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學考的時候就選擇龍門轉學考,當時國際關係的老師也是張儀老師,自然對其教學方式與教材比較有熟悉感。
TKB老師們的教材編輯的相當用心,涵蓋了大部分對考試的應對以及相關內容,且老師也很樂意對時事進行評估與補充。
最後因為TKB學堂在學校附近就有一所,交通也比較方便。
由於時間關係,考試準備皆是以線上錄影上課為主,每周七天至少有六天在補習班,完成三小時以上的課程。
快速的完成各課程進度後,便開始重新複習課本與筆記內容,並且針對比較不熟悉的概念重新觀看課程。
由於考試科目往往與時事相關,因此每天都需要關注新聞動向,找出可能會成為出題點的地方,或是可以當作參考的材料。
除了補習班提供的教材外,另外找書來複習,例如國際法科目另參考邱宏達老師的現代國際法、姜皇池老師的國際公法導論,以及黃居正老師的判例國際法。
國際關係科目則參考張登及、張亞中老師合編之國際關係總論、包宗和老師主編的國際關係理論入門。
國際關係史則參考近代國際關係史等書,並另外閱讀其他相關領域的重量級的學者的專書,如米爾斯海默、福山等。
考前兩個月開始寫考古題,練習對題目的熟悉度與時間的掌控,並且在閒暇時間針對時事自己發表分析看法,查找大量資料,做為未來考試時可以發揮的素材。
最後再配合學校過去修課筆記,重點複習觀念與各種思想、制度間的聯繫,避免觀念弄混的問題發生。
準備碩士考試之前,其實將大部分心力都用來準備碩士推甄,無奈沒有成功上岸,還來不及消沉就盡快轉入碩士考試的準備當中。
由於時間緊迫,必須將落後的內容盡速補完,並且針對較不清楚的部分進行加強,幸虧考試科目基本與大學必修課程雷同,不需要花費太多心力去重新理解。
過去的一整年都在準備推甄與碩士考試,犧牲了大量課餘時間去從事其他活動。
但我認為一旦確立好目標,就應全力以赴,不僅是不希望補習費白白浪費,更希望能進一步地前進到更高的學術殿堂。
確實很多時候會想要偷懶怠惰,不過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重新振作。
另一方面,我認為在與朋友相處的時間上雖然需要做出調整,但也不應完全剝奪。
在與朋友聊天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消除壓力,也能產出各種不同的想法,去重新理解或認識學習到的知識,進而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
與朋友解釋專有名詞的過程中,也是重新測試自己是否真的懂了。
聞仲老師的國際公法邏輯清楚,解釋非常淺顯易懂,能夠快速地將艱澀的國際公法專有名詞解釋清楚,這讓我在解題時,並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在選擇應該如何解釋。
國際公法在大學時是我相當不擅長的科目,由於專有名詞多,且大多抽象不好掌握,然而聞仲老師都能讓我快速理解各種國際法判決事件以及其所採用的國際法規範。
聞仲老師除了解釋各種國際公法概念外,也會提供自己的看法,並且對有爭議的案件提出各自的邏輯與解釋,讓我在撰寫考古題時,有更多可以下筆的角度。
國際關係與國際關係史則是偏向記憶向的科目,張儀老師提供口訣、記憶點,供我快速記憶並與兩科目間有關概念相互連結,加深印象。
在解題方面,張儀老師提供考試應如何答題,包含研究考點、書寫方式等,讓我在考試時不會慌張,得以游刃有餘的將知識轉化成文字。
找尋適合你的課程,立即開始你的學習之旅。
你也可以透過下方表單,告訴我們你的需求和想試聽的課程。
我們會根據你的回饋提供最適合你的課程資訊,幫助你解決學習上的任何煩惱。
課名 | 師資 |
---|---|
許悅老師 |
|
衛彬老師 |
在過程中,老師會指點我的撰寫內容,並以業界的角度,去修正我的備審資料內容架構,以及提點與我專長相關的時事以及未來發展走向,讓我的備審資料能夠最大化的表現出我的優點。
以我這次推甄後的結果來看,教授們並不是如網路上所說只看在校排名,
書審內容中,學生能力特質的特殊性,以及研究方向新穎度是教授較為樂見的。
我申請的機械所固力組傳統上是以力學為主、電資為輔,
但近年來科技的進展,機器學習已經是工程領域中既前衛又強大的工具,
力學分析上也漸漸發展出以機器學習、演算法得到相關係數的技術,能處理更複雜的問題。
而我的專題是做機器學習相關的主題,再加上,我另外自學壓電材料以及相對冷門但極具發展性的大變形理論,
這些專長讓我的研究背景與一般固力組學生有所不同。
當然面試時主要還是考基本的學術問題,畢竟在機械系裡即便沒辦法樣樣精通,但也必須熟悉各個力學領域的東西,
就如我上述所說的大變形理論,一般叫做連體力學,就是包含材料力學與流體力學的力學概念。
進到台大實驗室後也發現到,這掛著固力組頭銜的地方,裡面的研究內容包括能量處存、訊號處裡、流場運算模擬等,
我很慶幸自己不是一般的考試生,不會被考科限制自己的學術發展。
總結一下結論,研究所不是義務教育,找到自己想發展方向並能有獨立研究能力的人,才是教授想要的研究生。
【Jason老師】
老師的教學目標為協助我撰寫書審。
在過程中,老師會指點我的撰寫內容,並以業界的角度,去修正我的備審資料內容架構,以及提點與我專長相關的時事以及未來發展走向。
