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工工所_ 陳O緒
1-1理工研究所 / 工程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工工所_ 陳O緒

原學校

  •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考取學校

  • 清華大學工工所
 

張翔老師的「直覺式」統計

大學時期修過的統計課已經太遙遠,早就忘光光,而且當時其實在學什麼也始終摸不著頭緒,老師上課再講什麼都聽不懂,只記得背了一些公式就能拿到不少分數,也沒有去鑽研背後的理論基礎等等。再後來為了考研究所上了張翔老師的課之後,我才發現原來統計學這麼的博大精深,張翔老師很擅長把複雜的東西,描述得非常淺顯易懂,所以讓我這個幾乎是零基礎的考生獲益良多,學習上的障礙也排除不少。老師上課很注重於”直覺”的描述,讓我們從直覺來理解這個理論的背後含意,而不是用死背的。這樣不但容易理解,也能記得更久,需要的時候可以輕易地拿出來運用。老師的”提綱挈領學統計”真的是神書,就算是自讀也能釐清很多觀念,再配合老師上課的講解,學習統計對我來說也漸漸不是一件苦差事,甚至領悟出了許多心得。而老師也不忘在上課中言語鼓勵我們,常說只要肯讀都還來的及,重要的是在準備考試的這段時間自己的成長以及得到了什麼。老師的這段話也讓我體會到,其實不只是準備考試,我相信人生中我們努力過的事,不論結果是好是壞,一定都能化成未來的養分,只是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到而已。

考科準備技巧

工工所人因組主要是統計學跟人因工程這兩科要準備,我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準備統計,人因的部分大約考前一個月開始讀。另外我沒有做考古題,只有大略看一下出題方向,張翔老師有說過,考古題的重要性遠遠低於基本題型,所以如果時間不足,還是把心思拿來多複習基本題型比較重要。在7 月底時,我開始看張翔老師的雲端課程,每上完一堂課就花半天的時間複習該堂課上的內容,然後把例題做過一遍之後就繼續看下一堂課,就一直重覆這樣的過程到9 月底。上完一輪正課之後開始第一遍複習,就是把提綱整個再算過一遍,觀念再念一遍,然後配合題庫班老師講的700 題裡面的題目來做,題庫班上完也會把當天教的題目再做複習。這次的複習就可以分一下做過題目的難易度,簡單的我會畫叉叉,代表下一次複習就可以不用管因為已經會了,這樣能夠節省時間。需要思考或是解題過程比較繁瑣的就畫星星,之後複習就知道要反覆練習。重複這樣的過程,我到考試前提綱做了四遍,我認為這樣應該已經足夠掌握大部分的基本題了,一些比較刁鑽的解題技巧就要從題庫班老師教的題目多多揣摩,700 題在這方面是很有幫助的。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清大工工今年的統計難度稍高,蠻多證明題,人因題目雖然不好寫但給分較鬆,就算不會也要盡量多寫一些,可能可以拿到一些分數。交大工工今年的統計完全沒有考機率論,而且還有兩題無母數,也是最容易忽略的章節,所以考交大工工無母數的部分需要多複習,其他的部分則都是基本題。心理學與人因給分非常的嚴格,所以統計拿分是上榜關鍵。台科工工的統計難度介於清交之間,但基本題也是佔了很多分數。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電機所_ 陳O雄
1-1理工研究所 / 電機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電機所_ 陳O雄

原學校

  • 亞東技術學院電機系

考取學校

  • 清華大學電機所
 

不用背題目與公式

首先要非常感謝我的工數恩師,周易老師。在第一次聽的時候發現板書非常多,但是發現老師講解得非常細,尤其是線性代數,不停的建立我們的各種觀念,讓我們知道每種題目有許多不同的解法,讓我們不背題目或背公式。還有問問題他都耐心解答,可能剛開始問的題目很簡單,但老師會不厭其煩的回答我們,漸漸問到後面較難的章節時就有自己的想法,老師會告訴你的想法哪邊錯誤並糾正,讓我的印象更深刻,打穩自己的工數基礎,進而解出難易度高的題目。

再來就是要感謝張鼎老師,把電路學教得很簡單,下課時讓我們問問題,也會耐心解答,老師真的有很多特殊方法讓我們解題目的時候算很快,讓人越來越有信心,寫歷屆的時後壓力就不會很大,使我電路學都拿到高分。


考科準備技巧

我那時候目標就是台聯大考試,所以我重心放在電路學與工程數學,首先,工數我是聽兩遍,因為周易老師的板書較多,第一次聽的時候大概都是在抄筆記跟大略聽講,回去時做題目都先做幾個比較簡單的或是筆記上的題目,因為筆記很詳細,所以不會說不知道要怎麼起頭,如果真的想不通再問周易老師,真的不會就問,不要埋頭苦幹浪費時間。然後第二次聽的時候,就是拿之前抄的筆記來聽課與補充新的題目,這時候就需要大量的題目練習,寫題目手感要一直保持,相信考試會考得不錯。電路學部分是跟著張鼎老師進度上課,然後直接拿歷屆題目來算,老師還沒教到的部分可以先跳過,然後有問題下次上課時就要趕快問老師,課程結束後,不能停止算題目,也是要一直保持手感,題目算多解題速度會變非常快,電力電子則是自修。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我是選考台聯工數C 卷,我覺得選考這份考卷的話,線性代數真的是非常重要,因為主要靠線代拿分比較容易,微分方程會有幾題比較容易的,但是其他的題目通常會很難算,要準備的話,線代真的要花許多時間建立觀念與練習題目比較好,尤其是空間觀念,寫這份考卷時會比較有頭緒。至於方向,每年的方向不固定,所以盡可能不要放過每一個章節比較好。電路學部分的話,大概的題型應該都看過,看歷屆的話會知道有幾年考的範圍可能比較廣,出現沒有看過的題目,就要看當下的臨場反應了。另外考卷中的電力電子部分,大概都是考推導居多,每年考的都有點不同,不過都會有一到兩題轉換器的題目,準備的時候可以把重點先放再直流對直流的轉換器章節上面。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資工所_ 柯O遠
1-1理工研究所 / 資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資工所_ 柯O遠

