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碩數位學堂 讓我兼顧課業與考試
在報考研究所之前,務必確定要考的學科是你有興趣的,當感到興趣,就贏過半數的人了,再來就是下定決心。學弟妹如果想上課,可以考慮早點報名,大三上就可以開始上課(我自己當時還在猶豫未來要走哪個方向,確定要上課時距離考試只剩一年)。此外,大碩數位學堂TKB的預約時間自由,缺課的時不必為了補課而煩惱,同時服務人員非常親切,任何問題都很樂意為我們回答,讓我更能專心的準備考試,不必為了其他雜事而分心,這點一定要向學弟妹推薦。
上課科目:潘奕老師/有機化學 . 無機化學
潘奕老師上課時會要求同學另外準備定頁筆記本作筆記,這很重要,如果筆記太亂的話自己會不想看(也可以想像自己在編講義一樣)。而潘奕老師教學注重基礎觀念及圖像記憶,不用死背就可以直接了解整個反應的機構。有機化學是很重基礎觀念的的學科,每個章節都要熟悉,若前一章節不會,下一章也會學不好,若下一章學不好,那麼再下一章則就毀了,因此有機不能跳著學,跟著潘奕老師的步驟,一定能取得有機高分。打好基礎觀念,醇、醚、酚、酮、酸、胺類、苯、碳陰離子化學、Michael addition等則是研究所考試常會出現的章節;無機化學可以分為原子與分子、固態結晶等應用、配位化學、有機金屬化學與特論這四個部分,除了熟讀各章節,重要的還有特徵值表的概念,這是所有無機的基礎,此外配位化學是有機金屬的基礎,最好是在上課之前,物理化學量化部分可以看過一遍,可以更容易上手。
上課科目:張北城老師/物理化學 . 分析化學
物理化學,不外乎就是熱力學、電化學、量化、動力學、統計熱力學等等大重點,基本上熱力學一定要很熟,不熟解題容易卡住,電化學可以配合著跟分析一起學,量化這邊不會物化就沒救了,動力學經常會考steady-state-approximation等等較簡單的概念,統計熱力學證明的部分可以研究一下;再來是分析化學,則為古典分析與儀器分析,古典計算部分要小心有些學校不能用計算機,偶爾可以練習一下手算,儀器的話認識越多越好,不過跟著張北城老師就可以精通常考的儀器。那像是物化、分析的張北城老師的筆記跟講義就比較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文字敘述(事實上這也比較適合物理化學的教學),因此可以快速地了解基本的大重點。
由化工轉考化學的我考取了 你也可以
我在準備考試過程是很自由的,想念什麼就念什麼,但以有機跟物化優先,因為無機與分析會與這兩科有相關,先念會很有幫助;暑假精讀一次,有問題在下課休息時立刻問老師,大碩老師都很喜歡學生問問題,因此不需要害怕,練習題也都有做。接著在題庫班時念第二遍,順便幫助複習,考古題最好是等到自己覺得熟悉這四科的內容在開始寫,並且模擬真實考試的情況,設定目標分數為80~90分,寫完之後一定要檢討,不懂就回去翻講義或原文書。原文參考書我用以下幾本:有機Solomons、物化Atkins、無機Miessler、分析Skoog,基本上有機跟物化這兩科補習班老師的講義編得很完整,原文書主要作用是當老師講了而不了解、講義也看不太懂的時候,可以拿來翻閱查詢,但是缺點是不好閱讀;而分析、無機這兩本則是必備的,無機部分常常會有題目出得跟Miessler裡面的習題練習一模一樣,分析則是可以補充講義的不足,能看多少就看多少。到考前幾周則是瘋狂寫題目。考古題的話,如果系上沒有資源的話,題庫班絕對能幫助你上榜。
由於是由化工系轉考化學所,沒有什麼可以問的學長姊,大部分的資訊都是從潘奕老師、張北城老師那邊所獲得,但是像是物化熱力學部分就可以與化工系的同學討論,雖然考的不同,我們也會互相砥礪;其他資源可以去批踢踢實業坊(Ptt),化學版跟研究所版有許多珍貴的資訊,也可以請教高手,還有可以交換考古題答案之類的(不過有上題庫班的話,就已經非常足夠)。如果學弟妹可以找到一起努力的同伴,一定可以考得更好。最後,不管是為了什麼原因想念研究所,只要把持著「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的理念,就算失誤,也可以有基本盤。加油!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感謝毆大亮與張鼎老師 讓我考試事半功倍