我很感謝Jason老師以及石主任,在我撰寫備審資料卡關時能夠提出需要補充的內容或可以擴張的方向,
並修正我備審資料裡不恰當的內容,讓我的備審資料能夠最大化的表現出我的優點。
最後我想感謝甄戰團隊,在我需要推甄相關資訊時都能立即提供並協助我,讓我能夠立刻了解並規劃撰寫流程。
我原本就是大碩補習班的學生,透過親友認識到高雄甄戰團隊,
石主任在我未報名前,就很熱心地提供我對於推甄準備的規畫以及建議,對於我提出的問題都會不厭其煩進行解答,
對於一開始備審資料寫不好的我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因此最後我選擇報名甄戰書審課程。
延伸閱讀:
原本我只打算考試上研究所,但發現成績排名不低後決定試試推甄,
在擬書審資料時發現我沒有突出的地方可以寫,在和系上教授討論過後,在專題之外再投入連體力學的學習。
學習過程透過教授的指點,我開始能夠自行找自己需要的專業知識,
也開始自行讀學者論文,當然很多我都看不懂,必須去找自己可以看得懂的相關內容,不懂的就找,不會的就學,
在這個不斷循環的過程裡,我開始有了對學術研究的熱情,學新東西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解決問題、了解他人的創新想法,
或許別人考上了就放假去了,但我還是繼續讀我看不懂的論文,因為這才是我真正要上研究所的動機。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調查,以平均薪資統計來說,碩士及大學的每月薪水的差距高達 7,700 元。
進入職場後,若需要再進修、增進自身實力的人,可以選擇在職專班、EMBA,為自己個人履歷加分!
TKB 甄戰提供備審資料、口面試的一對一教學,讓你向教授清楚表達自身經歷的優勢。
項目 | 說明 |
---|---|
課程名稱 | 在職書審口試輔導 |
授課方式 | 一對一個別指導 |
課程內容 | 碩博士級專業師資指導備審資料製作、口面試技巧 |
課程次數 | 依學生需求配置 |
推甄情報局 Line@ | 推甄情報局 FB粉專 |
---|---|
|
|
當時只剩下 2 個月的時間需要作出一份備審資料,但是所有師長也都很有耐心地幫我,從最一開始的毫無頭緒,幫我安排進度,到最後做出一份好的資料,讓我通過幾間學校一階,甚至是直接錄取!
當時我算非常晚報名甄戰,所以在準備時間上算是非常短的,也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準備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跟緊每堂課老師給的進度,一定要在老師的規定時間內將進度交給老師。
這樣老師才有辦法在下一堂課前,幫你挑出書審中缺點,利於之後的進度推進。
如果沒準時交,不是落後一堂課那麼簡單而已,而是老師需要在課堂時間幫你挑出錯誤,
這樣不僅是浪費你真正上課的時間,也壓縮老師幫你訂正書審的時間,因此可能沒辦法做到百分之百好。
再來就是準備面試的部份,我覺得這是推甄中最緊張的部份。
所以除了老師幫你注意及提醒其中的重點外,也可以將你心中對面試的疑問提出,讓老師為你解答來消除自己對面試的恐懼。
我就是因為這樣,而在面試期間變的自然也順利了許多。
最後是題目的類型,現在書審資料幾乎都是表格化了,
所以最好先將自己的優點以及有利的東西列出來進行篩選,再將東西填入表格,
這樣的方法我覺得是最有效率的,這些技巧、撰寫細節,老師也會詳細告訴你如何使用。
非常感謝許老師這幾堂課的教導,許老師的教學風格雖然講話嚴厲、上課也較為嚴肅,
但是都能在第一時間提醒我們當下應該要怎麼準備,讓沒有推甄經驗的我能快速地進入狀況,
也因為這樣,我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做出一份好的備審資料。
另外,許老師也清楚的幫我安排好每一堂課的進度,
從履歷表、自傳、讀書計畫、研究計畫等,
讓我只需要跟著進度走,就能準時甚至是提早完成。
最後是口試的部份,許老師提醒我很多面試需要注意的重點,讓我在真正面試的時候變得更輕鬆自然了。
整體感受都非常好,當時事先報名參加了大碩準備報考研究所,
也非常感謝校園負責人的提醒,告訴我以我的成績能進行推甄的動作,所以才有機會到甄戰報名。
甄戰的櫃檯人員與主任也非常好,會協助老師提醒我與叮嚀我的進度。
大學期間就讀高雄科技大學模具工程系,
當時會決定報名甄戰,其實是因為大碩的校園負責人提醒我,
以我的在校成績如果做推甄的動作是非常有機會上好學校的。
所以在暑假期間選擇了正式報名甄戰,甄戰的櫃檯人員、主任以及老師也都非常的好。
當時的我只剩下 2 個月的時間需要作出一份備審資料,
但是所有的師長也都很有耐心地幫我,從最一開始的毫無頭緒,慢慢地介紹以及幫我安排進度,
到最後做出一份好的資料,讓我通過幾間學校一階,甚至是直接錄取。
最後,我也很幸運的正取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系固力組。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調查,以平均薪資統計來說,碩士及大學的每月薪水的差距高達 7,700 元。
進入職場後,若需要再進修、增進自身實力的人,可以選擇在職專班、EMBA,為自己個人履歷加分!