原學校

  • 台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系

考取學校

  • 清華大學資工所
 

選擇TKB 好處多多

TKB 和面授最大的差別,就是時間可以自己自由選,我個人數學是上TKB,後來也把演算法和計組改成TKB。個人認為可以一開始先去上面授,認識一下朋友,說不定會成為你的戰友。到八月多時可以把課程改成TKB,TKB 好處太多了,
 1. 時段隨便選,可以自己安排進度,想快想慢都行。
 2. 座位夠大夠舒服,不像面授那樣位子擠。
 3. 省時間,直接跳過下課休息時間,而且能夠加速播放和調轉,聽不太懂得可以重新複習一次
 4. 因為是自己選擇時段,不會讓你產生想睡覺的情況,當天覺得累、狀況不好,可以直接取消。

感謝洪逸老師上課認真,講的笑話又好笑,就算已經忙一整天了,教課也不會顯現一點疲憊的樣子,真的非常佩服。

感謝張凡老師,老師上課細心認真程度真是大家有目共睹,從不遲到,教得也好,難怪大家都說大碩首推張凡老師。

感謝林立宇老師,老師真的非常友善,對學生很好,問題可以問到飽,教學也非常認真,雖然是新老師,但是超強大推!


考科準備技巧

準備的要領,建議考前能夠把學校的6 科都修過去,不用很精,主要是要記清楚全部架構。

7 月~9 月底:這段時間跟著老師的進度就行,這段期間最主要的就是數學!!數學!!數學!!尤其是把線代和離散觀念打紮實,我這時間自己念書時間都在看數學,把筆記推過去,狂寫提目,每天寫,務必紮實輾過去,其他四科跟著老師進度,稍微複習即可,大概到九月底全部念完一次,建議每天念書6 小時(無課時)/3 小時(有課時),這段時間上課比較痛苦,要好好跟。

10 月~11 月底:這段時間開始複習其他科目,DS,CA,OS,ALGO,如果有拿題庫班的題目可以開始寫,建議每天念書八小時,題目不用全部寫,一樣把觀念搞懂最重要。

12 月~2 月:最重要的一段時間,開始寫考古題,建議寫台清交中央6 年,且要嚴格計時,最主要是要抓寫題目的感覺,建議念書時間九個小時(6 小時寫題目,3 小時對答案檢討),並且做一個新的小筆記,把自己不熟或要記的表格做個紀錄,這段時間是最重要是你進步最多的時候,不管有沒有念完,考古一定要多寫,藉由考古題發現自己不熟的地方並加強,不要想過你上過題庫班有寫過了,感覺是完全不一樣得,因為這段時間是瘋狂寫題目,所以之前念書都是強調題目不用寫多,觀念最重要。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台大】
資演:考題非常活,題目少但占分比例重,特愛考一些奇怪的演算法和NP 證明。必須全部都讀熟,不然可能出現一提你不熟,但比重卻超高的題目,你就爆了
數學:難易度適中,題目一定寫得完,重在細心,台大拉分關鍵。
計系:除非有上過本科的系統設計or 作業系統實作,不然這棵對大家來說都是天書,會寫盡量寫就對了。

【交大】
資演:往年題目量多又全面,今年量適中,難易適中,個人覺得出得很符合大碩老師教的範圍,念熟就會超強,交大拉分關鍵。
數學:已往題目重觀念,尤其是LA,且選擇題較多。今年比較特別是問答題,計算較多。同樣只要把考古做熟就會超強。
計系:今年難易適中,個人覺得計系是交大的決勝點,你念的越熟分數就會反映在你的分數上。

清大
計算機科學:清大考得非常觀念,有點像問答題,手寫佔很重,而是寫出整個概念,同樣把考古題寫熟就會很強。
計系:往年計系比較簡單,也都是考觀念題,直接解釋某技術之類的考題。今年可能換老師出整個爆難,感覺在寫台大,同樣也是把考古寫熟就可。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政大應物所_ 何O緯
1-1理工研究所 / 物理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政大應物所_ 何O緯

原學校

  • 臺北大學應物系

考取學校

  • 政治大學應物所
 

研究所榜單集聚一堂

我補周易老師的工數,老師上課教學非常詳細,從最基本的概念去理解題型,不需要背許多公式。雖然上課時必須抄許多筆記,但是老師能有效的釐清各種觀念,通常老師的進度教到哪裡,我回去題目就寫到哪裡;而且老師十分的用心,回家練習後,如果有不會的題目也可以用LINE 去詢問老師。感謝周易老師,對於我不會的題目都會不厭其煩把我教會,而且講義的內容不論是在分析或是蒐集各校的考古題都十分的精確,大部分的題目都有幫我們抓到,我認為這對考試的效益十分的高;讓原本工數不好的我,也能有如此進步。