工程數學:工數我是上歐大亮老師的,工數範圍非常廣,要是觀念不清楚的話常常記後面忘前面,歐大亮老師教學強調觀念解題,觀念清楚根本不需背太多公式,背越多忘越多。上課時我都會認真聽老師講解的每一題題目,絕不翹課。下課時後馬上把老師剛剛說的重點記錄下來做成筆記,這樣到時候考前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上完課先把老師講解的題目做過一遍,一定要把老師的解答蓋住再做一遍,這樣才知道自己到底會不會。老師講解的題目做完後再把課本習題做完,等下次上課再去問老師問題跟老師討論自己的解題想法。跟老師討論完後會讓自己觀念更清楚,遇到再難題目都能迎刃而解。
電路學:電路學是上數位課程,張鼎老師正課把所有題型都清楚的講解一遍,各個學校愛考的題型也都清楚的分析,還常常補充一些小觀念或是把題目加深,來訓練我的講題能力。電路學要考高,就是一直練習、一直做題目熟能生巧。
電力系統:電力系統是上大碩電力老師的數位課程,電力系統是一門觀念很重的科目,而且要有電路學及電機機械的基礎。大碩電力老師把電力系統分成很多章節討論,從基本慢慢到較深題型,每個章節都彼此連貫。上課時把題目清楚講解一遍,同學容易忘記的地方都會一再的提醒,也常常補充新觀念及新的題型。讓我在準備電力系統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讀書心得與考試準備經驗談
一、考古題練習方式
工程數學:工數部份是跟著歐大亮老師題庫班進度,老師將各校考古題做為整理。哪幾年比較難的題目都會特別講解,而且我可以練習各校考古題,幾乎各個類型的考題都練習過。
電路學:電路學是將老師正課題目給寫完,再把老師給的歷屆試題完完整整做一遍。再配合近幾年的考古題練習。
電力系統:電力系統也是把老師正課題目給寫完,因為電力系統有時會考一些觀念題,所以也要把課本給看熟,了解各個章節的重點去分析哪些學校愛考什麼,再練習各校的考古題。
二、年計畫/日計畫
大二升大三:上完第一次的工數暑期班,完成工數筆記
大三: 將電路學及電力系統數位課程上完
大三升大四: 上第二次工數暑期班,把正課題目完完整整算完一遍。電路學及電力系統把正課題目及考古題做一遍。
大四上: 上線代及工數題庫班,把題庫班題目完成,開始寫工數考古題電路學及電力系統考古題做第二遍。
大四寒假: 一直練習各科目考古題,直到考試
日計畫
我通常把早上時間(08:00~12:00)拿來算工數,這樣可以讓頭腦清晰不會想睡覺。
下午時間(13:00~17:00 算電路學,晚上時間(18:00~22:00)準備電力系統
剩下時間(22:00~24:00)整理各科目的筆記。。
三、考取心得與心路歷程
考研究所是很漫長的路,每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所有休閒娛樂都要杜絕掉。尤其工數範圍很大題目很多,還要準備電路學跟電力系統,題目多到寫不完,不過我常常對自己講把題目寫完考試題目再怎麼變,我都會寫。考試這段期間有許多人的鼓勵及陪伴。謝謝歐大亮老師,原本我對工數真的沒什麼信心,程度也不好。謝謝老師一直鼓勵我,很有耐心幫我解決工數大大小小的問題。我能上榜真的都靠老師的工數。謝謝林郁老師,林郁老師線代講解得非常清楚,讓我在台大線代拿了不少分,謝謝老師都早到補習班讓我問問題。謝謝張鼎老師,老師電路學上課內容真的是最完整的,各個題型都講解到。讓我在考試時不會慌了手腳,能掌握時間計算及驗算。謝謝大碩電力老師,老師把電力系統每個章節都很清楚的介紹講解,整個來龍去脈都讓學生了解,補充新的觀念及考題。讓我能應付考試各種題目。謝謝家人及女友的陪伴,謝謝家人體諒我考研究所不能常常回家,時常關心我。謝謝女友陪伴我一年半的考試人生,陪我讀書、考試時候陪我東奔西跑,真的辛苦了。
給未來學弟妹的建議:
考研究所真的要靠毅力,今天選擇進入補習班拼研究所,就是要考上心目中的
學校。不管上工數或是其他的科目時,絕對不要翹課。
上課時要專心記下老師講的重點,習慣整理筆記,這樣你在快接近考試時能省
下翻課本的時間,考試時候也能趁中間休息時間趕快複習。
選擇TKB大碩數位課程 對我最大的幫助是...