TKB 甄戰提供備審資料、口面試的一對一教學,讓你向教授清楚表達自身經歷的優勢。
項目 | 說明 |
---|---|
課程名稱 | 在職書審口試輔導 |
授課方式 | 一對一個別指導 |
課程內容 | 碩博士級專業師資指導備審資料製作、口面試技巧 |
課程次數 | 依學生需求配置 |
一對一免費諮詢:
推甄情報局 Line@ | 推甄情報局 FB粉專 |
---|---|
|
|
甄戰的書審輔導六堂課中,前三堂將會著重於書審的製作,後三堂則會著重於面試技巧。
既然校名已經在高中考大學時就確定了,那對於推甄生而言在校成績一定是第一順位。
該上課的時候就要上課,上完課回去讀原文書寫筆記,
回家作業一定要自己寫,然後把課本後面的習題做完訂正,
不會的盡快寄信詢問老師跟助教,期中末前配著筆記再訂正一次題目。
推甄面試前,我會針對自己報考的科目去看過去筆記複習,
喚回自己的記憶,這樣才能確保在面試時能夠讓自己表現不失常。
我覺得在專業的部分,學校老師提供的PPT和原文書就已經夠了。
在推甄面試時,考試不會涉及太難的計算和公式,
主要是針對我自己的過去經歷以及該科系的基本核心概念問。
所以,我覺得把握好基本知識、穩住心情比較重要。
在書審和面試的部分,我發現有很多前人在Google、Youtube、Dcard上分享了他們的書審架構和面試考古題,這對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如果可能的話,我建議把書審拿給自己較熟的教授看,請他給一些建議。
畢竟,教授才是最了解如何從備審資料中挑選出自己想要的學生的人,他的建議對書審準備上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九月公布簡章前,我只寫完簡歷,只能說真的是越早準備越好,
簡章公布後真的是追著死線跑,這樣不管是對於心理還是生理都是很大的負擔。
在甄戰的這六堂課中,前三堂將會著重於書審的製作,包括簡歷、自傳、讀書計畫等。
第一堂課將會教授如何製作簡歷,包括如何撰寫、如何選擇重點顯示自己的優點等。
第二堂課將會教授如何寫自傳,包括如何組織思路、如何選擇重點顯示自己的背景與經歷、如何使用恰當的語言表達等。
第三堂課將會教授如何寫讀書計畫,包括如何組織思路、如何選擇重點顯示自己對於甄試主題的研究興趣、如何使用恰當的語言表達等。
後三堂則會著重於面試技巧,包括自我介紹、面試注意事項、專業問題等。
第四堂課將會教授如何做自我介紹、如何抓住面試官的注意、如何在短時間內展示自己的優點等。
第五堂課將會教授面試時的注意事項,包括如何準備、如何回答問題、如何表現自己等。
第六堂課將會教授如何回答專業問題、如何展示自己的專業知識、如何表現自己的學習能力等。
總之,這六堂課將會涵蓋甄試書審和面試兩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協助學生在甄試中有更好的表現。
心得分享與動力來源:
在推甄過程中,跟家人朋友分享心情和近況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準備期間的心情會非常緊張,有時候會感到很沮喪。
我也很幸運有我女友的支持,她總是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提供鼓勵和支持,這讓我有信心繼續前進。
誠實地說,我並不是很有自信,但是有了她的陪伴,我才能勇敢面對推甄的考試。
因此,我建議未來的學弟妹們,在推甄過程中若有心情不好的時候,
一定要多多跟家人朋友聊聊,他們的支持與鼓勵,這些都可以在考試間給你們力量。
給未來學弟妹的建議:
好好把握大學四年,雖然顧好在校成績對推甄來說一定是比較重要的,
但是也必須要認知到,大學是一個可以好好認識自己的時期。
對於我個人來說,在推甄過程中我發現除了在校成績之外,也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可以讓自己更有優勢。
例如:我會參加各種學校的社團活動,並且在活動中累積經驗。
我也會積極參加各種競賽,獲得獎項。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在推甄面試中的加分項。
所以,我的建議是,在大學四年裡好好顧好在校成績,
同時也要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和競賽,累積經驗和獎項,
當然一定要量力而為,顧好身體跟睡眠才是最好的本錢。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調查,以平均薪資統計來說,碩士及大學的每月薪水的差距高達 7,700 元。
進入職場後,若需要再進修、增進自身實力的人,可以選擇在職專班、EMBA,為自己個人履歷加分!