我當初選擇TKB 的原因,除了師資很強之外,櫃檯人員也非常親切,部分課程甚至還有助教服務,校園負責人也相當貼心,我經常在系館遇到TKB 的服務人員為我們提供資訊。暑假來詢問過後,也覺得這間課程選擇很多,非常齊全,老師評價也不錯。

上網查去年榜單,大碩研究所105 年(2016)錄取榜單非常亮眼,國立大學台大、清大、交大、成大、政大、台科大,上榜名額最多、佔榜率高。而且軟體設施也很棒,不但擁有專業的研究所師資群以及完整的輔考系統,且多元的上課方式:而且還有其他例如面授、數位學堂、雲端學習,更能解決學習上地域的限制與不便,更能有效把握學習時間,讓讀書更有效率。


考科準備技巧

平常按照老師進度學習,每次補完習,記得要重新復習,並且和同學討論上課困難部份,多練習考古題,多餘的時間,可請教以考上的學長姐,從練習考古題中,發現自己哪個章節較為弱勢,就趕快複習該章節,普物範圍很廣,沒有什麼必考題型,基本上不要太低分(10 幾分)就行了,不過考高分就贏大多數人了。近物是比較好拿分的部分,考得跟考古題差不多,會有幾種必考題(位能井之類的)。名詞解釋也要看一看。

準備考試的期間,適當休息、運動是必須的,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讀書方式,有效率的讀書,而不是待在圖書館一整天,但卻時常走動或發呆,休息室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物理所的普通物理題目大概都中間偏難,寫考古題是為了確認自己哪章節較為不熟,趕緊複習一下,但基本上普物的範圍太廣了,沒有所謂的必考題。近物的難度就比較容易,是拿分的關鍵。位能井與機率密度都是必考題。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近代物理實驗也要看一看,名詞解釋可能出個一兩題。其他學校也是差不多,都是普物難,近物較為簡單。台大會多考一科英文,這平時就要準備了。工數許多物理所都沒考了,有些學校像是成大有考的話。只要回家有寫好好複習與練習,上課專心聽課,基本上就不會考太差了。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資工所_ 王O達
1-1理工研究所 / 資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資工所_ 王O達

原學校

  • 交通大學機械系

考取學校

  • 清華大學資工所
 

TKB明星師資群

黃子嘉老師:
聽完老師的線上課程後十分惋惜老師已不在人世,因為老師有趣又豐富的課程,即使在學校沒修過類似課程,我也可以輕鬆上手,今年度的考題有很多都有在老師的筆記或課本上看過,只能說黃子嘉老師選重點的眼光真的非常精準。

張凡老師:
老師您上課太認真啦!要不是老師細心的講解,我想把計組原文書吃下肚我也讀不懂,另外也感謝老師在下課時仍不辭辛勞地為我們解惑,成為了考生我們
最強力的後盾。

洪逸老師:
老師的筆記對於應考非常有用,作業系統這科的原文書對於新手來說不太容易讀懂,但直接熟讀老師的筆記後就可以穩拿基本分了,老師的DS、OS 題庫班會另外出小考題目,這對於觀念的複習非常有用,感謝老師盡心盡力的幫我們猜題!

林立宇老師:感覺老師非常聰明!老師的演算法講義當真是一絕!最感謝的還是老師願意耐心的替我們在課餘時間解惑,即使課程結束了還可以在網路上問老師問題真的非常方便。

洪捷老師:本來一度想放棄演算法的課程,是因為洪捷老師平易近人的上課方式,讓我不再害怕演算法這個科目的,雖然教材內容不新,但對我來說仍然受益匪淺。

由於我已離開學校工作快兩年,到了八月才開始準備考試,因為資工系考科很多且我並非本科生,準備起來較為困難,選擇TKB 可以讓我更快速的吸收六科的課程內容,面對茫茫書海最重要的就是抓住考題重點,然而TKB 滿足了我這方面的需求,另外,TKB 的課程安排是由學生這方規劃,我可以根據我的需求安排課程,這使我的讀書計畫更有彈性,像是數學類的考科我吸收得比較快,所以我課程就可以安排的緊密一點,而資料結構以及計算機組織我就會在兩堂課程間安排更多的時間複習上次的內容,以至於讓我更好吸收課堂知識。在此十分推準備時間較趕的考生或是喜歡自己安排進度的考生報名TKB 輔考。


考科準備技巧

【線代/離散】
每次聽完課後一定要複習筆記內容,每次回家複習時挑至少五題相應的主題之題目來練習,有問題一定要趕快到面授班下課時找老師詢問或是上網發問,每個章節上完後一定要練習黃子嘉老師後面附的習題,不用全部做完,建議跳題寫或是挑台清交成的題目來寫,數學這門科目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培養對題目的感覺,清交的考試題目很多,當讀完題目時就得開始動筆作答了,並不會有太多的思考時間,唯有透過大量的練習,才可以在考場的高壓下精確的作答。線性代數的拿分重點章節為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建議這三章的練習題要全部做完並多複習幾次。離散數學一到七章都是重點,清大大都著重於排列組合、解遞迴、數論的部分,這些幾乎是必考章節,其中降低失誤率是上榜的關鍵,所以大量的練習是很重要的,此外,許多學校會考圖論的證明,這是很難準備的章節,但是這部分確是各校必考題,只能耐心的慢慢練習手感了,可以在題庫班時多多跟林立宇老師討教,如此便可更了解答題重點了。