優良的師資,讓我能在短時間了解各科目的重點。優良的環境,讓我在上數位課程時能專心上課,不會被影響。面授課沒上到時能補課,進度不會落後。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感謝張衡老師 讓我工數如魚得水
一、讀書計畫
準備的科目有三科,每個科目至少聽過兩次完整課程。
1. 大二暑假將工數正課聽過一遍打底,隨後寫題目跟熟讀筆記內容。
2. 大三上準備第二科電子學,將正課聽過一次跟寫題目
3. 大三下開始準備電磁學,在大三升大四暑假要將三科聽過至少一次
4. 升大四暑假去台中上面授課(工數、電子學),電磁學我選擇看數位課程。
5. 不停練習題目與討論直到上題庫班
6. 題庫班算是考前最後階段,更大量的練習題目跟重點的整理
7. 考前剩下約兩個月,開始寫考古題約5 年即可,寫完即可上考場。
二、時間管理
1.剛開始先準備工數、電子學、電磁學數位課程先聽過一遍後去台中聽面授課由於我大二下開始準備所以時間來講算是很充裕,我不全然一直在念書,我邊玩社團邊打系上球隊,邊準備研究所考試,所以我在不匆忙的情況下完成了數位的進度。
2. 之後升大四暑假去台中上面授課程(工數跟電子學),電磁學我則選擇聽數位課程再聽一次,因為電磁學比較不好學,聽數位課程的好處是可以倒帶回去重聽。
3. 後期就一邊上著題庫班一邊寫題目,早上大約8 點起床開始讀書讀到晚上1 點左右,中間休息時間自己調整,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緊,覺得有達到自己進度就好,通常是一天念一科,如果覺得煩或者累就換其他科來念。
4. 考古題的練習在剩下兩個月時,每天至少寫完三份加檢討,檢討是最重要的動作把不會得弄懂,太難的就算了,因為很多學校的考古題會重複,把基本的抓住會很有效率。
三、考取心得分享
在沒有考過研究所入學考的情況下,對未來根本一面茫然,心理的壓力實在很大,幸虧我有父母的支持,他們不給我任何壓力只是默默的支持我,不管考得好不好盡力即可,這讓我在低潮時更有動力攀升,朋友也常常打氣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奮戰,周遭的人都無形給我一份動力,讓我能夠走完這艱辛的考試路程,一切都值得,最想感謝張衡老師的工數指導,因為現在網路科技方便透過網路能直接問老師問題,打破以往傳統數位課程無法問問題的窘境,這讓我在準備工數更如魚得水,不會一有問題就卡死在那邊,這大概是目前少數研究所名師能做到服務,偶爾覺得準備的心情疲憊還可以找老師聊天,比較不會想找家人聊天是怕他們擔心,也怕他們對我期待過大,考試考得不如預期會讓他們失望之類的,所以在我準備考試的過程中除了自己戰友外,影響我最大的就是張衡老師了,很感謝他帶領我走向名校的路。
給未來學弟妹的建議:
考研究所沒有這麼難,好好的準備傻傻的念就對了,不用覺得自己實力不夠考不上,那些都是自己嚇自己,除非自己太混,不然跟著老師的步調,台清交成一定榜單上一定有你們的名字。
把觀念聽懂,多多練習,多多跟戰友討論題目,就會互相進步,一起考進理想的研究所才是難能可貴的。考試當下一定很緊張,但是不要想著這份考卷我要拿一百分,你要想著我不要拿0 分就好,這樣壓力就不會這麼大,往往會超乎你自己的預期分數。
四、出題難易度與偏重單元與方向
工數:ODE 必考,逆運算子法一定要熟練,矩陣單元一定要拿分,很常考也很簡單,複變成大很愛考,考成大一定要熟練,多半都出考古題變化不大,拉式必考,簡單好拿分不得失分,傅立葉級數常考,傅立葉轉換看科系考,電類比較常考其他還好,PDE、級數解、邊界值問題相對以上就較少考。
電子學:小訊號一定要會畫,電路直流交流分析,差動放大器很常考,OPA 必出也不得失分,濾波器看學校考,不常出,但是出就必拿分。
電磁學:馬克斯威爾四大方程式跟物理意義必考,四大方程式互相推導也很容易考,映像電荷法、布魯斯角的推導(今年考三次)、均勻平面波、共振腔、矩形波導均很容易考。
推薦TKBTV雲端課程 不用怕筆記漏抄
在暑假高宇老師上完面授課後,如果沒聽清楚都可以用TKBTV雲端課程重看,這對我十分有幫助,因為有時候上課一恍神,老師又教得快,有時會卡在一個地方,雲端課程是在家複習最棒的方式!