TKB 甄戰提供備審資料、口面試的一對一教學,讓你向教授清楚表達自身經歷的優勢。
項目 | 說明 |
---|---|
課程名稱 | 在職書審口試輔導 |
授課方式 | 一對一個別指導 |
課程內容 | 碩博士級專業師資指導備審資料製作、口面試技巧 |
課程次數 | 依學生需求配置 |
一對一免費諮詢:
推甄情報局 Line@ | 推甄情報局 FB粉專 |
---|---|
|
|
如果沒有 TKB 的專業團隊協助,我還在苦苦等待備取。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點,如果要選擇推甄,在學成績非常的重要。
六大主科必須擁有良好的準備,以利於在後續面試時,不會被當作不利因素。
許多大學、教授,甚至會直接將其作為重要的評分依據。
在其他課堂也需要盡可能地保持高分,維持系上(組上)的良好排名。
即使擁有亮眼的經歷和能力,在沒有面試機會下,將會顯得毫無意義。
於複試(口試)時,我準備了自我介紹和專題研究報告的簡報。
當時進行含問答 10 分鐘內的報告,不過事實上並沒有進行計時器計時(有可能為個案不確定)。
在報告後,三位教授不斷的詢問問題,總共花了約15分鐘。
不過老師們不會咄咄逼人,問的問題也不算困難。
基本上包含一些專題報告上提到的簡單 AI 相關問題,例如 F1-Score 的定義等。
其餘則與個人的專題研究目的,以及方法細節進行提問。
因此需要對於報告內容,擁有清楚的理解,還須對學習的領域擁有一定的了解。
也因此我得以順利,在已經逕予錄73人的情況下,在剩餘的7個名額中脫穎而出,順利正取第74名。
老師於資料結構和作業系統在上課時,有條有序且詳盡的教學內容,使我可以在課後花較少的時間複習。
還能在學校取得亮眼的成績,以利於後續的推甄入學。
特別是老師在作業系統的教學中,筆記和課本整理得十分詳細。
在各章節,皆會先說明各小節的內容重要性、考試的出現率,使我可以有效的安排學習重點和時間管理。
即使採取的是學堂錄影學習,而非面授教學,依然能保有十分好的教學品質。
聽完老師上課過後,不太會有額外的問題需易詢問老師,上課內容十分完整。
一開始選擇的原因,是因為 TKB 長年擁有優秀的榜單和名聲。
後來實際在學堂上課後,整體學習環境十分不錯,並在甄試和考試中給予了我十分寶貴的升學諮詢。
負責人也幫助我,介紹後續推甄的相關專業人員。
使我得以在繁忙的大四上,順利完成升學。
其實資訊工程的課程,十分繁瑣且困難。
個人在排名上,並沒有到十分傑出的程度,也因此錯失了許多機會。
在大三時才開始在成績排名上注重,已經有些為時已晚。
回過頭來想,其實非常的可惜。
在大四上推甄和專題研究報告的夾殺下,相當的辛苦。
個人在數學能力上的不足,也使得我在中正研究所尋找教授時,錯失了一位優秀教授。
雖然整體有些可惜,但十分感謝在我人生的重要時刻,遇到了大碩、遇到了負責人,遇到了推甄相關的專業人員。
使得我在升學路上,少走了許多歪路,順利考取研究所。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調查,以平均薪資統計來說,碩士及大學的每月薪水的差距高達 7,700 元。
進入職場後,若需要再進修、增進自身實力的人,可以選擇在職專班、EMBA,為自己個人履歷加分!
