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方式規劃及心得
由於我是全職考生,一開始就是拼命地聽課, 聽完後馬上複習, 這時適時的調整聽課時間。
二、自修方式及考題練習
自修一定要有效率 我認為最有效率的讀書時間就是早上,不要有多餘的發呆時間因為下午時容易恍惚,把公文格式背好即可。 英文:關務特別重視英文,我英文不好所以我只背單字,最好能有2000字以上的量(不需要會拚會念 只需要知道中文足以),選在精神最好的早上讀比較不易睡著。 電機:要會畫變壓器,同步機 直。 電子:最難的一科 一定要相信TKB電子學老師, 對計算來講有極大的幫助(非常省時 有相當多的檢查時間) ,不能有絲毫的鬆懈 起碼要讀過2遍才能比較了解(其他科也是 ,考前2個月做考古題 多多益善,普考的電力不難 多做考古題就能抓到出題方向 , 但相對地別人也會認為很簡單 每天2份考卷考前2個月前開始做,上課筆記配合考古題做。 計概:普考不考 。 其它資源的使用:我本身有上面授課 一下課就把握機會去問老師問題。
三、年度計畫、日計畫
並沒有特別安排, 像法學 英文這種容易睡著的科目 中:算的為主,說簡單也不是 真要說的話就像是熱火要拿3連霸一樣困難,你的隊友就像是親人的支持、金錢的壓力、自身的意志力等等,如何跟隊友配合才是考上的關鍵, 我不知道我出手會不會進,千萬不要認為自己英文很爛就不報關務而損失一次機會(我就是英文很爛的那個), 一天讀12小時算是正常,8小時就太混了, 一年內上榜其實是很輕鬆的。
四、TKB給你最大的幫助
提供一個可安靜讀書的環境。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一、學習方式規劃及心得
一開始的正課一定要認真上完,並持續做複習讓熟練度提升,由於我本身是全職準備,因此我是選擇較有彈性的函授課程。在準備初期,我每天都讀兩科,正課是基礎實力養成的重要階段,對於課程內容要確實吸收,切勿急著聽完函授而只是囫圇吞棗的聽過,寧可放慢速度但確實理解課程內容,一點一滴的累積自己的基本實力。在複習時也有助於加快複習的速度。在所有正課都上完後,便要開始不斷地複習,尤其針對自己較弱的科目優先投入更多的時間加強,千萬不能放棄任何一科,在考試前約三個月左右要開始做考古題,光是唸書準備有時會和考題對應不上,因此一定要多做題目,熟悉出題的方式,從做題目中一方面可以檢視自己的實力,另一方面找出自己不足的部分並做補強。最後是作息的部分一定要正常,不要為了多念一點書而熬夜,唸書講求的是效率而非時間的長短,每天養足精神的情況下去唸書才會有效率,若是在精神不濟的情況下勉強去唸往往只是事倍功半。考試前一天盡可能早點休息,讓自己能在睡眠充足的情況下去考試。
二、自修方式及考題練習
主要仍以函授課程講義為主,加上老師上課整理的重點以及自己濃縮的筆記作為複習的主軸。考題練習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是以相關考試10年內的考古題為主,若有多餘時間再多做較早的考古題。李進雲的書蠻好用的。
三、各科準備重點分配
電力系統:基本上跟著大碩老師走,把講義跟習題都做過,配合考古題,這科吃計算。 電機機械:陳澤老師的講義很夠用,要注意問答,這可能要去翻chapman加強! 其它資源的使用:找朋友一起組讀書不錯,但人不要太多!
四、年度計劃/日計劃
年度計劃:
先從專業科目開始,每天照進度走兩科,之後再將共同科目利用考前一個月看,全部花3個月將專業科目看完!
日計劃:
由於是全職考生,一天10小時是跑不掉的,早上看兩科函授 ,晚上馬上複習,一直持續到函授看完,就瘋狂做考古題。時間分配關鍵在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高效率讀書時段,而在精神與集中力較不佳的時間,便可以用來針對偏重記憶的課程內容做背誦,同常早上看基電,下午看電機機械。
五、心得分享與動力來源
家人支持全職很重要 ,還有朋友在考試期間的陪伴, 保持正面的心境也是很重要的!給未來考生的建議:這條路很辛苦,堅持下去就是你的。
六、考試內容
出題難易度與偏重單元與方向,四等考試的難度並不像三等考試那樣高,因此若以準備三等考試的方式去面對,要應付四等考試並不困難,筆試或口試考題提供。
七、TKB對你幫助最大的地方
函授將考試的重點和準備方向妥善的整理過,讓我省去不少功夫,只要一步一步跟著老師們的步調用心上完課,再加以複習,就能有效地將自己的基礎實力提升。tKB對於全職準備的考生而言是相當方便的,它提供了學習時間的彈性,讓考生能自行安排自己方便的看函授時間。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一、學習方式規劃及心得
大三暑假就決定報考公職,在坊間詢問幾家補習班之後,就選擇師資優良的數位學堂,那時要兼顧學校的課業同時也要準備考試,思考過後因為視訊班的時間較面授班彈性,可以依照自己的進度來聽課,所以就選擇了數位課程,這樣兩邊都同時兼顧的到,後來報名電力工程全科班,按部就班地聽老師講課,勤作筆記把考試重點特別標記出來,回家再複習一遍,可以省去大半時間,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去準備別的科目。
二、自修方式及考題練習
專業科目上,每個老師的教材都有豐富的例題跟考古題,可以讓考生抓到考題的方向,勤做裡面的例題,從題目中獲得更多觀念再融會貫通。
三、各科準備重點分配
國文:多閱讀文章,公文範例廣泛涉略。
基電:交直流網路。
電工機械:每個馬達的計算、特性曲線、原理。
四、年度計劃/日計劃
年度計劃:
我先從不拿手的電子學聽起,利用整個暑假加強電子學,之後就把每個專業科目都聽過一遍並且回家複習直到11.12月,後來就加強共同科目,也是按部就班地把每個科目上完,回家之後時常把專業科目的歷屆考題多算幾次,增加熟練度,久而久之對於相似的題目就不會有生疏感了。
日計劃:
平時利用下課之後的時間複習,每個科目都同時要有進度,假日的時間就會用整天來複習,早上吃完早餐之後從8點讀到中午,吃完飯休息到2點後又讀到晚上,吃完飯休息到7點之後又讀2.3個小時後,就會安排自己的休閒時間了。
五、心得分享與動力來源
一路走來家裡的人給予我很大的支持與鼓勵,讓我能安心的讀書,為了不讓他們失望所以更加倍努力的用功,來報答他們。給未來考生的建議:下定決心後就是要努力到最後,這條路上很多人半途而廢,所以堅持到最後就是贏家。