【資料結構/演算法】
DS 的部分建議熟讀洪逸老師的筆記,任何一個章節都不要放掉,因為所有的內容都是基本分,攸關是否上榜的關鍵,資料結構與演算法有許多重疊的部分,建議資料結構有一定水準後再去準備演算法會事半功倍。DS 中第一個大重點為時間複雜度的分析,這部分需要練習到看到題目後可以零秒出手的境界,第二個大重點為各種樹的定義與應用,這部分要花時間熟記,其中Heap 為清交必考題,第三大重點為圖的相關演算法,DFS 的ALGO 絕對要背,這章要花最多的時間去研讀。演算法這科不好準備,洪捷老師寫的各校演算法秘笈這本書可以當作入門書熟讀所有題目,林立宇老師的講義則更為詳細,挑適合自己的讀即可,需要耐心花時間了解各種演算法的觀念然後背起來,演算法的題目大都很靈活,所以建議多練書後的習題,其中DP 的部分要練到爐火純青,另外TRACE 程式的功力是需要自己磨練的,上再多的課都比不上自己動手練習個幾題。

【計組/OS】
張凡老師的計組正課中每個重點都會勾一些題目,下課回家後一定要練習那些題目,計組不難讀但是有許多重點需要花時間記憶,跟著張凡老師的進度慢慢讀就沒問題了;OS 的部分則要熟記洪逸老師的筆記,老師常說要練到可以默寫出所有筆記的重點,這部分非常的困難,OS 中的計算題;像是排程、記憶體、DISK 等等,都是送分題,務必熟練,同步那章近年來少考,但是建議還是把筆記提到的所有範例的CODE 背下來以備不時之需,這科就是盡量背、多練習動手寫,申論題的答題技巧是需要長時間練習的,光靠死背是不夠的,而洪逸老師筆記的敘述方式就是申論題答題方式的範本,可以多多觀摩學習。

考前三個月記得多多練習考古題,目標學校大約做三年份以練習手感,各校考題中,以交大、成大的題目較適合作複習,有時間可以多做這兩校的考古題,尤其是成大近年來常常有考題幾乎與十年前的題目一模一樣,未來的考生可以多多利用這點準備成大的考試。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清大正取分數總分約為100 多分

 清大-基礎計算機科學:
建議未來學生寫考古題時以70 分為目標,因為今年題目偏易,需要提醒的部分是近年來NPC 相關觀念題考很多,不能放棄這章,另外離散中的生成函數也是必考,務必看清楚題目要求再作答。
 清大-計算機系統:
建議未來學生寫考古題時以40 分為目標,這科今年考題方向與以往不同,OS 的部分大都可以從洪逸老師的筆記中找到,困難的是計組部分,大都出自於課外,面對課外題不要慌張,因為大家都不會寫,與其糾結於這塊不如花時間把握其他的基本題、必考題,清大的計算機系統普遍愛考簡答題,這部分需要多多練習,才不會考試時寫不完考卷。

成大資工正取各科平均需為65.67 分

 成大資工-計算機數學:
題目很簡單,未來考生在寫考古題時以70 分為目標,今年沒有考SVD 分解反而考了馬可洛夫,線代三、四、五章佔分很重;離散的部分有考簡單的代數章節的觀念,所以代數部分切記不要全部放掉,此科遞迴的部分也考了與以往不同的題型,但是只要熟讀筆記,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成大資工-程式設計:
一樣偏易,六、七十分是很容易的,不過教授改考卷時似乎特別嚴格,所以在練習寫演算法時也要要求自己答題嚴謹,今年演算法DP 部分章節有許多學校更改了原文書的定義,考試時務必看清楚題目。
 成大資工-計算機組織與系統:
比起台清交的題目,今年考生看到成大的計組應該都倍感窩心,考題都是基本題,考生在寫考古題時應該要求可以得到70 分以上的分數。

成大電通正取各科平均需為59.33 分

 成大電通-離散數學:
感覺比往年簡單,基本上像是智力測驗一般,正取的考生不少人考八十分左右。
 成大電通-資料結構:
與考古題類似,與成大資工一樣改的挺嚴格的,答題時要小心謹慎,六十分以上應該沒問題。
 成大電通-計算機組織與作業系統:
OS 的部分基本上洪逸老師筆記裡面都可以找到答案,計組的部分有許多考古題,張凡老師會教,所以有跟著老師的進度練習是沒有問題的,一樣六十分左右是未來考生寫考古題時的目標。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資科學位學程_謝O翰
1-1理工研究所 / 資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資科學位學程_謝O翰

原學校

  • 臺北大學統計系

考取學校

  • 台灣大學資科學位學程
 

眾多名師推薦

線性代數這門科目只能推薦黃子嘉老師。黃子嘉老師深入淺出的教學以及幽默的教學風格,讓我在苦悶的研所衝刺時間裡多了些樂趣。以一個跨考生來說,資料結構與演算法是我之前完全沒有接觸的科目。而洪逸老師的教學絕對夠詳細讓這樣的考生能夠對資料結構駕輕就熟。演算法這們科目則是想要拚上名校的學生們的兵家必爭之地。如果精讀完林立宇老師的課程之後在演算法這門科目上絕對會比其他考生有更多優勢。