TKB 甄戰提供備審資料、口面試的一對一教學,讓你向教授清楚表達自身經歷的優勢。
項目 | 說明 |
---|---|
課程名稱 | 在職書審口試輔導 |
授課方式 | 一對一個別指導 |
課程內容 | 碩博士級專業師資指導備審資料製作、口面試技巧 |
課程次數 | 依學生需求配置 |
一對一免費諮詢:
推甄情報局 Line@ | 推甄情報局 FB粉專 |
---|---|
|
|
填寫表單: 了解課程優惠
(填寫表單可享【一對一免費諮詢】,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這邊我主要分成書審,以及面試準備來分享。
書審的部分,我覺得大家在推甄前,應該想想自己為何要念研究所。
還有自己期望,在研究所就學的過程中學到什麼。
有較明確的方向跟目標後,可以協助你更容易的撰寫書審資料。
再來,建議大家一定要,仔細的閱讀過欲推甄系所的官方網站。
可以從上面找到很多資訊。
比如說:我推甄的財工所需要程式、數理、財金三個方向的核心能力。
而且需要對衍生性金融商品,有一定的認識。
你就可以在備審資料中,用自己的精力去跟上述能力做聯結。
另外,政大金融近年,做了許多跟金融科技相關的研究案,剛好符合我的實習經驗。
所以我在備審資料,就有針對這部分特別增加篇幅,研究計畫也是朝這個方向去寫。
因此建議大家,可以先去網路上看看,欲推甄系所近年的研究方向。
若備審資料,能符合該系所近年來的發展目標,必能大大增加上榜機會。
至於面試的部分,我認為主要的準備方向。
除了自己的備審資料要熟以外,也可以去 PTT 的「graduate版」或 Dcard 「研究所版」找歷屆的口試問題。
統整好問題後,可能就會發現各系所口試有一定的規律在。
建議可以找 2~3 個,有類似目標的人一起準備。
等大家都擬好解答後,就可以開始互相進行模擬面試。
我覺得有模擬過之後,至少對於面試大概會怎麼進行比較熟悉。
真正上場實戰的時候,也比較不容易緊張。
填寫表單: 了解課程優惠
(填寫表單可享【一對一免費諮詢】,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主要是政大校園顧問,推薦我來甄戰進行諮詢的。
原本還不確定,是否真的需要針對推甄,花費一筆額外的補習費用。
但經過顧問詳細的諮詢後,我發現甄戰在備審資料輔導,這塊真的非常專業。
不論是推甄該有的時間規劃、輔導教師的選擇。
還有針對不同學生彈性的課程設計,都讓我覺得這筆補習費用,花得非常值得。
最後,還要特別感謝一下顧問。
她對負責的學員,真的非常照顧。
像我有一次記錯課輔時間,她馬上幫我跟老師爭取課輔時間的調整。
或是我有一段時間,沒有撰寫備審的靈感。
她就找了幾份,跟我背景比較相似的學長姐的備審,給我參考。
這種為學生著想的熱情,讓我非常慶幸我當初選擇甄戰,也在這邊推薦給大家。
老師在資訊應用面的知識,非常充足。
會給學生的研究計畫,非常多有建設性的建議。
非常推薦要朝金融科技、財務工程或是保險精算攻讀研究所的學生。
選擇至中老師做為輔導老師。
另外,老師對於理工相關科系的備審內容像是:編排、架構、用字遣詞等等。
有一套獨門的見解。
能讓你的備審,跟其他學生做出差異化。
要在為數眾多的推甄資料中勝出,我認為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教學方法的部分,我個人認為老師的教學模式。
比較適合有自己想法,或是較自動自發的學生。
老師不會給學生太大的壓力。
在討論備審資料的過程中,老師總是會用鼓勵的方式,激起我的學習動力
算是一種輕鬆不失條理,與學生亦師亦友的教學模式。
我個人是非常感謝老師的,因為在和他聊天的過程中。
學到許多關於科技業,不同面向的觀點與想法。
這也讓我的備審資料,越加的豐富且飽滿。
謝謝老師的指導,真的讓我獲益良多。
填寫表單: 了解課程優惠
(填寫表單可享【一對一免費諮詢】,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我大學的背景,是地政學系雙主修統計學系。
會想報考財工所的原因,是因為金融科技新創公司的實習。
讓我看到不動產跟巨量資料(電腦輔助大量估價)的結合的可能性。
該項技術具體應用的場域,就是金融機構。
因此研究所下定決心,要轉往建模能力強,且較多金融科技課程的政大金融所財工組就讀。
因為我算是跨系所申請的學生,所以一定要比別人更知道,自己為何要攻讀研究所。
另外,在這邊也要建議其他跨考生。
除了準備好跨考系所的基礎專業科目外。
也可以去想想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要如何結合在你想跨考的系所。
這樣更能跟其他考生做出區別化。
最後,謝謝甄戰協助我,順利推上了政大的財工所。
透過老師的引導,讓我在準備推甄資料的同時也成長了很多。
希望我的經驗,能幫助到未來想跨考財工所的同學。
研究所推甄選擇甄戰,絕對不會讓你後悔。
填寫表單: 了解課程優惠
(填寫表單可享【一對一免費諮詢】,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調查,以平均薪資統計來說,碩士及大學的每月薪水的差距高達 7,700 元。
進入職場後,若需要再進修、增進自身實力的人,可以選擇在職專班、EMBA,為自己個人履歷加分!