六、考試內容
一、 出題難易度與偏重單元與方向:國家考試的考題,多著重於歷屆考古題的延伸,所以把歷屆考題做熟,觀念清晰,這樣上考場時就能輕鬆應付了。
二、 筆試或口試考題提供:歷屆考題題庫
七、TKB對你幫助最大的地方
有很大的彈性時間上課,可以依照自己的進度,來安排課程,不會因為課程跟不上或沒時間複習,就急急忙忙地往下個單元前進。各個科目的師資優良,桌椅設備、自習區都很完善。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一、學習方式規劃及心得
本身因為年紀已超過三十歲,離開書本真的很久了,所以給自己約一年半的時間來準備考試,每半年為一個循環。
1-1第一個半年:這段時間是去數位學堂上課,我的上課方式是一次只上一個專業科目,上完再上另外一科,這個階段只求把老師的上課內容消化,並把上課的筆記例題自己動手做過一遍就很辛苦了。
1-2第二個半年:前三個月為專業科目復習+共同科目上課階段,專業科目複習的時候會將熱力與流力放在同一天、材料力學與機械設計放在同一天、自控與靜、動力學放在同一天複習、機械製造則約在考前2個月複習。後三個月為專業科目複習+自動控制面授班階段,在複習自控時於後半段的章節遇到了困難,此時剛好百官網的韓特老師於十月份開始教授自動控制面授班課程,故在十月初至隔年的三月底,每週一、二的晚上去台北百官上課將觀念再加強而且在解題上有問題也可以當面請教老師。這個階段要把專業科目上課筆記的例題做第二遍,並盡量將各科課本及講義上的高考及三等特考習題還有近五年的歷屆試題做一遍,建議做完題目後,每一個科目分別整理筆記複習(如公式、重要題型、解題方法或步驟),考試前讀筆記就好。
1-3第三個半年:此時的目標是將專業科目複習第三遍或以上。
二、自修方式及考題練習
2-1自修方式:自修地點都在新北市的圖書館,方式如下:
2-1-1共同科目:
(1)國文、公文:國文沒複習,公文在考前一天背格式。
(2)英文:有空才背補習班講義的單字。
(3)憲法、法學緒論:考前一個月做補習班講義及近五年的高考、地特、關務考古題。
2-1-2專業科目:
以三個小時為單位念一科,三小時內至少要算8題(練習速度),因為高考2小時約要做5題,普考1.5小時約要做4題,但遇到比較難及算比較久的題目就用標籤紙貼起來,另外因每個人程度不一樣且準備考試的時間也不同,故較難及考試不常出現的單元和題目可以跳過。
(1)工程力學:主要把祝裕、姜伯老師上課的例題算過其實量就很夠,再搭配補習班講義、補充教材及工程力學(祝裕,千華)上的三等考試題目做補強
。 (2)機械設計:主要把機械設計(陳浩,高立)課本上的習題都做過(沒附詳解的就不做了),再搭配機械設計(祝裕,千華)上的三等考試題目。
(3)熱力學:主要把熱力學重點暨題型解析(王立宏,高點)的習題做過、再搭配熱力學與熱機學(祝裕,千華)上的三等考試題目
(4)流體力學:主要將流體力學重點暨題型解析(王立宏,高點)的習題都做過(除明渠流外將第8章不可壓縮之黏性外部流場後面的章節跳過)、再搭配流體力學觀念剖析(李祥,鼎茂)的三等考試題目(上冊全念,下冊只念三章:第7章粘性流體力學、第8章紊流、第10章因次分析與動力相似)。
(5)自動控制:主要把自動控制系統(張碩、詹森,鼎茂)上的習題做過(但第8 章 控制系統的設計與補償、第14章 數位控制、第15章 非線性系統的線性化分析就跳過不看)、再搭配自動控制(張達,高點)上的三等考試題目。
(6)機械製造:主要將機械製造(林英明、林昂、林彥伶,全華)的內容看過及搭配近五年的高考、地特的考古題。
2-2額外參考教科書與講義:
2-2-1共同科目:
(1)國文、公文:補習班講義。
(2)英文:補習班講義。
(3)憲法、法學緒論:補習班講義及近五年的高考、地特、關務考古題。
2-2-2專業科目:
(1)工程力學:主:補習班上課講義、次:工程力學(祝裕,千華)
(2)機械設計:主:機械設計(陳浩,高立)、次:機械設計(祝裕,千華)
(3)熱力學:主:熱力學重點暨題型解析(王立宏,高點)、次:熱力學與熱機學(祝裕,千華)
(4)流體力學:主:流體力學重點暨題型解析(王立宏,高點)、次:流體力學觀念剖析(李祥,鼎茂)
(5)自動控制:主:自動控制系統(張碩、詹森,鼎茂)、次:自動控制(含系統控制) (張達,高點)
(6)機械製造:機械製造(林英明、林昂、林彥伶,全華)
三、各科準備重點分配
請參考下文的考試偏重單元與方向,其它資源的使用:1.讀書會:無。2.個人蒐集資訊:可以上YOUTUBE網址搜尋台大、清大或交大的開放式課程聽課。
四、年度計劃/日計劃
年度計劃:
1.專業科目上課階段:在1~6月份,一月份開始去數位學堂上課,除了機械製造與材料是自修外,其餘都有補習,其中熱力、流力、機械設計課程各約需一個月上課;自動控制是聽張碩老師的課,課程很豐富,將近一個半月才上完課;工程力學包含靜力、動力、材力,內容很多,花了將近兩個月把課上完。
2.專業科目復習+共同科目上課階段:在7~9月份將國文、英文、憲法、法學緒論的課上完並開始複習專業科目。在10~12月份目標把專業科目複習第二遍。
3. 專業科目復習階段:在1~6月份目標把專業科目複習第三遍。
日計劃:
1.上課階段:週一~週五上課及複習,週六、日休息,(早上0900~1200複習、下午1300~1800上課、晚上2000~2200複習)。
2.自修階段:2-1考前2~6個月:週一~週五複習,週六、日休息,(早上0900~1200、下午1400~1700、晚上1900~2100)。
2-1考前2個月:週一~週六複習,週日休息,(早上0900~1200、下午1400~1700上課、晚上1900~2100、宵夜2100~2300)。PS:每節科目依個人狀況安排,可一天看一科,也可一天看三科;中間的休息時間為2小時,可以視個人的體力與精神去增加或減少時間。
五、心得分享與動力來源
最感謝父母、老婆等家人的支持;並感謝前同事智凱、郁翔提供的考試資料與圖書館戰友振綱提供的考試資訊。給未來考生的建議:
1.考試的實力很重要,但考運也不可忽略喔,所以不要鐵齒,考前一定要去拜拜。
2.落榜時別氣餒,比上一次進步就好,在PTT國考版上有看過一句話:「考國考就像排隊等公車一樣,當實力到一定程度時,公車來的時候,加上一點運氣自然而然就會擠上公車了」。與大家共勉之。
六、考試內容
一、 出題難易度與偏重單元與方向
1-1共同科目:
(1)國文、公文:公文格式必背。
(2)英文:考試時先做閱讀測驗的部分。
