課前練完。台大、台科很愛考後面章節(靜電靜磁以後),但非台大台科的學校很多都考靜電靜磁,而且比重很重,由於長綱老師是從後面開始上,快到考試前靜電靜磁可能會不太熟,自己需要多分配時間在靜電靜磁,才會穩。

【近代物理】
這科算是很好拿的一科了,題目都大同小異,很簡單,多寫幾間考古題就穩上,該會的證明都要會,這科很好拿來衝分。有些近物題目只有物理所會考的,光電所就可以不用去鑽研那些題目。另外,如果要考台聯大的學弟,上正課的時候,務必務必一定要認真地聽觀念,讓觀念自然記到腦中,台聯大近物很愛考觀念,你會了就拿到分不會就沒分,而且台聯會有多選,全對才有分若因為一個兩個簡單的觀念而導致整題沒分數,不打死自己才怪。這科建議可以印筆記,認真聽不要因小失大。

【工程數學】
正課班結束認真上,回家記得複習,數學這種科目多練就是你的,記得一定要用手去算不要用想的去算

a. 工數(向量):
這單元台聯台大不會考,但其他學校都會考,可以考慮用電磁的方法去解,但記得拿工數本用電磁的方法解,多練題目。因為很多同學這類題目都不會,題目在清大南交成大出來都不會很難,通常有10 分20 分,拿起來,就很穩了。

b. 工數(複變):
這單元台大台聯C 不會考,台聯A 卷會考,其他學校也會考。南交大最愛考,有時候還出到快40 分,這部分一定要看,因為如果第一志願運氣不好滑鐵盧,其他學校複變分數又拿不到,你可能就變成砲灰了。這單元暑假的候會安排周易老師上,所以不用擔心。

c. 工數(矩陣):
這單元考出來用線性代數就可以解了。

【線性代數】
這單元只有台大台聯會考,其他學校如果出的話就是算工數下冊的矩陣,都不會很難,記住,只有台大台聯才有工數50 線代50(台聯C 卷),其他學校就是工數100。打個比方台聯C 卷,線代觀念題就有50 分,線代觀念一定要熟,不能有不熟的地方,觀念熟了線代就是拉分數的好科目,就穩了。另外,每個所的線代的方向都不太同,有些很愛考證明有些只會考觀念,或者很愛考映射投影,可以多琢磨,別浪費時間在不會考的地方。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清大工科】
 近物---考古一定要做
 電磁---課本用Griffth 題目前幾年簡單但今年難
 工數---普普 向量可以多做,分數很多
中央光電
 教授改很嚴,答案對就對錯就錯,分數大起大落
 工數、電磁---偏難
成大光電
 考到最後一天,很多人都不想考了,可以好好把握
 工數---普普 電磁---會考考古題 近物---會考考古題,不難
南交
 複變超愛考
 工數---易 電磁---易
台科
 考古題寫一寫就差不多
 電磁---易
台聯大
 基礎要很夠,因為會調成級分,會的都拿下來,不要失誤,就差不多上了。
 工數C---線代觀念一定要拿,微分方程看緣分
 電磁---前幾年很難,但今年沒那麼刁難,應該換老師出了
 近物---觀念一定要會,簡單推導要會,計算題可能會出,有空多練長除法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化工所_ 賈O宇
1-1理工研究所 / 化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化工所_ 賈O宇

原學校

  • 台北科技大學

考取學校

  • 清華大學化工所
 

林隆老師 不二首選

絕對是衝著林隆老師的名字來的。在準備的中後期有朋友買了其他補習班的考古題解答,看了之後覺得我當初真的是選對了,有上林隆老師的課都知道,這本書的錯誤真的非常離譜,林隆老師的觀念真的是最正確的。選擇正確的老師絕對是最重要的。其實我聽了兩次課,第一次到了11 月中全部結束,第二次則到了1 月多,因林隆老師加了許多內容,包含一些物化的課程,中間有一段小插曲,我們無預警的被停課,改上雲端,也因為林隆老師願意幫我們上完課程才繼續下去。老師上課的內容真的很豐富,笑話和經驗都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事。只要上課有認真聽,加上回去複習,不會有跟不上的問題。