考科準備技巧

我是從暑期開始補大碩資工的課程(6 科),對於跨考生,相關科目完全0 基礎的我這樣的準備時間其實完全不夠,大約10 月份我決定與其讀太多科目但樣樣都不精,不如專心與某幾科上。於是我放棄計組與作業系統並瞄準台大的資料科學學程,這個學程考的資結與演算法與資工一樣,而數學考的是線代與機率統計。資料結構、演算法、線性代數這幾科我運用大碩給的資源全力衝刺。而因為大學讀統計系,機率統計我考前1 個月才開始翻書,打算寫多少算多少。雖然因為這樣的準備方向可以報名的學校非常少(不考計組的還有北大資工),算是比較大的賭注,但這讓我能夠把時間投資更多在單一科目上的做法,後來也成功地在這兩所學校都繳出正取的榜單。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台大:資料結構與演算法中,資結算是比較好拿分的部分,而演算法則是出名的難,今年的證明題雖然難度和往年比不算特別高,但給分很嚴格,讓我被倒扣了不少分數。數學方面考的是工程數學(D)(含線性代數及機率統計),和資工系考的不是同一份卷子,這份的線性代數不像資工的那麼難,做熟考古應該能拿8 成以上的分數,而機率統計的考題方向變化有點大,範圍大概是數理統計的前面,會考不偏但是不會到UMVUE(我看考古題大概抓的範圍,僅供參考)。

北大:考試時間較晚,通常會是你報名的最後一個學校了,放輕鬆去應考吧!就用眼前的考題回憶下今年準備的總總,還有時間的話可以稍微想一下放榜後如何慶祝吧!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資工所_ 賴O恩
1-1理工研究所 / 資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台大資工所_ 賴O恩

原學校

  • 臺北大學資工系

考取學校

  • 台灣大學資工所
 

掌握好基本題才是關鍵

特別感謝林立宇老師以及張凡老師在我上面授班課程時,不厭其煩地幫我解惑,找到課程中的盲點,讓自己的實力更加的進步。也謝謝各科老師深入淺出的帶領我們將每一個課程一一融會貫通,讓我們在寫各種題目時,能夠臨危不亂找出每一題要考出的重點,並且寫出完美的答案。

TKB 的師資相當的厲害,每一科的老師上課講解都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能夠幫助考生更加容易的了解該門課的精髓,準備考試起來事半功倍。而且還能夠很彈性的上課,配合自己的作息時間去調整進度。還有TKB 會準備全國的模擬考,模擬考的內容會將每一個章節的重點都挑選出來考,因為題目難易度不會到很難,幾乎都是基本題,因此可以很直接地讓你看出你各章節哪裡有不清楚的地方。而且考試幾乎只要把基本題拿到,就一定上榜,所以模擬考的那些題目就格外的重要,一定要搞清楚明白。


考科準備技巧

我自己是補全科正課+題庫,然後我將我準備的過程分成三個時期
 一、暑假練功
 二、期中保溫
 三、寒假衝刺

一、暑假練功 (7月到9月底)
這個時期其實對於每一科都是一樣的,因為對我來說所有的東西都是全新的東西,所以我是每天補習3~400 分鐘後,非常仔細的把所有科目從頭到尾念過兩遍。在念的過程中,我覺得要注意的是,因為既然我們都是要準備考試,因此題目的大量練習是非常重要的(除了OS,因為OS 比較偏向背的東西)。尤其是數學這科在這個階段十分的重要,數學基本上到後面看到任何的題目都一定要能夠很快地找出要用方法,否則時間會很不夠,因此一定要在這個階段多寫點題目增加手感,後面數學會覺得真的很簡單。

然後這段時間我唯一針對的科目只有OS,而且做的事很簡單,就是把恐龍本當睡前讀物在看,我覺得幫助蠻大的,後面寫考古題的時候都會有一些剛好看過,但老師沒上過的地方,就會蠻爽的。暑期這個時候真的是比誰坐得住,因為剛開始讀,大家都站在同個起跑點,好好把握住這個時間就會比別人強蠻多的。

二、期中保溫 (10月到1月初)
在學期剛開始的時候,其實有點念到疲乏,再加上選太多的課,我有點不適應,當時有段時間都沒碰甚麼書,但後來有慢慢在抓回感覺去念。我覺得這段時間作息調
整很重要,你要很清楚自己哪時候要幹嘛,因為你也不是全時段拿去念書,要想好每個禮拜的哪時候要做甚麼,娛樂還是念書都要安排好時間。這段時間數學、硬體的部分我是以補洞的方式在進行,一樣是從頭到尾看,但速度蠻快,只要感覺有不太熟悉,就會仔細再把那邊複習一遍。而資演的部分,我開始會找一些網路上有人整理的演算法網頁看,因為演算法的東西實在是太多,真的只能盡量看,然後自己在腦中要先想這個問題我會怎麼做,再去看演算法怎麼設計,因為考試題目蠻常會出現一些沒看過的,那你要在考試時間想出來,就很考驗你平常訓練的能力。

三、寒假衝刺 (1月初到考試)
這時候數學我是幾乎放生,只有在遇到不會的題目會去複習,硬體的部分是開始強行記憶名詞的東西,因為我很容易忘記所以我是把比較背誦的東西留在這裡才準備,可能會有些人在這段時間瘋狂的針對台大的硬體去準備,但是我個人是放推,因為太難了。(如果你對這部分很擅長的話,一定要好好拿阿)然後這時候我也是有寫大量的考古題作為練習,我個人是台清交成中央各寫了5份來練習手感,練習的量可以自己斟酌。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台大資工:數學、資演都是難度適中,只要有好好念書都不會太差,但是計系就不一樣了,如果想要真的衝很高分,應該要去針對他們的考題去念,因為老師出題很活。