讀書心得與考試準備經驗談
工數:我是選擇張衡老師,一開始會選擇他是因為老師會來虎尾班開面授課程,覺得如果我在數位課程上有問題能夠直接問老師本人,對我來說是最有效率解決問題的辦法,雖然張衡老師的時數比其他人長很多,但是觀念部分講得卻是很清楚,這是無庸置疑的,解題技巧跟一些記憶方法也非常的有用且實際,讓我在學工數的路上非常的順利,解題過程中若有錯誤,也能請張衡老師幫我看過,直接點破我的問題在哪裡,立馬做改進的的動作,讓我考試時,交代過程十分穩定不會被扣分。
電子學:TKB電子學老師的上法也是非常重觀念,不像以往的只是為了考試而去學習,老師的上法,是先讓你了解原理之後再教破題的方法跟關鍵,電子學章節跟細節非常的多,數字也是難以想像的醜陋,在沒有計算機的情況下真的是很令人頭痛,但是透過老師的觀念教法,雖然還是無法算出最精準的數字,但是算式過程能讓閱卷者清楚了解我的思維跟我明確的觀念,不致於讓我沒分數,考成大光電的電子學就是如此,幽默的上課方式,也是令人印象深刻。
電磁學:剛開始接觸時,因為學校學的時候並沒有學得很扎實,所以有點怕怕的,但好險李長綱老師的上課方式,不只清晰明瞭,更讓我學會如何從題目抓出關鍵的破題點,這對我在學習電磁學這方面有很大的幫助跟自信心,雖然李長綱老師正課班時數不多,但是從不廢話,所以上李老師的課必須全神貫注,因為從他嘴巴講出來的話可能都是你考試會遇到的題目或情況,正課班教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東西,直到題庫班才真正開始學更多的考試技巧,所以如果學李老師的電磁學,一定要先把正課班的東西弄到滾瓜爛熟,在去上題庫班,且一定要上題庫班,這樣對你考試十分的有幫助。
選擇TKB大碩數位課程 對我最大的幫助是...