(3)憲法、法學緒論:憲法的題目比較好掌握,法學緒論題目比較活。
1-2專業科目:
(1) 工程力學:
(1-1)靜力:平面力系與平衡、結構分析、摩擦、形心與慣性矩
(1-2)動力:平念剛體運動學、平面剛體力動學以及功能原理
(1-3)材力:樑的內部應力、組合應力元素分析與應用、能量法
(2)機械設計:強度設計、軸系、彈簧、銲接與鉚接、軸承、撓性傳動和齒輪
(3)熱力學:熱力學第一、二定律、空氣與蒸氣動力循環、氣體與濕氣混合
(4)流體力學:流體靜力、運動學、控制容積的積分型式、因次分析、不可壓縮之黏性內部流場
(5)自動控制:時間響應分析、根軌跡、波德圖、奈式圖、現代控制學的穩定度、控制性與觀察性以及狀態回授的設計、物理系統的數學模式
(6)機械製造:鑄造、塑性加工、銲接、切削加工、螺紋與齒輪製造、非傳統加工、電腦輔助製造
二、筆試或口試考題提供
2-1歷屆試題參考書目:
(1)機械工程類97-101高考三等特考歷屆試題精解 (鼎茂)
(2)機械工程類97-100普考四等特考歷屆試題精解 (鼎茂)
(3)普考機械工程類專業科目歷屆試題精闢新解(千華)
二、 (4)百官網及公職王的網站上可以下載的歷屆試題詳解
七、TKB對你幫助最大的地方
1.因為專業科目都是研究所考試科目,有了TKB不用在特別去找補研究所的補習班。
2.高考及三等特考的難度是範圍比研究所考試廣(專業有6科),但深度比較沒那麼難(雖然有越考越難的感覺),故百官網的老師會針對國考考題的趨勢範圍與方向授課,減少學員的學習範圍與時間。3.三峽數位學堂的環境很棒,新莊數位學堂的職員很客氣與熱心,台北數位學堂的交通很便利。4.台北百官網的老師如祝裕、姜伯、韓特老師…等都很熱心教學,而且因為小班制的關係,所以能照顧到每個學員的學習狀況。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一、學習方式規劃及心得
離開書本至少有四年的時間,首先不能操之過急,要慢慢找回讀書的氣息,再漸漸加重讀書的分量,每天在睡前檢討今天讀書的效率,期許明天能夠有更出色的表現,幸虧大學時期有許多優秀的同學借鏡,每天幻想對手正在努力用功唸書,不只要當補習班出色的學生,更要想像自己全國的排名,沒有壓力就沒有成長. 因為害怕到了中年體力無法負荷,而中年失業,在101年10月毅然辭去工作,投身公職考試,為了增加考試機會選擇補習高考全科,計劃前四個月上完關務的課程,下課練習重點題型,考完102年關務放鬆一個禮拜,再上完剩餘的科目,等收到成績單評估讀書內容,修改讀書的方式,全部上完大概花了半年,剛好迎戰102年高考,高考落榜後為了避免情緒低落,直接找一個輕鬆的工作,下班讀書,準備長期抗戰,兩次成績檢討缺失,又再次修改讀書的方法,同年地方特考雖然落榜但排名不錯,信心大增,102年國營備取沒上,直到103年關務榜上有名,大概歷經1年半的努力。
二、自修方式及考題練習
上完課一定要整理筆記,準備紅筆以外兩種顏色的筆,一個畫最重要的重點,一個寫下註解,練習重要的考試題型,最後再寫一份複習用的筆記可以在上班時跟考試前看. 第一次考關務寫考卷時覺得有許多困難,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快適應題目難易度,買了一本歷屆試題精解,把裡面的題目算過三次,高考時成績有點進步,但是失誤還是有點多,所以把原先捨棄掉的基礎題型也一併練習,減少計算錯誤,自控跟流力成績最不理想,所以又買了相關的研究所考試解答勤加練習,. 題目解題有難度時,複習相關的筆記,再不行就找原文書,直到搞懂理論,寫下自己的口訣,題型有變化時才有辦法拿下基本分數。
三、各科準備重點分配
工程力學 張皓 這個老師非常厲害值得一推,上課很精實幾乎沒有贅詞,也很會用講笑話提升注意力,其中動力學上的非常扎實,很難有老師能出其左右,不論廣度或深度都頗齊全,所以很少需要整理筆記只要背熟公式跟口訣,經過不斷的練習題目,減少計算上的失誤,基本上都會有不錯的成績,因為其中包含靜力、動力、材力需要投入的時間也最多,但是因為有相當的底子而且考試也不可能考太簡單的題目,因此靜力著墨在推導上,動力注重練習重點題型。材力則是多背公式. 熱工學 李祥 上課內容很多,需要抄很多的筆記,但是教科書有很多歷年各大考試的題型,所以把課本裡所有的習題練習過一次,大概就可以拿下不錯的分數,因為取名熱工學所以特別加重練習各個循環的計算跟效率公式。
機械製造 施宇豐 老師具有很豐富的工作經驗,上課時都會教授相關產業運用的現況,對於目前市場概況有很不錯的見解,當考題靈活時非常有幫助,如果只有熟記各種名詞解釋跟運用,要拿高分很難,除了題目基本應答還必須自己加入一些比較、特色、優勢、現況、成本、改善等等,才有可能脫穎而出,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很難拿分,建議可以看一些相關的期刊研究。
自動控制 張碩 老師觀念講解非常透徹上課有條有理非常扎實,時數很長但是很值得,因為錄製時間跟現在有一段距離,所以最近流行的題型沒有詳細題解,初期這科考試成績並不理想,建議可以加買研究所考試解答,多多練習,了解自控最近考試趨勢,題型因為電子電機跟機械著墨不太一樣,所以常會有出乎意料的物理模型考題,所以不論科系還是必須把電子迴路、機構模型、馬達控制等等題型全部練習。另外現代自控也是最近熱門題型.。
英文 凱西 老師有獨到的字根聯想、圖像學習、發音鏈結,可以短時間記起許多相關的單字,考試時看到不懂的單字也可以用字根猜出大概的含義,但理工科背景除了專業英文外,其他生活用語都很陌生,而關務把英文當成專業科目加重比例,有英文短文作文,對我來說是個非常棘手的科目,所以我把目標放在每天背十個單字,讀一篇作文,考試時先看作文題目,寫選擇題時可以劃下作文可能用到的英文單字,先寫出中文短文再翻譯出自己所能拼出的句子,千萬不能放棄短文,除了老師的課本還另外加買單字本跟TOEIC用書,把英文當作長期學習在投資。
法學緒論 陳理 第一次接觸法條,所以很難有頭緒,還好老師法條都搭配練習題,強化記憶學習,也整理出最近考試的法條,讓我可以很快的進入狀況,練習時一定要寫出沒有選到的選項是哪些法條或者錯在哪裡,如此一來練習一題等於練習四題,這門課重點放在練習,法條反而是輔助,當觀念不清楚時才會翻法條,老師給的啟發不只是法緒,還有很重要的讀書觀念,每次沮喪時都會故意排一堆他的課程,強化自己走公職這條路的信心跟決心.。