老師上課時的版書也不會讓人看不懂,那時我坐倒數第三排都可以看得懂,而且老師的排版真的讓人非常的舒服,寫出來的筆記也會跟著漂亮。而且老師上課時會把每種題型都講過,有些難的部分也會用考古題幫我們練習。有時候去問老師問題感覺很恐怖,可是其實老師真的非常細心的讓我們搞懂,千萬不要問老師上課講過的東西。很多事情老師都很樂意和我們討論和分享,這麼偉大的老師真的只有在補習班才有了,這就是我選擇TKB 的原因,就是因為林隆老師而已。


考科準備技巧

最基礎的觀念絕對要懂,懂了之後再挑戰更進階的題目,而不是照著講義的內容每題都要搞懂,這樣會再一些比較難的題目卡住而浪費時間,這絕對是很多人的詬病。

輸送應該是我花最多時間在準備的科目,因為我的第一志願是成大,單操輸送是加成1.5 倍的,所以我把重心幾乎都放在輸送,最一開始的流體力學是一定要非常熟悉的,尤其是在Shell-Balance 的部分,真的是基礎中的基礎,在後面的熱傳、質傳都用得到。還有像一些公式如Navier-Stokesequation,考試通常會給,要不要背看個人,但通式一定要背,因為後面熱傳、質傳也會有長的很像的。三種輸送學完,會覺得流力很簡單,但你放心,第一次回去看會發現前面的你都忘光了,所以一定不能只讀一次,在讀後面時想到前面的一些觀念也要馬上去翻,加深印象。

再來是單元操作,這邊我放掉了濕度和乾燥,印象中乾燥在台科和清大好像都有考出一題,濕度就比較沒有考。這裡幾個單操一定要會,像是蒸餾、吸收、熱交換器等,一些林隆老師上課都有講到比較重要的地方。在這邊我覺得特別重要的是吸收塔,因為準備蒸餾和熱交換器是基本中的基本,要考出勝負絕對就是靠吸收和一些冷門的蒸餾,像今年就有考出微分蒸餾。準備吸收時一開始會先被他嚇到覺得很複雜,但看懂了之後會發現考來考去就那些,塔高的公式其實也不算特別難,最難的絕對是數據的整理,細心讀題目整理完會發現這題其實一點也不難,所以多做練習、多看題目絕對是最重要的。

化熱和化動比起單操輸送,對我來說是比較難的,尤其是化動,在考試時化動真的是大魔王,一堆沒看過的題目。像清大考出非恆溫反應器而且只有10 分,這題在講義裡面有,所以是必定要把握下來的題目,而且一定要對。化熱前面第一本弄懂了其實是算簡單的,但可能一開始會不好上手。後面7、8 章才真的難,有非常多符號要背,這裡我讀了三遍才搞懂,有些公式要背的一定要背,有一題成大看題目後有想到解法,但公式我一直想不起來,如果那題拿到必定正取,真的是非常扼腕阿!化動簡單的很簡單,但難的題目真的難到一個字都寫不出來,所以真的基礎要打好,把握住基本題阿!像清大這份化動化熱,均相反應質傳和非恆溫反應器就變成基本題了,一定要穩穩的寫。