交大資工:基本上三科難度都跟考古題差不多,書都有念都不會太差,但比較要注意的是資演的考題會有週期,有時候會蠻難而且會變成題組選擇題,分數會比較難拿。

清大資工:計組部分今年超難,不可思議,甚至是老師上課沒上的地方,所以應該大部分人都不會,也不用太在意,其他就都適中。

成大資工:我覺得應該是出最簡單的。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資工所_ 劉O
1-1理工研究所 / 資工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清大資工所_ 劉O

原學校

  • 臺北大學 資工系

考取學校

  • 清華大學資工所
 

資工超強卡司

黃子嘉老師:
初次聽TKB 課程,就是黃子嘉老師的離散數學,老師在黑板清晰的Define、Theorem、Example,和額外提醒的Note,在課程結束後,觀念依然深深刻畫在腦海中,老師的題型歸納和重點強調,成功讓我在數學科目上找到信心,上老師的課總能聽得入神,不僅僅只是考科裡的重點,更多的是老師對學生準備考試的提點,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這些話依然激勵著影片前的我們,最難熬的時光中,這些話鼓舞我向前繼續努力,最後成就我獲得的好結果。黃子嘉老師!很謝謝您,讓我更喜歡數學,以及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不同的題型,得以在考場上融會貫通,您常叨唸著,準備考試不難,撐下去就是自己的,我撐過去了也考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再次謝謝您!

張凡老師:
大二升上大三的暑假,我在台北學堂上老師的計組課程,在學校並沒有很好的硬體的基礎,我讓自己提高專注力,希望能將老師的話在課堂就進行消化吸收,回家也
盡可能地複習,老師對於教課的專業和盡責的態度,讓我很仔細的瀏覽過計組的每個章節概念,在筆記的部分,老師都將其整齊的編排在課本中,課本對我的幫助相當的大,裡面每個小細節都解釋的條理分明,對於我來說,計組是個有趣的考科,每個設計或規則制定都有它的原因,上課必須專心聽老師口中反覆提醒的重點,只要聽到關鍵後,在標記在自己的課本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謝謝老師的盡心盡力,花了很多心力,讓大家能對這科目不感到畏懼,希望老師除了教課外,好好注意身體健康,繼續為之後的學員帶來最豐富的課程!

洪逸老師:
作業系統和資料結構算是我真的比較害怕的科目,較不擅長需要大量背誦的科目,上課中我選擇跟著老師的整齊的板書,抄寫筆記,因為第一遍耐心地跟著老師做筆記,對每個重點有初步淺薄的印象,老師對於很多相似的地方或常考部分,會歸納出表格讓我們方便比對,針對每個項目做討論,這種歸納筆記的方式,也成為考試中回答題目的技巧,得高分的關鍵!最後,我要特別感謝老師的用心,我很喜歡老師出的小考卷,裡面的題目會將重要觀念強調並穿插新奇的題目,看到新題目,相對不這麼害怕,謝謝老師,整理的重點,讓我輕鬆應考。

林立宇老師:
比較印象深刻的部分,是老師在數學題庫班的教學,因為正課是跟黃子嘉老師的影片學的,在題庫班學習到不同的解題切入點,和特別的思考概念,將那些較生疏的部分,以另一種發覺新大陸的該念夾雜興奮感,很新奇的將這些記住,到快考試時才發現,多操作過後這些方法,已經被消化,並且在解題方面是實用的。謝謝老師讓我對於數學或演算法有新的觀點。


考科準備技巧

簡單將準備考試分成幾個階段,對於這幾個階段,做簡明扼要的要領提醒:

首先,要盡快確立自己的目標、所希望的未來、考慮清楚是否要補習,這場準備考試的戰役很長,我自己本身的並不是考前衝刺的類型,只能比他人花更多時間,所以選擇提早起步,大二下我決定報名TKB 資工所課程。

剛起步的確會產生徬徨,可以就選課方面,向學長姐做請益,納入考量,每個人對於課程的安排不盡相同,清楚自己的讀書習慣,再針對課程順序做調整。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開了離散數學和面授計算機組織並進,當時沒有做好心情的調適,面授部分只上了暑假,開學後因為學校專題準備,而暫停調整回數位課程,這裡就可以提醒大家,面授跟數位各有優缺,需要審慎評估自己的狀態做選擇,不然容易造成效果不彰的情況。

大三上學校的必修課程演算法進行,所以我相對於以往學長姐不同的是,我選擇先開了演算法,讓學校進度跟補習班課程加深我對演算法的印象,但學校的課程進度並沒有上完演算法能應考的範圍,所以在演算法部分,我在題庫班開始之前,自己又重新讀林立宇老師上課的講義,老師的講義編得相當好,能抓住大方向的演算法精髓,演算法這個科目要靠平常的累積,多看題目多練習寫,別放棄!這才是能成就你跟其他考生不一樣的地方。

大三下也是為求配合學校進度上了作業系統,跟著老師的課程,打下此科重要的基礎,也能好好的應付學校的考試,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大三這學期,學校的課業我並沒有少選,專題部分我也是傾盡心力準備,並沒有因為這些既定的行程,干擾補習的進度,當時進行的作業系統,我只要有時間就會自己網路預約聽課,制式規定自己在學校的五、六、日至少要上到2-3 堂課,其餘時間自由分配,也因為家鄉也有TKB學堂,所以回苗栗時,我依然可以上課。