國文 丁莉 國文講究的是情境,選擇題大多時間都在抓這篇短文想要表達的重點,只要抓對是孔孟、墨家、法家、古文、預言等等思想,答案就很好解,公文部分必須先背下格式,就算沒有太多文采,只要字體工整問候語氣適當就可以拿下基本分,最難的是作文必須引經據典環顧古今才有可能拿下高分,但是相對其他專業科目比例有點少,因此我比較推薦在作文上做個人情緒的抒發,把試卷當做朋友跟它好好的交談,再套入老師教的作文格式做起承轉合,也是可以拿下不錯的分數。
其它資源的使用:以前大學的教科書跟筆記大多都有留著,雖然內容沒有補習班的多,但是更為精煉,所以上課時都會帶著以前的筆記,一邊上課一邊翻閱,讓學習事半功倍。每個考科都要上網搜尋知名大學目前使用的原文課本,在圖書館唸書時可以借來翻閱,原文書提到的觀念是最保守也最新,這些書都是經過教授認同的書,有時也會是教授出題的綱要. 考友很重要,但是我的朋友大多都在職場工作很少聽到有在準備考試,一開始大多都是一個人在準備考試,直到高考考試會場巧遇同學,找到公職考試戰友,偶而透過line聊起讀書的近況,有互相監督砥礪的作用,遇到不太會的題目也可以互相討論,想辦法推出解答,不只是課業上的交流,有時也會聊起壓力的調試、猜題方向、家人朋友的態度等等,考試時在考試會場也有個照應。
四、年度計劃/日計劃
年度計劃:
補習高考機械類科全科,增加考試次數,由年頭一直考到年尾,關務-高考-國營-地特,由101年11月開始上課,先前四個月只上關務考試類科,複習歷年的重點考試題目,第一次關務成績有太多失誤,並不理想沒有排名,再花兩個月時間上完剩下的科目「流體力學跟元件設計」,補足高考的考試類科,考完高考,改變生活重心找到一份輕鬆的工作,上班背公式跟英文,下班解題目,加強弱科,衝刺年底的國營跟地特,依照成績跟熟練度做讀書修正,102年雖然沒有上榜,但也完成各科的研讀跟練習,103年關務順利上榜,大概花了1年半的時間。
日計劃:
每天從早到晚上課,回家先休息吃飯看新聞,小睡半個小時,起床複習整理筆記,一個禮拜休息一天,完全放空腦袋並且運動,每天上課的科目以三天做一次循環,主要考科放在上午跟下午的3小時,共同科則放在傍晚的1.5小時,有時按照進度跟難度做調整,這樣做可以保持對上課的熱忱,直到上完所有課程,全職考生時每天上課讀書保持在14個小時以上. 每次考試前一個月,不再上課,專心複習筆記跟重點考試題型,越到考試會越慌張,上課往往沒辦法吸收,不如溫習之前的筆記,鞏固陣地,而且複習效果越到考試會越有效率. 上完全部課程後,改跑家附近的國立大學圖書館,練習所有考科的計算跟簡答,有問題時也可以翻閱原文書找解答,館內大家都很用功在讀書,這樣有督促的作用,直到傍晚才回家吃晚餐,再繼續奮戰到晚上12點,一個禮拜休息一天,保持兩天運動一次,大多是有氧的運物如慢跑,據報導可以有效的提升腦細胞存活時間,還可舒壓,也比較有體力應付考試. 每次考完會故意放鬆兩個禮拜,出門旅行讓自己沈澱一下,還可以檢討自己的讀書方針該如何修正。
五、心得分享與動力來源
一開始家人非常支持考公職,前幾次落榜也都會有安慰的話,但是過了半年之後會對我逐漸失去信心,希望我可以找工作,出門也很怕被問到工作,畢竟前一份工作待遇非常優渥,看著存款漸漸消失,日子一天天過去,信心很容易被打趴在地,但是我把焦慮感抒發在學習上,把學習當做事一種安慰,每解完一題就會有無比的成就感,漸漸的心無旁騖專心苦讀,沒有讀書就會睡不著,對於考試也沒有那麼緊張,當作自己跟考卷的一場交流鑑定,交流我的學識,收到成績單就做一次總檢討,修改讀書的內容,很像在打靶,練習修正練習修正練習,幸虧收到的成績一次比一次還好,表示我正在慢慢往成功走去,即使半年後有工作,手機內放筆記的照片,一有空就偷背公式,下班讀書放假讀書,決心往成功走去 ,再辛苦也值得。給未來考生的建議:考公職這條路很辛苦,一個人很難達成,可以跟有共同目標朋友的一起補習,有朋友也比較不孤單,遇到瓶頸也可以互相鼓勵,考試資訊蒐集也比較方便,即使考試的類別不同也有相同的效果.除非在學成績優異,不然抱持著試試看的態度是不可能考取,既然決定了就必須要全力衝刺,如果整天計算考上的機率,只是在浪費時間,與其寄望大部份人失誤還不如提升自己的實力,當自己每解完一個練習題就代表自己的實力正在提升,就好像遊戲打怪ㄧ般,不同的是這份實力會跟著自己一輩子受用不盡,因此不止要保持熱血還要給自己相當的壓力,才能有所成長。
六、考試內容
一、 出題難易度與偏重單元與方向
工程力學 最近出題偏向兩極化,簡單的不可思議,也有難到不知如何下手,簡單的必須拿下作為基本分數,難的可以放到最後再解,動力學屬於難度適中但是最近常出現高等動力學的指定解題方法,基本題是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角動量、剛體運動學、功能原理、碰撞必須好好練習外,最後再加強虛功、lagrange equation、震動學. 材力靜力則比較好處理,一般的經典題當作基本拿分,以證明題當作突破分數熱工學 最近考的比較簡單,很少有難以下手的題目,基本氣體方程式運用、查表、畫圖、熵值、熱機循環、熱機效率、熱機效率推導 ,偶而會有流力做結合變得很難下手, 自控 幾乎可以不用計算機,自控三圖 「根軌跡、奈氏圖、波德圖」、物理系統、部分分式、現在自控公式、羅斯表、PID設計, 機械製造 幾乎全部都是重點,建議記下關鍵字跟比較,可以節省記憶體,大多都是傳統加工再配合1~2題非傳統加工。
二、 筆試或口試考題提供
口試時準備齊全的資料,整潔的服裝親切的笑容,重點在承認自己的缺點,主審很少會在口試上採取信任,從他不斷的質疑就可以看出端倪,因此承認自己的缺點,可以有效的增加印象分數,主審的提問也會較溫和。
七、TKB對你幫助最大的地方
提供優良且強大的師資,完整的高考全科補習,在額外書籍選用上也有打折。讀書讀累了就想四處旅行,剛好女朋友因為考上國營分發到花蓮,所以我可以安排自己到花蓮住兩個禮拜,趁女朋友上班就到補習班補習,時間跟地點的安排真的前所未有的方便,比起函授也比較有督促準時上課的效果。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一、學習方式規劃及心得
從兼職準備開始,因為過去歷史荒唐所以並非底子很好學校出身,受到一些刺激所以致力奮發,預設兩年時間,前8個月每天上1-2堂課,晚上下班後再快速複習當天上課內容,但並未很鑽牛角尖。
二、自修方式及考題練習
上完課後,剩餘一年,除了再把過去教材拿出來複習深讀並且計算題目,還會再購買一些鼎茂出的考古題,到考試前四個月為止,幾乎除了每科都會寫上2-3遍,將強常考例題並減少一些習慣性犯錯。其它資源的使用:個人幾乎獨自在家讀,偶爾才會和戰友一起出去喝茶聊聊考情。