其實我不是一天讀12 小時以上的人,我幾乎都是睡醒再去學校圖書館念書,幾乎都是中午左右,在開課前,我把反工Batch 的部分、化熱第一本、流體力學都讀過一遍,開課時就跟著老師的進度,老師發的練習也有寫,建議大家讀書不是讀的久就代表你一定考得上,一定要讀得紮實。在準備考試時,我常常會把手機給我碩班的朋友顧,強迫自己不能滑手機,此時只能選擇睡覺或讀書,讀累了就趴下來睡一下,絕對比一直滑手機好太多了。到考前一個月,一定要開始準備寫考古題,我自己是寫93-105 台大單操輸送、105 台大化熱化動、93-105 清大單操輸送和化動化熱、101-105 台科中興單操輸送和化動化熱、94-105 中央單操輸送和化動化熱,101-105 成大單操輸送和化動化熱,這些練習絕對有用,可以讓你熟悉每間學校考試的方向,和了解自己哪裡還有不足,馬上加強。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今年我考試的第一間學校是中興,中興工數部分我沒有準備,所以幾乎放掉,有一題是用結合變數法解出errorfunction,這題應該算在輸送,如果是的話我應該只有拿到這一題,後面專業的部分其實算蠻簡單的,只有一題名詞解釋不知道是甚麼,最後拿到47 分。化動的部分真的很難,三題我全放。化熱其實算蠻簡單的,先是unsteady-state 第一定律,再來是第6 章推倒兩題,各15 分,因為前面浪費太多時間在化動,導致我最後一題沒有推導出來,拿到38 分。再來是中央,這次單操輸送其實不難,很多都是課本上有的,吸收塔也有考出來,如果放掉就太可惜了,因為這15 分其實算好拿,流力也是考蠻多年power-lowfluid的,如果不會真的虧很大。化動的部分印象中也是很難,所以對題目沒有甚麼印象了,化熱則是考第8 章的內容,而且算是整張考卷裡最簡單的,一定要把握,好像30 分的樣子。最後我拿到總分112 分。

下一間就是清大,清大一直是我覺得最難考的學校,因為寫考古題時最多複雜且沒看過的題目,一開始單操輸送的選擇題花了我非常多時間,有些不會的真的要趕快放掉,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化動化熱有些畫圖的部分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畫對,但老師有教的部分就必須把他當送分題穩穩的拿下來。最後總分是102 分。

台科就真的偏簡單,單操考了一題乾燥,是我唯一沒寫出來的,其他我有信心會對,另外今年單操輸送沒有50%的工數,真的是被我賺到了,整張寫的非常順,最後考了一題白金漢法,這在老師題庫班有講到,這種題型很簡單,有讀就有分,如果要考台科或北科一定要記得準備,其他學校則是蠻少考的。化熱化動還是一樣不好寫,但一樣,就是穩穩的把基本題拿下,剩下的時間再去拼偏難的題目。因為還沒放榜,所以我不知道我的結果如何。

最後是成大,這次成大的化動跟往年比起來真的簡單很多,其實考完覺得自己蠻有希望的,但看到榜單上面沒有我,還是覺得小小的失望,還以為自己是英文被刷掉,結果英文拿了81 分,像化熱有一題的公式我一直想不起來,現場推導也卡住,只好果斷放棄。這間最後的結果是三科都50 分左右,平均是60.83,離最低備取分數差不到2 分,真的蠻可惜的。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資工所_ 楊O弘
1-1理工研究所 / 資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資工所_ 楊O弘

原學校

  • 台灣大學工科系

考取學校

  • 政治大學財政所
 

感謝每位老師的耐心指導

黃子嘉老師的線性代數和離散數學上課時用觀念釐清為主要,讓非本科系的我也能快速的進入狀況,讓我在準備考試時沒有較大的困擾,只需要認真做題目即可。洪逸老師在資料結構的教學也十分的有趣而且觀念清楚,非本科系的我除了本來就比較拿手的數學以外,在資料結構這一科上還是有了十足的把握,這都要謝謝洪逸老師的資料結構。林立宇老師的演算法講義非常清楚,即使上課有聽不懂的地方,老師也很樂意為大家解答,是個非常有耐心的老師。張凡老師也對於學生非常有耐心,我認為的大碩的老師們都是首選,真是太棒了。