大三的尾聲,我已經完成了四科的進度,因為大方向的時間規劃,讓我在正式進入考生狀態前,沒有太大的正課壓力,大三的暑假,也可以算是考研究所決勝的暑假,在這暑假能將自己的讀書作息、生活步調做調整,越快找到平衡點,也就越能夠進入良好狀態。暑假期間,其他同學返家,我選擇留在三峽,繼續剩下的兩科進度追趕,順利在9 月開學前,做正課的結束,開始屬於自己的複習時。

題庫班最早是林立宇老師的數學科,暑假期間除了正課進度,也規劃了每天算數學的時間,為求先累積數學解題手感,離散和線代交替進行,資料結構配合補習的進度每天補習完,就到學校自習室複習,抓課本中的例題作演練,真正拿題目做練習,我是到這個關鍵暑假才開始,稍嫌晚了!準備好每科該有的進度,在題庫班開始前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才回不會在老師解題時,觀念還東丟西落,只會讓自己更慌。從題庫班開始到結束,我會盡可能先將老師挖空的題目自己寫,再去上課對答案,聽重點觀念,不僅能節省補習的時間,更能快速的補齊自己遺落的觀念。當考試的日期逐漸逼近,會顯得更無法控制時間及進度,和幾個一起補習的同學,討論大概1 月份就必須對每個科目的背誦跟理解進行收尾,才來得及將各學校的考古題做完。
但現實總是殘酷,因為身心俱疲,所以寫考古題的速度也沒有理想中一樣,能一天完成一份,我總共印了自己想考的學校,台、清、交、成、中央各五年,在正式考試前,都還沒有完整寫完,也因為解答零散,造成寫考古題需耗費相當多時間,如果進度許可,盡可能在12 月中就開始寫。

很多細節沒辦法一一說明清楚,看似完美的時間規劃,也會常常被自己的心情所打亂、擊潰,在這期間,我沒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一起唸書的夥伴,在讀書之餘,我會去跑步,適度放鬆看看韓劇,讓自己有動力繼續前進,休閒不是一點都不可以,是在休閒後,你能又繼續向前奔跑,而不會因此停滯不前。不要輕易賭自己會是黑馬能在考前衝刺,不如紮實的多努力一些,老師也曾說過,真正能贏別人的是,你在別人休息時,能繼續念書,累積出來的實力會與眾不同的!並且在準備考試的期間千萬不要放棄,撐過去好好走完,自然榜單上就會有自己的名字,不是隨便說說,我感受到了,這句話很真實!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關於考試資訊,我報考了五間學校,以考試的先後順序,對於每個學校考試的方向歸納:

1. 中央大學
考題以選擇題居多,歷屆考古題很重要,選項需要認真搞懂,自然考試就能有較好的成績,考題非常重觀念,多選題跟單選題的計算分數方式要特別注意,有倒扣機制,自己衡量狀況,若真的沒把握,還是建議盡可能不要用猜的。中央的考試是這幾間中最早的,一開始的心態有點太過緊繃,再加上寫考古題的心態不夠謹慎,所以我很多考古題中的觀念沒有釐清,尤其是數學,再加上硬體我全都寫了答案,倒扣的很慘,這些都是我考中央的教訓!希望給大家做個參考。

2. 清華大學
題目數量很適中,在寫幾間考古題中相對較有把握,計算機科學的範圍很廣,把軟體跟數學都一併包含進去了,所以儘管清大只考兩科,也是將所有考科包含了,手寫題的考試方式佔多數,在表現答案及字體工整方面需要多加強,基本上,能掌握考古題方向,表現就不會太差強人意。

清大算是我五間學校中考得最有把握的一間,因為考科只有兩科,所以不會太早起,有充足的睡眠,再加上考試時間較短,今年硬體超出意料的難,但整體都會偏低,所以考難、考簡單,都不用太過於慌張,掌握自己會的,別丟分即可。

3. 交通大學
交大在寫考古題的時候,就能感受到交大老師們出題的量,幾乎涵蓋所有範圍,題目數量極多,平時在練習建議更抓緊時間,讓整體作答速度加快,只要將大多數的觀念掌握,粗心的機率降到最低,自然就會表現的不錯!
今年交大的軟體是採手寫出法,演算法設計是較難的部分,在有限時間內,要想出方法並完整呈現、分析,硬體方面我認為是較簡單的了,但自己本身硬體觀念不到很強,所以只能了普通的分數,數學則是計算較複雜,不會的別卡住太久,跳躍式寫法。

4. 台灣大學
台大的考古題,這部分我就較陌生,我只寫了兩年,因為硬體的考題模式讓我有點卻步。直接說今年的考試要點,演算法出了4 題,分成兩部分,先要求寫出想法,並驗證其想法會是對的,不能隨意寫,會有倒扣的機制,所以這方面我覺得自己平時看得不夠多,導致分數幾乎是拿不到,硬體的題目多,類似故事型的出法,需要看題速度快,掌握問題方向。蠻遺憾的!因為考前考古題寫得不多,就覺得自己不會上,所以不是太謹慎寫,直到榜單出來才發現自己蠻靠近,有種輸在心境上的感覺,考完交大就放鬆了。

5. 成功大學
成大考題的量很類似清大,又比清大在少一點點,考題方向每年也都蠻相似的,能把考題都做完,如果底子夠,能夠手寫出很多觀念,我會認為,考成大比考中央容易對於擅長手寫題目的同學。

因為真的連續考很多天,心情會很疲累,因為到處奔波,所以成大這天,大家都很放鬆了,如果夠有耐心或覺得自己前幾所沒表現好,我會強烈的提醒大家,一定要沉住氣,在最後,細心和耐心也會變成上榜的關鍵。不論各學校如何考,該做的該打的基礎,千萬不要遺漏了,考試加油各位!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交大多媒體工程所_ 康O瑋
1-1理工研究所 / 工程所

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6年考取交大多媒體工程所_ 康O瑋

原學校

  • 臺北大學資工系

考取學校

  • 交通大學多媒體工程所
 

一分錢一分貨

謝謝黃子嘉老師的錄影帶,在帶子中幾乎每堂課都會督促學生念書,以及他所說的,暑假念6小時,開學後念8~10小時法;也說過0乘上多少都還是0,唯有自己努力才能進步,還有一段話我感受非常深刻:考研究所不需要任何方法,只要一直念一直念,就會上了!