三、年度計劃/日計劃
年度計劃:
規畫學習順序為 工程數學→電路學→電子學→電機機械→電力系統→計算機概論。
日計劃:
兼職時:0830-1530或0830-1200 上課,晚上2300-0030複習
後期全職:星期一到六0800-1200,1400-1830,2000-2230 皆為在家唸書
心得分享與動力來源:準備考試需要有願景和動力,問問自己將來想要怎樣的生活,想想未來是否有能力和時間照顧父母及家人。
給未來考生的建議:準備國考是一種規畫而不是逃避,問問自己是否已經在心態上準備好了,才不會一直每年重複輪迴。
四、考試內容
一、 出題難易度與偏重單元與方向:出題難易度與偏重單元與方向:今年來電路學出題偏易但變化性大,開關電路和OP務必熟練。電子學則有變難趨勢,除了數位電路較困難的地方不需鑽研外,其餘章節基本上都很容易考到,要把握基本類型題目。工程數學則是片重計算類型題目,偶爾會有證明,但不會太刁鑽,重點是要熟練各章節計算題型,解題重點是速度加速度。電機機械題型較固定,但偶爾還是會出較需深讀的觀念推導和分析題型,直流機的計算題型則有些必須要多了解各參數間關係,雖簡單但依然可以出到很難。電力系統近年來也有變難變廣趨勢,上課之餘,建議還是要參考一些名字S和G開頭的名人著作。
五、TKB對你幫助最大的地方
數位學堂上課時間自由,可以針對不同狀況需求的人做不同規畫,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重複地聽,筆記也可以不用怕漏抄。TKB值得推薦的地方:學堂學習環境優良,而且很多優秀的同學上榜可以鼓勵自己。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一、學習方式規劃及心得
1.決定考試目標,規劃準備科目。
2.電力工程除了公職外,外面許多泛國營公司的招考也多有相同考科
3.目標希望一年內考上,故決定補習可以簡化準備的過程。
4.盡快完成上課與筆記製作,大量做考古題,隨時修改筆記內容。
二、自修方式及考題練習
1.勤做考古題(李進雲,鼎茂叢書),務必尋找解答正確率高的書籍
2.個別經典原文書,此部分可以增強各式題目的做答經驗.有餘力的話可以多充實。
3.針對性的知識補充,如考題有考過電驛,這在一般電力系統不會細講,可參考相關書籍。
三、年度計劃/日計劃
年度計劃:
規每天大概聽兩堂課,盡快看完所上科目。
日計劃:
1.上課中每天聽兩節,下課後馬上整理筆記與寫古題。
2.課程完成後,每天各科目都做一年份的考古題。
3.我是一天大概讀個10小時左右。
4.每天各科都要寫考題,時間夠的話可以增加解題量,並花些時間整理解答過程。
四、心得分享與動力來源
還未踏出社會前就有想考的念頭,畢竟科技業壓力大且待遇不如從前。不過後來得到了不錯ic設計公司的RD機會,並且覺得自己條件不好害怕考不上就先去工作.但在家人也都順利考取後,想說自己也許也有機會,毅然辭職全力準備考試,也獲得家人的支持。一開始準備不夠完全有些考試失利影響信心,不過堅持下去在這一年內也陸續考上不錯的公司,獲得美好的結果。
給未來考生的建議:考試真的是實力+運氣的結合.TKB的師資都很優秀,好好吸收上課內容並加以充實後.堅持下去都會有不錯的結果。
五、考試內容
一、 出題難易度與偏重單元與方向
1.考科較少,電路與電子同張考卷外,也不考工數,較好準備
2.英文是專業科目故很重要,並且有中翻英,英翻中與英文作文.平常要多閱讀與寫作
3.電子學部分越來越講究非數字的計算,觀念要夠清楚,也要加強非數字的運算
4.計概部份範圍廣泛,除了計算機的專業知識外,加強科技新知也是重點
六、TKB對你幫助最大的地方
1.專業的師資針對國家考試提供了整理後的考試重點可以加快學習速度,應付考試
2.時間很有彈性,只要有空的時間即可以學習,並可重複播放
3.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師資,輕鬆學習.時間很有彈性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一、學習方式規劃及心得
對於白天有工作的我而言,能夠用來準備考試的時間不多,因此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學習目標,考試過關,非得靠妥善的規劃不可。
關務特考三等電機工程應考科目,在專業上有:計算機概論、電力系統、電機機械、電子學和電路學合併成一科,另把英文獨立成專業科目。本人的電子學與計算機概論程度一直不是很好,我選擇TKB電子學老師與劉逸老師的課程優先補強;電機機械乃構成電力系統之基本要素,兩者關係密切,因此接下來同時準備這兩科;至於英文部分,英文好的考生會占優勢,因為英文是單獨考一科,而且沒有選擇題,必須寫英文翻譯與英文作文,對英文能力強的考生相當有利。因為考試科目多、範圍很廣,且考題類型偏重在計算題,因此觀念的理解很重要,每次上課我一定會把老師上課黑板寫的內容跟重點觀念抄寫下來,再利用上下班通勤時間復習教過的內容。
二、自修方式及考題練習
扣除白天上班時間,剩下晚上及假日才是我的念書時間,先將老師上課內容念過一遍再寫試題。對已上手科目如電路學、電力系統和電機機械,直接練習歷屆試題,對電子學、計算機概論以老師的上課內容為主,先念過一遍再寫歷屆考古題。寫歷屆考古題時間,比照考試規定,以兩個小時內為限,訓練自己的解題速度,遇到不會的題目,務必參照詳解一題一題把它弄懂。參考教科書如下:
1.獵殺電子學(上)、(下)
2.「高普特考技師」電力系統
3.「高普特考技師」計算機概論一劉逸 編著
4.「高普特考技師」電機機械(含電工機械)一孫廷 編著
5. 鼎茂出版之各科公職人員(高普特考)歷屆試題精解
三、各科準備重點分配
1.電子學: :TKB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對電子學題型與重點瞭若指掌,上課內容去無存菁。學習重點:
(1)半導體物理觀念。(2)限制器、Zener穩壓器分析及整流器。(3)Diode,BJT、FET放大器,current mirror,differential Amplifier之直流分析及小信號分析(含小信號參數)。(4)Early effect,channel length modulation effect,body effect之物理意義、大信號及小信號特性表示。(5)具主動負載(active load)之放大器分析。(6)類比積體電路分析。(7)理想運算放大器電路分析及非理想運算放大器特性。(8)放大器頻率響應(高頻模型,高、低頻極點頻率,時間常數法)。(9)理想負回授放大器特性、非理想負回授放大器分析及穩定度的問題。(10)功率放大器分析(最佳偏壓點設計,效率、散逸功率之計算)。(11)一階、二階濾波器分析(-3dB頻率,頻寬及品質因數的計算與設計)。(12)正弦波振盪器、史密特觸發器之應用電路及CMOS振盪器分析(振盪頻率,振盪條件之計算與設計)。(13)數位電子電路(靜態特性:Logic函數、VOH、 VOL、 noise margin、PDQ,fan -out之計算;動態特性:tp、 PD之計算。最常考的邏輯電路為CMOS、NMOS、PTL、Dynamic Logic)。
2.電路學:電路學是較易拿分的一科,劉承老師的講義用來應付考試綽綽有餘。
學習重點:(1)DC網路分析(電阻化簡、Δ←→Y、惠斯登電橋、戴維寧←→諾頓、節點法、迴路法及最大功率轉移)。(2)AC網路分析(常見AC波形、弦波穩態分析及相量圖)。(3)共振電路(f0,Z0,fL,fH,BW,Q)。(4)二階電路(BPF、HPF、LPF、BRF、APF、nature frequency、damping ratio及quality factor)。(5)雙埠網路(Z、Y、H、G、T)。(6)耦合電路(耦合元件、儲能元件、變壓器、等效電感及反射阻抗)。(7)三相電路(Y接、Δ接、相電壓、線電壓、相電流、線電流、P、Q及S)。(8)開關電路(初值定理、終值定理、暫態響應、穩態響應、拉普拉斯基本性質與轉換)。(9)理想OPA(虛短路的條件)。
3.電機機械:自從上了陳澤老師的電機機械之後,發現公式變得簡單易懂且好記,幫助我釐清模糊的觀念,跳脫已往死背、再背、硬背的學習方式。
學習重點:(1)磁路(安培定律、磁場強度、磁通密度、磁通量、磁路歐姆定律、磁阻及電感)。(2)變壓器(效率、並聯運轉、自耦變壓器、參數測定、YY、YΔ、ΔY、VV、UV及TT連接)。(3)VR。(4)電機機械基本概念(同步速度、感應電壓、分佈因數及節距因數)。(5)三相感應電動機(轉速、轉差率、等效電路參數測定、銅損、輸出功率、轉矩、起動電流、最大轉矩、起動轉矩及運轉效率)。(6)直流機(繞組、感應電壓、轉矩、輸出功率、各類直流機等效電路、轉速與電流及速度調整率)。(7)同步機(單相等效電路、同步電抗、轉矩角、相電壓、相電流、能量傳輸及參數測定)。(8)步進馬達(角度及轉速)。
4.電力系統:題目範圍固定,題型變化少,算是較易拿分的科目。但是要特別注意,該科的計算最麻煩的,牽扯到複數的四則運算,過程中計算機按錯就毀了,因此一定要熟練計算機的使用方法。
學習重點:(1)基本概念(實功與虛功、兩匯流排間功率傳輸、無效功率對電壓之影響、電容補償及標么值)。(2)輸電線(電感、電容、短程、中程、長程、特性阻抗、傳播係數、等效模型、波長、波速及SIL)。(3)匯流排矩陣(匯流排種類及電力潮流控制)。(4)電力系統之經濟調度(最佳調度及罰點因數)。(5)三相對稱故障(故障電流、故障電壓)。(6)對稱分量分析法(正序、負序及零序)。(7)發電機等效電路(正序、負序、零序及有無中心線)。(8)變壓器等效電路(Y、Δ及有無中心線)。(9)非對稱故障(單線接地、雙線短路及雙線短路接地)。(10)電力系統穩定度(搖擺方程式、等面積準則、臨界清除角及臨界清除時間)。(11)電力系統互聯運轉(速度調節常數、阻尼係數、穩態頻率、發電量及負載量)。
5.計算機概論:劉逸老師的教法簡單易懂,先定義,後圖示,再比較的三部曲學習法,讓我不再懼怕計算機概論。 學習重點:(1)基本概論。(2)數位邏輯。(3)程式語言。(4)資料結構。(5)作業系統。(6)網路。
其它資源的使用:偶爾上PTT國考板參考上榜心得或推薦書目,平常是一個人念書,遇到問題則請教朋友或上網找答案,並藉由歷屆試中重複出現的題目來釐清觀念。
四、年度計劃/日計劃
年度計劃:
課程順序是以電子學、計算機概論、電機機械、電力系統及電路學之順序來完成,這5科上大約花6個月的時間,因為白天須上班,課程部分上的比較慢,大約維持1科1個月的速度完成。
日計劃:
課程順序是以電子學、計算機概論、電機機械、電力系統及電路學之順序來完成,這5科上大約花6個月的時間,因為白天須上班,課程部分上的比較慢,大約維持1科1個月的速度完成。
五、心得分享與動力來源
感謝我的家人,容忍我下班後及假日的休閒時間不陪伴他們,只為多擠出一丁點時間來多算一道題目;也感謝公司同仁的鼓勵與激勵,讓我在疲倦想放棄時,有持續向上的動力與勇氣。給未來考生的建議:
1. 無論準備什麼樣的考試,念書的重點在於專心,而非時間長短,因此,念書時就要心無旁騖地念,把念書當做是自己的工作。
2. 決定上榜與否的關鍵除了專心之外,師資與教材的良寙亦扮演重要的因素,選對師資與教材能讓你上天堂;選錯的話,會讓你住套房。
3. 一次考試失意,不代表永遠失敗,只要不放棄,下一次考試絕對可以成功。
六、考試內容
一、 出題難易度與偏重單元與方向
1.電子學與電路學
(1)出題難易度適中,熟悉歷屆試題可得高分。
(2)偏重單元與方向:單級放大器、回授電路、米勒效應、單振器及開關電路。
2.計算機概論
(1)出題難易度適中,熟悉劉逸老師的講義可得高分。
(2)偏重單元與方向:基本概論、資料結構及網路。
3.電機機械
(1)出題難易度適中。
(2)偏重單元與方向:原理簡介、變壓器、直流機、感應機及同步機。
4.電力系統
(1)出題難易度偏易。
(2)偏重單元與方向:發電機與變壓器模式、輸電線參數、對稱成分與不平衡故障、電力潮流分析及電力系統控制。
二、 筆試或口試考題提供
筆試:請至考選部網站下載。
口試:無。
七、TKB對你幫助最大的地方
1. 老師:TKB的每一位老師都是認真盡責、教學內容豐富的老師,老師們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豐富了我的知識,解答了我的疑惑.,讓我順利上榜。
2. 工作人員:TKB的工作人員服務親切,我從葉俊巖專案顧問師身上得到很多寶貴的建議及方向,節省很多摸索得時間。此外,TKB的師資優良,每一位都是上上之選。上課環境整齊乾淨,當座位清空之後,立刻有人打掃。免費提供自習的座位。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
一、學習方式規劃及心得