TKB 甄戰提供備審資料、口面試的一對一教學,讓你向教授清楚表達自身經歷的優勢。
課程名稱 | 在職書審口試輔導 |
---|---|
授課方式 | 一對一個別指導 |
課程內容 | 碩博士級專業師資指導備審資料製作、口面試技巧 |
課程次數 | 依學生需求配置 |
推甄情報局 |Line @ | 推甄情報局|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填寫表單: 了解課程優惠
(填寫表單可享【一對一免費諮詢】,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我算是準備甄試,非常急迫的人。
開學後才在準備書審,寫完書審才準備面試。
相對於暑假就一點一滴準備資料的人,我簡直是熱鍋上的螞蟻。
因此我也建議,早點準備比較能夠充分表達自己。
最好是從大一的種種經歷都記下來,才不會忘記自己做過什麼。
不管是書審或是口試的準備,都要先從自己出發。
不是別人怎麼說就是正確答案,這樣有可能會讓自己陷入困境。
因此我認爲很重要的是,認識自己的優缺點。
將優點適時放大,找個合理的事情,將缺點修飾一下,才不至於自曝其短。
第二是面試教授問的問題。
除了回答問題本身以外,也要增加原因或目的加以說明。
像是教授問第一志願是哪個學校,當然不能只回答學校名。
還要加上這所學校相較其他的優點、有什麼優勢吸引你、適合你等等。
因此,每個問題背後,都要想想問的原因,才不會在談話中顯得單調。
面試教授也才會,認為你是個有主見、積極的人。
最後,不管是書審或是口試,都要以真實情況來回答。
只是答的方法又有其學問。
若以欺騙的方式來達到目的,如果沒被發現還好,被拆穿後果不堪設想。
填寫表單: 了解課程優惠
(填寫表單可享【一對一免費諮詢】,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在剛開始準備書審時,我在網路上找到 TKB 有一些文章關於怎麼寫書審、怎麼準備面試等等。
我認為有些觀點很有說服力,在TKB上榜的同學也不計其數,因此前來諮詢。
我也很喜歡 TKB 的上課環境,保有隱私但卻沒有壓迫感。
櫃檯人員也很親切,需要印資料也很樂意幫助我。
另外就是 TKB 的地理位置不錯,在台北捷運地下街出口而已。
我從學校出發,不到 20 分鐘就可以到達,對我來說非常的便利。
老師非常的健談,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請教老師。
老師也會從很多角度,切入來分析。
進而教導要怎麼寫比較好,怎麼說比較恰當。
但不是直接給你個公版的答案去抄、去硬記。
老師也不會硬性規則,說哪裡排版就要怎樣、要有哪些主題等等。
而是依照個人的想法來去引導,讓自己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寫出來才不會死板,讓別人一看就知道是網路哪個範例來的。
也才能看的出自己和別人不同點。
我的助教大膽的接下,我這急迫到不行的案子。
我當時還沒有什麼危機意識,是他叫醒了我。
從那天之後到交資料前,我都是很認命的準備資料、絞盡腦汁的想。
還好有助教的幫忙,要不然我可能落榜了。
還很自以為是的,覺得自己已經寫的很優秀,但其實一塌糊塗。
填寫表單: 了解課程優惠
(填寫表單可享【一對一免費諮詢】,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我會想尋求 TKB 的協助,也是因為我知道我的在校成績不是最頂尖。
在排名方面輸別人,在經歷方面也不見得比別人豐富。
因此,我很需要有個團隊,來協助我最大程度的表現自己。
當然,自己也必須按照老師給的建議、進度來進行。
我想如果沒有 TKB 的專業團隊協助,我還在苦苦等待備取或是連複試也沒有。
我很感謝老師給我的啟發,第一堂課上完我也有很多靈感,知道要怎麼增減文字。
也有更明確的方向,去推銷自己給教授們。
完整的上完課後,不會手忙腳亂,能夠更有信心,面對每一場面試與挑戰。
填寫表單: 了解課程優惠
(填寫表單可享【一對一免費諮詢】,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根據人力銀行最新調查,以平均薪資統計來說,碩士及大學的每月薪水的差距高達 7,700 元。
進入職場後,若需要再進修、增進自身實力的人,可以選擇在職專班、EMBA,為自己個人履歷加分!
TKB 甄戰提供備審資料、口面試的一對一教學,讓你向教授清楚表達自身經歷的優勢。
課程名稱 | 在職書審口試輔導 |
---|---|
授課方式 | 一對一個別指導 |
課程內容 | 碩博士級專業師資指導備審資料製作、口面試技巧 |
課程次數 | 依學生需求配置 |
推甄情報局 |Line @ | 推甄情報局|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今年在疫情衝擊下,研究所甄試報名人數比往年還要多很多。
能在如此嚴峻的狀況下推甄上多所國立研究所,要感謝甄戰完整的課程規劃與優良的師資。
因此,想在這篇心得文回饋給未來想推甄研究所的甄戰學弟妹們。
逢甲大學行銷學系 累積系排4 / 累積班排2
撇除自己出去參加競賽與實習,能參與到實作部分莫過於系上的專題了。
因此,如何在這些經驗中學習吸收,並內化成自己的能力非常重要。
當你清楚自己在這些實作中得到了什麼能力,例如文案、美編等。
了解自己的強項並活用它,不管在推甄還是未來都非常有幫助。
若要推甄的話,校外競賽非常重要,不要覺得不可能得獎。
多嘗試累積經驗,就算沒得獎也一定有所成長,系上的教授也非常樂意指導學生。。
我能推甄上政大傳播研究所,絕大多數都歸功於我參加了校外競賽-裕隆日產所舉辦的行銷廣告比賽。
我並沒有料想到會獲得總冠軍,只是努力去做到最好,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的潛力,只要有心,你就會是下一個冠軍。
通常大部分的學生,都會等到大四下才開始準備實習,但其實在你能力範圍內,要提早去工作是非常有幫助的!