因為資工所的師資都在大碩了,所以也沒別間可以選了,要選別間不如自己念。大碩的老師們都非常的有耐心,所以我認為同學們可以面授的話儘量面授,沒有辦法面授的話至少也要找時間去面授班上問老師們問題,我認為有這麼有耐心的老師們教導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考科準備技巧

數學(線性代數離散數學):這算是我比較拿手的兩科,由於高中時的底子還不錯,加上黃子嘉老師的教學讓我的觀念非常清楚,讓我在數學這兩科上的信心是很足夠的。如果說要給什麼建議的話,我認為做大量的題目還是非常必要的,在數學這科上我的觀念應該不輸給別人,但因為題目做不夠多,我在一些題目上吃了一點虧,這是我認為各位可以避免的,邊上課回家就做題目,我認為真的很重要。當然,觀念也是要釐清的,我認為觀念的釐清就仰賴上課時的認真聽講。

軟體(資料結構及演算法):我認為洪逸老師的資料結構上的非常容易了解,卻也把考試的所有重點納入了,所以熟讀洪逸老師的筆記可能是這科最重要的地方。至於演算法我認為也不能放掉,坊間常常流傳演算法是唯一可以放掉的科,我認為他們都是錯的。演算法怎麼樣也是軟體這科一半的分數,放掉就準備落榜。熟讀林立宇老師的講義並且多做題目,我認為是唯一解。

硬體(計組系統):計組系統是我較不會的兩科,如果要我說我應該在什麼地方多做加強,應該就是在讀這兩科時不能採用硬背的方式,應該要去理解背後的原理,利用估狗或是搭配原文書,我認為都是必要的。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台大今年的演算法出了兩題證明題,寫錯了居然倒扣,我覺得很扯,所以可見台大的出題真的變化多端,同學們應多做題目以應變各種狀況。

交大今年的考試,我認為還是題目要做的夠多,講了這麼多,真的還是要多做題目,因為交大的考試是用題海戰術,你寫不夠快,你就等落榜。

清大今年的數學軟體考的很簡單,但是硬體部份考的很活,有點像台大的考題,跟以往很不一樣,但是就把會寫的寫上去,還是可以得到不錯的分數,清大不難,看我都能考上就知道。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資工所_ 王O玄
1-1理工研究所 / 資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資工所_ 王O玄

原學校

  • 中央大學資工系

考取學校

  • 清華大學資工所
 

佩服老師化繁為簡的功力

大碩的各科老師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黃子嘉老師的線代離散真的教的非常好,老師總是能把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非常厲害。講義編的也很好,常常有不懂的地方多看講義敘述就懂了,個人非常推薦黃子嘉老師的離散/線代講義。洪逸老師也幫助我建立了很多OS 和DS 的觀念,像OS 比較難的行程同步問題,聽老師講一遍就懂了,DS 的高等樹、排序等較難的概念也講得淺顯易懂。至於計組,對以前的我來說一直都是最難的科目,但上過張凡老師的課後,對許多觀念都更加了解,後來計組反而變成我最拿手的科目。我覺得最厲害的是老師總是能把複雜的電路講得很簡單,也讓計組這門很硬的學科簡單化。

考科準備技巧

從開始讀書到考試前,我每天早上都會固定寫數學,持續培養手感,也因為數學真的比較好把握也比較好拿分。我把一天分成三段,上午/下午/晚上,分別唸不同的三科,早上數學、下午背科(計組/OS)、晚上資結。我個人很喜歡這樣的讀書方式,一科讀累了之後可以換一科,不但可以換換心境,也可以一直保持每科都有唸到一點,不會有其中一科太久沒碰而忘光的情況。至於演算法則沒有排在一開始的規劃裡,我大概12 月才開始認真準備演算法,因為演算法範圍真的太廣也難以捉摸,所以我將時間多留給其他五科。大致上我的時間分配多寡之排序為:數學>計組=OS=資結>演算法。