張衡老師來上面授課時間,可以讓數位課程的學生當面問問題,書架上考古題的提供,可自修的無人座位與有模擬考練習,環境優良,有各人座位不會受他人干擾,數位課程清晰完整。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突飛猛進,TKB大碩研究所帶領我考上台大
高中考大學時,考得並不理想,我希望能在自己人生的最後學歷表現亮眼,出社會也能較順利找到工作,因此決定考研究所。在決定考研究所後,我曾到各家補習班試聽課程,幾經比較,我認為TKB大碩研究所不僅師資強大、設備完善,顧問師的專業程度也令我相當滿意,因此,在大三上學期我與朋友相約進入TKB大碩研究所,共同學習、良性競爭。
在準備的過程中,工程數學是我最大的難題,大學期間我並沒有為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上課的前兩個月異常艱辛,可是我從不放棄。學習工程數學時,我習慣先將公式的觀念弄清楚,再練習題目以加深印象;隨著解題量的增加,我逐漸摸索出公式對應的題型及解法,也開始想通其中微妙的關聯,但是想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同時必須依靠TKB大碩研究所老師們的幫助,課堂上專心聽課,盡量能於當下習得70%以上的課程內容,如果能夠100%習得課程內容更好,若是遇到不懂的地方,千萬不要堆積問題,善用課堂休息時間與老師討論;此外,和同學們討論問題也很重要,在腦力激盪之下,能慢慢釐清似懂非懂的觀念。
這些都是我重新打好工程數學基礎的要點,而突飛猛進的關鍵則在於對考古題所下的功夫,工程數學很煩雜,必須藉由考古題了解各校考試重點,大量的練習不僅能順便複習,也有助於釐清之前不會的觀念。透過這樣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我的工程數學已不再是難題,反而成為我考場上成功奪分的關鍵科目。
感謝程逸老師為我的工程數學打下扎實基礎
能夠順利考取,感謝程逸老師為我的工程數學打下扎實基礎,讓我在各校考試當中都有穩定的表現,老師永遠最早到、最晚離開,我知道這是老師特地留給我們提問的珍貴時光;而老師則是機械、土木類最重要的老師,材力、動力的觀念在他的講解下變得很有條理,且容易理解,老師不僅課上得好,教材更是讓我們拿高分的關鍵,老師教材的題型非常的豐富,如果你夠認真,把老師教材中的每一道題目都搞清楚,考試的時候你將會發現每一題都曾看過。老師都會耐心地替我們解決任何疑惑,甚至運用通訊軟體與我們溝通,讓我們在最後的關頭持續進步,謝謝老師們的教導。準備考試的過程確實很難熬,但當你能夠堅持下去,自然就會有成果。
這段日子,TKB大碩研究所顧問師經常分享各校考古題的詳解,為學員與老師搭建良好的橋樑,且三不五時的給予我們關心,督促我們不要在途中就放棄,要堅持到最後,因此我選擇了TKB大碩研究所,而TKB大碩研究所則帶領我考上台大。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一、學習方式與各科準備重點:
至少要讀過三次,先將上課筆記讀完一次,將所有重點讀懂,且練習一些章節後的習題,這是第一遍。第二變在讀的時候速度會更快一些,這次要注意了解整張整體的概念,視野不再局限於各個小重點,這是第二遍。最後第三遍時,應該就要在讀過的同時找到自己的弱點,並做出自己的筆記,且將近幾年的考古題做完,這是第三階段。老師的部分,各科老師上課的方式都是以上課抄筆記為主,其實將老師的筆記讀懂讀通就十分透應對考試了,因為這都是老師歷年來整理累積的精華,考試幾乎都是這個範圍內的內容,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在每次下課前將不懂的問題弄懂,不要害怕問問題,以免日後要花數倍的時間才可以解決。
周易老師的部分上課的筆記相當豐富,且會在上課時帶到許多考古題,經過老師的訓練下基礎會十分扎實。黃子嘉老師將重點都提煉出來,在前六章時一一細講,讓我們十分容易進入數學的思維。張凡老師上課講的分詳細雖然進度較慢,但會重覆將觀念講過後才進入下個章節,課承貞的十分詳細。洪逸老師的課程十分的有系統,在老師的重點整理下,學習會變得十分輕鬆,很少有不懂的疑問。林立宇老師雖然是新老師,但教學十分認真,上課的學習品質及效率也相當不錯。