我知道TKB 在民間傳說就是:貴,但我敢保證貴有貴的好處,優點就是老師上課非常清晰,雖然時數蠻多的,但是只要跟著腳步念,觀念會非常紮實,講解題目的時候也是超級清晰,每位老師都是一樣,完全沒有雷的老師,所以如果學弟妹有某一科非常有把握,那麼那科可以不用補,但我個人是覺得,全補!  都補!  因為就算有一科你很有把握,那再複習一次觀念,當然也是利大於弊!


考科準備技巧

我算比較晚準備的,因為比較愛玩,所以在大三整學年幾乎只補一點點,只補完離散數學而已,升大四的暑假天天補習,每天補200~300 有時候400 分鐘,可能有人會問:那還有時間念書嗎?有,時間是自己找出來的,早上TKB 沒開時我就去念書,念前一天老師教過的,下午補習,補完晚上再去念,不斷補習且複習,所以觀念是非常深刻的。

然後我念書的方式是:
1. 不帶手機
2. 念兩小時會出去走一下
3. 一定念到10點之後才走人
4. 回家就洗洗睡了

暑假先念數學,把黃子嘉老師的藍本題目全寫,數研所的我也寫,統研也寫,反正不管全部都給他寫下去,所以我考台大電機丙的時候數學拿了92 分,是上榜的關鍵,如果念累了我就看演算法,跟資料結構(特別是樹),因為演算法很像在講故事,資料結構的樹則是不太需要花腦力理解,只需要記的一個東西,所以我念累了就會看這兩個,一方面不用花太多的腦力,另一方面可以記得更多的東西,時間上也會空出來很多,像別人可能要花時間去背樹,但我就不用了。然後再來是開學的時候(大四),那時候開始念硬體,跟資料結構混著念,數學則是我在暑假是已經把錯過的題目蒐集起來,大概三到四天會再寫一遍,考前的話我大概是一月一號,開始寫考古題,只寫台清交,中央的話我會拿數學練練,還有記得考古題一定要寫,一定要檢討,網路上都有答案,如果沒有就找戰友們一起討論,PTT的問題版也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我會在上面問問題。


個人考試經驗分享

很多人說台大資工的硬體很難,但我考完才發現(也是聽上榜的人說的),今天台大資工一個正取一的學生,他在PTT上說到其實計算機組織與結構,是兩本書,一本教計算機組織,另一本是計算機結構,幾乎所有學校都只參考計算機組織,但台大則是兩本原文書都考,那麼另一本(除了白算盤的另一本)自然是沒人會去念他,所以考出來當然會很爛,但在這邊我還是建議說,如果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有時間,再去找計算機結構的原文書來念,畢竟只有台大考,而且考出來的難易度也是偏難,想要把一本原文書看懂且弄懂,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所以我認為:只要把補習班的書每一題全補搞懂、弄懂、會寫,那台清交基本上是穩的了!



 

TKB購課網官方Line TKB購課網粉絲專頁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加Line好友詢問資訊

height: auto; max-width: 100%;
按讚追蹤考試資訊
TKB研究所課程 立即了解

 
詳全文
 
4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熱門學員心得

HOT
1台電雇員心得〡103年考取台電雇員配電線路維護南區_林O健 2國營聯招心得〡104年考取國營電油水聯招_企管_陳O鏡 3外交特考心得〡103年考取外交特考三等英文組_王O 4高考三等心得〡103年考取高考三等國際文教行政組(選試英文)榜首_白O文 5普考心得〡104年考取普考一般行政組_陳O如 6財稅行政心得〡103年考取高普考雙榜心得_游O雨 7中華電信招考心得〡考取中華電信業務第二類_企業客戶組_廖O君 8多益心得〡考取藍色證書_劉O銘_多益分數785分 9關務特考心得〡103年考取關務特考三等電機工程組_林O楠 10高普考心得〡103年考取高考三等機械工程組_林O嘉 11關務特考心得〡103年考取關務特考三等機械工程組_沈O信 12研究所考試心得〡104年考取台大化學所(榜首)_葉O新 13高考三等心得〡103年考取高考三等電子工程組_葉O妤 14高考三等心得〡104年考取高考三等新聞行政_楊O璽(榜首) 15銀行招考心得〡考取華南銀行櫃檯人員_鄭O鴻 16地方特考心得〡103年考取地方特考四等環保行政組(榜首)_吳O維 17高考三等心得〡103年考取高考三等環境工程組_周O瑋 18高考技師心得〡105年考取高考環境工程技師(榜首)_周O辰 19研究所推甄心得〡105年考取政大企管所_林O愉 20高普考心得〡103年考取高普考電信工程組(榜眼)(榜首)_李O弘