因為本人已先考上普考,因此目標就放在高考及其他特等三等考,而考選部在102年幾個新公告規定中,對爾後考上高普考之考生其實不是很公平,因此決定提早準備,報考選擇上,以關務和高考這兩者為主。電力組應考科目,在專業上有:工程數學、計算機概論、電力系統、電機機械、電子學和電路學等六科,只是在關務特考中,是不考工程數學、且把電子學和電路學合併一科來考、另把英文當作專業科目考試。因為往年已經應試過高考,其實上述的專業科目大致上都唸過數次,但是工作上業務實在太煩人,不易靜下心來唸書,往往下班後唸書時,還要先唸三次大悲咒來平復整理當日的工作情緒。我一開始在準備時,因考量關務特考在4月招考,7月才考高考,便先將電力系統、電機機械在103年1月前便先複習唸完,然後將重點擺在電子學、計算機概論跟工程數學。接著將電子學和計算機概論在一個月內複習完,工程數學等到4月關務特考考完後再拼命念。
一直以來計算機概論其實是電力組考生的最大罩門,拜洪逸老師和劉逸老師之認真教學所賜,認真唸完老師上課內容後,其實拿考40~60分並不難,我在上完學堂的計算機概論全數課程後,此科就沒有考低於50分以下了。我比對過,這科在高考中,至少有20分一定是過往三年的其他特考出現過的試題,如果加上真的精熟學堂老師講授課程,事實上,不大可能成績低於55分,而在關務特考中,計算機概論必考「網路」和「程式撰寫」(可能是C語言或寫演算法),其餘就是數位邏輯設計、數字系統、二元樹等,這些內容上完洪逸老師和劉逸老師,事實這科就不再弱勢,甚至可能上榜關鍵科,所以建議考生,可以在這科上多投資。再者,本人的電子學程度一直不是很好,而關務特考是把此科與電路學合併,而往年關務特考中,電子學題目比重也是大於電路學,因次此科我就下了很多功夫,這科成績好不一定會上,考不好絕對不會上,除非題目出的太難。本人因白天須工作上班,所以準備上,直接比照往年的考題類型,直接準備,太冷門的內容就放棄了,以往上完電子學老師的課,此科學理觀念上劉老師是教的很好,但解題方式上,可能是個人不聰明,常常也不大能接受,加上時間有限,後來就直接寫考題較快。
另外,電力系統和電機機械部分,因以往考取普考時,其實也算念的熟了,且以前就做好筆記了,電力系統以Saadat那本書為主,電機機械則試看邱天基撰寫的,因此複習的時間就很短,很快就開始寫歷屆試題。這部分其實要特別感謝學堂的大碩電力老師,因為以前上過老師的題庫班,老師把電子學和電力系統的重要題目,先行分類好,因此重點很快就抓住,接著就練各種觀念和解題方式。
最後關於共同科目和英文部分,一開始,我就沒打算英文會考得很好,因此我把重心把在法緒上,尤其是關務特考的法學知識,不論是四等或三等,皆是獨立一科100分,而且是普考和關務四等考試,其錄取分數係採平均分數算法,不同高考跟三等考是採比率計算,如果考生目標放在普考和四等考,這科不可輕忽,投報率其實是很高的。個人在念法學知識時,其實是把法緒當作消遣、排解心情在念,一者本人已考上普考且在上班,對法令應用須多瞭解,因此當我唸完專業科目很累時,反而念法緒反而很輕鬆。 最後,在應考上,個人經驗,認為有幾個大忌諱要避免:
第一是:「避免會寫的題目但是計算錯誤」,這個最傷的,因為你不會寫的題目可能大家都不會寫,所以你會寫的就要非常有把握,這是平常練解歷屆試題時,重要的第一步,可能一錯就是15~20分不見了,那也跟上榜說再見了。
第二是:「不要抱持每科要考滿分的想法」,當拿到考卷時,先看題目,把認為會寫、或有把握、或確定是熟悉的歷屆題目先寫,不會寫的留到最後。那如果是工程數學這種既有申論題,又有選擇題時,建議先看申論題哪些會寫,就先寫,再寫選擇題,選擇題如果遇到不會的,先在答案卡上劃上猜測的答案,並做好記錄,有剩餘時間再回頭解題。
第三是:「強化弱科應考實力」,個人經驗是不要認為自己的拿手科目每年都可以考得很好(80分以上),以我個人為例,電路學較強,電子學較弱,我要把電路學成績從80分提到95分,其實不容易,因為題目也可能出的很難或是計算錯誤,例如,我個人在電力系統往年考個85分都很正常,102年高考電力系統考低能量過流電驛(low energy over-current relay),那題全國多少人會?這樣20分就不見了,分數從80分往下墜。但是相對地要把弱科從20分,提升到60分,就相對簡單,像計算機概論此科,以前未上過程逸老師和劉逸老師的課前,我計算機概論只能考20分,上完之後,至少可以拿到55分以上,因此不要隨便放棄某一科,除非是時間不夠或是真的無可救藥了。
第四是:「避免不正常的生活習慣」,例如每日固定起床時間、上床睡覺時間,如果自己每天一定要睡滿八小時才有精神的話,就不要強迫自己只睡六小時,也不要唸書唸到凌晨或熬夜,國考是場耗時、耗力、耗神的持久戰,健康的自己才能應考時維持最好的狀態,但每次應考時心態上要當作是最後一戰來準備。
二、自修方式及考題練習
本人自修方式,僅在下班後,晚上先去圖書館唸書,另外就是六日去圖書館唸書。對已上手科目如電路學、電力系統和電機機械,直接練習歷屆試題,對電子學、計算機概論以老師的上課內容為主,先唸過一遍再寫試題。每次寫考題時,嚴格比照考試時間及規定,以兩個小時內為限,完全不能翻書,可以提早不可延後,就算看到不會的題目,一樣想辦法無中生有,如何思考自行撰寫。參考書籍如下:
電路學:楊哲-電路學奪分攻略
電力系統:李進雲電力系統題庫集、大碩電子老師題庫班講義。
電子學:獵殺電子學上下、李進雲電子學題庫集、老師電子學題庫班講義。
電機機械:邱天基著電機機械、孫廷老師著電機機械高普考歷屆試題解答
計算機概論:劉逸和程逸老師上課筆記、及兩位老師所著之高普考歷屆試題解答
工程數學:劉明昌著工程數學學習要訣上下、周易著公職考試工程數學歷屆試題精解。
三、各科準備重點分配
1.先將較熟科目內容先唸完。
2.再來主攻電子學和計算機概論,工程數學最後。
3.將電子學、計算機概論和工程數學此三科之重點和公式做好筆記,每天固定去翻閱,加強印象,這樣公式就會如同99乘法那般,熟練地毫無負擔。
其它資源的使用:1.平常每週會固定某一天(如果那天沒有加班的話),晚上會上阿摩網站,做法緒的歷屆試題。2.六日固定常會去國家圖書館唸書,而且國圖內有不同作者撰寫的專業科目書籍,個人念不懂的章節時,其實就會翻其他作者的書,看其他作者是怎麼講解原理的,例如波德圖,有些電路學書籍根本沒有寫,有些寫得很簡略,其實就可以相互參閱。
四、年度計劃/日計劃
年度計劃:
因為本人先上完學堂的課程,且過去幾年已參與過高普考考試,因此準備上就比一般考生來的快。1. 103年1月精讀唸完電力系統、電機機械和電路學。2. 103年2月的上半月(農曆春節連假一樣照唸書)唸完計算機概論,下半個月開始拼電子學。3.103年3月開始寫依序寫電子學、計算機概論、電力系統、電機機械和電路學等歷屆試題,另安排每週固定一天上阿摩寫法緒的歷屆試題。4.103年4月中旬考完關務後,到103年5月底,開始工程數學精讀並寫歷屆試題。5.103年6月開始重新複習專業科目,依序是工程數學、電子學、計算機概論、電路學、電機機械和電力系統。
日計劃:
每日:白天要上班,偶爾請假追趕唸書進度。下班後,到圖書館唸書,唸到圖書館關門。每週六日:上午九點到圖書館,唸到下午五點,週六晚上念法緒及上網做題目。週日下午五點之後,到晚上就休息不唸書。
五、心得分享與動力來源
在考上三等考之前,已在公部門工作好幾年時間了,其實大家都知道普考公務人員薪水並不高,雖然比22K還多,但要在臺北市生活,一樣很吃緊也存不了多少錢,現在新進的公務人員也無18%福利,為減輕生活壓力,往上爬是必然的,在此期間也考上技師,原本要調到其他公部門,再以技師資格轉任薦任,如此便無須再考高考,但往往服務機關不同意商調,幾次商調失敗了也讓我灰心很久,再者,某些服務機關其實對機電技術人員並不尊重,所提的專業建議都當作耳邊風,這數年來,我看過很多考上高考的薦任人員,其實做事態度、專業能力、學習能力等都很差,但是他們就是比我這種僅考上普考的委任公務人員更有升遷空間,甚至我還遇過,主管科長不敢把事情交給股長,轉派給我處理,有一段時間內心很落寞,也因為如此,每年考試,我都告訴自己,他們那種人可以上高考,我也可以,我一定可以,在唸書時都會這樣告訴自己,如今成真了,心裡倒是有種解脫的感覺。
給未來考生的建議:
1.如果你要考國考,一定要很明確告訴自己要全力以赴,參加國考是一件耗時、耗力、耗神的事情,甚至是一件高成本但最終是沒有好結果的事情,不要三心二意,唸書就唸書,不要一邊玩手機一邊唸書。2.如果你要考國考,請完全低調處理,無須跟任何人講,最多跟自己的妻子或父母講就可以了,然後想清楚自己狀況,是否能不用工作長期唸書,或者是必須一邊工作一邊長期準備。準備國考期間,必須將自行可能面臨的外力干擾降到最低,不然像我每次收到通知說,某同學升上某上市科技公司的小課長或經理、某某同學已經買房了,某某同學在某上司公司賺大錢最近要去度假,那種比較,對考生來講是很大的壓力,甚至親戚都在問考上了沒,尤其是周遭一直在問,而你考了數次考試還沒上,那可不是壓力大足以形容的。3.國考不是人生的唯一道路,考不上了人生並不會因此結束,考上了,也沒有上億樂透獎金可以分給你,請不要用考上與否來評斷自己的價值,請給自己多點信心,給自己參加國考的理由與目標,然後向前邁進。4.當你決定參加國考時,不用管錄取率多少,如果報考的類科預定錄取20個人,請想像自己是第21名,告訴自己,你只要贏一個人就上榜了,因為不管錄取幾個人,重點都在於你有沒有考上,不是你能否成為榜首,再說成為也沒有獎金拿,而你考上了,你還是只佔一個名額不是嗎?因此你的重點是,你要跟自己比、跟歷年的錄取分數比,如何提升到足以上榜的實力,那就是你奮鬥的目標。5.最後,請告訴自己,一定要謙虛,精益求精。
六、考試內容
一、 出題難易度與偏重單元與方向
以高考來說,自101年之後,電力組的題目有偏難的趨勢,我想日後錄取分數不會像99年至101年那樣高了。
1.工程數學考試重點:矩陣、向量、1階和高階微分方程、複變、拉普拉司理論、傅立業理論、機率等為必考,PDE近幾年已相當罕見。
2.電路學重點:解相依電源電路和開關電路都是必考題,近幾年濾波器(波德圖)和耦合電路的題型解題比較麻煩一點,102年雙埠網路的題型在多年後,再度死灰復燃,可能要注意。
3.電機機械重點:電磁感應原理這幾年都必考,其題型變化較大,變壓器的接線方式和開短路測試、感應機等效電路分析題型等皆是熱門題,反而感應機控制近年來較少考,我想此科今明兩年說不定會常考問答申論題,因為關務特考有此趨勢。
4.電力系統重點:在高考中,這幾年來,必考題就是保護協調,而近幾年輸配參數之電感和電容、輸電線路模型及性能、電力潮流、故障電流計算、暫態穩定度都常出現,準備這一科的方式,建議除了歷屆試題外,最好也把台電的考題也精熟,如此會提高不少勝算,但102年的電力系統考的不算簡單,電力系統其實包含非常非常廣,光實務問答申論就足以讓你翻盤,所以熟練歷屆試題是穩住基本盤。
5.電子學重點:MOSFET、BJT的各類偏壓電路是屬於基本題,而OP運算放大器、差動放大器、頻率響應、迴授放大器這幾年常出現,尤其是差動放大器電路分析和迴授電路根本是每年必考題,倒是振盪器和波形產生器已經很久沒出現了,不過,103年考了一題巴克豪森準則的題目,我想此類應該會在今年相關考試再度出現。
6.計算機概論重點:這一兩年的重點就是無線網路和4G,另外就是網際網路、程式改寫、數位邏輯設計、數字系統、二元樹等都是屬於必考題,給各位考生一個個人觀察到的建議就是,我發現每年高考的計算機概論題目,都會出現往年關務特考的計概問答題,重複性算很高了,所以歷屆試題一定要熟。
二、 筆試或口試考題提供
1.電力系統、電機機械這兩科的歷屆試題,最好把電機技師考試、鐵路特考、原住民特考和地方特考都研究過,至少要寫最近五年的。
2.電路學部分,因這科是我的強項,歷屆試題解到爛了,我有空閒就去圖書館翻閱台清交成的研究所招考的電路學試題,多看些難題,提昇自己的實力。
3.工程數學部分,寫完周易著公職考試工程數學歷屆試題精解的試題個人覺得就夠了,問題在於寫題目的時候,要非常清楚,題目考的理論是什麼,還有思考自己第一時間解題方向是否正確。
4.計算機概論,唸完劉逸和程逸老師的上課內容後,就精讀兩位老師所著之高普考歷屆試題解答個人就覺得足夠了,有空再去蒐集網路部分的應用資訊。
5.電子學部分,除了TKB電子學老師上課內容外,是以研讀練寫李進雲電子學題庫集、大碩老師電子學題庫班講義這兩部分為主。
七、TKB對你幫助最大的地方
就是計算機概論完整課程及老師的題庫班,幫忙我拉了不少分數。最值得推薦的就是大碩電子老師的題庫班,老師真的很認真,另外就是TKB可自行安排線上看課程時程,讓我可以不受工作影響。
TKB購課網官方Line |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
---|---|
![]()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
![]()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