二、考古題練習方式:
根據考試時間100 分鐘,保留20 分鐘檢查,平時練習時間就定在80 分鐘,期時每個學校考試的題型及方向都或多或少有些不同,所以除的將題目練習訂正之外,也要逐漸熟習各校的出題方向,考試前不妨將之前練習過的題目重新看過,以利考試。
額外參考教科書與講義:主要就是課堂的課本及筆記,其它還有購買歷屆考古題。
其它資源的使用:從 PTT 上收集考古題及他人的相關經驗資訊。
三、年/日計畫:
最晚大概在大三下時上完除了演算法外,五科中的兩科,在暑假上完其它三科,大四上開學後若要考台清交再上演算法。
年度計劃:最晚大概在大三下時上完除了演算法外,五科中的兩科,在暑假上完其它三科,大四上開學後若要考台清交再上演算法。
日計劃:早上到圖書館讀書大概4 小時,下午大概讀4 小時到六點,晚上在家看3 小時的書到十點。
四、心得分享與動力來源:
考試的路途蠻孤單的,而且沒有人監督,所以一切都要靠自己恆心與毅力,苦悶時也會與三兩好友閒談解悶。
給未來學弟妹的建議:讀書很苦,尤其看到其他人在休息時,自己在努力讀書。但當考試完成後,考到心目中理想的學校時,那一切都覺得值得,過去嘲笑你的人都開始對你崇拜。
五、考試資訊:
(一)出題難易度與偏重單元與方向:各校的偏重多少有些差異,但重點的科目其實主要就是除了演算法的五科。
線性代數 : 其實清大資工不考,其他像台大交大放在線性映射和正交投影還蠻重的。
離散數學 : 讀黃子嘉老師的課本,重點在前六章比重頗重。
計算機組織 : pipeline 及各個stage 和forwarding 都考頗多。
資料結構 : 各種tree 及graph 是考試中的重點。
作業系統 : process 和 thread 及 race condition 都考頗多。
演算法 : 最基本時間複雜度近幾年反而考很多。
(二)筆試/口試考題提供:
筆試 : 可以從各校圖書館下載。無口試。
六、TKB 對你幫助最大的地方:
有時臨時有事時,可以將遺漏的課堂補齊,且TKB 讓我在課程學習上,時間分配更加的有彈性。環境還蠻安靜的,學習方式上也可以依照自己進度挑片段跳著聽。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TKB雲端課程 讓我事半功倍
當初為了畢業之後找相關工作能夠順利一點,所以決定考研究所。五月時班上已經有同學在上雲端課程,緊接著又到了三升四的暑假,就直接來報名了。原本沒有特別期待,不過大碩最吸引我的是雲端課程,可以在任何有電腦和網路的地方補課真的很方便,不限時間地點,只要有時數就能補課,真的讓我很喜歡,更棒的是老師也都教得很好,沛晴、劉協理等等的工作人員也都對我很好,真心推薦大碩。
感謝 潘奕老師&張北城老師
能夠在研究所考試中脫穎而出,最要感謝的,就是潘奕老師及張北城老師,沒有他們兩位老師的教學,或許今天我就不會出現在榜單上了;潘老師上課幽默風趣,上課過程中也會分享自己以前求學經驗,雖然版書稍嫌潦草,但是絕對不會漏了講任何的重點,真心推薦潘老師的有機和無機,就算是基礎很差的人,還是能夠一步一步跟著老師成長,讓自己的實力變得堅強;而張北城老師和潘老師是不同類型的人,張老師的字很工整,上課很有條理及順序,上課時雖然比較不苟言笑,不過由於十分的認真,所以也不會因為這樣而打瞌睡,真心推薦張老師的分析和物化課,真的都很棒。
讀書計畫與考前的衝刺
三升四的暑假認真跟面授班進度走,有缺課會盡快用雲端課程補上,並且做到課後複習(如果時間允許,最好也要做到課前預習)。大四上開學這段時間,除了學校的作業與考試,也要安排時間上課及複習,從有機、無機、物化、分析中選擇最拿手及最無法掌握的兩科開始再念一次,期末考前略作暫停,認真拼期末考。
期末考結束後到考前兩週,將每天分成早(08:00~12:00)、午(13:30~17:00)、晚(18:30~22:00)三個時段,把預計要念的進度排進去,每科都要唸過筆記兩次以上,物化和分析這兩科要跟著筆記作題目。最後是考前兩週到考前一天:這段時間每天都要做考古題,英文也要排時間練習,有問題的話找戰友討論,或是翻原文書找答案,並把標記題目在考前2~3天複習一次。這是我的準備方式,希望為弟妹都能金榜題名!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學長的強力推薦讓我選擇了TKB