我推薦在暑假或沒有專題的學期,利用104等找工作的網頁,去找到跟自己系相關的工作。
除了可以賺點小錢、又能累積經驗,一舉兩得。
以我的例子就是在大三上自行找一個音樂家行銷助理的工作,開學九月時開始工作,一月結束。
暑假時則是在台中市議員服務處實習,製作地方雜誌。在研究所推甄面試時,教授對實際工作經驗都蠻有興趣的。
我參加了整整四年的社團活動,課業不但沒有退步,反而在社團擔任幹部時學會了管理以及美編軟體,並結交各種不同科系的朋友。
因此若有多餘的時間,還是很推薦去參加社團等活動。
語言能力不管是在工作還是推甄上都非常重要,可以及早準備多益測驗。
除了可以拿來抵學校的畢業門檻,在找工作或推甄上都會是一張門票。
自己讀不來的話也可以選擇去修學校的課督促自己念多益(順便賺學分)。
總之,英文不是短時間可以讀得起來的,要及早規劃。
最後送給未來要推甄研究所的學弟妹一句話:
「當你真心渴望某件事時,全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祝各位學弟妹順利完成自己設下的目標!
因此,我特別感謝老師的幫助。
老師在第一堂課便清楚地跟我說明備審資料該如何做主題分類,才能吸引教授的目光。
他將我原本密密麻麻的自傳,分類成五大能力,並利用這五大能力來介紹自身的學習歷程。
比起先前加了一堆無用形容詞的流水帳,精簡地利用圖表來展現自己的五大能力更加吸睛。
。
問的問題基本上都比正式面試還要多且艱深,老師也比正式的教授嚴肅很多。
不過不要因為老師比較兇而退縮,甄戰老師出的面試問題在實際面試時命中了多次!
且老師的回饋對於我真的是幫助很大,因此只要在甄戰的模擬面試練習過,並得到老師詳盡的建議,基本上正式面試根本小菜一疊。
在準備研究所甄試前,我想大家的第一個動作,一定是上網搜尋如何製作備審。
而最後促使我選擇TKB的關鍵,在於看到了一位同學的心得,他僅僅是私校畢業,卻也成功推甄上頂大。
這對於現在也就讀私立大學的我來說彷彿看到一道曙光,學長姊都做得到了,我一定也可以!
選擇TKB,也許能成就我人生中的新高度。
大一的時候,剛從六年一貫的直升班畢業,一直待在相同朋友舒適圈中的我,說真的剛上大學超級怕生。
大一行銷系第一個專題是美學,膽小的我覺得組員為什麼都這麼強勢、大家都好可怕、我都不敢發表意見怎麼辦。
反反覆覆,我獨自一人躲在廁所哭了好多好多次,覺得我是不是不適合行銷,好在遇到了逢甲管樂的大家。
逢甲管樂,一個最像家庭的大團體,在這裡我找到了自信、一個心靈寄託的地方、也找到了一群難能可貴的朋友。
甚至可以說,沒有逢甲管樂,就沒有現在的我。
漸漸地我越來越步上軌道,在系上開會時開始敢發表意見、開始有想要拿到書卷獎的決心、也認真地規劃未來的走向。
大三上是我忙碌的開始,卸幹後,頓時沒有了生活重心、無所事事。
我趕緊找了一份與行銷相關的打工來充實自己,希望愚鈍的我,能藉由累積經驗一步步向上爬。
在Eva Lee工作期間,24小時都不夠用,每天上班、剪片做海報到半夜,還要讀書兼顧功課,我每次都覺得我操到快死掉了。
但我知道不能放棄,我已經比別人還笨了,如果不努力一點要如何超越別人?
就這樣大三上,在Eva Lee工作期間得到了寶貴的經驗、以及人生第一次系排一
原本以為大三上已經是人生最疲累的巔峰,但實際上不是。大三下,才真的是極限操作。
在拿到人生第一次系排一之後,我立志下次也一定要系排一,同時,也必須考很多證照與參加許多比賽才行
不然以現在的經歷根本沒辦法拿去推甄。於是,在短短三四個月內,考了日檢、行銷證照檢定、參加日文朗讀比賽
去補托福補習班、參加裕隆日產創新風雲賞等等
努力地把每件事做到最好,好在都有通過而且有不錯的名次,才不枉費這段期間的努力。
說真的能推甄上政大傳播,有一半以上都功勞都歸功於裕隆日產這份校外競賽經驗。
緊接著努力製作備審資料、無數個熬夜與練習面試,其中也有成大連備取都沒有而大哭的經驗。
但最終能順利考上政大傳播研究所,我真的是非常非常感動—啊啊啊,原來我的努力都有回報啊。
在這大學四年裡,我受到很多很多人幫忙、不論是師長、同學、學長姐或學弟妹,因為有這些貴人的幫助,我才能完成心中的一個小夢想。
前幾天看到我一年前在行事曆上貼著,「我要考上政大傳播」的便條紙,現在真的實現了,有點不可思議呢!