我在每個月的月初都有排好每天要讀哪些科,這樣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今天要讀哪些科目,也避免分配不均。不過我沒有特別規劃每天每科的進度要到哪就是了,因為讀書進度真的很難掌握,狀況好的時候可以讀的多又精,狀況較差可能就會慢許多,所以就看當天可以接受的進度即可。強烈建議不管是聽老師上課還是聽帶子,一定要早點開始阿!像我就是快暑假才開始聽,真的聽得非常之累,每天都在趕進度,都在擔心開學前聽不完。我覺得三下開始聽最適合,一點一點的聽,說不定暑假前聽完的話暑假就有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可以利用,真的好好唸的話一定比人家強一大截。考試真的是一場心理戰,看誰能撐過最難熬的那段就能脫穎而出。剛開始準備的時候真的很容易心浮氣躁,後來我把手機上所有社群軟體全部刪除,並靜下心來開始規劃,想著半年後的目標後,便能慢慢進入狀況。我覺得跟幾個戰友一起討論問題也非常重要,常常觀念都是在討論中建立的,而且進步的速度也比想像中快許多。尤其是當別人有問題時,在回答別人問題的過程中自己也能更加鞏固概念,或是找出自以為瞭解其實不懂的地方。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因為我開始準備已經比較晚了(大約六月開始),所以前三個月主要是在聽大碩的課程,在四上開學前聽完。九月中開學之後,因為所剩的時間實在不多,再加上資工所要考六科真的太多了,所以我主要都是以大碩上課的筆記為主、大碩講義為輔,偶爾會拿原文書當工具書,一點一滴的累積。9~12 月之間就是不斷的讀筆記、看講義、練題目,前後大概看了三遍左右。1、2 月主要都在練習考古題,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就再複習,加強觀念。

考古題的部分我主要是去書店買大碩的試題精解(e.g.線性代數、離散數學試題精解等等),但因為作業系統、資料結構找不太到現成的習題,所以有一部分的考古題是直接從網路上抓取各校的歷屆試題來練習。我主要是以100~105 年的試題為主要練習對象,因為在100 年以前的題目有點太久了,參考價值也相對較低。我覺得可參考PTT 上的graduate-proask 版還不錯,如果有些題目沒有答案的話可以去那裏找找看,或是直接在版上發問,再沒有答案的話就是跟同學討論,或是去原文書找。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4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熱門學員心得

HOT
1台電雇員心得〡103年考取台電雇員配電線路維護南區_林O健 2國營聯招心得〡104年考取國營電油水聯招_企管_陳O鏡 3外交特考心得〡103年考取外交特考三等英文組_王O 4高考三等心得〡103年考取高考三等國際文教行政組(選試英文)榜首_白O文 5普考心得〡104年考取普考一般行政組_陳O如 6財稅行政心得〡103年考取高普考雙榜心得_游O雨 7中華電信招考心得〡考取中華電信業務第二類_企業客戶組_廖O君 8多益心得〡考取藍色證書_劉O銘_多益分數785分 9關務特考心得〡103年考取關務特考三等電機工程組_林O楠 10高普考心得〡103年考取高考三等機械工程組_林O嘉 11關務特考心得〡103年考取關務特考三等機械工程組_沈O信 12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4年考取台大化學所(榜首)_葉O新 13高考三等心得〡103年考取高考三等電子工程組_葉O妤 14高考三等心得〡104年考取高考三等新聞行政_楊O璽(榜首) 15銀行招考心得〡考取華南銀行櫃檯人員_鄭O鴻 16地方特考心得〡103年考取地方特考四等環保行政組(榜首)_吳O維 17高考三等心得〡103年考取高考三等環境工程組_周O瑋 18高考技師心得〡105年考取高考環境工程技師(榜首)_周O辰 19研究所推甄心得〡105年考取政大企管所_林O愉 20高普考心得〡103年考取高普考電信工程組(榜眼)(榜首)_李O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