我在大二決定要考研究所,因此開始找補習班,當時第一個到我們班上宣傳的補習班就是大碩。在大碩上課的學長也考上不錯的學校,就想去試聽看看。試聽後我認為老師與其上課方式很適合我。我是在數位學堂上課的,上課時間可自由調整,累了可以起來走動一下恢復精神,沒聽清楚的地方也可以倒帶再聽一遍。櫃台的服務人員對我在課程上的問題(如:調課的問題,講義的申請與領取)都能立即給我答覆。
我要和大碩補習班的潘奕老師以及張北城老師說聲謝謝,如果沒有老師的幫忙,今天就沒有辦法得到今天這樣的成績。
潘奕老師的有機化學與無機化學
《有機、無機》潘奕老師上課非常有系統,有機化學老師強調把基本觀念練習好,基本觀念熟悉之後,反應不用死背,可自然地推出,老師將有機光譜放在最後再教,利於學生學習。無機化學,老師會先強調一些量化觀念,例如薛丁格方程式、氫原子模型、周期表等等。之後老師將無機內容大致分為四大主題,老師非常強調循序漸進,所以當上到後面而前面有些地方不熟或忘了,老師會給予一點提示使學生可以繼續上課,再將較不熟的部分回家再讀過,這種溫故知新的方法有利於我的學習。老師也會在上課中補充學校考過的題型,方便學生了解什麼學校會出怎麼樣的題目。老師上課算是不會太無聊可以無負擔的聽完課。
張北城老師的物理化學與分析化學
《物化、分析》再來是教物化分析的張北城老師。在物化方面,老師會將講義上的每個公式、算式的來龍去脈都解釋清楚,而在觀念的解釋上還算不錯。在分析的方面,由於分析的內容非常多,而老師講課的內容涵蓋大部分會考的地方,所以讀起來還算可以應付的了。老師都會在上課時間帶學生做一些題目,對我熟悉各個公式和概念有很大的助力;而且老師的講義後都有一些學校考過的歷屆試題提供學生練習,而後面還附有詳解,使我能有效地找出各章節不會的地方而做進一步的練習。總結而言,雖然老師上課不像潘奕老師一樣有趣,但是只要用心去學一定能學到很多東西。考古題建議做5到6年,而在做第一遍時,要是遇到不太熟練的觀念、或題型時可以在題目上做記號並紀錄下來,以利於考前快速複習,不熟悉的題型最好能馬上解決。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看個人。」我認為不論是再難、自己再多麼不擅長的科目只要上課認真聽老師講、勤作筆記,而回家讀熟正課內容和自己所做的筆記且肯多做題目,「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再下了這番苦心後一定能有能令自己滿意的回報的。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潘奕老師的有機化學與無機化學
潘奕老師上課時會要求同學另外準備定頁筆記本作筆記,這很重要,如果筆記太亂的話自己會不想看(也可以想像自己在編講義一樣)。而潘奕老師教學注重基礎觀念及圖像記憶,不用死背就可以直接了解整個反應的機構。有機化學是很重基礎觀念的的學科,每個章節都要熟悉,若前一章節不會,下一章也會學不好,若下一章學不好,那麼再下一章則就毀了,因此有機不能跳著學,跟著潘奕老師的步驟,一定能取得有機高分。打好基礎觀念,醇、醚、酚、酮、酸、胺類、苯、碳陰離子化學、Michael addition等則是研究所考試常會出現的章節;無機化學可以分為原子與分子、固態結晶等應用、配位化學、有機金屬化學與特論這四個部分,除了熟讀各章節,重要的還有特徵值表的概念,這是所有無機的基礎,此外配位化學是有機金屬的基礎,最好是在上課之前,物理化學量化部分可以看過一遍,可以更容易上手。
張北城老師的物理化學與分析化學
物理化學,不外乎就是熱力學、電化學、量化、動力學、統計熱力學等等大重點,基本上熱力學一定要很熟,不熟解題容易卡住,電化學可以配合著跟分析一起學,量化這邊不會物化就沒救了,動力學經常會考steady-state-approximation等等較簡單的概念,統計熱力學證明的部分可以研究一下;再來是分析化學,則為古典分析與儀器分析,古典計算部分要小心有些學校不能用計算機,偶爾可以練習一下手算,儀器的話認識越多越好,不過跟著張北城老師就可以精通常考的儀器。那像是物化、分析的張北城老師的筆記跟講義就比較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文字敘述(事實上這也比較適合物理化學的教學),因此可以快速地了解基本的大重點。