最後祝各位都能完成自己的目標!加油
然後政大傳播所我來啦
研究所推甄可分成 2 個環節:
多數校系的口面試成績都佔了 40 ~ 60%,因此面試也是不可輕忽的環節。TKB 甄戰提供備審資料、口面試的一對一教學,讓你向教授清楚表達自身經歷的優勢。
項目 | 說明 |
---|---|
課程名稱 |
研究所推甄書審口試輔導 |
授課方式 |
一對一個別指導 |
課程內容 |
碩博士級專業師資指導備審資料製作、口面試技巧 |
課程次數 |
依學生需求配置 |
推甄情報局|粉絲專頁 | 推甄情報局|官方帳號 |
---|---|
![]() 按讚接收最新考試資訊!
|
![]() 加Line好友詢問相關資訊!
|
學生的路要自己走,但 TKB 幫我鋪一條更好走的路
推甄的準備不像考試入學,有這麼多時間可以準備。
可能當你決定要推甄的時候,就已經剩下 2 到 3 個月的準備時間。
這些時間都相當的寶貴,沒有時刻讓你浪費,專題與書審的準備必須同步。
不過換個角度,推甄就是將你這三年的經歷整理成冊。
所以在準備上,或許只差了一個引路人給你建議與方向。
而跟著甄戰老師的步調走下來,都ㄧ定可以完整的將書審完成。
對於面試中專業問題的部分,因為我也有同時準備考試,我的考科是經管,我覺得管理學的課程,真的對專業問題很有幫助!
另外,推甄的部分有些是需要口試的關卡。
就自己的組別來說,電波組在台大、交大是不用口試的,可是在中山、中央這些電波組別都需要面對與教授對談這關。
所以對於自己的專題需要熟悉之外,在本科系的專業知識也需要準備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基本上,有自信地跟著老師問的問題,順順的回答都是沒有問題。
而在中山電波組的面試,今年是以跑關形式進行,有三個老師需要輪流得給他們進行口試,大致上老師都會問到英文的能力。
我個人建議可以準備起來放比較保險,而其他的問題會問史密斯圖、傳輸線理論、專題的問題,有比賽過會問一些經驗。
在我經驗裡,只要是有認真準備,都可以順利地通過口試這關。
推甄方面,想感謝老師在學生一開始,不太知道如何準備的時候,給了很多的意見與想法,在這短短的幾個月內,就要完成書審而且還有專題的進度考量。
很多時候,會希望可以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去準備,不然再加上收集資料與思考編排等,都會需要一定的時間整理,這方面真的給了很大的幫助。
也想謝謝老師很關心學生的準備進度,不會吝嗇給學生更多自己遇過的經驗與建議。
同是工科出生的老師,對於諮詢相關的科目時,我覺得有著更親切的感覺。
老師知道在推甄上,學生遇到的困擾,也知道在研究所的一些心態調整與學習上的想法。
甚至在博班上的規劃,都會很願意地與學生分享,讓自己對未來不是只有迷茫的感覺。
謝謝老師這幾個月的教導,讓學生順利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
我會選擇 TKB 是因為師資的挑選不馬虎,各個都是能教學生教到非常強的好老師,而且對學生的學習更是盡心盡力。
再來是服務的導師群,相當的讓人感到貼心與放心,各種服務周到且關切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
在校園內曾經有個機會參加講座,聽到與了解 TKB 這個機構,為的就是讓學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戰鬥力,往更高的學術殿堂去挑戰自己。
學生的路要自己走,而幫學生鋪下一條比較好走的路,是TKB讓我覺得很感謝的地方。
可以放心有個方向的去衝去闖,而現在也真的達到我的理想,這是我覺得最值得的。
當初會想準備研究所,是因為想讓自己可以接觸更多、更廣、更深的領域。
當然,無疑的一定在經過兩年的洗禮後會更有出入。
在大學時因為平常的成績都有維持在班排前三,系排前五,讓我想推甄試試看研究所的申請。
除推甄外,考試也有一起準備,因為考試的準備過程,不僅僅只是為了考上研究所,甚至是提前準備了研究所的先修課程,是格外的重要
回想起來這些整備的日子,其中當然有很辛苦的時候,但是相對地都是讓我有著深刻印象的回憶
推甄就是要把你的亮點點亮,照向自己的方向!
這些上榜的機會,是留給有在準備且準備好的人。
而且我自己覺得除了個人的努力外,在後面的那個推手也是不可或缺的
只要方向對了,之後的準備也會更順利的進行
從當初在推甄前,也是迷茫的不知道怎麼準備。到真的考上自己理想的第一志願!
嘗到這個甘甜的果實之後,前些日子的辛苦都不算甚麼了
如果學弟妹在成績上與一些個人經歷上有自信,也可以試試看推甄的方式,來考取理想的研究所
如果順利的推上,不但可以較輕鬆得先找到自己想要的教授,也可以提早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簡直一舉兩得啊!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推甄情報局|粉絲專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