上榜關鍵:把題庫班的題目做熟 一次不夠
我在準備考試過程是很自由的,想念什麼就念什麼,但以有機跟物化優先,因為無機與分析會與這兩科有相關,先念會很有幫助;暑假精讀一次,有問題在下課休息時立刻問老師,大碩老師都很喜歡學生問問題,因此不需要害怕,練習題也都有做。接著在題庫班時念第二遍,順便幫助複習,考古題最好是等到自己覺得熟悉這四科的內容在開始寫,並且模擬真實考試的情況,設定目標分數為80~90分,寫完之後一定要檢討,不懂就回去翻講義或原文書。原文參考書我用以下幾本:有機Solomons、物化Atkins、無機Miessler、分析Skoog,基本上有機跟物化這兩科補習班老師的講義編得很完整,原文書主要作用是當老師講了而不了解、講義也看不太懂的時候,可以拿來翻閱查詢,但是缺點是不好閱讀;而分析、無機這兩本則是必備的,無機部分常常會有題目出得跟Miessler裡面的習題練習一模一樣,分析則是可以補充講義的不足,能看多少就看多少。到考前幾周則是瘋狂寫題目。考古題的話,如果系上沒有資源的話,題庫班絕對能幫助你上榜。
由於是由化工系轉考化學所,沒有什麼可以問的學長姊,大部分的資訊都是從潘奕老師、張北城老師那邊所獲得,但是像是物化熱力學部分就可以與化工系的同學討論,雖然考的不同,我們也會互相砥礪。最後,不管是為了什麼原因想念研究所,只要把持著「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的理念,就算失誤,也可以有基本盤。加油!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學長的推薦讓我選擇TKB
大碩擁有全台灣研究所考試最齊全的師資和資源,再加上親切的服務人員以及安靜的學習環境,再加上去年考台大化學所第四名子翔學長的推薦,讓我走進了大碩。
潘奕老師的有機化學與無機化學
很感謝潘奕老師細心的教導,尤其是有機化學的部分,從最基礎的觀念開始教起,再循序漸進教到最難的部分,讓我能掌握絕大部分反應的原理以及其中的關鍵,配合老師上課講解的歷屆經典考題,加上拼命地做完老師收集起來的精華題庫,讓我在考場上無往不利,即便是沒看過的題型也能靠著老師教導的方法,以及自己在考古題中累積的經驗一一破解,讓我從一個大學當高中念,有機還曾經被當掉過的人,最後在交大考試的有機考卷拿到100分,台大的有機無機卷也有83分的好成績。而無機化學方面,潘奕老師的群論、分子軌域和配位化學的部分,有著許多考試以及做題目的小技巧,把基礎的東西記起來後,考試寫起來也是非常的順手,總歸來說,潘奕老師真的是教的滿好了,非常感謝。
張北城老師的物理化學
物理化學:張北城老師的題庫非常有用,尤其是熱力學的題目真的非常棒!通通寫完就對了!分析化學由於準備時間的關係,沒有補習,也沒特別花時間念,全憑自己以前修課的記憶去寫考卷,但是運氣很好,大多是以前修課時有寫過的題目,不過如果學弟妹想挑戰台大,還是建議這科不要放掉,畢竟來挑戰台大化學所的同學都是有備而來,分析這科就是正取與備取的關鍵了!
搭配雲端課程 學習更事半功倍
我自己準備考試的流程大概是這樣:暑假的時候利用TKBTV網站在宿舍用雲端上課,十月開始認真準備。有機化學這部分因為我的基礎比較不好,花比較多時間在這裡,從理解潘奕老師的上課筆記開始,把每個合成反應的mechanism記熟,多抄寫幾次,接著記下很惱人的人名反應,之後開始做題目,老師在每個單元的講義後面都有習題,一定要認真做完,再來就是努力把考古題解決,直到確認每個合成步驟都已經了解透徹,並且看到題目都能想到兩種以上的合成方法為止。無機化學則是努力把潘奕老師的題目寫完,仔細思考每一步的關鍵和原理,若遇到不會的地方,則回去再把老師上課的筆記讀熟,再來思考不會的點在哪裡,想辦法理解題目。等到題目練習到每題看起來都一樣時,就準備得差不多了。
在這補習的半年內,雖然很辛苦,但最終的果實是甜美的,讓我有了台大化學所正取第二的好成績,誠心推薦給在大學成績不好,想要在研究所重新再開始的學弟妹們,大碩補習班最好的選擇。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